⑴ 粗鹽提純產率偏高的原因
粗鹽提純產率偏高的原因是因為提純後的精鹽尚未完全乾燥就稱其質量或粗鹽中含有其他可溶性固體。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Ca,Mg,SO4等。
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Ca,Mg,SO4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過濾的方法除去,可溶性雜質中的Ca,Mg,SO4則可通過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澱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體和NaOH溶液來除去,然後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
粗鹽提純是實驗現象,有以下步驟
溶解:粗鹽固體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體呈渾濁狀。
過濾:濾液是無色透明液體,濾紙上的殘留物呈黑色。
蒸發:隨著加熱,蒸發皿中液體的量減少;當蒸發到一定程度時,蒸發皿底部有固體析出,蒸發得到的固體為白色。
⑵ 粗鹽提純中的實驗現象是由於什麼造成的呢
純度偏小:溶解時倒水伍蘆量不足,氯化鈉只有部分溶解;溶解時有液體濺出;過濾時沒用玻璃棒引流導致有液體濺出;過濾時沒有等濾液全部流入燒杯就拿走燒杯;蒸發時蒸幹才停止加熱;蒸發時沒用玻璃棒攪拌,局部過熱,液滴飛濺。
純度偏大:稱量粗鹽質量時「左碼右物」;溶解時用食鹽水代替蒸餾水;過濾時濾紙漏了,部分泥沙進入燒杯。
(2)粗鹽提純中蒸餾水過多擴展閱讀:
粗鹽提純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1、「一貼」是指濾紙折疊角度要與漏斗內壁口徑吻合,使濕潤的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而無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2、「二低」一是指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絕橘鎮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這樣可以防止雜質未經過濾而直接流到燒杯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3、「三靠」指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飛濺和待過濾液體沖破濾紙;指玻璃棒下端要輕靠在三層濾紙處以防碰破濾紙(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以防液體濺並粗出。
⑶ 粗鹽的提純實驗原理過程,現象,結論。
一,粗鹽提純:
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過濾的方法除去,可溶性雜質中的Ca2+,Mg2+,SO42-則可通過加入BaCl2、NaOH和Na2CO3溶液,生成沉澱而除去,也可加入BaCO3固體來除去。然後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
二,原理:
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 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溶解、過濾的方法 除去,然後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
三,過程:
用托盤天平稱取2克粗鹽(精確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葯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並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玻璃棒的攪拌對粗鹽的溶解起什麼作用?攪拌,加快溶解速度)。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
1.在天平上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在10毫升水中大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2.加入過量BaCl2(去除硫酸根離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過量NaOH(去除鎂離子)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過量Na2CO3(去除鈣離子及BaCl2中的鋇離子) Na2CO3+CaCl2==CaCO3↓+2NaCl
5. Na2CO3+BaCl2==BaCO3↓+2NaCl
(註:可互換2,3兩步或3,4兩步。Na2CO3的用量一定要將所有的BaCl2除去,可使用pH試紙控制加入量。)
6過濾
向濾液中加入適量HCl(除去過量NaOH,Na2CO3,可選擇用pH試紙控制加入的量,或是直接蒸發)
7.蒸發結晶
四,實驗現象:
溶解:粗鹽固體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體呈渾濁狀。
過濾:濾液是無色透明液體,濾紙上的殘留物呈黑色。
蒸發:隨著加熱,蒸發皿中液體的量減少;當蒸發到一定程度時,蒸發皿底部有固體析出。蒸發得到的固體為白色。
五,結論:
(一)、選擇漏斗和濾紙:
漏斗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要過濾的沉澱的量或析出固體的量,而不是看液體的體積.沉澱量或固體量較多,則所選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圓錐角應為60°.管徑粗細適宜,太粗難以保持水柱,太細則水流速度慢,過濾需要的時間過長.管徑末端應稍微傾斜.濾紙的選擇依據所做的實驗來定.濾紙分定性濾紙和定量濾紙.定性濾紙在過濾操作中主要用於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定量濾紙主要用於物質的定量分析。
(二)、組裝過濾器:首先,將選好的濾紙對折兩次,第二次對折要與第一次對折的折縫不完全重合.當這樣的濾紙放入漏斗(頂角60°)中,其尖角與漏斗壁間有一定的間隙,但其上部卻能完好貼在漏斗壁上.這樣裝成的過濾器比所有表面都貼在漏鬥上的過濾器的過濾速度更快.對折時,不要把濾紙頂角的折縫壓得過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強度.然後剪去三層紙那邊的兩層的小角,以便在濕潤後,濾紙的上部能緊密地貼在漏斗壁上.其次,將疊好的濾紙放入合適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濕潤濾紙,用手指把濾紙上部1/3處輕輕壓緊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時,漏斗頸應充滿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頸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頂角稍上部為止.漏斗頸保持有連續的水柱,會產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過濾過程.
(三)、正確地進行過濾:
在過濾時,玻璃棒與盛有過濾液的燒杯嘴部相對著;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濾紙的三層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觸及濾紙;要保持垂直(筆者認為玻璃棒斜立易導致過濾液外溢);漏斗的頸部尖端緊靠接收濾液燒杯嘴部的內壁.每次轉移的液體不可超過濾紙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濾液不通過濾紙而由壁間流出.對於殘留在燒杯里的液體和固體物質應該用溶劑或蒸餾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潤沖,將洗液全部轉移到漏斗中進行過濾.
(四)、正確洗滌沉澱物:
如果需要洗滌沉澱物,則應立即進行洗滌,否則沉澱物在濾紙上放置過久會開裂或結塊,不易潤洗.可用原溶劑、蒸餾水或其它適當的洗滌劑進行潤洗.換一個潔凈的空燒杯以代替原來接受濾液的燒杯,這樣可以避免因沉澱穿透濾紙而要重新過濾大體積的液體.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沒所收集的沉澱物為宜.洗滌時,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從上而下沖洗,將沉澱沖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體流速過猛,否則會使沉澱沖出過濾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攪拌漏斗內的物質,以免劃破濾紙,前功盡棄.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凈。
(五)、檢驗沉澱物是否洗凈:
可根據沉澱物上可能檢出的雜質類別,在最後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適宜的試劑,來檢驗洗滌程度。
⑷ 粗鹽的提純的步驟以及化學式
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銀搏,以及可溶性雜質如:Ca2+,Mg2+,SO42- 等。
第一步,蒸餾水溶解;
第二步,加入過量BaCl2,去除SO42-。BaCl2+Na2SO4==BaSO4↓+2NaCl
第三步,加入過量NaOH,去除Mg2+。MgCl2+2NaOH==Mg(OH)2↓冊飢+2NaCl
第四步,加入過量Na2CO3,去除Ca2+以及第2步中多餘的Ba2+。
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
第五步,過濾,去除不容物。
第六步,向濾液中加入適量HCl,除去過量NaOH,Na2CO3
第七步,蒸發結晶鋒姿祥。
⑸ 粗鹽提純水太多會怎麼樣
這個是化學問題了,粗鹽提純出雜質要是水加太多就沒有結晶了。
⑹ 加入30蒸餾水溶解8.0g食鹽的依據是什麼 加水過多或多少有什麼影響
NaCl的溶解度在0℃-40℃,在36克左右,即100克水最多溶解36克NaCl。30克水最多溶解10.8克。粗鹽提純,30蒸餾水溶解8.0g食鹽,是為了保證粗鹽完全溶解。
如果水少於30克有可能不能完全溶解,大於30克,水太多,離子的濃度小,後面的實驗的現象和操作不便。
⑺ 粗鹽提純溶鹽的水量過多過少有何影響
水量過多,蒸發的時候浪費時間.
水量過少,鹽不能全部溶解.
⑻ 初中化學粗鹽提純量取水如果水體積過多會怎樣影響精鹽產值
不會影響精鹽產值
⑼ 加入19ml水溶解5g食鹽的依據是什麼加水過多或過少有什麼影響
依據是食鹽在常溫下的的溶解度大約為36g/100g水,這樣能夠確保食鹽完全溶解,而加入的水又不會太多。(加入過多的水會導致蒸發時間過久)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