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的酒是怎麼釀的
《禮記·月令》中提到了用曲造酒的六點注意事項:「秫稻必齊,曲粟必時,湛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要求造酒用的穀物必須成熟,投曲必須及時,浸煮時必須保持清潔。
造酒用的水質必須要好,器皿必須用優良的陶器,火候必須適宜,這其實也是對我國古代釀酒技術的科學總結。漢代由於制曲技術的發展,可以利用不同的穀物制曲,從而增加了酒的品種。
北魏的《齊民要術》專門講了制曲釀酒的方法,列舉的12種制曲法中,有兩種是碎塊的散曲,有10種是餅狀曲,這些餅曲至今仍是釀造高粱酒最常用的曲。唐宋時期,制曲技術進一步發展,酒的品種更多了。北宋時還出現了一部論述造酒的專著——《北山酒經》。
中國制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
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❷ 求高人指點:白酒蒸餾時酒精濃度和溫度的關系,最好加上數據,謝謝!
你可以按照水乙醇二元體系的氣液相平衡圖(此圖為1大氣壓下)圖中2條線,版上面的是露點線權,下面的是泡點線。89.4%乙醇+10.6%水(重量%)時共沸,共沸點為78.15°C
數據表格黏貼不上去,說超過字數了
❸ 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喝的白酒,竟然由一個道士發明,真的是這樣嗎
蒸餾酒,也就是我們現在所喝的白酒是否是由道士發明的,這個說法不一定是真的,畢竟沒有有價值的考古文獻有記錄。只能說不能斷定是真亦不能斷定為假,畢竟空穴來風定有由來。
說到酒,大家都知道小酌怡情,大酌傷身。因此飲酒要慢斟緩飲,適量而為,意到為止。尤其是在職稱或者聚會上面。飲酒尤其不要速喝,因為對身體的刺激很大,尤其是腎臟的負擔,而且這種傷害一旦造成就不可以彌補。大家在飲酒的時候尤其要注意不要勸酒,畢竟很多時候勸酒已經變味。
❹ 蒸餾酒的技術是什麼時候,哪裡發明的
方心芳先生認為宋朝已有蒸餾器(《自然科學史》6卷2期,1987年),但他在1934年時曾版說我國唐代即有蒸餾酒(《權黃海化學工業研究社調查報告》第7號)。1975年在河北承德市青龍縣出土的金代銅質蒸餾器,其製作年代最遲不超過1161年的金世宗時期(南宋孝宗時),認為可信無疑。據西方在10或11世紀發現蒸餾法以後,就可能由發酵的飲料中得到較早的乙醇(酒精)。但在16世紀以來,由穀物原料直接制備乙醇,其酒精和水的類似飲料產品,就被廣泛應用。
❺ 怎麼做高粱酒啊
高粱酒的釀造方法,以二十斤高粱為例。
食材
高粱 二十斤
酒麴 按照說明
方法/步驟
高粱用冷水浸泡二十四小時,期間每隔六七個小時換水一次,這個在酒廠里是不會換水的,咱自己在家做酒就是為了健康安全,我之所以換幾次水,是因為更徹底的去掉糧食中的單寧和果膠。
❻ 蒸餾酒源於中國古代的
唐朝。
據歷史記載所謂「溜酒」(即蒸餾酒),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法國《世界風俗·酒》載:「中國釀酒,遠在基督紀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紀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魏曹操禁酒,人竊飲之。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其非蒸餾酒無疑。
在我國古代,由於歷史悠久,地域不一,留傳下的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前面已說過它是一種釀造的米酒。只是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的酒。
(6)蒸餾酒時的圖片擴展閱讀:
由於酵母菌在高濃度酒精下不能繼續發酵,因此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濃度般不會超過20%。採用蒸餾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質揮發性不同的特點,可以將易揮發的酒精(乙醇)蒸餾出來。
蒸餾出來的酒汽往往酒精含量較高,經冷凝、收集就成為濃度約為65% ~70%的蒸餾酒。所以,蒸餾器的採用是釀酒工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而且蒸餾技術還可以用於其他行業,尤其是現代的石油工業廣泛使用蒸餾器,這些都為現代文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現在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古時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土忌」、「蘭姆酒」等。白酒是中國所特有的,一般是糧食釀成後經蒸餾而成的。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威土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蘭姆酒則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發酵容器的多樣性也是造成燒酒香型各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傳統的發酵容器分為陶缸和地窖兩大類型。陶缸還有地缸(將缸的大部分埋人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內的缸。自古以來,酒的發酵便離不開容器,黃酒發酵的容器多數為陶質容器,有的燒酒仍繼承陶質容器發酵的傳統。
如南方的燒酒發酵容器幾乎都是採用陶器,即使是糟燒酒,也是如此。但自從出現蒸餾酒後,這一傳統觀念發生了變化,地窖這一特殊的容器應運而生。所謂地窖發酵就是掘地為窖將原料堆積其中,讓其自然發酵。
❼ 蒸餾出的酒精混濁什麼原因
乙醇和水混合後,產生短時間的渾濁現象,實際上是混合之後產生了氣泡的緣故,經過長時間的放置或攪拌或超聲波脫氣後渾濁便會消失。
因為乙醇和水混合後,醇羥基和水分子之間會形成氫鍵,體系能量降低放出熱量,與此同時混合之後的總體積減小,原來溶解在水和乙醇中的氣體就會釋放出來。
一 、 酒精濃度降低導致渾濁
主要有兩種情形:
一是在白酒蒸餾接酒尾時出現渾濁並且液面漂浮有油滴狀物質;
二是白酒加水稀釋時出現乳白色渾濁現象
二、 低溫導致白酒渾濁
主要出現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區溫度較低此現象更為普遍,表現為:白酒接出後經存放出現白色絮狀凝結物。
三、 水質引起的混濁
主要發生在白酒加水降度時,因水質原因而導致的渾濁。有以下兩種情況:
1、水質硬度高更容易引起渾濁,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離子容易與白酒中的有機酸反應形成沉澱,也就是說,稀釋用水最好經過預處理,以除去金屬。
2、從化學反應方面考慮,水中的金屬氫氧化物(正電荷)能與酒體中穩定的油性分子(負電荷)中和而產生解膠現象,使高級脂肪酸乙酯相互凝結成絮狀,引起白色渾濁。
四、 調香調味物質(香料)不純造成渾濁
在白酒生產過程中,一些低檔次白酒或者出酒效果不好的白酒會採用酒用香精來調整口感,增加香味成分,但市面上有些香精成分不是很純,其中含有或多或少的雜質,用其對酒進行調香調味時就會出現片狀或絮狀沉澱。
其次,需要強調的是,酒用香精添加過量也會導致酒體變渾濁,原理是某些脂含量增加過量,導致酒中酯類不協調從而析出。
五、儲存設備引起的渾濁
這種情況主要與存酒裝置與輸送管道材料有關,如鋁制容器存酒時,由於鋁的氧化物溶於酒會產生渾濁沉澱並使酒帶澀味。
而一些輸送管道會使用鐵質部件,會溶入部分亞鐵離子在酒中,時間長了會轉化為鐵離子形成絡合物而使酒液變成棕黃色。
用不銹鋼容器貯酒可以避免這些質量問題,但經不銹鋼貯存的優質白酒與傳統陶缸存的酒相比,口味不及陶缸醇厚,這里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相應儲酒設備。
❽ 怎麼自製蒸餾酒
材料:蒸熟的米飯、酒麴、礦泉水。
工具:微波爐、盤子、瓦罐、微型蒸餾器、玻璃瓶。
1、製作「酒飯」。用糧食做蒸飯。由於普通電飯鍋受熱不均,可改用微波爐蒸飯。
(8)蒸餾酒時的圖片擴展閱讀:
1、蒸餾酒酒度
蒸餾酒的酒度都在40°以上,最高可達68°。國外許多國家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中的法律及稅收規定,凡酒精含量超過43%的酒將加倍收稅。所以,許多世界名酒的酒精度數只在40°左右。而中國名酒的酒度過去一直則多在55°~65°之間。
蒸餾酒因其酒精含量高、雜質含量少,所以可以在常溫下長期保存。一般情況下,可以存放5~10年。即使在開瓶使用後,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時間而不變質。所以,在酒吧中蒸餾酒可以散賣、調酒甚至經常開蓋而不必考慮其是否很快變質
2、釀造原理及過程
蒸餾酒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餾酒的製作原理是根據酒精的物理性質,採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純度酒液。因為酒精的汽化點是78.3℃,達到並保持這個溫度就可以獲得汽化酒精。
如果再將汽化酒精輸入管道冷卻後,便是液體酒精。但是在加熱過程中,原材料的水分和其他物質也會摻雜在酒精中,因而形成質量不同的酒液。所有大多數的名酒都採取多次蒸餾法等工藝來獲取純度高、雜質含量少的酒液。
蒸餾酒是一種含酒精的飲料,是由含酒精的液體里蒸餾出來的,與原來的液體中酒精含量多少無關,由蒸餾可得到酒精,其原理很簡單。因為酒精變成氣體比水變成氣體所需的溫度要低
❾ 自釀白酒蒸餾時要加水嗎
自釀白酒蒸餾時是可以「加水的」。
為了防止糊鍋,可以在鍋中加適當的水回以及在蒸片上鋪一層不銹答鋼細網,酒糟倒在不銹鋼細網上面,不銹鋼細網基本上漏不了什麼酒糟到鍋底去,不銹鋼網透氣性比棉布好,這樣不會壓氣,而且上氣快,透氣也很均衡。
(9)蒸餾酒時的圖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要低溫出酒,在蒸餾出酒時要緩慢加溫蒸餾,因為要保證蒸餾溫度在95度以下,如果蒸餾溫度過高,會導致酒糟里的一些物質會揮發出來,再者低溫出酒也是為了酒體中的小分子物質不因長時間接觸高溫而發生變化。
二、要去除甲醇,因甲醇是具有毒性的大家都知道,因此如飲用酒後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而輕則頭痛,重則雙眼失明甚至喪命都有可能,這就是因為甲醇沒有去除干凈的原因。
所以在蒸餾發酵時要去除甲醇,首先可以先把酒醅的溫度升高到75度左右,讓甲醇自然揮發五分鍾,然後再蓋上蓋子進行正常的蒸餾出酒。
❿ 什麼是蒸餾酒
從管道交錯、蒸餾柱熾熱的機器中,朗姆酒神奇般的溢出!酒廠承襲傳統工藝,每到生產旺季, 均採用傳統釀造方法。機器雖好,則不能識別酒香,好酒只能出自好釀酒師之手。釀造工藝代代相襲,釀造經驗點滴積累。釀酒師堪稱藝術大師,不僅能夠駕馭釀酒原料,而且也能隨心所欲地塑造朗姆酒的香型。朗姆酒的傳統釀造方法:先將榨糖餘下的甘蔗渣稀釋,然後加入酵母,發酵24小時以後,蔗汁的酒精含量達5至6度,故俗稱" 葡 萄 酒"。之後進行蒸餾,第一個蒸餾柱內上下共有21層,由一個蒸汽鍋爐將蔗汁加熱至沸騰,使酒精蒸發,進入蒸餾柱上層,同時使酒糟沉入蒸餾柱下層,以待排除。
陳化朗姆酒的年度質控經過這一工序後,蒸餾酒精進入第二較小的蒸餾柱進行冷確、液化處理。第二個蒸餾柱有18層,用於濃縮;以溫和的蒸汽處理,可根據酒精所含香料元素的比重分別提取酒的香味:重油沉於底部;輕油浮於中間,最上層含重量最輕的香料,其中包括綠蘋果香元素。只有對酒精香味進行分類處理,釀酒師才能夠隨心所欲的配對朗姆酒的香味。
革新並不廢棄傳統,酒廠70年代陳釀的朗姆酒使其在市場上成為獨一無二的存有20年陳年佳釀、有鄉土風格的酒廠。它的陳朗姆酒香味細膩。在純的或勾對雞尾酒用的朗姆酒中,Plantation 和 Agricole品牌 的白朗姆酒最受朗姆酒愛好者的青睞。混合朗姆酒、Punch 雞尾酒、利口酒的香型則由所加入調配的植物和新鮮水果所決定。至於釀造的創意和品味,則為你展示出一個五顏六色的味覺世界,一個滲透留尼汪島鄉土氣息的、熱摯的世界。伏特加酒以穀物或馬鈴薯為原料,經過蒸餾製成高達95°的酒精,再用蒸餾水淡化至40°-60°,並經過活性炭過濾,使酒質更加晶瑩澄澈,無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澀,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獨具一格的特色。因此,在各種調制雞尾酒的基酒之中,伏特加酒是最具有靈活性、適應性和變通性的一種酒。俄羅斯是生產伏特加酒的主要國家,但在德國、芬蘭、波蘭、美國、日本等國也都能釀制優質的伏特加酒。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由於俄羅斯製造伏特加酒的技術傳到了美國,使美國也一躍成為生產伏特加酒的大國之一。伏特加酒分兩大類,一類是無色,無雜味的上等伏特加;另一類是加入各種香料的伏特加(Flavored Vodka)。伏特加的製法是將麥芽放入稞麥、大麥、小麥、玉米等穀物或馬鈴薯中,使其糖化後,再放入連續式蒸餾器中蒸餾,制出酒度在75%以上的蒸餾酒,再讓蒸餾酒緩慢地通過白樺木炭層,制出來的成品是無色的,這種伏特加是所有酒類中最無雜味的。 伏特加流行的牌子有:
Smirnoff,Stolichnaya,Stolovaya,Wyborowa,Moskovskaya,Finlandia Blue,Absolut 伏特加是以多種穀物(馬鈴薯、玉米)為原料,用重復蒸餾,精煉過濾的方法,除去酒精中所含毒素和其它異物的一種純凈的高酒精濃度的飲料。伏特加無色無味,沒有明顯的特性,但很提神。伏特加酒口味烈,勁大刺鼻,除了與軟飲料混合使之變得干洌,與烈性酒混合使之變得更烈之外,別無它用。但由於酒中所含雜質極少,口感純凈,並且可以以任何濃度與其它飲料混合飲用,所以經常用於做雞尾酒的基酒,酒度一般在40°~5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