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茅台酒的製作方法
茅台酒幾百年來一直遵循著創始人流傳下來的釀酒工藝,有很多是可謂的獨門秘笈。生產茅台酒有很強的季節性,端午踩曲,重陽節前後投料,(蒸高粱,拌和曲,水等),一年只有一個生產周期,其他白酒在投料後只需幾天,幾十天就烤酒(蒸餾)。而茅台酒需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堆積發酵再重復入窖,一月後再循環蒸酒,再進行下一道同樣的工序,可以說蒸一次酒需要整整一年的漫長時間。這與別的酒迅速發酵,大批量生產有所不同,正是這樣嚴謹的工藝才得以保證了茅台酒的一貫優秀品質。
茅台酒有這幾個特點:高溫制曲,高溫入窖池,高溫取酒,低糖化率,低水份入池,低出酒率,低酒精濃度等工藝特點,統稱為三高四低。這些特殊工藝要求釀造茅台酒需時長,糧食量消耗量大,輪次多,用曲量大,到最後一次蒸酒,曲與糧是對等的。
茅台酒第一次蒸酒就能出酒的情況並不多見,一般要到第二次,第三次才產酒。第一次產的酒是非常重要的酒,可用來調和酒的味道。第三、第四次的出酒量最多,質量也最穩定,是用來做基酒的主要對象。第五到第七次的酒,味道比較淡,這時候的酒麴香味卻更濃。每年酒廠都會挖一些窖底的泥用來烤酒,這些經過長年累月糧食沉浸的泥塊也飽含了酒香,用來調節酒的香氣和口味是最適合的。但這些窖底酒非常寶貴,只需用上一點點就夠了,用多了則會帶有泥土味,反而不美。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鎮山上的紫沙土,此土是用來作窖底和封泥的最佳材料。正是這些內在和外在的細節,符合了茅台酒的釀造條件。當地的特殊地理優勢,水源,溫度和濕度,空氣中的微生物群落等等成就了茅台酒的醬香濃郁,細膩幽雅,留杯持久等特點。
㈡ 茅台酒生產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茅台酒的制酒生產具有以下特點:
(1)嚴格的季節性生產
重陽下沙,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即每年重陽(農歷九月初九)開始投料,1年為1個生產大周期。
茅台地區夏季炎熱,酒醅溫度高,如果澱粉含量高,收堆、下窖升溫過猛,生酸幅度過大,對釀酒極為不利。重陽下沙既避開了夏季高溫期,又避開了夏季赤水河洪水期,這時期「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山凝而暮山碧」,赤水河清澈見底,水質極佳。
(2) 兩次投料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佳節,第一次投料,占原料的50%,稱為下沙,蒸糧、入窖發酵一個月後出窖,再投入其餘的50%的糧混合蒸糧,稱為造沙,全年投料即告完成。有異於其他白酒四季投料。
(3)生產周期長
下、造沙投料完畢發酵1個月後,出窖烤(蒸)酒,以後每發酵1個月烤酒1次,共烤7次,只加大麴不再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經過9次蒸煮、8次加曲、堆積發酵、入窖發酵,7次烤酒才丟糟。歷時整整一年。
(4)高溫堆積
茅台酒採用開放式涼堂堆積發酵與封閉式入窖窖內發酵相結合的兩種發酵方式,有別於其它白酒攤涼加曲後立即入池發酵的方式。
高溫堆積發酵工序是茅台酒的獨創,是工藝的核心。是糟醅充分利用環境中的微生物進行「二次制曲」的過程。
茅台酒高溫大麴的曲糖化力低,並且幾乎沒有酵母菌。在堆積過程中,糖化酶的含量逐步增大,酵母菌數明顯增多,達到每克數千萬至上億個。而且參與發酵的微生物體系與大麴發酵的微生物體系有較大的差異,尤其是產酒酵母都是在堆積過程中富集的。
通過高溫堆積,微生物在消長過程中相互利用,以達到代謝產物具備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和、回味悠長的目的。
堆積發酵的質量直接影響酒的產質量。堆積發酵好,酒的產質量好;堆積發酵不好,酒的產質量不好。
5)高溫接酒
其他白酒要求蒸餾接酒溫度為25℃,而茅台酒的接酒溫度要求在40℃以上,有利於排除低沸點、刺激性的物質,有利於保留高沸點物質,有利於提高醬香型酒的質量。
(6)以酒養窖以酒養糟
制酒生產除在投料潤糧時加水外全年不再加水。下窖時在窖底、窖壁、酒醅內和做窖底、窖面時噴灑尾酒,用以調節糟醅的水份。另外尾酒更主要的作用是在窖內再次發酵增香,供給己酸菌、甲烷菌、產酯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碳源及香味物質的前驅物質。
(7)合理的酒精濃度
茅台酒的濃度是53%(v/v)。關於酒精濃度有個經典實驗數據,即用53.94毫升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充分混合後,混合液的體積不是1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這時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締合的最緊密。可見茅台酒的酒精濃度最合理。
(8)出酒率低、大麴用量多、輔料用量少
茅台酒出酒率低為5:1。即5公斤糧食生產1公斤53%(v/v)左右的酒,在所有白酒生產中是最低的,濃香型白酒僅2公斤多糧食就可生產1公斤酒。
大麴用量多為1:0.9。即1公斤高粱要耗用0.9公斤大麴,是所有蒸餾酒中用曲量最大的。大麴不僅是釀酒的糖化發酵劑,同時也是釀酒原料,其曲香又是茅台酒醬香的重要來源。
茅台酒輔料用量少。僅占原料量的5℅,濃香型酒輔料用量是茅台酒用量的幾倍,輔料少因此而帶來的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甲醇等成分含量就少,茅台酒甲醇含量遠遠低於濃香型酒,遠遠低於國家標准控制要求。
㈢ 茅台酒是怎麼釀成的
茅台酒原始、古老、傳統的釀造技術是世界上蒸餾酒中絕無盡有的獨特工藝,其精華主要體現於季節性生產、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蒸餾接酒、長期陳釀、精心勾兌這六個極其重要的生產環節。
——季節性生產。國內一般白酒釀造,一年四季都可以投料生產,只需經過一兩次,至多四、五次發酵蒸餾取酒,便完成一個生產周期。而茅台酒釀造,則是順應季節變化的自然規律來進行,一年一個生產周期,「端午踩曲,重陽下沙投料」。同一批原料,要歷經八次攤涼及加曲堆積發酵、九次蒸煮、七次取酒的復雜生產過程。
——長期陳釀。新酒烤出後,按照七個輪次、三種典型體、不同年份分類裝壇入庫,長期陳釀。從新酒入庫到勾兌,至少要陳釀3年以上,比其他白酒陳釀時間要長,還要用貯存時間更長的老酒勾調。
在茅台廠區,酒庫比生產廠房多,這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茅台酒一律使用傳統的陶瓷壇裝酒入庫,長期陳釀,經過物理和化學變化,在有效保存許多有益香味物質的同時,進一步排除酒體中有害健康的低沸點物質,祛除新酒不愉快氣味,減少辛辣味,酒體變得更加柔和、綿軟,芳香更加突出。
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蒸餾接酒是「高溫釀造」工藝的精髓,是一個最富有科技創新內涵的典型範例。
——高溫制曲。茅台酒制曲溫度高達62℃,需經二次翻曲,40天成熟,再存放半年以上,這是順應自然的古老科學方法。為茅台酒帶來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質和香味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是獨一無二的。
——高溫堆積。這是茅台人針對高溫制曲而設計的堆積工藝,且堆積溫度要達到50℃左右。高溫堆積為入池發酵網羅、篩選、繁殖了大量微生物,並帶來了大量的香味香氣物質及其前軀物質,這在世界蒸餾酒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創舉。
——高溫蒸餾接酒。茅台酒的接酒溫度在40℃左右,比一般白酒高出15℃。高溫蒸餾接酒,能有效排除揮發性強的硫化物和其他剌激性的低沸點物質,更多地保留不易揮發的高沸點香味物質。
——精心勾兌。新酒陳釀三年後,先小型勾兌,再大型勾兌。
茅台酒的風格特徵不能用語言完全表達出來,全憑心靈手巧的感覺器官十分敏感的勾酒師將上百種酒體勾兌出妙不可言的成品茅台。可以說是技術與工藝的完美結合。
茅台酒中從不添加任何外來物質,而是將純糧固態釀制的不同輪次酒、不同典型體酒、不同濃度酒、不同酒齡酒進行勾兌,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也是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茅台酒獨樹一幟的釀酒工藝,既是原始、古老、傳統釀造工藝的經驗積累傳承和創新,又是一項十分科學、合理,符合現代生物技術的釀酒工藝。
㈣ 飛天茅台酒的特徵
一、獨特性
1、獨特的地域環境
飛天茅台酒因產於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鎮而得名。飛天茅台酒質量與其產地密切相關,這是飛天茅台酒不可克隆的主要原因,也是飛天茅台酒區別於中國其他白酒的關鍵之一。
飛天茅台酒產地茅台鎮風景秀麗,依山傍水;地理地貌獨特,地域海拔高度420-550m,地理位置在東經105°,北緯27°附近,為河谷地帶;地層由沉積岩組成,屬下第三系,為紫紅色礫岩、細砂岩夾紅色含礫土岩。茅台地區年平均氣溫18.5℃,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雨量1088mm左右。由於茅台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於釀造飛天茅台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茅台鎮獨特的地理地貌、優良的水質、特殊的土壤及亞熱帶氣候是飛天茅台酒釀造的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也可說茅台是大自然賜與人類之傑作。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飛天茅台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這也充分證明了飛天茅台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飛天茅台酒不可克隆,為此飛天茅台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2、特有的紅纓子高粱為原料
飛天茅台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主要產於貴州仁懷境內及相鄰川南地區,地理位置東經105°-106°,北緯27°-28°之間的低山地。該山地海拔高度為700-1000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土壤為紫色土、石灰土,黃壤,肥力中等,適宜此高粱的種植。本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澱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於飛天茅台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飛天茅台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飛天茅台酒
用高粱皮厚,並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台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飛天茅台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後形成飛天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飛天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飛天茅台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飛天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3、獨特的綠色天然
綠色,代表生命。綠色,寓意國酒茅台永葆健康和活力。源自優美環境的天然綠色茅台將能最大限度地順應潮流、最廣泛地代表消費者根本利益。
作為國內白酒行業率先通過A級綠色食品認證的為數不多的幾種產品之一的貴州茅台酒其優美的環境,堪稱具備世界級的壟斷優勢。因此,用綠色茅台源自天然來加以判斷和形容,絕不為過。
茅台酒廠所在地兩山連綿對峙,一水蜿蜒中流。河水兩岸的斜坡高地與狹長谷底終年不斷的赤水河流水,形成了高低溫差、高低風力、高低植被各不相同的生態環境,使茅台酒廠上空多種微生物得以合理分布、有效生存與大量繁衍。
新中國成立不久,茅台酒廠和國家有關科技人員對茅台地區的植物種類,微生物群體以及數量進行過專門的研究,有的還制出了標本,遺憾的是文革期間大部分成果遺失。但是這項科研成果足以讓茅台酒廠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將原在行政部門的環保職能分離出來,建立170人的環保專業隊伍,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並嚴格實施。
茅台鎮灑對岸坡度在25度以上的連綿大山,農民長期耕作,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前些年酒廠出錢讓老百姓種樹,現已滿山翠綠,一派生機。離酒廠10公里左右的仁懷市交通村,縣辦了兩個小水泥廠。盡管沒有對茅台酒生產造成直接影響,但為了給茅台創造更優美的釀造環境,仁懷市新班子去年底根據廠里要求,果斷予以搬遷。
十多年以前,茅台集團還花大力氣將以前分散的燃煤烤酒改造為集中式鍋爐供汽烤酒,集中解決煙氣處理,經不間斷監測,完全達到煙塵排放標准。在綠化方面,亦經長期努力,使廠區綠化覆蓋率達到約40%。
廠在綠中,花在廠中,人在景中。有詩人淌徉在美麗如花園般的廠區之中發出如此感慨。
4、獨特的釀造工藝
如果說飛天茅台酒具有獨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麼飛天茅台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就是能工巧匠之妙。
三高
三高是指飛天茅台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飛天茅台酒大麴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麴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後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
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飛天茅台酒高溫堆積發酵是飛天茅台酒網路利用自然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生香的過程,也是形成飛天茅台酒
主要香味物質的過程,其堆積發酵溫度高達53℃。通過高溫堆積發酵,形成飛天茅台酒特殊芳香物,也通過微生物細胞蛋白產生氨基酸等營養物質。
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飛天茅台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飛天茅台酒的蒸餾餾酒溫度高達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主要目的一是分離飛天茅台酒經發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發酵過程中的副產物或不利物質或低沸點物質,是飛天茅台酒飲用不口乾、不上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長
飛天茅台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飛天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麴貯存時間長、飛天茅台酒基酒酒齡長。飛天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可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
飛天茅台酒大麴貯存時間長達六個月才能流入制麴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飛天茅台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麴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飛天茅台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飛天茅台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飛天茅台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二、季節性生產
飛天茅台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飛天茅台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飛天茅台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於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採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台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於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徵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科技茅台獨領風騷
未來的茅台酒,無論內在、外在,都將成為濃縮白酒高科技的一扇窗口,擁有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統一,讓人一拿起、一打開,科技的魅力就撲面而來,品味到美的享受。
長期以來,茅台集團雖身處傳統經濟領域,卻始終重視科技進步,擁有全國白酒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技術中心,以及堪稱夢之隊的中國白酒界一流的包括諸多國肖級、省級評酒委員的科研隊伍,同樣代表著中國白酒產業的先進生產力,許多科研技術的開發應用,都獨領風騷,對全行業具有深遠的開創性貢獻。
堅持科技興企的發展戰略不動搖,不惜巨資投入,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有機地融為一體,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較早採用微機勾兌技術及先進的氣象色譜儀、質譜儀、精密計量灌裝機等科研、生產設備,建立了區域網,實現了從總經理辦到部門再到車間一體的微機管理體系。
引進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德國噴碼、美國的防偽標識等技術。新的世紀,著眼於更充分地代表白酒行業先進生產力,推出一系列加強科技進步的舉措;
增加科技投入,建立科技開發激勵機制,從銷售收入中提取相當可觀的資金投入科研工作,並建立科技進步獎和新產品開發獎,重獎科技興廠的有功之臣;
充實科技隊伍,充分發揮技術中心和科研所的作用,實現科研工作上等級、上檔次、上台階;
發揮企業技術骨幹作用,加強新產品開發和產品結構調整力度,充分發揮茅台名牌優勢和名牌延伸效應,讓醬香型酒進入尋常百姓家,培養和擴大醬香型酒的消費群體;
進一步提高工藝的科技含量及勾兌藝術、勾兌技術等,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包裝材料、防偽等,都象當今汽車工業和其它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一樣,廣泛採用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
㈤ 傳統式的茅台釀酒方法是什麼要些什麼樣的設備要做一個小型的要多少錢就可以開業要是有一個裝酒線呢
樓主,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茅台酒與其他白酒工藝相比,在順應茅台鎮當地環境、氣候、原料外,又有其獨特巧妙的工藝內涵。概括茅台酒釀造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季節性生產,是茅台酒釀造工藝區別於中國其他名白酒工藝的地方,也是茅台酒工藝的巧妙之作。 傳統茅台釀造方法如下:
高溫堆積發酵是茅台酒作為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茅台酒釀造工藝中高溫堆積發酵是茅台酒網路利用自然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生香的過程,也是形成茅台酒主要香味物質的過程,其堆積發酵溫度高達 53℃ 。通過高溫堆積發酵,形成茅台酒特殊芳香物,也通過微生物細胞蛋白產生氨基酸等營養物質。
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台酒釀造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茅台酒的蒸餾餾酒溫度高達 40℃ 以上,比其他白酒高 10-20℃ ,主要目的一是分離茅台酒經發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發酵過程中的副產物或不利物質或低沸點物質,是茅台酒飲用不口乾、不上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茅台酒釀造工藝中的長三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麴貯存時間長;茅台酒基酒酒齡長。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可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
茅台酒大麴貯存時間長達六個月才能流入制麴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 3-4 個月,這對提高茅台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麴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 4-5 倍。
茅台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台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台酒釀造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台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台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於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採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台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於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徵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主要設備有:窖池、晾棚、蒸餾器、酒罐、酒壇等。具體數量視規模定。
要是一個自動化的裝酒線的話,一般要五十萬了,這得看你對質量的要求程度而定。
技術人員保險來說,至少要具備以下素質:5—10年及以上釀酒行業技術及經驗,有國家釀酒師資格的最好了。
按照你的描述,這個酒廠得投資六十萬至少。
㈥ 茅台酒是手工製作的還是工廠製作的
茅台酒應該是工廠製作的,因為現在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手工製作,取而代之的是用機器設備來完成製作的流程,只是它的配方以及過程沒有改變而已。
㈦ 茅台酒是木蒸餾器蒸出來的嗎
不對
㈧ 自己做高粱酒2018年茅台酒
對於釀酒工藝感興趣的朋友們都知道不同糧食製作出來的酒會有不一般的風味,像是米酒醇,糯米滑,玉米甜,小麥勁,稻穀辣,還有一種糧食就是高粱,而高粱的特點就是香。俗話天下美酒出高粱,經過調查後百分之80的地區都喜歡喝高粱酒,像是國酒五糧液跟茅台酒等都離不開高粱的搭配。
純糧食高粱酒的製作方法需要經過哪些步驟呢?
首先准備材料,比例:100斤高粱,酒麴、水。
1、浸泡
選擇優質的高粱,無污染、無蟲蛀、無霉變及顆粒飽滿的高粱
2、蒸煮
生料:採用免蒸煮的方法,把高粱粉碎,並且越碎越好,酒麴放7兩。
熟料:高粱用水泡8-12小時左右,用清水淘洗幾次,然後過濾出,放入釀酒設備中蒸,一定要等高粱裂開,高粱裡面蒸熟透為止,不然會影響發酵。
3、熟料攤涼
把蒸熟的高粱取出到衛生干凈的地方攤涼,攤涼到25-30度之間,
4、拌曲
將准備好的酒麴撒在高粱上,用攪拌器攪拌均勻。
5、裝箱培菌
把高粱裝入發酵壇中密封發酵。
6、蒸餾
發酵完成後,把酒醅倒入唐三鏡釀酒設備中蒸餾出成品酒即可,純天然健康的高粱酒就這樣釀制出來了。
以上就是高粱酒的製作方法,喜歡的朋友們可以自己動手試試操作。更多釀酒技術查唐三鏡陳楚玲,各種釀酒精彩內容呈現!
㈨ 茅台酒釀制技藝的獨特性
茅台酒因產於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鎮而得名。茅台酒質量與其產地密切相關,這是茅台酒不可克隆的主要原因,也是茅台酒區別於中國其他白酒的關鍵之一。
茅台酒產地茅台鎮風景秀麗,依山傍水;地理地貌獨特,地域海拔高度420-550m,地理位置在東經105°,北緯27°附近,為河谷地帶;地層由沉積岩組成,屬下第三系,為紫紅色礫岩、細砂岩夾紅色含礫土岩。茅台地區年平均氣溫18.5℃,年平均相對濕度78%,年平均降雨量1088mm左右。由於茅台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於釀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茅台鎮獨特的地理地貌、優良的水質、特殊的土壤及亞熱帶氣候是茅台酒釀造的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也可說茅台是大自然賜與人類之傑作。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台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這也充分證明了茅台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為此茅台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三高是指茅台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台酒大麴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麴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後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
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茅台酒高溫堆積發酵是茅台酒網路利用自然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生香的過程,也是形成茅台酒主要香味物質的過程,其堆積發酵溫度高達53℃。通過高溫堆積發酵,形成茅台酒特殊芳香物,也通過微生物細胞蛋白產生氨基酸等營養物質。
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台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茅台酒的蒸餾餾酒溫度高達40℃以上,比其他白酒高10-20℃,主要目的一是分離茅台酒經發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發酵過程中的副產物或不利物質或低沸點物質,是茅台酒飲用不口乾、不上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茅台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麴貯存時間長、茅台酒基酒酒齡長。茅台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可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
茅台酒大麴貯存時間長達六個月才能流入制麴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台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麴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茅台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台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台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台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台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於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採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台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於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徵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