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熬銀耳湯留下的黑色糖垢怎麼去除
糖垢的清洗
法使糖汁濃縮過程中在晶種周圍沉澱析出而不在加熱管上積垢。
四、積垢的清除方法
1.化學除垢法
(1)鹼液煮罐法 是使用純鹼或燒鹼去除糖垢的方法。鹼煮通常撞用純鹼或燒鹼中的一種,有時加人少量磷酸三鈉和食鹽作輔助除垢劑以提高煮洗除垢效應。
鹼液煮罐法是最常用而比較有效的化學除垢法,無論是用亞硫酸法的糖廠還是碳酸法的糖廠都適用。具體使用燒鹼還是純鹼視具體積垢情況而定。
鹼液除可溶解一部分積垢外,主要作用在於把某些堅硬難除積垢轉變成疏鬆成分,以利再利用機械方法或酸處理方法加以去除。
含硅酸鹽垢多的糖垢宜用燒鹼處理以利發生CaSiO3+2NaOH=Ca(OH)2+Na2SiO3的反應;而硫酸鹽垢多的糖垢宜用純鹼處理以利發生Na2CO3+CaSO4=CaCO3↓+Na2SO4反應。
加入食鹽可增加SiO2在鹼液中的溶解度,並使一部分硅酸鈣和草酸鈣轉變為可溶性氯化鈣而使積垢轉為疏鬆狀態。
煮罐使用的鹼液濃度一 般為4%~6%,有時添加相當於鹼量30%的食鹽。煮罐溫度控制在105~115℃,煮罐時間由幾小時到十幾小時不等。煮罐後的殘液仍有一定鹼度,經去除沉澱後仍可重復循環使用,但使用次數不宜過多。
2)純鹼—磷酸鹽煮罐法 純鹼對碳酸鹽積垢去除效果不好,而磷酸鈉對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積垢都有一定去垢效果,因此用磷酸鹽煮罐效果較好,煮洗後使原來堅硬難除積垢變為疏鬆與加熱管脫離,在用機械通洗時易於剝落並對舊積垢有很好去除作用。但磷酸三鈉價格較高,通常與純鹼配合使用。具體配方為:Na3PO42%,Na2CO310%~12%,NaCl 3%~4%。因此法成本較高使用受到限制。
(3)酸液煮洗法 通常使用鹽酸也可去除糖垢,鹽酸的作用是化學反應溶解碳酸鈣、磷酸鈣等污垢。在鹽酸中加入一定量食鹽利用氯離子的同離子效應可增強鹽酸的去垢效果。
用鹽酸煮洗時,濃度控制在1%~2%,如將濃度提高到4%~6%,可提高煮洗效果但應添加緩蝕劑。用4%~6%鹽酸和2%~5%食鹽作酸洗液,常溫需浸洗4~5h使積垢軟化,再用鋼刷可擦洗干凈。若升溫至70℃以上煮洗5h,積垢丁乙乎能全部溶解。
目前也有使用在鹽酸中加入丙烯酸—馬來酸酐共聚物螯合劑的清洗方法。有機高分子螯合劑把鈣離子整合形成可溶物加快積垢的溶解,使用時為防止腐蝕也要加人0.2%緩蝕劑。
(4)酸—鹼煮洗法 對於難處理的糖垢可採用酸—鹼煮洗法,即先鹼煮使積垢變松,再用酸煮以進一步溶解積垢。具體工藝為在3%NaOH,2%~5%Na2CO3,2%~5% NaCl鹼煮掖中在0.05~0.1MPa下煮沸4h,再用7%鹽酸和適量緩蝕劑組成的酸煮液在60~70℃煮洗4h。在鹼煮之後必須用水沖洗蒸發罐以清除溶解出來的積垢並洗去殘余鹼液以減少後續酸煮的鹽酸消耗,同樣在酸洗之後也用水沖洗蒸發罐以進一步清除積垢。
在鹼法和酸法煮洗中常加有輔助除垢劑,棕了氯化鈉外還有氟化鈉,氟化銨。氟化物可湖溶解積垢中的硅酸鹽,破壞積垢的內部結構,使積垢開裂易於處理。通常含SiO2多的積垢應加入氟化銨和氟化鈉作輔助除垢劑。
用酸煮法清洗蒸發罐時,酸液中常加入的緩蝕劑是糠醛和廢糖蜜。這類緩蝕劑韻優點熬嘎無毒。也可用烏洛托品或高效緩蝕劑Lan—826。但酸洗後要用清水沖洗干凈。
B. 糖廠蒸發罐試壓汽鼓關閉水閥後壓力表壓力數據下降是什麼原因呢
蒸發罐試壓汽鼓關閉水閥後壓力表壓力數據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入汽閥漏,各汽凝水閥漏,平衡管閥漏,或加熱管/氨氣管/汽凝水管漏。基本是以上這些地方。可以仔細檢查。
C. 白砂糖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甘蔗,機器打碎,榨汁,進入沉澱池沉澱,結晶,過濾,消毒,成品就是白砂糖。這只是大概步驟。
D. 糖廠的工藝流程是什麼
亞硫酸製糖法煮練工段
E. 糖液純化濃縮過程如何應用膜分離技術
糖液純化濃縮過程有兩步可以應用膜分離技術:
1)糖液的凈化除雜。糖液從甘蔗回或甜菜中壓榨出來,答經過脫色等步驟,其中仍然含有一些膠狀物質,放置一段時間,會形成細小的固體絮狀物。可以用超濾膜過濾掉這些雜質,得到高純度的糖液。
2)納濾。稀的糖液,蒸發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可以用納濾膜進行濃縮,水是小分子,可以通過納濾膜,糖分子量大,無法通過納濾膜。將大部分的水通過納濾去掉後,再進行蒸餾,最起碼可以節省一半以上的能耗。
F. 白糖是如何製造的
白糖是從甘蔗中提取的。
甘蔗製糖方法(流程):
1.壓蔗前的甘蔗預處理
甘蔗預處理主要通過破碎設備將甘蔗斬切`撕裂,使甘蔗充分破碎,便壓縮機收獲甘蔗夾帶的沙泥`石塊等雜物較多,要經洗滌`出沙後,才能進行破碎。
2.壓榨
甘蔗進入壓縮機組後,通過多重壓榨,多重滲浸來提取糖分,這是整個壓縮工段的主要部分。甘蔗經壓榨後,分汁和蔗渣,要分別運走,使壓榨工作能正常進行。混合汁中含有較多蔗屑,還要通過曲塞隔除,收回的蔗屑要送回壓蔗機處理。
3.蔗汁的清洗
提汁工段送來的混合汁為暗綠色的混濁液體,其主要成分是蔗糖,此外還含有不溶性的非糖雜質。如葉綠素`蔗屑`泥土等懸浮物質,以及可溶性的非糖雜質,如各種有機鹽`膠體物質和無機鹽等。清洗方法一般是將混合汁加熱和加化學葯劑,使雜質行成沉澱,然後將沉澱分離,以獲得清澈透明`色度低的汁。為了取得除去非糖質的最大效果,還應使沉澱物有良好的沉澱性能和過濾性能,以便於分離。
4.蔗汁的蒸發
為了減少蒸氣的消耗量,二次蒸氣的利用是一條主要途經,因而行成了糖廠熱力經濟研究的中心,可問題之一。從蔗汁蒸發出來的二次蒸氣的潛能,它不僅可以用於下一次加熱,也可以引出供其它設備用,還可以將其抽出經壓縮提高壓力後作為首效蒸發罐的加熱蒸汽。從蒸發罐抽出並用於其他設備的二次蒸汽,通常都在二次蒸汽的管道上抽出,但也有在下一效的汽鼓中引出的,這可提高汽鼓中蒸汽的流速和充分排除不凝氣體,因而可提高下一放的蒸發放能。
5、蔗糖的結晶
清汁經蒸發濃縮,成為60—65B力,溫度為60℃左右的糖漿,稱為粗糖漿。必須再進一步加以濃縮使之析出結晶。煮成的結晶。和糖蜜的混合物稱為糖膏。糖膏卸下後,再降溫冷卻,使蔗糖的析出較完全,並使原有和結晶繼續長大,這個過程就是助晶。助晶後的糖膏通過高速回轉離心機使蔗糖結昌與糖蜜分離開來,分離得到的白砂糖再經乾燥,篩分,得到一定規格的產品,即成為成品的白砂糖。
G. 甘蔗製糖行業的問題如圖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糖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促進行業結構調整,保障食糖市場有效供給,增加糖料主產區農民收入起到積極的作用。五年時間,食糖總產量5881萬噸,比「十五」期間增加1429萬噸,增長32%;食糖消費「十一五」期間達到6439萬噸,比「十五」期間增加1546萬噸,增長31.6%。「十一五」期間我國食糖凈進口為568萬噸,比上五年增加99萬噸。從銷售收入來看,「十一五」期間,行業市場規模呈波動上升趨勢,整體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行業銷售額達到663.63億元,同比增長27.57%。
然而2008/2009、2009/2010、2011/2012中國食糖連續三個年度減產,恰逢全球食糖減產周期,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產和消費國之一,中國面臨的較大的供需壓力,致使糖價一飛沖天,從2008年的3000元/噸低點算起,三年內價格翻了2.5倍。,食糖價格暴漲對於上游種植業、中間的加工業、下游食品飲料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愈來愈旺盛的食糖需求遭遇增產瓶頸的食糖生產;為了滿足國內需求,國家已經進口了相當數量的外糖彌補缺口。
另外行業糖業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糖料生產向西部地區轉移趨勢明顯,生產集中度不斷提高,產糖省區由「十五」初期的21個減少到15個。從區域結構看,主產糖區廣東、廣西、雲南、海南、黑龍江、新疆六省區食糖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98%。通過區域結構調整,一是一些不宜發展糖料生產的地區逐步退出製糖行業,如寧夏、吉林、陝西、山西、甘肅、湖北等省區;二是一些老產區如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區的一些資產負債率高、虧損嚴重的糖廠實施了關閉破產;三是在廣西、雲南、廣東湛江市和新疆自治區等重點產糖省區關閉破產規模小,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污染嚴重的糖廠,同時鼓勵優勢企業擴大規模,提高技術水平。
H. 蒸發罐除垢配的鹼和鹽的比例是多少
蒸發罐除垢配的鹼和鹽的比例是多少?
百分之五的鹽酸稀釋液,其他葯劑見例子。舉例如下
一.酸洗鍋爐應具備的條件:1. 做模擬實驗,確保鹽酸對該爐的水垢能有效的清除。
2. 鍋爐結生水垢的平均厚度在0.5㎜以上,且水垢對受熱面的覆蓋率在80%以上。
3. 鍋爐的鉚接,脹接,焊接等部位經檢查無泄露,切受壓元件無嚴重腐蝕。
二.酸洗的前期工作:1. 根據檢查的情況,確定酸洗范圍:上下鍋筒,各集箱,水冷壁管,和對流管束。
2. 清洗的材質:上下鍋筒為20g,對流管束,各集箱和水冷壁管為20(GB3087-86)。
3. 清洗介質:4—5%的鹽酸溶液和0.3%的「02—緩蝕劑」。
4. 水垢情況:
(1)水垢的性質:碳酸鹽水垢;
(2)水垢的厚度:3㎜。
5.爐水容量:12.5m3
三.SHL20---13/A鍋爐酸洗除垢的有關計算:(1) 鹽酸採用31%的工業鹽酸,欲配置5%的稀鹽酸溶液。
純鹽酸量:12500* 5% = 625㎏
(2)「02——緩蝕劑」需求量:
12500*0.3=37.5㎏
苯胺、甲醛各佔1/2、 苯胺:18.75㎏,甲醛:18.75㎏
依照「02——緩蝕劑」配製的比例
20 : 0.5 : 1 : 1
70100 苯胺甲醛
已知甲醛和苯胺各需18.75㎏則
70熱水用量:18.75*20=375㎏
100的純HEL用量:18.75*0.5=9.375㎏
將此折算為31的工業煙酸9.375/31=30.24㎏
因該鹽酸用量應從總鹽酸用量2016㎏中提取。故該鍋爐酸洗時配製的總酸量需用31的工業鹽酸為2016-30.24=1985.76㎏
「02——緩蝕劑」溶液為:
375+30.24+18.75+18.75=442.74㎏
配製總酸液冷水的用量為:12500-1985.76-442.74=10071.5㎏
酸洗水沖洗結束後需用0.2~0.3的鹼液進行中和殘留的酸液,每噸水加2~3㎏NAOH.ZE則加入NAOH的質量為3*12.5=37.5㎏
二. 工藝過程:
1.配製溶液前.需對購進的工業鹽酸的濃度進行復測,以確定工業煙酸的准確濃度,並與標簽上的濃度進行比較。
2.配製5%的稀鹽酸溶液:
根據耐腐蝕容器容積的大小可分批次製取.所需31%的工業鹽酸1985.76㎏,加入的冷水總量為10071.5㎏,並攪拌均勻。
3.配製「02-緩蝕劑」溶液:
(1)苯胺:18.75㎏,甲醛18.75㎏;31%的工業鹽酸30.24㎏;70熱水375㎏。
(2)配製順序:
熱水----31%的工業鹽酸---苯胺---甲醛。
(3)每一種葯劑傾入熱水中都要用木棍劇烈攪勻
(4)將配好的緩蝕劑按批次倒入配製好的稀鹽酸中,同時用木棍劇烈攪拌均勻。必須保證各批次鹽酸和緩蝕劑的比例關系
(5)將配好的溶液用耐酸泵從排污閥(或安全閥座或排空閥處)注入鍋爐,注滿後,再從低部定期排污閥處迴流到耐腐蝕容器中,進行循環。每隔0.5~1小時循環一次,每次循環1小時。
6.循環酸洗約5~7小時,(一般不超過6小時)在酸洗過程中,每隔15分鍾對酸液濃度進行化驗,以判斷酸洗終了的時間。
(1)酸液濃度不斷降低,表示除垢過程在進行。
(2)若酸洗濃度很快降低到0.5%以下時,應補充酸液,使其濃度保持2~3%。
(3)若酸洗濃度降低的變慢,然後在一段時間內濃度不變表示水垢已基本除凈,即停止酸洗。(當兩次側定酸液濃度差小於0.2%,則表明應基本結束。
7.酸洗結束後,應立即放出鍋內的酸液,通過輸水膠管防入沖渣溝內,以中和沖渣池內的鹼性。
8.用清水沖洗鍋內殘留的酸液,沖洗15~20分鍾。
9.上水至最高水位,加熱至60,再加入0.2~0.3%的鹼液(即每噸水加入2~3㎏NAOH)不加壓進行循環1~2小時。
10.自然冷卻後,將鹼液排至除塵溝內,以中和除塵水中的酸性。用清水沖洗1~2遍。
I. 糖廠蒸發罐結垢一般多久需要清洗
對於氣泡壁和對流管內壁的水垢,防腐防垢系統可以永久解決水垢問題,減少因停產除垢和環保超標帶來的額外成本。如有疑問可以呼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