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蒸餾系統安全設計指導意見

蒸餾系統安全設計指導意見

發布時間:2022-01-31 19:14:12

❶ 為什麼要進行液壓系統安全穩定性驗算

液壓系統工作的安全技術要求:

(1)液壓系統必須安裝壓力表,且指示准確、工作可靠。

(2)液壓系統必須安裝防超載和防沖擊的裝置。採用溢流閥時,其壓力不得大於系統工作壓力的110%。

(3)應有並保持良好的過濾器或有防止水、雜質、塵土等其他污染物混入系統的有效措施。

(4)液壓系統中,應有防止被吊重物或臂架驅動使執行組件超速的措施。

(5)支腿油缸處於支撐狀態,基本臂在最小幅度懸吊最大額定起重量的重物時,工作15 min後,變幅油缸和支腿油缸活塞桿的回縮量均不應大於6 mm。

(6)平衡閥必須直接或用鋼管連接在變幅油缸、伸縮油 缸和卷揚馬達上,不得用軟管連接。起重機在運行或作業過程中,應防止各連接油管被碰壞變形或連接件松動等意外損傷。

(7)各平衡閥的開啟壓力要符合說明書要求。

(8)使用蓄能器時,蓄能器充氣壓力與安裝應符合規定。

(9)手動換向閥的操作與指示方向一致,操縱輕便,無沖擊跳動。起升離合器操縱手柄應設有鎖止機構,工作可靠。

❷ 我是設計公司安全部門,現在公司要做一個公司內網文檔防泄密系統。這種產品一般都有哪些形式

推薦下海宇安全防泄密系統。
防泄密系統(簡稱:數據防泄密系統)採用文件過濾驅動實現透明加解密,對用戶完全透
明,不影響用戶操作習慣,從源頭上保障企業數據安全。通過對電子文檔的實時動態保護、操
作全程跟蹤,對各種可能造成泄密的途徑進行控制,防止企業計算機信息被破壞、丟失、泄密。
數據防泄密系回統由服務端、控制台和終端三部分組成。服務端安裝在長時間開機的伺服器
電腦上,控制台安裝在管理員使用的電腦上,終端程序安裝在每個需要文檔保護/或者需要閱
讀加密文檔的員工電腦上答。
防泄密終端安裝在需要文件加密或監控管理的客戶端電腦上。防泄密服務端對客戶端電腦
的監控管理和對文檔的加解密功能都是通過防泄密終端實現的,終端即使脫離了服務端也仍受
到設置好的控制規則限制。此外,還可在終端修改終端用戶的登錄密碼、申請解密文件、申請
離線、批量解密等功能。

❸ 網路系統安全性設計原則有哪些

根據防範安全攻擊的安全需求、需要達到的安全目標、對應安全機制所需的安全服務等因素,參照SSE-CMM("系統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和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標准)等國際標准,綜合考慮可實施性、可管理性、可擴展性、綜合完備性、系統均衡性等方面,網路安全防範體系在整體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9項原則:

1.網路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則

網路信息安全的木桶原則是指對信息均衡、全面的進行保護。「木桶的最大容積取決於最短的一塊木板」。網路信息系統是一個復雜的計算機系統,它本身在物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種種漏洞構成了系統的安全脆弱性,尤其是多用戶網路系統自身的復雜性、資源共享性使單純的技術保護防不勝防。攻擊者使用的「最易滲透原則」,必然在系統中最薄弱的地方進行攻擊。因此,充分、全面、完整地對系統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脅進行分析,評估和檢測(包括模擬攻擊)是設計信息安全系統的必要前提條件。安全機制和安全服務設計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最常用的攻擊手段,根本目的是提高整個系統的"安全最低點"的安全性能。

2.網路信息安全的整體性原則

要求在網路發生被攻擊、破壞事件的情況下,必須盡可能地快速恢復網路信息中心的服務,減少損失。因此,信息安全系統應該包括安全防護機制、安全檢測機制和安全恢復機制。安全防護機制是根據具體系統存在的各種安全威脅採取的相應的防護措施,避免非法攻擊的進行。安全檢測機制是檢測系統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和制止對系統進行的各種攻擊。安全恢復機制是在安全防護機制失效的情況下,進行應急處理和盡量、及時地恢復信息,減少供給的破壞程度。

3.安全性評價與平衡原則

對任何網路,絕對安全難以達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所以需要建立合理的實用安全性與用戶需求評價與平衡體系。安全體系設計要正確處理需求、風險與代價的關系,做到安全性與可用性相容,做到組織上可執行。評價信息是否安全,沒有絕對的評判標准和衡量指標,只能決定於系統的用戶需求和具體的應用環境,具體取決於系統的規模和范圍,系統的性質和信息的重要程度。

4.標准化與一致性原則

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安全體系的設計必須遵循一系列的標准,這樣才能確保各個分系統的一致性,使整個系統安全地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5.技術與管理相結合原則

安全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人、技術、操作等要素,單靠技術或單靠管理都不可能實現。因此,必須將各種安全技術與運行管理機制、人員思想教育與技術培訓、安全規章制度建設相結合。

6.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原則

由於政策規定、服務需求的不明朗,環境、條件、時間的變化,攻擊手段的進步,安全防護不可能一步到位,可在一個比較全面的安全規劃下,根據網路的實際需要,先建立基本的安全體系,保證基本的、必須的安全性。隨著今後隨著網路規模的擴大及應用的增加,網路應用和復雜程度的變化,網路脆弱性也會不斷增加,調整或增強安全防護力度,保證整個網路最根本的安全需求。

7.等級性原則

等級性原則是指安全層次和安全級別。良好的信息安全系統必然是分為不同等級的,包括對信息保密程度分級,對用戶操作許可權分級,對網路安全程度分級(安全子網和安全區域),對系統實現結構的分級(應用層、網路層、鏈路層等),從而針對不同級別的安全對象,提供全面、可選的安全演算法和安全體制,以滿足網路中不同層次的各種實際需求。

8.動態發展原則

要根據網路安全的變化不斷調整安全措施,適應新的網路環境,滿足新的網路安全需求。

9.易操作性原則

首先,安全措施需要人為去完成,如果措施過於復雜,對人的要求過高,本身就降低了安全性。其次,措施的採用不能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

❹ 系統安全工程課程設計的範文

最近本座也要做系統,找來了一點資料。
具體寫法:

參考範文:

浙江ⅩⅩ學院畢業論文
(或畢業設計)
文 獻 綜 述

工資管理信息
系統設計和實現的文獻綜述

學生姓名 613工作室 指導教師 徐老師

二級學院 信息學院 專業名稱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班 級 04信息2班 學 號 0404

2008年1月5日

工資管理信息系統設計和實現 文獻綜述

摘 要:在當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工資管理信息系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一些大型企業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運用已經達到了普及的程度,而一些中小型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正在尋找適合自己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本文在 閱讀一些小型企業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理解所寫的一篇綜述。
關鍵詞:管理信息系統;企業信息化;工資管理;設計

1.引言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適應信息技術發展要求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必將成為企業提高工資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未來企業工資管理適應環境變化的主要發展趨勢。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將是一個企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於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都至關重要。一直以來人們使用傳統的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信息,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著許多缺點,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時間一長將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對於查找、更新和維護都帶來不少的困難。隨著科技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科學日漸成熟,其強大的功能已為人們深刻認識並已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計算機應用的一部分,使用計算機對企業的工資信息進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無法比擬的優點。例如:檢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儲量大、保密性好、壽命長和成本低等。這些優點能夠極大地提高企業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企業的科學化、正規化管理,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條件。
2.國內外研究現狀
管理信息系統是70年代初「後工業經濟時代」的產物,在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在其發展的初期,是單一的人-機系統,系統功能簡單,效率低,對管理的作用有限。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計算機網路和通信技術的大力發展,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進入網路化的發展時期。世界發達國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體系。他們在數十年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經驗,在企業管理方面也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論和規范。
由於管理信息系統本身及與其相應的計算機信息應用技術均非常成熟。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均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這個系統是全國性的,覆蓋了全國的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國外公司的人事部或勞工部一般均建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負責公司內部的人力資源或勞工管理。所以,國外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己非常普及。同時,由於發達國家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已實現全國聯網,因此,在社會經濟發展領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我國的管理信息系統大發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家相繼建立起了「金卡」、「金關」、「金橋」工程,多數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區域網和廣域網管理信息系統。隨著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逐步向知識經濟邁進,無論是基於工業經濟的管理信息系統,還是面向少數專家和管理人員的專家系統(ES)或決策支持系統(SS),其處理對象和服務對象,自身的系統結構,處理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進入21世紀,伴隨著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IT技術更廣泛的應用於企業工資管理,如何提高工資部門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為企業管理者重點關心的問題。目前,國內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技術基本成熟,主要原因在於人事工資管理系統本身具有業務清晰、數據處理規范等許多優點,為其實現計算機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優越條件。加上近十年來計算機技術的飛躍發展,以及國內各企業的高度重視,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在國內基本上已進入了普及應用的階段。國內近90%以上的應用計算機及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公司和單位均開發並運行了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其他沒有和正准備開發計算機應用或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公司和單位,也把工資管理信息系統作為其應用與開發的首要目標。加上國家勞動主管部門及國內計算機應用開發商的共同努力,國內目前己有多種通用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軟體供企業單位選擇使用,而且還有多種工資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通用工具供企業開發自己的工資管理信息系統擇用。應該說,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在國內已經進入了相對成熟期。
3.信息系統的發展歷程
黎紅曾在《信息系統的發展歷程》中將信息系統的發展里程分為三個階段:
3.1 面向事務處理階段
面向事務處理階段也就是部門內的信息集成的階段。在開始階段, 信息系統的目標是提高業務處理的工作效率, 使員工從機械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典型例子是獨立的會計核算系統。接下來, 信息系統的目標是在業務處理自動化的基礎上, 對業務數據進行事後分析, 向個別的部門提供一些管理和決策的信息。1996 年, 我國所提出的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財務軟體就屬於此思想的信息系統產品。
3.2 面向系統階段
面向系統階段也是企業內過程集成的階段, 此時信息系統的目標是提高信息處理的實時程度, 為企業提供戰術決策的相關信息。MRPⅡ、ERP 等管理軟體屬於面向系統階段的信息系統產品。
3.3 面向決策階段
面向決策階段也是企業間的過程集成階段, 這個階段的信息系統的目標是為企業提供戰略決策的相關信息。各種各樣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CRM系統和電子政務系統等都是企業內部信息系統與外部實體實現集成的途徑。
這種劃分把信息系統的發展歷程全部都表現出來了,也把各個階段信息系統的特徵表現的淋漓盡致。
4.企業信息化
衛少軍和徐釗在《企業信息化建設及其信息系統開發模式》一文中提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特點和企業信息化的三個階段:
4.1 現階段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特點
(1)重視程度差別較大。
(2)行業、區域信息化建設發展水平不一致。
(3)信息化建設模式各異,效果不一。
(4)信息化建設中重復建設嚴重。
4.2 企業信息化的三個階段
(1)信息化的認知階段
從認知階段來講,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還不能從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能系統地了解信息化建設的知識;有些企業雖然認識到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但他們面對各種各樣的設備和軟體時卻卻所適從.這就造成他們很難選擇所需要的技術和設備,進而提出一整套對應其業務特點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2)信息化實施階段
企業信息化經常存在的情況是,企業從硬體設備的采購、應用軟體的開發直到系統的集成建設都要面對不同的廠商;這就不可避免地帶來系統的兼容性、穩定性不夠;一旦出現問題,供應商之間經常互相推委。這導致很多企業希望利用信息技術來增加他們的競爭力,但面對信息化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卻無所適從。
(3)後期運營維護階段
從信息化系統的維護、運營階段看,由於企業的業務運營分秒不停,這也就要求企業的信息系統必須得到長期可靠的運營保證。因此不同的企業根據其自身能力和業務特點,也許需要隨時能夠接通電話支持,也許需要維修工程師隨時到達現場解決問題;但目前國內IT產業的狀況還遠未達到這樣的水平,多數廠商還只能提供如一年上門、三年保修這樣的服務。除了對少數大客戶外,用戶的個性化維修服務要求尚不能滿足。
從上述的分析不難看出,正是由於缺乏針對客戶需求的IT方案和服務,才造成了企業信息化步履維艱。
5.工資管理系統需要具有的特點
對於小型企業,功能上的實用、夠用,是企業選擇軟體產品的重要條件,這里的實用性主要表現為軟體的管理方式要符合企業原用的管理習慣。
在我國,大量小型企業管理不夠規范,尤其是各個行業間,更是有其鮮明的行業特性,即使是同行業間,其管理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對於一個可普遍使用的工資管理系統,一方面應即有通用性,更需要有效高的靈活性。如,允許企業根據實際需求取捨多種計工薪方式;或根據實際制訂薪資條目及條目間的邏輯關系等。
小型企業信息化人才比較缺乏,對於這些企業,CIO是一個比較遙遠的概念。同時,為節省運營成本,小型企業在用人上往往會採取從緊方式。對於進入小型企業的信息化產品,容易使用、高效實用是一個基本的要求。
薪資數據是一個企業的重要的基礎數據。同時,計件工資數據自然關聯到企業的產量、成本以及質量等商業機密。所以,對於實行計件(計時)工資混合制的小型企業,其對工資數據的安全性要求,會較一般的企業為高。
小型企業是我國最活躍的經濟體,屬於成長性群體。其群體中的大量的優秀企業,會迅速成長為中型,甚至大型企業。提供一個高可擴展性的工資管理系統,將有利於保障小型企業的信息化的投入,以及應用上的延續性。
當前不乏優秀的企業信息化產品,但其高昂的應用代價,使大量的小型企業望而卻步。對於這些企業所需的工資管理系統,一方面要求軟體系統本身價廉物美,另一方面也要求其相應的硬體投入要相對較低。同時,在應用過程性,盡量降低維護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技術成本以及資金成本等。通過工資數據的有機管理,可以從中挖掘出產品、產量、產品質量以及員工技能水平等信息。為小型企業建立一套基於Delphi的工資管理系統,符合廣大小型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現實需求。
6.相關技術
系統設計中用到的控制項比較多,也比較復雜,但有些模塊如輸入模塊、報表模塊,雖然設計的窗體比較多,但設計思路基本相同,在設計時,將最復雜的窗體設計出來,其它窗體按著此思路進行設計,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Delphi應用平台雖然也有自己的數據管理系統,但它的數據管理能力遠遠落後於其數據應用能力,往往容易出現數據滯後於應用程序的現象,而SQL SERVER具有很強的數據管理能力,而且跟現有的WINDOW系列操作系統完兼容,所以在資料庫管理系統選型上選用了SQL SERVER資料庫管理系統。如何使Delphi開發的應用軟體能夠訪問SQL SERVER,如何將從SQL SERVER中讀取或寫入、更新數據,是系統設計的一個難點,可以使用開放式資料庫連接(ODBC) ,通過Delphi自帶的BDE功能訪問ODBC數據源,但ODBC連接一般是在操作系統的控制面版中進行手動連接的,而且一般用戶也不懂如何建立ODBC連接,所以在系統中必須設計出一個獨立的模塊供用戶進行ODBC連接,此中涉及到注冊表的修改和如何將ODBC連接信息保存到系統配置文件中的技術,設計時用到了寫注冊表的OLE命令如:
WriteString( ′Database′, ls_database) ; / /資料庫
WriteString( ′Descrip tion′, ls_desc) ; / /數據源描述
WriteString( ′Driver′, ′E: \Windows\SYSTEM \ sqlsrv32.dll′) ;
/ /驅動程序DLL文件
Writestring( ′LastUser′, ls_login_id) ;
WriteString( ′Server′, ls_server_ip) ; / /用戶名稱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Username′, edit4. Text)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Password′, edit6. Text)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Server′, edit5. Text)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Logmode′, s)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ODBCmode′, sl) ;
上述是有關設計系統時所需要的一些技術方面的知識。
7.總結
通過以上綜述,可以看出設計和實現一個基於Delphi平台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可行的。在實用性方面,通過這個系統公司在計算員工工資方面減少了人力的支出,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同時還為企業的日後查詢提供了方便。在技術方面,該系統准備採用Delphi作為資料庫前台開發工具,後台資料庫採用的是SQL Server 2000。

參考文獻
[1] 胡曼、劉廣宇:「基於MIS原理的工資管理系統構建研究」,《科技創業月刊》,2007年第08期。
[2] 甘容、李明東:「人事工資管理信息系統——員工工資信息查詢模塊的實現」, 《甘肅科技》,2007年第03期。
[3] 徐緒松:《信息系統原理》,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0-272頁。
[4] 朱志強:《管理信息系統——原理、開發及應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09-194頁。
[5] 張劍平:「信息系統:歷史沿革與發展趨勢」, 《浙江師范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第04期。
[6] 屈成鷹:「談談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廈門科技》,2001年第81期。
[7] 劉賓:「小型企業工資系統資料庫的應用」, 《天津市工會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02期。
[8] 程燕:「工資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上海電機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04期。
[9] 黎紅:「信息系統的發展歷程」,《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年第03期。
[10] 衛少軍、徐釗:「企業信息化建設及其信息系統開發模式」,《能源技術與管理》,2004年第01期。
[11] 劉仕蓮:「工資管理系統」,《廣州造船》,2005年第01期。
[12] 祁昌平:「用Delphi設計人事工資管理系統」,《河西學院學報》,2004年第05期。
[13] Kenneth C.Laudon, Jane Price Laud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56-82頁。
[14] 何勇、鄭文鍾:《管理信息系統的原理方法及應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1-79頁。
[15] (美)本-甘,(美)薩卡,(美)沃爾特 著,趙立東 譯,電子工業出版社,《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技術內幕:T-SQL程序設計》,2007年8月第1版。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蒸餾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操作時要注意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內,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容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5)蒸餾系統安全設計指導意見擴展閱讀:

技術應用

蒸餾酒

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國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大多是度數較高的烈性酒。

蒸餾水

用蒸餾方法制備的純水。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鹽類)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氨、二氧化碳、有機物)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

分子蒸餾

分子蒸餾是一種在高真空度下進行液液分離操作的連續蒸餾過程。在高真空度條件下,由於分子蒸餾器的加熱面和冷凝面之間距離小於或等於被分離物料的分子平均自由程,當分子從加熱面上形成的液膜表面上進行蒸發時,分子間相互發生碰撞,無阻攔地向冷凝面運動並在冷凝面上冷凝,從而達到分離目的。

❻ 蒸餾操作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高中化學中蒸餾應注意事項:1、 控制好加熱溫度。2、選用短頸蒸餾瓶或版者採取其它保溫權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3、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蒸氣壓,以決定何時收集餾分。4、 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5、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6、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7、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8、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9、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蒸餾是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一、特點1.通過蒸餾操作,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而吸收和萃取還需要如其它組分。2.蒸餾分離應用較廣泛,歷史悠久。3.能耗大,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相或液相。二、分類1.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 、精餾、特殊精餾。2.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3.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4.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三、主要儀器蒸餾燒瓶(帶支管的),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支口錐形瓶,橡膠塞

❼ 電子政務系統安全設計有哪些特點

智慧社區是指充分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集成應用,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從而形成基於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一種新的管理形態的社區。

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社區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通過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和相關平台的建設,構建社區發展的智慧環境,利用各種信息化技術和手段,整合社區已有的各類服務資源,為社區各類群體方便地提供政務、商務、娛樂、教育、醫護及生活互助等多種社區服務,使居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各項服務,時刻體驗「行在外家就在身邊,居於家世界就在眼前」的高品質生活方式。智慧社區主要涵蓋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家庭、智慧物業等四大類應用。

隨著智慧社區的各種解決方案紛紛推出,智慧社區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居民得以享受衣食住行更加便捷的智慧生活。利用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把社區建設成為政務高效、服務便捷、管理睿智、生活智能、環境宜居的社區生活新業態,實現「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通過任何方式,能得到任何服務」的「5A模式」已由夢想變成現實。

信息服務是智慧社區最突出的特點,利用方便的管理、高效的監控和先進的信息通信方式,在數字技術的應用層面實現自動數據處理、信息共享、系統聯動、自動診斷。由於目前人們對社區功能化要求的提高和海量信息的覆蓋,計算機網路化的智慧社區已經難以滿足社區遠程式控制制和信息處理的需求,而雲計算和物聯網的出現為滿足這些需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開創智慧生活新時代,應形成智能家居、智慧社區、智慧城市三個層次的智慧生活服務體系。智慧社區是智慧生活規模和效應最適合的連接點。隨著智能家居的廣泛應用,以智慧社區形成智慧城市的格局已成為全球發展態勢。

智能家居因物聯網技術的崛起而發生質的變化,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它已從一個集中控制系統變為一個家庭智能秘書,從一個控制中心轉變為管理中心,對人們的衣食住行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管理。智能家居通過家庭內網與智慧社區對接,保持信息交流通暢,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有效地安排時間,增強家居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

智慧社區與智能家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智能家居的實現為加速建設智慧社區提供了有利條件,而智慧社區為智能家居的實現提供了一個大背景,有力地推動和幫助智能家居的普及,同時也為家居的智能化提供了有效的管理體系。智慧社區的基礎是智能家居,而打造智慧城市才是打造智慧社區的終極目的——無數智慧社區構成智慧城市的雛形。

❽ 安證通電子印章的電子簽章系統安全性設計

ESA2008電子簽章系統從印章的申請、印章製作與存儲,簽章過程和文件列印各個階段都有嚴密的安全設計。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 印章印模安全存儲:如何保護經過掃描獲取的印章印模圖片的安全性,確保無關人員不會直接從電子印章資料庫中拷貝印章印模文件就可以獲得印模圖片。
2) 授權制章安全可控:如何確保制章環節的安全性。
3) 印章管理安全規范:如何從管理的角度確保電子印章的安全。
4) 電子印章安全使用:如何杜絕非授權的簽章行為。
5) 簽章文檔安全列印:當電子印章經過電子簽章軟體加蓋到具體的文檔中之後,如何防止電子簽章數據中的印章印模圖片的安全性控制,如何保證印章的安全輸出。
6) 用章日誌安全可鑒:如何確保與印章相關的操作的可審計性。
7) 資料庫內容防篡改:如何保證印章系統資料庫內重要信息的安全性
電子文檔輸出到紙質上之後的防偽問題不屬於電子簽章系統的功能模塊,我們將在《紙質文件列印防偽解決方案》節進行描述。

❾ 安全評價的特點包括哪幾個方面

1)促進實現本質安全化生產
通過安全評價,系統地從工程、系統設計、建設、運行等過程對事故和事故隱患進行科學分析,針對事故和事故隱患發生的各種可能原因事件和條件,提出消除危險的最佳技術措施方案,特別是從設計上採取相應措施,實現生產過程的本質安全化,做到即使發生誤操作或設備故障,系統存在的危險因素也不會因此導致重大事故發生。
2)實現全過程安全控制
在設計之前進行安全評價,可避免選用不安全的工藝流程和危險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適的設備、設施,或當必須採用時,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險的有效方法。設計之後進行的評價,可查出設計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採取改進和預防措施。系統建成以後運行階段進行的系統安全評價,可了解系統的現實危險性,為進一步採取降低危險性的措施提供依據。
3)建立系統安全的最優方案,為決策者提供依據
通過安全評價,分析系統存在的危險源及其分布部位、數目,預測事故的概率,事故嚴重度,提出應採取的安全對策措施等,決策者可以根據評價結果選擇系統安全最優方案,和管理決策。
4)為實現安全技術、安全管理的標准化和科學化創造條件
通過對設備、設施或系統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關技術標准、規范、相關規定的評價,對照技術標准、規范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實現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的標准化、科學化。

❿ 系統安全分析是系統安全評價的基礎嗎

1 系統分析的主要任務是將在系統詳細調查中所得到的文檔資料集中到一起,對組織內部整體管理狀況和信息處理過程進行分析。它側重於從業務全過程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內容是:業務和數據的流程是否通暢,是否合理;數據、業務過程和實現管理功能之間的關系;老系統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統管理方法的實現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系統分析的目的是將用戶的需求及其解決方法確定下來,這些需要確定的結果包括:開發者關於現有組織管理狀況的了解;用戶對信息系統功能的需求;數據和業務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數據指標體系;新系統擬改動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系統分析所確定的內容是今後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的基礎。 要素: (1)信息。完整描述系統中所處理的全部信息; (2)行為。完全描述系統狀態變化所需處理或功能 (3)表示。詳細描述系統的對外介面與界面。 系統分析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限定問題、確定目標、調查研究收集數據、提出備選方案和評價標准、備選方案評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1、 限定問題 所謂問題,是現實情況與計劃目標或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系統分析的核心內容有兩個:其一是進行「診斷」,即找出問題是及其原因;其二是「開處方」,即提出解決問題的最可行方案。所謂限定問題,就是要明確問題的本質或特性、問題存在范圍和影響程度、問題產生的時間和環境、問題的症狀和原因等。限定問題是系統分析中關鍵的一步,因為如果「診斷」出錯,以後開的「處方」就不可能對症下葯。在限定問題時,要注意區別症狀和問題,探討問題原因不能先入為主,同時要判別哪些是局部問題,哪些是整體問題,問題的最後確定應該在調查研究之後。 2、確定目標 系統分析目標應該根據客戶的要求和對需要解決問題的理解加以確定,如有可能應盡量通過指標表示,以便進行定量分析。對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標也應該盡量用文字說明清楚,以便進行定性分析和評價系統分析的成效。 3、調查研究,收集數據 調查研究和收集數據應該圍繞問題起因進行,一方面要驗證有限定問題階段形成的假設,另一方面要探討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為下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備選方案做准備。 調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種方式,即閱讀文件資料、訪談、觀察和調查。 收集的數據和信息包括事實(facts)、見解(opinions)和態度(attitudes)。要對數據和信息去偽存真,交叉核實,保證真實性和准確性。 4、提出備選方案和評價標准 通過深入調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決的問題得以最終確定,使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確,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備選方案。備選方案是解決問題和達到咨詢目標可供選擇的建議或設計,應提出兩種以上的備選方案,以便提供進一步評估和篩選。為了對備選方案進行評估,要根據問題的性質和客戶具備的條件。提出約束條件或評價標准,供下一步應用。 5、備選方案評估 根據上述約束條件或評價標准,對解決問題備選方案進行評估,評估應該是綜合性的,不僅要考慮技術因素,也要考慮社會經濟等因素,評估小組的成員應該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詢項目組成員外,也要吸收客戶組織的代表參加。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最可行方案。 6、提交最可行方案 最可行方案並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約束條件之內,根據評價標准篩選出的最現實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戶滿意,則系統分析達到目標。如果客戶不滿意,則要與客戶協商調整約束條件或評價標准,甚至重新限定的問題,開始新一輪系統分析,直到客戶滿意為止。 系統開發生命周期(SDLC) 包含階段與活動的項目管理框架。 定義系統開發項目所需要的階段與活動的方法稱為系統開發生命周期(SDLC) 作為一個方法論,SDLC提供確保成功開發所需要的結構、控制和項目清單。 各種方法之間的差異:組成每個階段的各種活動不一樣,或是執行活動的方法不一樣。 但所有信息系統開發都要求計劃項目、分析需求、設計解決方案和實施最後的系統。 迭代交叉階段: 每個小項目都可以成為一個迭代,並且每個迭代過程都包含分析、設計及實施活動。 請記住多數項目以多迭代的方式使用SDLC,而不是一個順序的SDLC。 系統開發生命周期各階段 ⑴計劃階段 ⑵分析階段 ⑶設計階段 ⑷實施階段 ⑸支持階段 ⑴ 計劃階段 SDLC最初的階段。 主要目標:確定新系統的作用域並做出項目計劃。 主要活動: 1. 定義問題; 2. 制定項目的進度表; 3. 確認項目的 可行性 ; 4. 安排項目人員; 5. 啟動項目。 確認項目可行性 可行性:指在組織內外當前的具體條件下,進行某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內容: ①經濟可行性 ②技術可行性 ③組織管理的可行性 (進度表、資源) ①經濟可行性 收益預期值是否大於項目的開發成本? 開發期間該組織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投資於項目? 成本/收益分析:分析比較成本與收益以了解投資新系統的開發是否有益。 確定成本/ 收益分析 第一步:評估預期開發和運行的成本。開發成本是新系統開發期間發生的,運行成本是系統交付使用後發生的。 第二步:評估預期的財務收益。財務收益是指自新系統安裝後預期得到的每年的節省或收益的增加。 第三步:成本/收益分析是基於詳細的成本與收益的評估而計算出來的。 開發和運行的成本 開發成本:薪水和工資、設備與安裝、軟體與許可證、咨詢費與對第三方的付款、培訓、設施、實用程序與工具、支持人員、旅行與雜項。 運行成本:連通性、設備維護、更新軟體費用、計算機運行、程序設計支持、設備分期償付、培訓和輔助(幫助台)、供給。 財務收益 直接經濟效益。加強費用控制,使費用降低多少?加強成本分析與控制,使成本降低多少?加強庫存管理,使庫存資金降低多少?節約多少人員? 間接經濟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業信譽;提供決策支持;管理信息的採集、加工、處理、使用的及時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財務計算 凈現值(NPV):一個新系統投資的收益與成本的美元現值。 投資回收期: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時間段。 盈虧平衡點: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時間點。 投資收益率(ROI):從一個新系統投資中而收到的百分數收益的一個度量。 ②技術可行性 設備方面:從計算機的內、外存容量,聯網能力,主頻速度,輸入、輸出設備,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論述是否滿足管理系統數據處理的要求,數據傳送與通訊能否滿足要求,網路和資料庫的可實現性如何等。 技術力量方面:主要考慮從事系統開發與維護工作的技術力量,即在IS的開發、使用、維護各階段所需要的各類專門人員能否滿足要求。對不滿足要求的,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訓後能否滿足要求。如果經過培訓還不滿足要求,則認為系統開發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 ③組織管理的可行性 企業領導、部門主管對新系統開發是否支持,態度是否堅決; 管理人員對新系統開發的態度如何,配合情況如何; 管理基礎工作如何,現行管理系統的業務處理是否規范等; 新系統的開發運行導致管理模式、數據處理方式及工作習慣的改變,這些工作的變動量如何,管理人員能否接受。 ⑵ 分析階段 主要目標:了解新系統的業務需求和處理要求並製作書面文件。 主要活動: 1. 收集信息; 2. 定義系統需求; 3. 建立需求發現的原型; 4. 劃分需求的優先順序; 5. 產生並評估可選方案; 6. 與管理人員一起審查建議。 問題域:用戶的商業領域 ⑶ 設計階段 主要目標:在分析階段的需求確定與決策制定的基礎上,設計解決方案系統。 主要活動: 1. 設計並集成網路; 2.設計應用程序結構; 3.設計用戶界面; 4.設計系統界面; 5.設計並集成資料庫; 6.設計細節的原型化; 7.設計並集成系統控制。 應用程序:信息系統中的一部分,能滿足問題域中用戶需求。 ⑷ 實施階段 SDLC中對新系統編程和安裝的階段。 主要目標:不僅要有一個可靠、功能全面的IS,而且要確保所有用戶都受到培訓並使組織從中獲得所期望的好處。之前所有活動都集合在該階段以達成一個有效的可操作系統。 主要活動:構造軟體部件; 1.檢驗與測試; 2.轉換數據; 3.培訓用戶與製作文檔; 4.安裝系統。 ⑸ 支持階段 主要目標:在系統初始安裝後的幾年裡保持系統有效的運行。 主要活動: 1.維護系統; 2.加強系統; 3.支持用戶。 項目階段進度安排 1. 瀑布法 2. 發生重疊的原因 3. 為何不完全重疊所有活動

閱讀全文

與蒸餾系統安全設計指導意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船舶油污水屬危廢嗎 瀏覽:254
d500樹脂 瀏覽:260
測總氮含量的蒸餾裝置 瀏覽:300
水怎樣蒸餾 瀏覽:35
建設農村污水處理站的必要性 瀏覽:396
飲水機怎麼放熱水出來 瀏覽:980
機油濾芯質量不好會有什麼影響 瀏覽:362
軟水大師和怡口凈水哪個性價比高 瀏覽:937
中性土壤陽離子交換量數據 瀏覽:450
邁銳寶空調濾芯什麼樣 瀏覽:381
動脈管路血液過濾器 瀏覽:549
地下室不用污水泵 瀏覽:260
吉林污水處理的費用怎麼計算 瀏覽:862
駐極式靜電除塵過濾網 瀏覽:900
純水內毒素是高怎麼處理 瀏覽:892
脫鹽水處理工藝離子交換工藝 瀏覽:707
夢見污水把自己困住了 瀏覽:833
多聯過濾器 瀏覽:653
苯乙烯樹脂可以裝食物嗎 瀏覽:330
金屬污水如何處理 瀏覽: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