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蒸餾時冷凝管中的水要下進上出
1.從上面加的話不冷水不能充滿冷凝管
2.導管上面的溫度比下面高,直接從上面通冷水的話可能造成導管炸裂.
Ⅱ 在蒸餾中,冷凝管中水是上進下出,還是上出下進
新課標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1期中階段考試第一二章復習教案和針對性練習 從實驗學化學 [考點] 1、掌握規范的基本實驗操作,會判斷基本實驗操作是否正確。 2、會選擇適當的分離和提純方法(物理方法有過濾、蒸發、蒸鎦、萃取),主要是根據各種方法的應用條件來選擇。 3、注意基本儀器的使用時的注意事項:過濾器、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 4、能根據除雜原理和要求,正確選擇試劑和設計試劑的順序以及實驗步驟 5、有關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及相關概念的判斷,以及一些簡單的計算 6、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儀器、步驟和誤差分析) 7、有關cB的簡單計算:如求cB,溶液稀釋的計算 [相關知識點] 一、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分離的物質 應注意的事項 應用舉例 過濾 用於固液混合的分離 一貼、二低、三靠 如粗鹽的提純 蒸餾 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 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餾 萃取 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 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 分液 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鬥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裡的溴、碘後再分液 蒸發和結晶 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 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 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化學方法分離和提純物質時要注意八個字「不增、不減、易分、復原」。二、物質的檢驗 物質的檢驗通常有鑒定、鑒別和推斷三類。 氣體的檢驗(包括檢驗純度) 離了的檢驗(如C1-1、SO42-) 根據實驗時生成物所表現出的現象不同,可把檢驗離子的方法歸納為三種類型: 生成沉澱:如C1-1、SO42-的檢驗。 生成氣體:如檢驗NH4+ 、CO32- 、SO32-離子等都採用此法。 顯現特殊顏色:如對酒後駕車者呼氣中乙醇的檢驗。 三、物質的量 物質的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 (1)物質的量 ①是一個基本物理量,符號為n,單位為摩(mol)。②l mol粒子的數目是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約為6.02x1023個。 ③1 mol粒子的數目又叫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A,單位為mol-1。 ④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粒子(分子、原子、離子、質子、電子等)的種類。 ⑤n=N/NA 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 符號:M 單位:g·mol-1 Kg·mol-1 表達式:M=m/n 1 mol任何物質的質量,是以克為單位,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原子的(分子的) 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 7.氣體摩爾體積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1)氣體摩爾體積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表達式:Vm=V/n,單位:L·mol-1 標准狀況下的氣體摩爾體積:Vm二22.4L·mol-1 (2)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 同溫同壓下:V1/V2=n1/n2=N1/N2 推論(略) 7.物質的量濃度及溶液的配製 (1)定義:以單位體積的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的溶液組成的物量叫溶質占的物質的量濃度。符號cB,單位mol/L。cB=nB/V (2)有關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 [解題思路] ①由定義出發:根據cB=nB/V,欲求cB,先求n、V ②由守恆觀點出發:a.稀釋前後「溶質的物質的量守恆」。ClV1=C2V2.b.溶液中「微粒之間電荷守恆」(溶液呈電中性)c.質量守恆 ③物質的量濃度與質量分數的換算c=1000mL×ρ×ω/(M×1L) 第二章 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考點] 1.能夠區別膠體、溶液和濁液等三種分散系。(主要是判別哪些物質屬於膠體
Ⅲ 蒸餾時的冷凝管是干什麼用的啊 為啥下進上出 進的是什麼出的是什麼
使蒸餾出來的氣體冷卻,變為液體
冷凝水從下口進上口出是為了使冷水與熱版水蒸氣的接觸權面積大,接觸時間長。如果冷凝水是從上口進的話,水在重力的作用下順著管壁一下子就流出去了,跟水蒸氣幾乎沒有熱交換;而從下口進的話,冷凝水是慢慢充滿冷凝管的,這樣冷水可以在冷凝管內停留最長的時間,同時冷水和熱氣的熱交換主要是通過冷凝管壁進行,冷凝管中充滿了水,熱交換效率也比較高。
進的出的都是水,
Ⅳ 在做蒸餾實驗時,水為什麼要從冷凝管下口進,上口出
因為是考慮到反應物的蒸發流失而用球形冷凝管冷凝迴流,所以要從冷凝管下口進,上口出。
從本質上講,蒸餾水與其他純凈水並沒有很大的不同,唯一不同的是水凈化的方式。蒸餾是一種古老的水凈化方法。然而,它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如果沒有水蒸餾機是很難做到的。
蒸餾水將水蒸餾、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可分一次和多次蒸餾水。水經過一次蒸餾,不揮發的組分殘留在容器中被除去,揮發的組分進入蒸餾水的初始餾分中,通常只收集餾分的中間部分,約佔60%。
要得到更純的水,可在一次蒸餾水中加入鹼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有機物和二氧化碳,加入非揮發性的酸,使氨成為不揮發的銨鹽。由於玻璃中含有少量能溶於水的組分,因此進行二次或多次蒸餾時,要使用石英蒸餾器皿,才能得到很純的水,所得純水應保存在石英或銀制容器內。
(4)蒸餾管是上進下出還是下進上出擴展閱讀
1、蒸餾水是經加熱至蒸發氣化,水蒸汽經冷凝得到的水,它是比較純凈的衛生用水,常被用來配製葯劑和化學試劑等,但不宜當飲用水喝。
2、蒸餾水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元素鎂、鈉、鈣對人體沒什麼好處,長期飲用會導致人體無機鹽流失。
3、蒸餾水是活躍的吸收媒介, 當它與空氣接觸,,會吸收二氧化碳令水變酸。蒸餾水喝得越多,,身體的酸化越利害。
Ⅳ 蒸餾時冷凝管的水為什麼要上進下出
下進上出。。。
從上面加的話不冷水不能充滿冷凝管
導管上面的溫度比下面高,直接從上面通冷水的話可能造成導管炸裂.
Ⅵ 蒸餾時l冷凝管為什麼是下進上出呢
是為了讓冷凝水充分利用。
上進下出,由於水受到重力的影響,你可以理解為「水內只是在容沖刷內部管」,這樣效果比起下進上出的「浸泡」要差。
加上對流的影響(熱水向上浮),你水從上進的時候,冷卻效果一樣會受到影響,因為對流的關系,冷熱水交匯會比較明顯,導致冷凝管下半位置的溫度相對偏高一些。這就是你在其他地方問到的「下半部分因為冷水溫度已經升高而不能在冷卻了」的理由。
下進的話你可以理解為熱水直接被從下往上推出,沒有什麼問題。
這些東西加在一起應該就是答案了。
Ⅶ 話說,蒸餾裝置中的冷凝管的水為什麼是下進上出
因為這樣可以使水浸沒整個冷凝管。
如果上進下出,水會直接流到冷凝管底部,而上部則沒有冷卻。
Ⅷ 在蒸餾實驗中,冷凝管中的冷水是上進下出還是下進上出為什麼
下進上出
如果上進下出,那麼由於冷凝,管中的水溫會升高
此時向下流,則在介面處的冷凝水溫已很高,失去了冷凝作用
而向上流時,即使冷凝水溫升高也在上部,下部的冷凝水依然有冷凝作用
Ⅸ 冷凝管是上進下出,還是下進上出為什麼會這樣它上連接的是什麼,下連接的又是什麼完了我什麼都不知
冷凝管接管方式是下進上出。
這樣才能夠充分進行熱交換。
它上連接蒸發器下連接壓縮機。流程是壓縮機—蒸發器—冷凝器(室外機)。
Ⅹ 實驗室製取蒸餾水的實驗中,為什麼冷凝管進水要下進上出呢
冷凝水進水要下進上出的原因有兩個:
1、如果上入下出,受重力專影響只會集中在冷凝管下端屬,管內的空氣無法完全排出,水無法完全充滿冷凝管。而且會使冷凝管局部忽冷忽熱,受熱不均而使冷凝管破裂。
2、水下進上出,進水接觸低溫液體,出水接觸高溫蒸汽。能夠保證冷凝管下端的水是溫度最低的水,從而達到最佳的冷凝效果。
(10)蒸餾管是上進下出還是下進上出擴展閱讀:
製取蒸餾水的過程,其他的注意事項:
1、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液體太多,容易溢出發生意外;液體太少,則容易蒸干,降低效率。
2、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3、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這是因為蒸餾測的是蒸汽的溫度,而不是液體的溫度。
利用蒸餾,可以分離液體混合物;測定純化合物的沸點;提純含有少量雜質的物質;回收溶劑,或蒸出部分溶劑以濃縮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