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用蒸餾的方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9分)(1)蒸餾燒瓶(2分);防止暴沸 (2分)(2)C12+2Br-=內Br2+2C1- (容2分)(3)SO2+Br2+2H2O=2HBr+H2SO4 (2分); Br2(2分) 2 (2分)(4)D (2分)(1)考查蒸餾實驗。根據蒸餾實驗原理可知,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是蒸餾燒瓶。因為在加熱時,溶液會劇烈的跳動,所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2)氯氣的氧化性其餘單質溴的,能把溴離子氧化生成單質溴,方程式為C12+2Br-=Br2+2C1-。(3)單質溴也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生成硫酸,方程式為SO2+Br2+2H2O=2HBr+H2SO4。溴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所以1mol單質溴得到2mol電子。(4)ABC均是和水互溶的,不能用作萃取劑,苯不溶於水,且單質溴易溶在苯中,所以答案選D。
㈡ 如何用蒸餾的方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取一容器裝滿海水然後點火加熱.當水沸騰時在水的上方鋪開一個很大的內塑料薄膜,如果容沒有可以拿雨衣,塑料袋代替.這樣水蒸氣冷凝在上面就形成了很多的小水滴.這時候你只需要把塑料薄膜彎過來,收集其水滴放在容器就可以.鹽是不會蒸發的所以你收集的全部是淡水!此方法我曾經試驗過,比較成功,你可以試試. 其實還有別的辦法.捕獲的大魚的脊柱和眼睛裡都是淡水,這些水是可以喝的.如果老天爺給你下了場大雨那麼直接使用塑料薄膜收集就可以了!
㈢ 怎樣證明蒸餾得到的水是淡水急
其他物質轉換時候氣態需要溫度很高 高與100攝適度
㈣ 海水提取淡水,是通過蒸發還是蒸餾
蒸發的定義:
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體表面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氣象上指水由版液體變權成氣體的過程。現代漢語中,常形容人或物反常地呈現出近乎消失的狀態。
蒸餾的定義:
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比較一下蒸發和蒸餾的定義,應該不難確定「海水提取淡水,是通過蒸發還是蒸餾?」是--蒸餾。
㈤ 用蒸餾法把鹽水變淡水,這么簡單,明明能多放幾個就可以解決,或者可以說至少不會渴s,成本低,為啥還會
原理:鹽水或海水裡面的水蒸發並在保鮮膜上凝結成小水珠,在中立的作用下回小水珠聚集成大水答珠落入干凈的皿中,皿中就可以收集到淡水了
不能大量生產解決沙漠的原因:
1、沙漠和一般不會鄰近大海,水的運輸需要成本
2、你也看到這個小裝置手機的水很少,杯水車薪;即使再多弄幾個,收集的水也很少;若改裝成大裝置,需要耗費大成本
3、原理中需要水的蒸發,如果不加熱處理光靠太陽,次此過程較慢,耗時
最後,其實過濾海水得到我們需要的淡水和鹽的工程有很多種,不止這一個小方法,你可以去網上搜搜哦。
㈥ 海水為什麼不能蒸餾成淡水
海水淡化是可以的,但是由於成本高,耗能大,不適合大量推廣使用!
㈦ 怎麼證明蒸餾得到的水是淡水(化學)
證明蒸餾得到的復水為淡水的方法制是 :海底礦產資源「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體(CH4��nH2O),若水合甲烷晶體中CH4的質量分數為10%,則水合甲烷晶體的化學式為 .
㈧ "蒸餾法」和淡水危機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長和集中,世界各國對水的需求日益版增加,而地球權上的淡水資源非常有限,淡水資源缺乏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在尋求淡水資源方面各國紛紛把目光投向大海。據統計目前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水,其中嚴重缺水的已達20個,嚴重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海洋中水的儲量為1338×107億m3,佔全球的96.8,有著巨大的水資源,如何把它變為能被人類利用的淡水,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海水淡化就是要將高鹽度的海水通過一系列的過程轉變為低鹽度的海水。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1)真空冷凍—汽相冷凝海水淡化新技術是依據海水的三相點理論,使海水同時蒸發與結冰得一種低能耗,輕腐蝕結垢的海水淡化方法;2)蒸餾法工藝簡單易於實現,但存在能耗多、成本費用高的缺
點;3)反滲透海水淡化方法是膜分離法的一種,即利用反滲透膜的分離作用使海水脫鹽,過程中不存在相變,因此與蒸餾法相比能耗較低,有著很大的發展前途,成為世界高科技競相開發的熱點。
隨著海水淡化技術的提高及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世界各地正在興建或計劃興建許多大型海水淡化工廠,一個海水淡化的新時代已經來臨。
㈨ 海水提取淡水,是通過蒸發還是蒸餾
蒸發的定義:
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體表面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專。氣象上指屬水由液體變成氣體的過程。現代漢語中,常形容人或物反常地呈現出近乎消失的狀態。
蒸餾的定義:
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
比較一下蒸發和蒸餾的定義,應該不難確定「海水提取淡水,是通過蒸發還是蒸餾?」是——蒸餾。
㈩ 提取淡水的辦法
蒸餾法
蒸餾法雖然是一種古老的方法,但由於技術不斷地改進與發展,該法至今仍占統治地位。蒸餾淡化過程的實質就是水蒸氣的形成過程,其原旦如同海水受熱蒸發形成雲,雲在一定條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帶的鹹味的。根據設備蒸餾法、蒸汽壓縮蒸餾法、多級閃急蒸餾法等。
冷凍法
冷凍法,即冷凍海水使之結冰,在液態淡水變成固態冰的同時鹽被分離出去。冷凍法與蒸餾法都有難以克服的弊端,其中蒸餾法會消耗大量的能源並在儀器里產生大量的鍋垢,而所得到的淡水卻並不多;而冷凍法同樣要消耗許多能源,但得到的淡水味道卻不佳,難以使用。
反滲透法
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反滲透法的最大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因此,從1974年起,美日等發達國家先後把發展重轉向反滲透法。
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很快,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降低反滲透膜的操作壓力,提高反滲透系統回收率,廉價高效預處理技術,增強系統抗污染能力等。
太陽能法
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一般都稱為太陽能蒸餾器。餾系統被動式太陽能蒸餾系統的例子就是盤式太陽能蒸餾器,人們對它的應用有了近150年的歷史。由於它結構簡單、取材方便,至今仍被廣泛採用。目前對盤式太陽能蒸餾器的研究主要集中於材料的選取、各種熱性能的改善以及將它與各類太陽能集熱器配合使用上。與傳統動力源和熱源相比,太陽能具有安全、環保等優點,將太陽能採集與脫鹽工藝兩個系統結合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海水淡化技術。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由於不消耗常規能源、無污染、所得淡水純度高等優點而逐漸受到人們重視。
低溫多效
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為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為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由於節能的因素,近年發展迅速,裝置的規模日益擴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採用廉價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操作溫度,提高傳熱效率等。
多級閃蒸
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多級閃蒸技術成熟、運行可靠,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降低單位電力消耗,提高傳熱效率等。
電滲析法
該法的技術關鍵是新型離子交換膜的研製。離子交換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選擇透過性區分為正離子交換膜(陽膜)與負離子交換膜(陰膜)。電滲析法是將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陽膜與陰膜交替排列,組成多個相互獨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鄰隔室海水濃縮,淡水與濃縮水得以分離。電滲析法不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為水質處理的手段,為污水再利用作出貢獻。此外,這種方法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化工、醫葯、食品等行業的濃縮、分離與提純。
壓汽蒸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