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方法如下:
树脂保存方法:离子交换树脂不能露天存放,存放处的温度为0-40℃,当存放处温度稍低于0℃时,应向包装袋内加入澄清的饱和食盐水、浸泡树脂。如果存放时间较长,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盐溶液。若存放处温度过高,会使树脂易于脱水,还会加速阴树脂的降解。一旦树脂失水,使用时不能直接加水,可用澄清的饱和食盐水浸泡,然后再逐步加水稀释,洗去盐分,贮存期间应使其保持湿润。
树脂预处理:将准备装柱使用的新树脂先用热水(清洁的自来水即可)反复清洗。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70-80℃的热水清洗,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耐热性能较差一些,可用50-60℃热水。开始浸洗时,每隔约15分钟换水一次,浸洗时要不时搅动,换水4-5次后,可隔约30分钟换水一次,总共换水7-8次,浸洗至浸洗水不带褐色、泡沫很少时为止。水洗后,再经酸碱处理。阳离子交换树脂可按下述步骤处理:
用1N盐酸缓慢流过树脂,用量约为强酸阳树脂体积的2-3倍,每小时1.5倍床层体积流过。
用水冲洗至出水PH为5左右,用3倍树脂体积5%的NaCl溶液流过树脂,流速与1相同。
用1N NaOH流过树脂,用量及流速与1相同。
用水冲洗至出水PH为9左右。
用1N盐酸或硫酸,将树脂转成H型,用量为树脂体积的3-5倍,流速与1相同。
酸流完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出水PH值为6以上时,即可投入使用。
对于阴离子交换树脂水洗后的酸、碱处理次序,可采用碱→酸→碱次序。具体步骤为:强碱树脂先用弱碱性的水溶液进行预处理,然后再用强酸进行反应;弱碱树脂先用强酸进行预处理,然后再用弱碱进行反应。酸、碱用量及流速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以上就是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方法,供您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❷ 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有什么区别
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区别:
1.阴树脂的功能基团是碱性基团,比如羧基-COOH。阴离子交换树脂根据功能基团内所含有的离子,可以分为HO-型树脂和CL-型树脂,通过离子吸附的原理对水中阴离子进行吸附,去除水中的阴离子,使产水达到使用要求。
实际上,在选择离子交换树脂时,它主要取决于其应用领域。通常,最好使用阳离子树脂进行水软化处理,最好使用阴离子树脂进行电泳涂膜和脱盐。当用于超纯水处理时,建议使用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混床树脂。
❸ 离子交换树脂怎么储存详细一点说明
离子交换树脂对于储存环境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离子交换树脂不能露天存放,存放处的温度为0-40℃,当存放处温度稍低于0℃时,温度过低会导致处理失效,当温度过低时应向包装袋内加入澄清的饱和食盐水、浸泡树脂。
使用过树脂保存方法:
长期停用而放置在交换器内的树脂,为防止微生物(如藻类、细菌等)对树脂的不可逆污染,树脂在停用前须彻底对树脂进行再生和反洗操作,以使树脂恢复到未使用状态,通过反洗可以除去运行时积聚的悬浮物质,并注意停用期间定期冲洗和换水。
❹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样的
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换原理
强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如磺酸基-SO3H,容易在溶液中离解出H+,故呈强酸性。树脂离解后,本体所含的负电基团,如SO3-,能吸附结合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这两个反应使树脂中的H+与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强酸性树脂的离解能力很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离解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
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再生处理,即用化学药品使离子交换反应以相反方向进行,使树脂的官能基团回复原来状态,以供再次使用。如上述的阳离子树脂是用强酸进行再生处理,此时树脂放出被吸附的阳离子,再与H+结合而恢复原来的组成。
弱酸性阳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弱酸性基团,如羧基-COOH,能在水中离解出H+ 而呈酸性。树脂离解后余下的负电基团,如R-COO-(R为碳氢基团),能与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阳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的酸性即离解性较弱,在低pH下难以离解和进行离子交换,只能在碱性、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这类树脂亦是用酸进行再生(比强酸性树脂较易再生)。
其实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我们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都是将树脂变味其他离子形式进行运行,以满足各种场景使用需求。例如经常会将强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NaCl一起转变为钠型的树脂后再投入使用,当树脂置换过程中就会放出Na+与溶液中的Ca2+、Mg2+等阳离子交换吸附,除去这些离子。反应时没有放出H+,可避免溶液pH下降和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如蔗糖转化和设备腐蚀等)。
而且这类树脂以钠型状态运行使用后,可直接用盐水对树脂进行再生(不用强酸)。
❺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区别
大孔型树脂是复什么?制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大孔结构且带有官能团的网状结构的聚合物,孔径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孔径一般在10nm左右,外观一般为不透明乳白色。
凝胶型树脂是什么?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一种,是由纯单体混合物经缩合或聚合而成的,外观一般为透明的球型颗粒,凝胶树脂的结构为微孔状,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分为强酸性、弱酸性、强碱性、弱碱性及螯合性五种。
大孔型树脂和凝胶型树脂有什么区别?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是针对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缺点而研制的,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区别就是它们的孔径不一样,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一般在3nm以下,在干的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中,这些孔径就会消失,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径一般在10nm左右,这些孔径的大小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在干态和非水系统中不能使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中毒”的现象,从而失去离子交换的能力,而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在在干态和非水系统中使用,而且不会发生“中毒”的现象,但是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交换容量较低,再生时酸碱用量大及价格较高等缺点。
❻ 离子交换树脂是什么原理
一、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原理:
这类树脂含有大量的酸性基团,如磺酸基-SO3H,容易在溶液中离解出H+,故呈强酸性。树脂离解后,本体所含的负电基团,如SO3-,能吸附结合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这两个反应使树脂中的H+与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强酸性树脂的离解能力很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能离解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
二、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原理:
这类树脂含有强碱性基团,如季胺基(亦称四级胺基)-NR3OH(R为碳氢基团),能在水中离解出OH-而呈强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这种树脂的离解性很强,在不同pH下都能正常工作。它用强碱(如NaOH)进行再生。
三、离子交换树脂有什么作用?
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阳离子树脂又细分为钠型和氢型,在水溶液中能离解出某些阳离子(如H+或Na+),钠型树脂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交换成钠离子,使水变软;氢型树脂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交换成氢离子使水软化,阴离子树脂中含被可置换的氢氧根离子,水溶液中能离解出阴离子(如OH-或Cl-),能与水中的酸根离子交换.即树脂中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互相交换,从而将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来。同时使用阴离子树脂和氢型阳离子树脂可以将水变为纯净水。水处理领域离子交换树脂的需求量很大,约占离子交换树脂产量的90%,用于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的去除。
❼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质
1、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尺寸:
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呈颗粒状,树脂颗粒的尺寸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树脂颗粒尺寸大的话,反应速度就比较慢一些,而树脂颗粒尺寸小,反应速度较快,但是液体通过的阻力也比较大,需要较高的工作压力,所以树脂颗粒的大小一般是经过严格筛选才能够确定,大多数的树脂的尺寸的有效粒径在0.4~0.6mm左右。
2、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
离子交换树脂的密度有两种,一种是树脂干燥时的密度,被称为真密度,另外一种是树脂湿润时的密度,被称为视密度。树脂的密度和树脂的交联度是息息相关的,交联度高的树脂密度一般也较高,而强酸性或强碱性的树脂要比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的密度高一些。
3、离子交换树脂的溶解性:
离子交换树脂一般情况下是不溶性物质,不过树脂在合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加入一些聚合度较低的物质,就会导致树脂在工作时将这些物质溶解出来,根据统计交联度较低和含活性基团多的树脂,溶解倾向较大,我们在选择树脂时也要考虑到树脂溶解性能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
4、离子交换树脂的耐用性:
离子交换树脂在运输、储存、使用时,树脂可能会发生摩擦、膨胀或者收缩等变化,长期使用后,还可以会发生树脂破损等现象,所以在选择树脂时,树脂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般交联度低的树脂,耐磨性也较低。
5、离子交换树脂的膨胀度:
离子交换树脂体内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水分,还有其他的亲水基团,使用树脂在与水接触时,就会发生树脂膨胀的现象,树脂在转型时,也会发生膨胀,比如树脂由氢型转为钠型时,树脂就会发生膨胀,一般情况下,树脂的交联度越低,膨胀度就越大,所以在树脂在装填时需要根据树脂膨胀的大小,确认树脂装填的高度。
6、离子交换树脂的水分:
一定离子型态的树脂其颗粒内所含的平衡水量是该树脂的固有特性。同种树脂,不同的离子型态,其含水量也是不同的。为此,国家标准也规定了各种树脂在特定的离子型态下的含水量。树脂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各种因素对树脂的损害,其含水量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树脂含水量的变化大小,也是判断树脂受损性程度的依据之一。
详情点击: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