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煎的中药能过滤吗

煎的中药能过滤吗

发布时间:2021-01-06 23:35:52

『壹』 一副中药去掉几味不适合的,煎其他的吃行吗

是药都有三分毒,千万别自己不懂去乱吃。现在不需要神农氏了。而且有些中药本来无毒,但是放一起就是有毒,诸如此类,吃中药严格按医生的处方来,谨慎!

『贰』 中药能用热水煎吗

现代人如何煎中药?
水源的选择:
煎药用什么水好呢?古人对煎药用水的论述不少,甚至什么药要用什么水煎。但这既不可能,也不切合实际。个人认为凡是人们生活上可作饮用的水,都可用来煎药,重要的一点是,水必须没有咸苦味,不含杂质,洁净澄清。
煎一贴(或称一剂、一副)节究竟要加多少水呢?据上海市药材公司规定的煎药加水量:调理、滋补药,头汁700~900毫升,二汁400~450毫升表药,头汁400~600毫升,二汁280~300毫升;一般药,头汁500~700毫升,二汁300~350毫升。加水后把浮在水上的药用筷子搅动几下,过0.5-1小时后,药物吸水膨胀,如果水已被药吸尽,可再加些水,以水高出药面一横指为宜,对草药用量多的药,要多加水,如药物仍浮在水面,可用手掌揿药,水量以浸没手掌为度。用上述水量煎药,药的有效成分就容易煎出。
火源的选择:
煎药时怎样用火呢?个人认为,凡燃烧废气污染不大的火都可用来煎药,但重要的一点是要掌握好火候,用火过急(旺火),会使汤液沸腾外溢,造成药液浪费,而且容易水涸、底焦。故应先用急火烧至沸,然后改用慢火(小火)缓缓煎煮,如果汤液仍溢出,应换掉一只较大的锅。煎药时必须加盖,如不加盖,有时药汁会液涨不起来,出现上面的药胀燥,下面的药枯焦的现象。煎药时,煎药的人不可离开,并随时用筷子压药或把药上下翻动几次,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的决心,掌握汤液多少的程度:如煎药时间未到,发现水少时,可加水续煎,以防煎焦。
煎药时间:
煎中药有句术语,叫做“煎药要煎透”。这儿的“透”,是恰如其分的意思。但一贴药究竟要煎多少时间才能煎透呢?这要根据每贴药的性能而定,。
例如: 调理、滋补药,即补养身体的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的根茎、果实,动物的甲壳类,如党参、黄芪、白术、地黄、金樱子、女贞子、龟板、鳖甲、鹿角、牡蛎等厚重之品。其特征是坚硬厚实,滋腻性强,药物内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煎药的目的就是要煎取之些有效成分,故要久煎,否则就达不到这个。煎药的时间为:头汁煮沸后半小时至三刻钟,二汁煮沸后半小时左右,以消灭白芯为度。(煎药时,取出药片掰开看一看,如没有白芯,证明药已煎透;反之,尚未煎透)。浙江农村对滋补药利用煨火的火缸来煎取。既把药和水放在药罐内后,将药罐放在火缸中。罐的四周围以稻糠、草团(用稻草或杂草打成长20厘米、宽8厘米的草团),然后窝上刚烧好的草木灰,其上覆盖冷灰,揿压严实,煨一夜,罐内的药汗滚而不溢,出的药汁质量甚佳。
一般情况下,通常头煎需要30分钟,二煎需要20-25分钟。解表清热类两次分别各减10分钟;滋补类则头煎需40-60分钟。二煎30-40分钟。特殊情况下,请遵医嘱。
取汁方法:. 煎头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面1~2横指,用大火煎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滤渣备用。煎二煎药时水量要少些,沸后再煎15~20分钟(锅盖留一条缝)。药品质地坚实者要多煎 5~10分钟。滋补药可煎煮40~60分钟。清热解表药应少煎5~10分钟。头煎和二煎药液的量,以共计一茶杯左右为宜。为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可以煎三煎,代茶。
煎中药的目的是取汁,俗称滗药,可用小于煎药锅的盖子压药渣,或者将药渣倒在洁净纱布袋内绞之,因这部分的药汁最浓,药分最好。如不设法取出,实在可惜。
汤剂的服法:
服法因人、因病而异,很难一概而论,大体如下一些方法。
(一) 服药的时间和用量:病在上焦,宜饭后约半小时分几口缓缓服,可使药性留连于上。病在下焦,宜饭前约半小时一次服完,使药力迅速下达。病在中焦,宜饭后或饭前二小时服。年轻力壮或病势轻者,因胃气强,药汁宜多(头、二煎各服汁150~200毫升);老幼体衰或病久症重者,因正气弱,药汁宜少(头二汁各取100~150毫升)。
(二) 药液冷、温服法:除个别催吐药需冷服外,一般以温服为宜。待药煎好后,过滤、静置澄清,趁温热时服。下面沉淀、混浊的杂质,不可服。
(三) 调理滋补药的服法:宜空腹温服,白天两次,最好夜间服一次(如夜间服药,可煎药三汁),使药力能够持续。
(四) 泻利药的服法:泻药主要是通大便和小便,宜空腹温服,使药力能够迅速专攻于下,如饱腹服,则药液与食物混杂,影响疗效。
饭前服药:滋补药 健胃药

饭后服的药:助消化药、对胃有刺激的药

睡前服的药:安神药 缓泻药
(五) 解表药的服法:治风寒感冒的解表药要热服,服后再喝热粥一小碗,以助药力。盖被静卧,令遍体暖和得汗,则汗挟风寒而外解,起事半功倍之效。
(六) 催吐药服法:病在胃脘,或食物药物中毒,医生常用吐法治疗,以迅速祛除有形之物,不使邪实久留,以免传生其他疾病。催吐药宜冷服,一次服完。病情重而急者,服药后可用手指或筷子压舌要,能很快引起呕吐,吐不畅者,继续探舌,这时可能哎声频频而吐仍不畅,再继续探吐,直至顺利地吐出为止。
(七) 安神药和治遗尿药的服法:均宜在临睡前服。
(八) 小儿服药法:小儿脾胃薄弱,难承大量汤液,尤其幼儿。汤药要煎和浓而少,用消毒棉花蘸饱药汁,挤滴药主口中。
(九) 重病人服药法:服汤药有个习惯,就是每日服一剂,一剂煎头二两汁。如果是重症危急病人,其实不必拘泥于此,也可一天服两剂(分四次服)。
(十) 服药后发生的呕吐解除法:有时服药后会呕吐(不是吐法治疗),可能是药汁过冷或混浊不清,也可能是胃气不和而引起,这时应停止服药,宜服生姜汁一小匙,以祛除胃中寒邪,使胃气安和不逆。服药时,药汁要冷热适中,先服一口,停一会,如无不适,继续一口一口地服,就不至于呕吐了。
懂得了汤药的煎法和服法之后,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服药不必尽剂:古人对服药有“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之说。即对症服药。药到病除后,还没有服完的药不必再服了。如患外感后,常用辛温之药予以发散解表,服药后汗出表解,人体的营卫气血得以调和,治疗的目的已达,再继续服此药,则矫枉过正,热必有损脏腑正气而可能发生其他疾病;体质素弱的人,可能还有“大汗亡阳”之虞!又如服泻利药,大小便通利后,就应停服,不然,津液亏耗,元气大伤,后果不堪设想。不少中医在处方中用通利润肠药大黄、火麻仁,注明“另包”两字,就是告诉病人,大便通后,该药不要再与汤药一起煎了,意即在此。
(二) 服补药时须注意:在服调理滋补药时,如情况正常(食欲兴驻没有减退反而增加,无寒热、咳嗽、浮肿、疮疡等实证),可继续服用,直到药剂服完为止;如出现上述实证,那就必须先予治疗,后再进补,不然就有“闭门留寇”之弊。又如服药时,如果食欲不好,这是因为补剂中多滋腻温燥厚味品的原故,脾胃承受有限,难以承受(俗称“被不进”)。须暂时停服补剂。
(三) 服药与忌口:服药期间,应注意某些食物对某些药物性能相抵消而影响疗效,这叫做服药忌口,古书对此论述很多,如鳖甲忌苋菜、地黄忌萝卜、黄连忌猪肉、麦冬忌鲫鱼、仙茅忌牛奶、首乌忌葱蒜、柿霜忌蟹、茯苓忌醋等等,说明服药忌口早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也是服药必须懂得的常识。
由于病情不同,治法互异,药物和食物的关系较复杂。总的来说,在服药期间。总的来说,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生冷油腻肥厚之品,这些食物不易消化,有碍药力运行,且肥腻之食,粘聚肠胃。容易郁结生热,这对旨在解表发汗、清热凉血、解毒水肿、止咳化痰、行气消食之剂,影响尤大。在服安神、清咽、明目、降压、平肝、利湿、止血、润肺芭时,应忌食酒、姜、葱、蒜、可可、咖啡、辣椒、羊肉等辛温之品。服祛风湿、止寒痛、温以、补阳、涩精止泻药时,忌食冰砖、雪糕、生梨、柿子、螃蟹、竹笋等寒性食物。服人参时忌茶叶、萝卜,已是人们所熟知的了

『叁』 熬煮中药的过滤

您好,现在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煎煮中药的过滤,没有具体的规定.中药煎煮药液倒版入玻璃,或搪权瓷容器内,
期间用纱布,或脱脂棉铺好漏斗将药液倒入漏斗过滤.或先将药液倒入容器
内,沉淀一会也可以.因为煎煮的中药达到消毒的作用,和提取液或用于针剂
是不样的.没有严格的要求.过滤出异物就可以口服了.
你提出的问题回答完毕,谢谢.

『肆』 中药的煎法

有时间的话。分二次煎!将药放入容器中,先用冷水浸过药面,泡二十分内钟,使药物容充分湿润(这样的话,药物的有效成份易于溶解煎出)。煎煮时。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保持沸腾状态(以免药液溢出及过快煎干)。水沸后煎十五分钟就行了!
晚上同样的。只是时间长些。二十分钟,就行了!
你这样妇科用的药物不用什么特殊煎药的方法。
但是最好温热的吃。冷的不好!!!

『伍』 怎么把中药煎剂的杂质过滤掉

用纱布盖在在盛药的碗上,将熬好的中药通过纱布过滤到碗中,如果一次效果不佳可以双层纱布或者多次过滤。

『陆』 中药煮好了如何过滤

大家在熬中药的时候,一般都会熬制两次,因为只有熬两次中药所特有的药效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但是因为长时间熬制中药,所以使用到的中药药材非常容易变成药渣。药渣是不能够直接服用的,所以喝中药的时候一定要将药渣完全过滤。但是喝中药过程中正确过滤药渣的方法又是怎样的?


1、煎中药可以用什么过滤


煎好后的中药需要经过过滤,将中药渣过滤出来。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普通的不透钢网来进行过滤,也可以选用铁网进行过滤。但是,最好不要选用铝网来进行过滤,因为铝网性能不比不锈钢和铁网。而且最好是趁热过滤,这样过滤的效果会好很多,不会有药渣残留。


2、为什么煎中药要趁热过滤

2.1、有些人在煎好中药后,为了怕烫手,常待中药凉后再过滤。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中药过滤应趁热。

2.2、中药煎好后,药液和药物达到内外浓度平衡,随着温度的下降,药物的溶解度会下降,一部分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会回到药渣中,有的有效成分会凝结成较大颗粒的沉淀物,过滤时被滤掉。因此,为了保证药液的有效浓度,应该趁热过滤。

3、中药过滤后的药渣如何利用

3.1、药渣可以留下来,然后晒在阳台上,在春夏秋季的时候,中医就一直放在阳台上,会防止蚊虫进入,因为中药会散发出特殊的刺鼻性气味,蚊虫无法靠近,这样做的目的,能起到防蚊虫的效果。

3.2、熬药留下的中药渣,如果你有失眠或者是对中药有依赖的情况下,还可以用纱布包起来,然后压到自己的枕头底下,这样,能让你睡一个安稳觉。记得,放的时候,一定要把药渣弄平了,否则恪头。

3.3、吃剩下的药渣,当然,还可以留下来,每天晚上泡脚的时候,把这些药渣放进热水里,再泡脚,能起到很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活经脉,而且有加香,除臭,治疗脚部疾病的作用,尤其是脚臭和脚气。

3.4、卖给饮料加工厂。实际上,中药渣不是没有用了,而是如果再添加其他物质的话,还是有用的。所以把中药渣卖给饮料加工厂,他们是有用的,可以加工成鱼饮料或者是禽料的饮料等。也可以做到废物利用。

如何正确煎中药

1、凉水浸泡

取回的中药应该先放入干净的容器中那凉水浸泡,一般浸泡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这时候中药吸掉了很多水分,但是水平面应该还要高于药材。

2、开始煎熬

将浸泡好的中药连同泡中药的水一起倒入砂锅内,如果有煎药专用的锅就更好了,小火煎熬,砂锅最忌以开始就大火,因为受热不均匀,很容易裂开的。

3、滤出药渣然后继续浸泡、煎熬

第一遍煎药,煎开之后还要小火煎熬10-15分钟,然后将煎好的药水倒出来,药渣留在砂锅内。用凉开水或者温水继续浸泡刚刚煎过的药渣,这次的水不要太多,刚刚没过药渣即可。然后小火煎熬至水开后5分钟,第二次倒出,留药渣在砂锅。

4、第三次浸泡、滤渣

第三次浸泡,煎熬的方法与第二次相同,只不过这次倒出的药液的颜色会明显的减弱。

5、混合药液,分为两份。

将三次煎熬的药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分为两份,分早晚两次服用,第二次喝的时候应该加热一下。

『柒』 煎中药是先煎20分钟后把汤药过滤倒出

您好,先抄把抓回的中药
放入砂锅袭里,然后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这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捌』 中药要怎么煎才好煎之前要洗吗

煎煮前———
●清洗
中药材是否需清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虽然很多中药饮片看起来表面会有些灰黑,其实在出售前都经过了加工炮制,所以煎煮之前一般无需清洗。如果实在觉得草药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但切忌浸洗,以免一些水溶性成分丢失,以及一些细小种子类的药材(如车前子等)被冲走流失。
●浸泡
清洗步骤不能浸泡中草药,但煎煮之前,却需要有个浸泡药材的过程。
煎煮前用凉水浸泡药材约半小时,可以使水溶性成分析出在汤水中,同时也能增加汤药的浓度。冬天可以用20-30度的温水浸泡,以缩短煎煮时间,但切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受热凝固,或是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于有效成分析出。
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特别是在夏天,浸泡时间过长会很容易引起酸败。
煎煮中———
●用水
传统的“3碗水煮成1碗”,其实不是个科学的标准。因为不同处方的药味多少、药量大小各有不同,不同药材吸水量也有不同。如果真的有人一边煲药,一边不断把药汁倒来倒去,作为煲中药的标准,这样瞎折腾其实也不可能煲出最佳效果的中药。
应以水浸过药材面2-3cm为佳,或者用手轻轻摁住药材,水面刚好漫过手背。而不是机械地用3碗水煮药。通常一些花草类的药物吸水量较大,在浸泡半小时后水位下降,可以另加凉水至标准水位,再开始煎煮。
●火候
一般的中药应先用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控制火候的意义在于,若火候过强,水分蒸发过快,影响有效成分的析出,亦易焦糊。
但一些治疗外感的中药,可以在煮沸之后不改文火,继续用武火煎煮15分钟左右即可。●时间
中药煎煮时间,应根据不同药物和疾病性质、有效成分溶出的难易和用药情况而定。沸腾后再用文火煲药的时间,一般中药,头煎应在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解表类中药,头煎10-15分钟,二煎10分钟;滋补类中药,头煎应在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
如果有“大头虾”不慎煎煮时间过长,令药汤太浓,这时可以加些白开水再煮沸,就可以避免有效成分反渗透的问题。
●复煎
许多老人家习惯于一副中药“返煎”三四次,一般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有效成分已大为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滋补类的中药,可以煎煮三次。而一些药量较大的处方,也可以煎煮三遍。
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分别服用,这样未能将药效发挥至最佳。应该将头煎与二煎的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同样,煎煮三遍的药液也相应地改为一天3次服用。
煎煮后———
●立即滤取
药汤煎煮好,应趁热过滤倒出,不宜久置锅中。否则含胶体过多的药液,随温度下降产生胶凝,难以过滤,影响药效,同时也易造成酸败。
煎煮器———
●瓦罐沙锅最好
最佳煎煮器当然还是传统的瓦罐、沙锅,搪瓷、不锈钢亦可,但忌用铝锅、铁锅和铜锅,以防止这些活跃性强的金属器皿与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
传统的沙锅、瓦罐以及陶瓷,不会与各种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且传热均匀缓慢,煎出的汤剂质量好。不锈钢属于钝性元素,也不会容易产生化学反应,现在许多大医院的煎药器皆为不锈钢锅。但铁质煎器,虽然传热快,但不仅易氧化,化学性质也不稳定,它能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汤液色泽加深,还会与黄酮类成分生成难溶性络合物。
对于微波炉加热是否会影响中药药性,目前未有定论,所以不推荐以微波炉加热中药。

『玖』 煎中药时要不要先把中药洗一下

中药还是不要洗后再煎,不然洗后有部分药的药效就会丧失,这样就间接的影响了治病的疗效,可以先用沉淀过的井水先把药材泡30分钟再煎

『拾』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中药的煎煮剂叫中药汤剂,中药的煎法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药物的功效。

中药的煎煮过程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煎煮时使用的容器、用水、入药和火候四个环节。

1.容器。煎药的容器多用陶器,一般以砂罐最好,尽量不要用金属器皿,以防中药中的化学成分与金属活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

2.用水。水必须洁净,一般可用清澈的河水、自来水、泉水或井水。应尽可能的注意水质的优良。煎药前先用适量的水在容器内浸泡均匀,用水量以水面高出药面2厘米为度。第二或第三煎所加的水只需与药面持平。给小儿煎药时水量一般应少些,煎煮时间稍长些,尽可能使药汁浓稠,以使不因小儿服药量较少而影响药效。

3.入药。贝壳、甲壳、化石、矿物药应该单独先煎,某些芳香性药物需待其他药物煮沸后加入。某些贵重药物,如人参是另外煎的,后与汤液合并服用;一些贵重细料粉末药物,如三七粉不入汤煎,多用汤药分次冲服;胶质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另行烊化后,冲入煎成的汤药服用;个别药物如芒硝,放入煎成的汤药中烊化后服用。

4.火候。分为“武火”与“文火”。火候的运用与控制,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性味与质地。一般而言,解表发汗,通便驱邪,治疗急性病的中药宜用武火,且时间宜短,一般用武火煮沸后,继续煮10分钟左右即可。治疗慢性病虚弱症的补养药宜用文火,且煎煮时间宜适当延长,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保全药力。

阅读全文

与煎的中药能过滤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巡司河污水处理厂拆迁 浏览:731
污水泵和潜污泵有什么关系 浏览:393
纳滤反渗透除水垢吗 浏览:744
120吨污水曝气风机 浏览:85
威世顿物联网净水器怎么用 浏览:792
工厂污水处理怎么达标 浏览:82
空间站净水设备是什么品牌 浏览:241
什么电器有滤芯 浏览:515
下水道水垢清除 浏览:499
食用菌无菌空气过滤器 浏览:705
电车电瓶用加蒸馏水吗 浏览:934
大流量袋式过滤器生产基地 浏览:995
反渗透什么情况下爆破膜爆破 浏览:37
国家生物污水排放标准 浏览:355
污水厂工程工艺流程 浏览:918
破碎锤带回油滤芯干什么用 浏览:541
金正立式饮水机怎么清洗 浏览:548
java过滤换行符 浏览:199
饮水机里面放出来的水特别脏怎么办 浏览:924
纯水机拍出来的废水 浏览: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