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离子交换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离子复交换柱的原理制
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可以把水中呈离子态的阳、阴离子去除,以氯化钠(NaCl)代表水中无机盐类,水质除盐的基本反应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达:
1、阳离子交换树脂:R—H+Na+→R-Na+H+
2、阴离子交换树脂:R—OH+CL-→R-CL+OH+
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总的反应式即可写成:
RH+ROH+NaCL—RNa+RCL+H2O
由此可看出,水中的Nacl已分别被树脂上的H+和OH-所取代,而反应生成物只有H2O,故达到了去除水中盐的作用。
3、混合离子交换柱(混床):混床是装阳、阴树脂按一定比例(一般为1:2,以便阳、阴树脂同时达到交换终点而同时再生)装入混合柱而成,实际上它组合成了水中的H+和OH-立即生成电离度很小的水分子(H2O),几乎不存在阳床或阴床交换时产生的逆交换现象,故可以使交换反应进行得十分彻底,因而混合床的出水水质优于阳、阴床串联组成的复床所能达到的水质,能制取纯度相当高的成品水。
2. 液相色谱法什么是固定相什么是流动相
在色谱法中,是利用溶液中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以使组分分离的方法。其中一相为
液体,涂布或使之键合在固体载体上,称固定相;另一相为液体或气体,称流动相,流动相中携带
了( 溶解)待测的药物。固定相就是用来分离物质的,流动相就是载体,将物质带到固定相里并通
过固定相的流体。在气相里就是栽气,在液相里就是液体,就叫流动相。也可以这样理解,固定相是
为了把样品里面的成分留下,固定住;而流动相则要把样品的组分带走进检测器。不同的组分的能力不
一样导致了组分的分离。流动相是携带样品进入分析流程的物质。固定相是用来分离被测组分的物质。
所以顾名思义,流动的一相即为流动相,固定不同的一相即为固定相。
固定相的选择对样品的分离起着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色谱采用不同的固定相,如气-固色谱的固定相为各种具有吸附活性的固体吸附剂;气-液色谱的固定相是载体表面涂渍的固定
液,液相色谱中的固定相为各种键合型的硅胶小球,离子交换色谱中的固定相为各种离子交换剂,排阻色
谱中的固定相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凝胶等等。
色谱过程中携带待测组分向前移动的物质称为流动相。与固定相处于平衡状态、带动样品向前移动的另一相。用作流动相的物质有:气体、液体、超临界流体等。常见的流动相主要有:乙腈-水溶液、乙
腈-醋酸水溶液、甲醇-水溶液、乙腈-磷酸水溶液等。
3. 离子交换柱交换过程化学方程式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R-SO3H
(有许多SO3H基团)
强碱型阴离子交回换树脂:[R4N]OH
(有许多OH基团)
R-SO3H
+
M(+)
=
RSO3M
+
H(+)
将所有阳离子吸附答到树脂上,释放出H(+);
[R4N]OH
+
X(-)
=
[R4N]X
+
OH(-)
将所有阴离子吸附到树脂上,释放出OH(-);
H(+)
+
OH(-)
=
H2O
阳离子交换产生的H(+)与阴离子交换产生的OH(-)结合成水。
4. 离子交换柱的工作原理
离子交换柱的工作原理:
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可以把水中呈离子态的阳、阴离子去除。
以氯化钠(NaCl)代表水中无机盐类,水质除盐的基本反应可以用下列方程式表达:
1、阳离子交换树脂:R—H+Na+→R-Na+H+
2、阴离子交换树脂:R—OH+CL-→R-CL+OH+
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总的反应式即可写成:
RH+ROH+NaCL—RNa+RCL+H2O
由此可看出,水中的Nacl已分别被树脂上的H+和OH-所取代,而反应生成物只有H2O,故达到了去除水中盐的作用。
离子交换柱(ion exchange column)是用来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柱状压力容器。充填有离子交换树脂的细长管柱。可由玻璃、不锈钢、有机玻璃等不被所用的流动相腐蚀的材料制成。离子交换柱(混床)的分类:混床按再生方式分可分为体内再生混床、体外再生混床、阴树脂外移再生混床三种。
离子交换柱的分类:
混床按再生方式分可分为体内再生混床、体外再生混床、阴树脂外移再生混床三种。
1、体外再生混床适合小流量、对环保有严格要求的企业。但由于体外再生式混床配套设备多,操作复杂,现在已很少使用。
2、体内再生混床和阴树脂外移再生混床适合大流量,有专门的水处理操作人员及废水处理的场合。体内再生混床在运行及整个再生过程均在混床内进行,再生时树脂不移出设备以外,且阳、阴树脂同时再生,因此所需附属设备少,操作简便。
3、阴树脂外移再生混床:阴树脂外移再生式混合床及其配套的阴树脂再生柱基本构造与小型逆流再生固定床大致相同,阴树脂再生柱厚度较混合床小,所需的膨胀高度为树脂层高度的50%~60%,故再生柱可较低,但一般为统一起见做成与混合床相同。
5. 层析柱中固定相如何选择
、高效液相层析法 高效液相层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iud Chromatography; HPLC)是用特制微粒(<10um)充填的层析柱作为固定相,通过高压使液体流动相快速通过层析柱而达到快速有效分离液相中各种物质的层析技术。它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医药卫生和生物化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蛋白质、糖类、核酸、氨基酸、生物碱、类固醇和类脂等大分子以及高分子聚合物都能用HPLC测定。 典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输液系统、进样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流动相用一高压泵输入,由于流动相液体中常溶有微量气体,脱去其中气体是很有必要的。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的离子强度、pH和极性,以改变分离条件、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分离时间,因此,需要两台高压泵。进样可以是注射器进样,也可以是进样阀进样。HPLC使用的检测器不少,但商品化的还不多,应用最多的是紫外或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还有荧光检测器、示差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等。 (一)方法原理 1.液固吸附层析法 在色谱柱中填充固体吸附剂,待测组分通过色谱柱时,不断地被吸附剂吸附和被流动相解吸附。基于不同组分非被吸附和被解吸附的行为差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弗罗里硅土等。 2.液液分配层析法 系在固体填充颗粒上涂上一层薄薄的固定液,待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连续的分配萃取,由于被分离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 3.离子交换层析法 在色谱柱中填充离子交换树脂。带电离子随流动相经色谱柱时,与带有异性电荷的树脂有一定的亲和力而得以适当保留。由于各种离子与树脂的亲和力不同,其保留行为也不同,从而得以分离。 (二)临床应用 高效液相层析法是目前最好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每遇到一个新药必须摸索测定的最佳条件;各种药物的测定条件不同,要不断的更换流动相甚至色谱柱;每次只能测定一种药物,至多只能测定一类药物,无法测定性质不同的药物。因此,高效液相层析法用于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只适用于少量常用的某些特定药物,大大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鉴于临床的需要,国外一些公司设计了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该仪器具有如下优点:①固定色谱柱和流动相,使一台仪器适合多种药物的检测。②利用计算机技术,储存几百种药物的图谱,能自动识别未知药物。③为提高图谱鉴别能力,该机利用了三维光谱、出峰时间等多种手段。④自动进样系统使仪器自动定量或定性测定,分析多达50个样品。高效液相色谱
6. 离子交换柱
一类树脂,H型就是氢型。
7. 离子交换色谱中,固定相上的离子交换功能基团有哪些了解交换能力的大小。
标准答案参见《蛋白质组学中的蛋白质纯化手册》
8. 薄层色谱层析的固定相到底是什么另外柱色谱(分配色谱)呢纸色谱呢
1:薄层色谱用的固定相是超细硅胶颗粒。一般用的是≥500目的硅胶。(目,是颗粒大小的单位,目数越大颗粒越小)
2:柱色谱主要有玻璃管柱、不锈钢柱和毛细管柱等(这个比较复杂)
2.1:实验室用玻璃管柱的大部分固定相也是用硅胶,也就是常说的硅胶柱,一般用的是比薄层色谱粗一点的,例如300目或是400目(硅胶颗粒越小分离效果越好)
2.2:也有部分特殊物质用的是离子交换树脂,固定相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种。
2.3:不锈钢柱主要用于液相色谱(L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又细分为正向柱和反相柱。
2.3.1:反相液相色谱柱填料(固定相)主要是C8或C18的硅胶键合相,这里的硅胶更小,更细,可以参考http://wenku..com/view/f064a989680203d8ce2f2486.html
2.3.2:正向液相色谱柱填料(固定相)主要有硅胶柱、氰基柱和氨基柱
2.3.3:气象色谱柱的固定相非常多,可以参考:http://wenku..com/view/c17cc9fb0242a8956bece451.html
3:纸色谱的固定相就是纸
9. 什么叫色谱柱,什么叫离子交换剂,什么叫固定相啊
色谱是利用待抄分离组分在两种萃取剂中的分配比差异来进行分离的。 实际操作中,会把一种萃取剂装填到一根玻璃管或者不锈钢管里,加上待分离组分以后,用另一种萃取剂去洗脱。 这根装有萃取剂的管子就是色谱柱,里面填充的萃取剂因为不会移动,就叫做固定相。聪明的你一定就明白另一种用来洗脱的萃取剂就叫做流动相了。
在离子色谱里不是这么简单的吸附-洗脱过程 ,而是用离子交换的过程来替代,因此用到的就是离子交换剂,其实也是固定相,但是利用的是离子交换速率的差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