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水的水质特点以棉纺和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多种废水及水质特点为:
1)退浆废水退浆废水是碱性的有机废水,含多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其污染程度视浆料的种类而异。过去多用天然淀粉作浆料,水中BOD高,近些年来,逐渐由化学浆料代替,如聚乙稀醇(PVA),废水中BOD很低,但COD很高,从而降低了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
2)煮炼废水废水呈深褐色,含碱浓度约0.3%,废水BOD和COD均高达数千毫克/升。
3)漂白废水水量大,污染轻,可直接排放或循环回用。
4)丝光废水含氢氧化钠3%~5%,一般通过蒸发浓缩回收,工艺上可重复使用,外排的丝光废水呈碱性,BOD高于生活污水。
5)染色废水主要污染是有机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助剂。水质变化大,色泽深,pH值高。
6)印花废水主要是皂洗、水洗废水。在采用活性染料时要用大量的尿素,故废水中氨氮较高。
7)整理废水水量少,含有各种树脂,甲醛,表面活性剂等。国内几个有代表性印染厂的废水水质见表16-1。
(二)印染废水治理方法
首先,从生产工艺上消除和减轻污染源。如采用干法印花工艺,消除印染废水。按水质特点,分别回收,一水多用;用沉淀、过滤法回收土林染料和磁化染料,用超过滤法回收还原染料、分散染料等。其次,对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废水中碱度,一般设调节池并保证必要的匀质时间;对色度,根据废水排放和利用要求,可用凝聚法,吸附法。氧化法,电解法等化学或物理法处理,也有培养特殊的细菌在兼气条件下进行脱色。需要指出的是,采用凝聚法对直接染料,还原染料,磁化染料,分散染料的色度,去除效果好,但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脱色效果差。活性炭对染料的吸附有选择性,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良好吸附性能,但对硫化染料、还原染料、涂料等不溶性染料吸附性能很差。常用的臭氧氧化剂,对直接染料、酸性染料、碱性阳离子和活性染料等亲水性染料,脱色效果好,对还原染料、硫化染料、分散染料等疏水性染料脱色效果差。废水中大量有机物,通常采用生物法处理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对PVA等化学浆料,可采用生物分解法或回收利用法。在生物分解中,可分别采用高MLSS的一段和二段曝气法及厌氧—好氧串酸处理工艺;在回收利用中,可分别采用胶凝盐析法(投加硼砂及硫酸钠)、凝结剂法(如用芒硝和硼砂作凝结剂)、超过滤法(在北京、上海、河南等厂已采用)。
总之,印染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要根据生产工艺采用的原料、产品种类、加工的方法,工艺过程中投加的药剂,染料、助剂性质以及出水最终去向和要求,分别采用一级化.学和物化处理或二级生物法为主的处理或三级深度处理。
(三)废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1)首先考虑清浊废水分流,把一些较浓的染色废水和不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单独进行化学和物化法回收或处理后,再混合其他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或排向市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2)如水质允许,采用化学凝聚和加压气浮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小型印染厂可选用国内已有的成套装置,运行费用略高,在一般情况下,处理出水能符合要求。
3)生物处理可优先考虑活性污泥法,传统的鼓风曝气法和延时曝气法均能取得稳定的效果,在曝气4~6小时的条件下,BOD5去除90%,COD去除60~70%。鼓风曝气污泥负荷为0.3~0.5公斤BOD/公斤MLSS·日,延时曝气法采用污泥负荷为0.1公斤BOD/公斤MLS8·日。如采用加速表面曝气法,曝气池与沉淀池宜分建,这样有利于抑制污泥的膨胀,管理较方便,出水水质稳定。
4)当处理出水要求较高或废水处理后作重复使用时,则宜在生物处理后增加吸附或凝聚过滤装置。厌气-好气-活性炭工艺,不仅对化学浆料PVA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好,而且出水水质好,受到人们注意。
5)关于生物处理中采用生物膜法时:
①接触氧化法-采用容积负荷2.3~5.0公斤BOD/(米·日)。优点是处理时间短且污泥不必回流,但气水比高,基建费和运行费略高。
②生物转盘-适用于处理水量小的印染厂,如水量在1OOO米³/日以内,运行简单,耗电省。关键在转盘材质和转盘前调节池的设置。有机负荷采用15~30克BOD5/(米·日),水力负荷采用0.1~0.25米。/(米·日)。
③塔式滤池-主要特点是省地,它是一个不完全处理构筑物,采用容积负荷1.6~1.8公斤BOD/(米·日)时,COD去除率40%~50%,BOD去除率50%~60%。
Ⅱ 电镀废水和印染废水有什么区别,工艺又是经过哪几种环节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电镀废水分为以下几类
一、前处理废水
对于金属基体材料,其电镀[1]的处理工艺可分为:
1、整平平面(包括磨光、抛光、喷砂、滚光、刷光等)
2、化学处理(包括除油、除锈和侵蚀等)
3、电化学处理(包括电化学除油和电化学侵蚀等)
除油过程中常用碱性化合物如NaOH、Na2CO3、Na3PO4、Na2SiO3等,对于油污特别严重的零件有时还用煤油、汽油、丙酮、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除油,再进行化学碱性除油。为去除某些矿物油,通常在除油液中加一定量的乳化剂,如OP乳化剂、AE乳化剂、三乙醇胺油酸皂等。因此除油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以及更新废液都是碱性废水,常含有油类及其它有机化合物。
酸洗除锈常用的有盐酸、硫酸,为防止镀件基体的腐蚀,常加入某些缓蚀剂如硫脲、磺化煤焦油、乌洛托品联苯胺等。酸洗除锈过程产生的清洗水一般酸度都较高,含有重金属离子及少量有机添加剂。
前处理废水是电镀废水处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电镀废水总量的50%,废水中含有一定的盐份、游离酸、有机化合物等,组分变化很大,随镀种、前处理工艺以及工厂管理水平等而变。
二、镀层漂洗水
镀层漂洗水是电镀作业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盐和络合剂,包括各种金属的硫酸盐、氯化物、氟硼酸盐等以及氰化物、氯化铵、氨三乙酸、焦磷酸盐、有机膦酸等。除此之外,为改善镀层性质,往往还在镀液中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如作为整平剂的香豆素、丁炔二醇、硫脲,作为光亮剂的有糖精、香草醛、苄叉丙酮、对甲苯磺酰胺、苯磺酸等。因此镀件漂洗废水中除含有重金属离子外,还含有少量的有机物。漂洗废水的排放量以及重金属离子的种类与浓度随镀件的物理形状、电镀液的配方、漂洗方法以及电镀操作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而变。特别是漂洗工艺对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回收和废水的处理效果。
三、镀层后处理废水
镀层后处理主要包括漂洗之后的钝化、不良镀层的退镀以及其他特殊的表面处理。后处理过程中同样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废水。一般来说,常含有Cr6+、Cu2+、Ni2+、Zn2+、Fe2+等重金属;H2SO4、HCl、H3BO3、H3PO4、NaOH、Na2CO3等酸碱物质;甘油、氨三乙酸、六次甲基四胺、防染盐S、醋酸等有机物质。总的来说,这类镀层后处理废水复杂多变,水量也不稳定,一般都与混合废水或酸碱废水合并处理。
四、电镀废液
电镀、钝化、退镀等电镀作业中常用的槽液经长期使用后或积累了许多其他的金属离子,或由于某些添加剂的破坏,或某些有效成分比例失调等原因而影响镀层或钝化层的质量。因此许多工厂为控制这些槽液中的杂质在工艺许可的范围内,将槽液废弃一部分,补充新溶液,也有的工厂将这些失效的槽液全部弃去。这些废弃的各种浓度液一般重金属离子浓度都很高,积累的杂质也很多,不仅污染物的种类不同,而且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其他金属杂质离子的浓度以及溶液介质也都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这些废水的处理技术上的多样性和工艺上的特殊性。
Ⅲ 印染工业园的废水量大、成分复杂,都有哪些处理工艺啊
大的废水量的印染废水,两种常见流程为
1. 中和混凝+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气浮(混凝沉淀),该工艺一般针对CODcr在1000mg/l左右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参数设计正确时,可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缺点是脱色效果较差,脱色工艺段的运行成本过高,一般在0.3-0.5元/吨。还有就是染料变化适应性较差,需经常调整物化工艺的用药品种和剂量,容易产生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系统负荷降低。该工艺流程在环太湖地区的应用非常广泛,超过80%的企业采用该方法。气浮工艺也可在生化工艺之前。水网博客——水业思想的集散地
2. Fe-C(铁碳)预曝气+厌氧酸化+好氧+气浮(混凝沉淀),该工艺适应范围较大,一般在1999年后建设的,处理效果较好的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较多使用该工艺。该工艺是比较先进有效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处理成本低,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工艺参数设计正确,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可将CODcr在1000mg/l左右的印染废水处理到一级排放标准。缺点是仍然无法避免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系统负荷降低,还有就是使用该工艺流程的废水处理工程调试时间较长,尤其是厌氧酸化工艺段的启动时间有时长达一年之久,而使用厌氧工艺的主要目的是脱色和提高B/C比,也就是说在调试期间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很大,有可能出现废水处理系统还未正常生产,企业却面临停产的可能。
改造工艺流程,采用Fe-C(铁碳)预曝气+厌氧酸化+好氧+气浮(混凝沉淀)工艺。
Ⅳ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通常包含多个环节,以下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工艺流程图示意。
预处理阶段:印染废水首先进入格栅,通过格栅拦截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备造成堵塞。之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池起到均衡水质和水量的作用,使废水的水质、水量波动减小,为后续稳定处理创造条件。
物化处理阶段:从调节池出来的废水进入混凝沉淀池,在池中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小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沉淀去除。这一过程能有效降低废水的色度和部分有机物。
生化处理阶段:经物化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物处理单元,常见的有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源进行代谢活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生物膜法则是微生物附着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深度处理阶段:生化处理后的废水可能还含有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色度,此时进入深度处理阶段。可采用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的巨大比表面积吸附残留的有机物和色素;也可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如芬顿氧化等,进一步去除污染物。
后处理阶段:经过深度处理的废水达标后排放或进入回用系统。若回用,还需进行消毒等处理,确保水质符合回用标准,可用于印染工艺中的部分环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
Ⅳ 用熟石灰处理印染厂废水,对吗
是错误的,印染厂废水本身呈强碱性,熟石灰也是强碱性,印染厂废水要酸化处理。
1、印染污水具有流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强、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污水。废水中的主要物质为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染料和助剂,其中助剂中包括烧碱、碳酸钠、双氧水、表面活性剂、工业食盐、起毛剂等。
2、处理工艺流程 :
废水 → 粗格栅 → 集水井 → 泵 → 冷却塔 → 调节池 → 泵 → 转鼓筛 → 混凝反应池 → 初沉池 →水解酸化池 → 接触氧化池 → 混凝反应池 → 二沉池 → 达标出水排放
3、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1)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
(2)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3)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