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的核废水有多少
日本的核废水总量约为130万吨。这些废水是由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保管,相当于大约500个奥运会比赛用游泳池的容量。核废水的形成主要原因包括核反应堆的日常运行、相关事故、地下水渗透以及为了冷却反应堆而不断注入的新水。
福岛核事故是日本核废水产生的主要原因。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导致核反应堆损坏,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其中包括水体。为了防止反应堆过热,日本政府授权注入冷却水。这些冷却水与受污染的地下水混合后,变成了高度放射性的核废水。
核废水的来源可以细分为三个主要方面:1) 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在核反应堆中,水被用作冷却剂,以移除由核裂变产生的热量。这些冷却剂可能会因为接触到放射性物质而变成核废水的一部分。2) 事故后为冷却堆芯注入的新水:核事故发生后,为了防止反应堆状况恶化,通常需要向其注入大量水进行冷却。这些新注入的水在冷却过程中可能会被放射性物质污染。3) 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在反应堆运行期间,地下水可能通过裂缝或破损处渗入,与放射性物质接触后遭到污染,进而成为核废水的一部分。
以上信息参考了网络关于核废水的条目。
2. 核污染水都有哪些危害
核废水的危害有对全球水域的污染、对基因可能造成的不可逆损害、食物链的传递的污染。
1、对全球水域的污染。
核废水排出后,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首当其冲,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有日本学者指出,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
因此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
2、对基因可能造成的不可逆损害。
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核废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美国《科学》杂志此前也曾撰文称,除了目前为人所知的氚元素,核污水中还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需要高度关注将污水释放到海洋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
3、食物链的传递的污染
有实验证明,若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可能使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超过允许量,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造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