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贵港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电话是多少

贵港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电话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3-04-16 04:52:03

⑴ 广东有几个污水处理厂

广东省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
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市区污水处理厂(含市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站)
位于南城区石鼓村王洲,占地面积16.21万平方米,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为20万吨、清掏的粪便150吨,是东莞市目前采用二级处理最大的一间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唯一的一座粪便无害化处理站。该厂厂区外管辖有新基污水泵站、珊洲河污水泵站两座。是一个全资的国有企业。污水、粪便收集范围:莞城区、南城区、东城区的全部、万江区南面组团的生活污水和这四区的清掏粪便。服务面积62.95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现状人口49.96万人。
该厂概算总投资 6 亿元,其中厂区投资 2 亿元,管网投资 4 亿元。厂区、管网全部由东莞市财政投资兴建 , 分两期建成,其中一期于 2001 年 9 月动工, 2002 年 6 月投入试运行,采用厌氧—氧化沟工艺( A/O 工艺) , 处理能力为 10 万吨 / 日;二期于 2003 年 9 月动工, 2004 年 8 月 28 日 投入试运行,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工艺( A2/O 工艺),处理能力为 10 万吨 / 日。截污主干管总长度为 14.77Km ,管径为 D 1400mm 至 D 2600mm ;支干管总长度为 4.9Km ,管径为 D 300mm 至 D 1600mm 。
该厂处理后的污水,经市环保监测站抽样检验,符合污水综合排放国家一级( GB18918-2002 ) B 标准和广东省( DB4426 - 2001 )一级标准。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王建卫
电话号码(传真):2982617
邮政编码:523000
企业所在地址:南城区石鼓村王洲
公司成立时间:2002-12-31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为该市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5万m3/d,占地14 ha,总投资1.4亿元,服务范围1289 ha,服务人口约60万人。该工程由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获广州市环保科研设计一等奖、广东省优秀设计二等奖和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物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简称A2/O),于1989年11月底全面建成投产,经多年的运行证实,处理后出水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使该厂附近的珠江河段水质明显好转,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工程内容包括:(1)污水泵站,澳口泵站污水泵房内设6台水泵(5用1备),总抽升能力9.6万m3/d,将驷马涌区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荔湾泵站内设4台水泵(3用1备),总抽升能力5.76万m3/d,将荔湾涌的污水抽送至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处理。(2)污水处理厂设在广州市西郊大坦沙小岛上,占地200亩,荔湾泵站和澳口泵站抽升的污水经压力管道过河送到厂内。
厂区污水处理分为初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初级处理由沉砂池、初沉池组成,去除较大颗粒的有机物;二级处理采用生物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由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和接触消毒池组成,在厌氧、缺氧、好氧的环境下,通过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及氮和磷的目的。污泥处理厂区预留了污泥消化的用地,但考虑到广州城市污水中有机物质含量低的特点,设计采用了生污泥直接脱水的工艺,由污泥浓缩池、污泥贮池及污泥脱水机房组成,可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经浓缩和机械脱水后,使污泥含水率从98%左右降至75%~80%,成为干污泥饼后运至卫生填埋场,与垃圾一起作卫生填埋处理。
工程特点:(1)根据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离西村水厂水源较近)水质中氮、磷污染严重的特点,在国内首次选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除磷脱氮工艺。(2)设计中选用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如微孔曝气器、潜水泵、水下搅拌器及污泥脱水机等使处理能耗降低。(3)在复杂的溶洞石灰岩地区建造大型池体,建成后没有出现渗漏和裂缝。(4)自动化程度较高,设备按程序控制,由中心控制室通过计算机记录和控制,监测内容包括pH、SS、MLSS、温度、泥位、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等。(5)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合理紧凑、绿化程度高,环境优雅,深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区 号:020
电 话:020-81754527
地 址:双桥路坦尾大街

广州西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西朗污水处理厂(一期)占地113033m2,建筑面积17058m2,设计处理能力20万m3/d,采用改良A2O工艺,具有较好的脱磷除氮功能。项目投入运营,将有效地收集和处理芳村区全部污水及海珠区部分污水,改善珠江广州河段的水体,保护广州市西村水厂、石门水厂、小洲水厂和石溪水厂取水点的水质,优化投资环境,从而提高广州人民的生活质量,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厂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22万吨;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2万吨;猎德三期于2004年动工,2006年9月26日实现了通水试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万吨。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目前,该厂已经建立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和安全等各方面工作,确保了处理水量任务的完成和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排放。自从猎德污水厂投产后,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2006年12月5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猎德厂一、二期污水处理总量已经达到1.6512亿吨,提前25天圆满完成全年1.64477亿吨的生产任务,处理出水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一级B标准。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

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是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中的第二座大型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村以东、华南大桥珠江北岸,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主要负责收集处理珠江前航道以北的大部分市中心区,包括西濠涌、沿江自排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为1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215万人。
厂区分期建设,一期工程于1991年立项,1999年正式投产,设计处理规模为每天22万吨;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动工,2003年10月试通水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2万吨;猎德三期于2004年动工,2006年9月26日实现了通水试运行,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20万吨。我厂一期工程采用AB两段吸附降解生物处理工艺,二期工程采用组合交替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三期工程设计采用改良A2/O工艺(缺氧/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厂外共设有东濠涌、西濠涌、天河南路、林和东路4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东濠涌泵站还承担了中心城区防洪排涝的任务。厂内主要的构筑物包括:提升泵房、沉砂池、生物反应池、二沉池、浓缩池、脱水机房、接触池等。污水由厂外泵站输送到厂区后,经过厂内提升泵房的粗细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再经离心式潜水泵提升进入厂区高架渠箱流入沉砂池;经沉砂处理后的污水分别进入一、二期生物反应池处理,再经过二次沉淀、消毒后达标排放。
• 公司法人:周曼琪
• 员工人数:150 人
•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501号
• 邮政编码:510655
• 联系电话:020-38890399
• 公司传真:38890803

•广州市番禺区前锋净水厂

前锋净水厂位于番禺区石基镇前锋村,总占地面积300亩,规划污水处理规模为40吨/日,分四期进行建设,第一期10万吨/日,第二期10万吨/日,另预留第三、四期各10万吨/日处理量的建设用地。该项目经广州市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1年3月开工建设。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4.2亿,其中厂区工程2亿元(利用国债0.82亿元),配套截污工程2.2亿元。
厂区工程由厂内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沉砂池、组合交替式生物处理池(UNITANK反应池)、接触消毒池、污泥储泥池、污水浓缩胶水机房、鼓风机房、变电房、综合办公楼等组成。厂外截污工程盖市桥中心城区、石基和沙湾镇中心区,截污干管长52公里,截污闸8座,提升泵站4座。
本项目引进比利时史格斯公司的UNITANK?专利技术,采用组合交替式A/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具有除磷脱氨氮功能,也可对排放污水进行消毒处理。出水水质执行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和《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主要排放指标为(单位:mg/L):BOD5≤20、CODcr≤60、SS≤20、NH4-N≤10。
工程设计由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承担;工程监理、设备采购与安装、土建施工采用公开招标形式选定承包单位,湖北省中南市政工程监理公司中标负责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监理工作,广东省四建、广州市四建、广州市建筑集团等单位承担土建工程施工,深圳中兴新设备通讯公司和中国通用机械总公司总包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主要的处理设备和关键技术由国外引进,一般设备由国内制造。
项目营运管理按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模式进行,以国际公开招标的形式靠选择营运商,吸引了法国威望迪水务公司等国内外单位参与竞投,最后由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标负责厂区和管网的营运与维护工作,承包期五年。
目前,第一期10万吨/日处理量的土建和设备安装工程已基本完成,即将进行设备调试和试运行。预计2004年第二季度全面投产后,市桥中心城区及石基、石楼、沙湾镇中心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可以得到处理,区内环境质量将会明显改善。

法人:梁柱
主营:污水净化
电话:84611726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前锋村
经济类型:国有企业
生产产值:300-500万
人员数量:22人
开业年份:1999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东区厂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污水处理厂(现改名为东区水质净化厂)工程为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的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8200万元,实际工程投资约7000万元,其中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490美元。该工程于2002年2月破土动工,2003年5月竣工验收,曾获广州市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的称号。
一、 服务范围及出水标准
东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范围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服务面积共计7平方公里。东区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小,厂址位于东区宏光路以南,南岗河以西的一块三角地块上,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目前东区的排水体制为分流制,雨水与污水各自成系统,分别排放。污水来源主要有区内电子、食品、钢铁、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及生活区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东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9万M3/日,其中一期的设计处理量为2.5万M3/日,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设计进水及出水水质为:

主要污染物 设计进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
BOD5 200mg/l ≤20 mg/l
CODcr 400 mg/l ≤60 mg/l
SS 250 mg/l ≤20 mg/l
NH3-N 25 mg/l ≤15 mg/l
PO43- 5 mg/l ≤0.5 mg/l

二、处理工艺及流程
针对东区污水处理厂的具体情况,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效节能、简便实用、节省占地”的原则,确定了东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机理是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不同池子中产生不同生物条件,使污水在不同空间完成其生化处理阶段转变为在同一生物池中通过在不同时间创造不同的生物环境,使污水在同一空间的不同时间完成其生化处理过程。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通过进水—曝气—沉淀—撇水四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时间约为4~6个小时,污水在反复的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中完成脱磷脱氮。
本工艺生物池为曝气头曝气,可大大提高供氧效率,并可增加生物池水深,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由于生物池为完全混合式生物池,可以省掉一沉池。通常其他工艺中的二沉池、回流泵房在此工艺中也被省掉,因此其处理工艺流程大大缩减。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1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036.33
2 年经营成本 万元 575.66
3 单位生产成本 元/m3 1.14
4 单位经营成本 元/m3 0.63
5 年电费 万元 176.34
6 单位水量电耗 Kw.h/m3 0.19
7 单位水量投资 元/m3 2800
8 工程总投资 万元 7000
9 其中:外贷 万美元 490
10 国内配套资金 万元 2800

四、工程特点
1、设备先进。东区污水处理厂是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的项目。厂内的主要设备都是通过国际招标的方式挑选出来的在国际上有名的品牌和最先进的型号。设备的供应产商包括Siemens、ABB、Netzsch、Andritz、ProMinent、KSB、AGRE、Spirac、Heideco、Huber、Burbach、Technofluid、Nopol、E+H、COMPAQ、Hach、WTW、Sartorius、Zeiss等。
2、自动化程度高。自控系统采用了最先进的profibus总线控制,远程三级控制。实现了进出水浊度、进出水PH、溶解氧、液位、流量等的在线监测,配备了进出水口24小时自动取样器。中控室选用了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32位面向对象的图形人机界面的应用软件开发软件Wonderware InTouch 7.0以及全自动的记录系统ACRON,能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对工艺生产线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控制,通过在计算机修改工艺参数的设置值进行工艺调度,保证出水水质。厂界及办公室范围设置了红外对射双监系统,生产车间设置了摄像头监测,在中控室中就能随时观察生产线的情况,一改污水处理厂需要大量工人的传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全自动的记录系统提供生产状况的可追溯性,为统计进水水水质数据,总结运行经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3、封闭式生产车间。东区污水处理厂为全国最早采用钢结构上盖的污水处理厂,不仅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也使污水厂的外观给人于现代化工厂的感觉。

韶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

此项目是广东省蓝天碧水工程之一。项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程序进行的,经专家评委评审决定市阀门机械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总承包该项目的勘察、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试运行、人员培训等。工程项目占地约2公顷,控制用地约7公顷,建设规模首期为每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二期建设规模增至每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由广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污水处理采用先进、成熟的生物化学(活性污泥法)工艺,该工程的建设对保护和改善市区西河二水厂、十里亭水厂和五里亭水厂饮用水水源,提高市区环境质量,优化投资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滨河污水处理厂

该工程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二号大院滨河污水处理厂内,占地面积13.87公顷,服务面积为罗湖区西部和福田区东部约27.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54万人,日处理污水30万吨。
工程总投资4.5亿元。
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第二期工程活性污泥法二级污水处理系统于1987年竣工。该系统主要处理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日处理水量2.5万m3。经过十几年的运行,我们根据现有设备的特点,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深圳市污水水质特点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污水处理工艺最新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进行旧设备与构筑物改造的最佳途径。
1 设计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参数:
进水水质:BOD5=200mg/L,SS=240mg/L;
出水要求,达到国家二级处理排放要求,即pH=6.5-8.5, SS小于30 mg/L, BOD5小于30mg/L, CODCr小于120mg/L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滨河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1) 粗格栅 机械格栅的栅条间距采用20mm。
(2) 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的前端设置细格栅,格栅的间距为10mm。沉砂池原设计成多尔沉砂池形式,由砂泵将水砂混合液吸入分离槽进行水砂分离,后由于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按照平流池的形式进行了改建,采用机械刮砂机进行除砂。
(3) 初级沉淀池 初沉池是2座25m直径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池边水深3.14m,沉淀时间1.5h。设计去除悬浮固体60%,去除BOD5负荷25%~30%。
(4) 曝气池 曝气池分为2组,每组4廊道,两组池并联使用。总有效容积8350m3,水深6m。水力停留时间8h,污泥负荷0.2kgBOD5/(kgMLSS•d)。
(5) 二级沉淀池 二沉池是2座直径30m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池边水深3.97m,沉淀时间2.5h。
(6) 污泥回流泵站 二沉池活性污泥回流采用3台700mm螺旋回流泵,回流率85%,无备用。
(7) 脱水机 污泥脱水采用带式脱水机,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但卫生条件较差。
2 净化机理和工艺特点
普通活性污泥法作为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是处理效率较高的污水处理方式。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其中细菌主要又以菌胶团和丝状菌状态存在。在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培养一定浓度的、具有良好沉降性能的活性污泥,是运转的关键,也是保证出水水质的关键。
3 进水水质
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波动比较大,进水BOD5浓度最高450 mg/L,最低80 mg/L,进水的BOD5浓度在100mg/L~200mg/L之间的频率为54%,进水的BOD5浓度在200mg/L~300mg/L之间的频率为26.5%,进水的BOD5大于300mg/L的频率约10%。平均进水BOD5浓度190mg/L。进水SS浓度在120mg/L~240mg/L之间的频率为76%,进水SS浓度大于240mg/L的频率为24%,平均进水SS浓度146mg/L。最高进水CODCr浓度2000mg/L,最低进水CODCr浓度200 mg/L,平均进水CODCr浓度大于380 mg/L。进水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污泥。

4 运行情况
深圳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3℃,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是28℃,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是15℃,四季温差较小,城市污水的温度适宜微生物的繁殖。
滨河污水处理厂进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只有少量的工业废水,进水BOD5/ CODCr大于0.3,污水的生化过程较易进行。进水CODCr的异常变化能够反映出进水BOD5的异常变化。
滨河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经常有漂浮物、淤泥、建筑砂石。原设计使用的多尔沉砂池配砂泵的运行方式不合适,砂泵经常堵塞,多尔沉砂池的停留时间过长,沉淀物含泥量过大,原设计使用的砂水分离器不能很好地脱水,造成了生产运行的困难。
后根据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将多尔沉砂池按平流池的原理进行了改造,降低了出水堰板高度,增设了曝气管,改用简单高效的机械刮砂方式,解决了砂水分离的困难,减少了污泥的沉降。
经过初级沉淀,SS的去除率达到56.2%,BOD5的去除率达到45.8%,CODCr除率达到51.2%。初沉池出水中SS浓度平均为64mg/L,BOD5浓度平均为103mg/L,CODCr浓度平均为185.3mg/L。因为进水中悬浮污泥的含量大,所以初级沉淀对悬浮物有机物的去除率比设计值高。由于部分进水水质超过设计标准,在初沉池出水中SS浓度超过设计值的频率为8.4%;出水BOD5的浓度超过设计值的频率为13.4%,形成对曝气池的冲击负荷。
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活性污泥的组成既有菌胶团又有丝状菌。活性污泥的生长受营养物质、水温、pH值等因素决定。活性污泥的浓度是影响污泥负荷的内在因素。
曝气池污泥负荷N(kgBOD5/(kg MLSS•d))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式:
N=QLa/(XV)
式中Q--污水流量,m3/d;
La--曝气池进水BOD5浓度,mg/L;
X--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mg/L;
V--曝气池体积,m3。
滨河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维持在1000mg/L左右,曝气池的污泥负荷平均 为0.31kg BOD5/(kg MLSS•d),大于设计值。
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是影响二沉池出水水质的重要因素,将活性污泥的沉降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取决于进水水质如pH、营养物质、水温以及二沉池设计参数等因素。监测结果表明,曝气池的污泥沉降比SV小于40%时,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沉降良好。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在900mg/L以下时,丝状菌有机会大量繁殖。丝状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丝状菌的增加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甚至强于菌胶团占优势时的活性污泥,但泥水分离能力较差,对二沉池出水SS的影响很大。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低于800mg/L时,丝状菌会引起严重的污泥膨胀。在实际生产中,以污泥沉降比40%为参考值,结合微生物镜检,可以预防污泥膨胀。低浓度运行的活性污泥法比高浓度运行时容易引起污泥膨胀。
5 出水水质
深圳滨河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对有机物、悬浮物能够高效率去除,BOD5、SS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出水BOD5、SS满足国家二级处理排放标准,低于30mg/L;CODCr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出水CODCr低于120 mg/L,出水CODCr平均为32.88 mg/L,出水CODCr浓度在60mg/L以下的频率为89.2%。
6 运行管理
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进水水质的经常性变化,波动较大,为维持曝气池稳定运行,随着进水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是维持运行稳定的关键。通过长期的运行实践和对水质分析结果的规律性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当出水BOD5、SS大于20mg/L或曝气池活性污泥沉降比大于40%时,运行工段需要及时调整污泥回流比,以维持活性污泥的正常性能。
出水CODCr与出水SS、BOD5具有趋势相关性,而进行CODCr和SS的测量比较迅速,进行BOD5的测量有滞后性。当出水CODCr大于60mg/L时,适当调整污泥回流比、增加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保持有机物去除效果,维持稳定运行。
7 总结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污水处理方式,能够高效去除有机物,停留时间长的活性污泥法还具有硝化功能,但传统活性污泥法在运行中容易引起污泥膨胀,低活性污泥浓度运行时抗冲击负荷能力差。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将传统活性污泥法改造成A/O法或运用氧化沟进行污水处理,运行更稳定,增强了抗冲击负荷和抗污泥膨胀的能力,也容易实现自动化管理。
•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滨河大道2号大院610房
• 邮政编码:518031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南山污水处理厂
南山污水处理厂隶属于市排水管理处,位于南头半鸟月亮湾畔,是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深圳市给排水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设计院设计,深圳市市政工程公司等单位施工;于1988年3月动工,1989年11月竣工投产,一期工程规模5万,投资4500万元,其服务范围为南头、南油以及蛇口的部分地区,服务人口为8.5万人;二期工程于1989年12月动工,1997年6月25日海洋放流管及厂区污泥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完工后服务人口为121.68万,污水处理为73.6万m3/d;占地面积15.416公顷。
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是将福田区皇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通过截流管(渠)系统输送到南山污水处理厂,经一级处理后,再用水泵加压送至妈湾,通过工作井进入海洋放流管,经扩散器均匀地将污水排入珠江口深海,利用海水巨大的稀释自净能力来满足环保要求。此工程包括从皇岗路到排海口的截污主管(渠),长32.04km,滨河、新洲、凤塘、后海、前海、登良等六座污水提出升泵站;南山污水处理厂一座;海洋放流管一根,长1609m。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设计服务人口为121.68万人(其中常、暂住人口101.4万,流动人口20.28万).污水总排放量为73.6m3/日(排放定额按常、暂住人口650升/人.日,流动人口360/升.日,另加妈湾附近开发区0.4m3/日。
南山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
污水经总提升泵房格栅截污,并由潜水泵提升经细格栅进入曝气沉砂池,污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大道16号
电话:0755-26489894

⑵ 举报污水处理管道电话

污水处理管道有问题吗?
12345,是市长热线,一般什么问题都可以打这个电内话反映。
12369,全国环保热线容,污水处理管道出现问题,可能造成或已经赵成环境污染严重的,可以直接打全国环保热线举报。现在国家对这方面查的比较严,基本上举报后都会去查的。

⑶ 污水处理电话是多少

黄家湖污水处理厂,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胜利村027—88167126

⑷ 污水处理厂联系电话

南山污水处抄理厂
地址:月亮湾大道16号
电话:26489894

[简 介]南山污水处理厂成立于1989年,占地面积15.4公顷,处理深圳特区内皇岗路以西的污水,服务人口为121.68万,共两套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总设计规模为73.2万吨/日,是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⑸ 贵港市规划新区是哪几个地方

一、贵港市城市规划情况

地级市成立十一年来,我委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办法》、《贵港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贵港市城市规划管理补充规定》等法律法规,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在规划编制方面,十一年来先后完成了《贵港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6年-2015年)、《贵港市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贵港市港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贵港市中心城区道路专项规划》、《广西贵港市城区防洪工程郁江北堤堤路园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贵港市东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贵港市城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贵港市城市建设规划》(2006年-2010年)、《贵港市住房建设规划》等规划,并组织专家组进行了评审。这些规划对于指导及控制我市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我委正组织编制《贵港市城北新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贵港市江南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加快新区建设 提升城市形象

贵港市位于广西东南部,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地级市成立11年来,贵港市的各项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市中心城区面积已由10年前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36.5平方公里,人口也由20万增加到36万。城市的发展是贵港市11年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经过努力,城市道路、广场、供水、排水、路灯、绿化、防洪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特别是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为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形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贵港的城市新区位于城市北部,规划总面积12平方公里(城北新区7平方公里,港北新区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已达8平方公里,主要属于城北新区范围。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始于1998年,以新世纪广场与行政中心的建设为标志。经过8年时间的努力,城北新区已初步成为规划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城市新区。漫步城北新区,道路宽敞,绿树成荫,广场公园风光如画,20多栋高层建筑更是尽显现代风韵。城北新区的发展,带动了贵港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不但城西区、港南新区正在大力推动,旧城改造也显示了前后未有的力度。贵港已初具现代化滨江城市、南国特色园林城市的风采。
贵港城市建设的成就,首先归功于市委市政府“以新区建设为重点,带动城市全面发展”的科学决策,也离不开建设部门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的辛勤努力。我们的做法与体会如下:
1、明确城市定位,制定城市发展战略
贵港位于广西最大的浔郁平原、郁江之滨,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与交通优势,土地资源相对于区内其它城市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近几年,每年财政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2000万元左右,极大地制约了贵港城市建设的发展。从城市基础设施而言,地级市成立时,城区道路主要由“两横两纵”构成,城区面积仅18平方公里,且设施不配套,供水、排水、路灯、绿化等都滞后,城市功能与景观都较差。
市委市政府组织专家进行了深入调查、证认,出台了《关于加快贵港市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和《贵港市“十五”城镇发展规划》,并于1997年聘请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完成了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这些决策与规划都充分考虑了贵港的优势条件,主要有:①区位与交通条件优势,有利于建设物流中心;②土地资源优势,有利于扩大城市规模;③依山怀水的优势,有利于建设山水特色园林城市。由此,贵港市城市发展定位为:桂东南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西江经济带重要内河口岸、交通枢纽,南国特色山水园林城市。根据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城市发展战略与工作的基本思路,先后归纳为“一江两道三园五区十大工程”、“一江一湖四大城区八大工程”和“11158”工程的工作思路,这些工作思路都突出强调“以城北新区为重点,结合旧城改造,推动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重点发展城北新区,是贵港市11年来城市建设坚定不移的基本原则。贵港11年城市建设的成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个决策的正确性。
2、加强规划指导,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根据贵港城市发展战略与《贵港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关于“建设城北新区,带动城市建设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市政府组织编制了贵港市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坚持区域优先原则、特色原则、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原则和超前原则,把城北新区定位为:集贵港市行政中心和地区性金融、商贸、文娱、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区,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城北新区发展的定位应高于目前贵港市已达到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充分发挥其传统行业的优势,将其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二是城北新区是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型产业示范区。三是城北新区是集中展示21世纪本地区新形象的窗口。总的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城北新区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抓住总体规划中制定的向城北重点发展的良好契机,面向二十一世纪,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将城北新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达、环境优美、具有极大吸引力与凝聚力的现代化园林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展示贵港新形象的窗口。据此,对区内各项规划用地进行了合理的布局,明确了用地指标,并重点编制了道路系统规划、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为新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科学蓝图。
为了确保城北新区的各项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市政府与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法》与有关法规,加强规划管理,强化规划的权威作用。自从1997年中心城区总规修编完成及2001年城北新区规划完成后,贵港市几位市长都尊重规划,保持了规划的连续性。规划管理部门制订了严密的规划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认真核发“一书两证”。特别项目选址、总平面设计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在广场公园内需要调整布局的个别重点项目,需报市四家班子讨论通过。同时,切实发挥规划监察执法队伍的作用,制止、查处各种违反规划、擅自变更规划的建设行为。
3、多渠道融投资,为新区建设提供保障
资金投入是城市建设的关键,更是新区建设的“瓶颈”问题。贵港市城北新区原来基本上都是郊区农民的小果场与各种旱地作物,基础设施几乎是空白。“一张白纸”,固然“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对资金的需求也尤为突出。
为了确保资金投入,市政府组建了新城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新区建设的业主,具体负责融投资与组织各类建设活动。融投资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确保财政的适度投入,以早期实施的市行政中心、新世纪广场公园、道路绿化的建设为主要内容,上述投资累计1亿多元。二是用好新区土地资源,几年来共征地1000多亩,除用于道路建设外,通过土地部门挂牌拍卖600多亩,收上土地出让金1.5亿多元,上交财政后按规定使用。三是通过银行贷款,用于征地与基础设施建设。共向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贷款1亿元,向建设银行贵港支行贷款3000万元,其它渠道借款1600万元。四是招商引资,通过项目开发促进新区建设完善。较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有荷城新苑、世纪花园、盛世名门、德宝花城、吉田花苑等,已完成总投资近20亿元。总投资5亿元、占地800多亩的贵港民族公园已签订开发协议。五是动员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如新世纪广场建设,发动社会各界认捐广场名树与广场雕塑,共筹资500多万元;发动单位小区进行庭院绿化、门前三包,也取得较好效果。
4、抓实施,加快新区开发建设
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以1998年市行政中心与新世纪广场公园的正式动工为标志,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6月,据媒体记者统计,在城北新区吉田大厦到新区二路不足0.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竞同时有14个巨型塔吊在紧张作业。随着塔吊的转移,一栋栋高楼揭开面纱,显露出各具风格的崭新形象,一片片设施齐全的新建成区也在迅速扩展。
城北新区开发建设的顺利实施,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正是基于对新区开发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市委市政府把新区的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有关的突出问题。在广场公园建设、几条主要道路建设与绿化大会战工作中,市有关领导挂帅协调,理顺关系,加快工程进度。其次是部门积极配合。建设、国土、发改委、新城投资公司、金融部门、施工企业、各建设单位以及港北区政府等,都把支持新区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建立了良好的协调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新区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三是抓住重点,全面推进。新区建设把道路工程作为重中之重,重点投入,重点管理,较快形成了新区的道路网络。与之配套的供水、排水、路灯、绿化、供电、通信等工程同步跟进,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据统计,2000年以来,城北新区已经竣工和正在施工的道路近9公里,计划投资8400多万元,已经完成6500多万元,大部分配套设施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四是结合创“广西园林城市”,改善新区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新世纪广场公园绿化、新建道路绿化。2005年组织实施“百千万”绿化工程大会战,2006年开展“迎市庆、创广西园林城市”绿化会战,在城北新区与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群众性的城市绿化活动。目前,城北新区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生态新区”,贵港已获得“广西园林城市”称号。五是以房地产项目为载体,加快城北新区的开发完善。在抓好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房地产项目,集聚“人气”。一批较大规模、上品位的商住小区先后建成,小区内部与周边环境同步完善,极大地丰富了城北新区的内涵。随着居民的增多,新区已逐步繁荣发展起来。
5、发挥新区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城市建设
新区的开发建设,给贵港的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新区建设的成功实施,扩大了城市规模,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打造了贵港的崭新形象。一方面,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参与贵港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10年来,贵港的市政基础设施投入达到18亿元。除了城市新区的投入,旧城改造也加大了力度,取得了大的突破。根据市委市政府“以城北新区建设为重点,带动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城市发展”的发展战略,近几年,重点抓了东湖整治、郁江路堤园三位一体工程、六条街道景观改造工程等重点改造项目,并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实施了湖畔人家、港宝商贸城、凤凰城、国际生活城等小区的开发改造,老城区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目前,东湖整治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落实拆迁安置;郁江路堤园三位一体工程在完成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正在实施首期大东码头至港北区政府旧址地段的改造;江北大道、解放路、建设路等六条道路景观改造工程,总投资1亿元,改造内容包括管线下地、人行道改造、绿化改造等,于2006年6月份市庆前全面完成,极大地改善了老城区的景观。
贵港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了贵港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华润、华电、华强、台泥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先后进入贵港,形成了贵港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据统计,2005年,贵港全市新上的市外资项目211个,合同投资额95.53亿元,实际利用市外资金41.3亿元。今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一年一度“南博会”的举行,以及泛珠三角区区域合作的加快,贵港与区内各兄弟城市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贵港要充分利用好优越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与资源优势,加大融投资力度,进一步抓好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在城北新区发展的基础上,近期重点搞好港北新区、港南新区与城西新区的开发建设,壮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力,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推动贵港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2003年以来贵港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情况

2003年以来,贵港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以十六大精神与“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打造亮点,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市中心城区面积由2003年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3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30万增加到40万,中心城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1、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改革城建投融资体制的思路,多方开拓资金渠道(主要有争取国债和银行贷款、项目开发抓好配套设施的建设投入等),几年来,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5亿多元,组织实施了金港大道、城北大道、迎宾大道、江南大道、10万吨龙床井水厂、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景观改造工程、马草江公园等项目建设,除污水处理厂与马草江公园在建外,其余重点项目均已竣工,极大地完善了市政设施与城市功能。主要情况如下:
城市道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城北新区道路建设为重点,
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并与排水、照明、绿化、地下管线等工程形成了综合配套。共新建道路与改造主次干道20多条,总长度26公里,面积12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多元。2006年,中心城区六条主要街道景观改造工程、迎宾大道的竣工,极大地改善了城区的交通条件与城市景观,为建市10周年庆典活动献上厚礼。
供水设施。完成金港大道、新区二路西延段、南二路等新建道路给水管道20km,建设路、江北大道、中山路等旧城区道路给水管道25.8km,完成投资4200万元。
路灯建设。完成50多个项目,完成投资4100多万元,路灯设施线路总长伸延了130多公里。
园林绿化。实施了广场与新建道路、东湖公园与南山风景区的绿化建设及改造,东湖公园建成了开放式公园。2005年组织了“百千万”绿化工程大会战,2006年实施“绿化贵港、创建广西园林城市”活动。2007年全面启动占地484亩、总投资1.32亿元的马草江公园建设。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率达29.8%,绿化覆盖率达3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49平方米。2006年,贵港市荣获“广西园林城市”称号。
环保设施建设。规划用地1000亩、首期用地385亩、日处理垃圾400吨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已完成填埋场一期工程,填埋作业区已投产运行。大力推进城西污水处理厂,厂区工程完成64%的工程量,污水管铺设完成46km,占管网工程的43%。
市政实事工程。2007年初启动百条小街小巷改造和城区公
厕、垃圾中转站建设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对中心城区165条小街小巷进行路面硬化、排水改造与路灯安装;建设30座公厕、8个垃圾中转站。至8月底,小街小巷改造全面完成,总投资200万元。已建成公厕18座、垃圾中转站3座,其余部分正在大力推进。
2、以“南珠杯”竞赛与“城乡清洁工程”为载体,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市容“南珠杯”竞赛是自治区组织开展的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以城建部门为主,协同交通、交警、工商、环保、卫生、农机等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城管部门每年依法登记违章物品上万起,纠正、处理乱摆乱卖等行为数万起,拆除违法违章横幅广告数千条。城区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善,主要街道的清扫保洁达到部颁标准。新世纪广场作为城市客厅,已成为各种大型活动及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贵港市本级前三届获“先进城市”奖,第四届获“优秀城市”奖,第五届获特等奖,跃上了新的台阶。
2006年9月份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治理“五乱”,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抓好宣传发动,强化责任制管理,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和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推动了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我市“城乡清洁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容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经自治区督查组的综合评定,我市被评为全区“城乡清洁工程”标兵单位。

四、深化城市公用事业改革

城市公用事业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建设部、建设厅的工作要求,加大公用事业改革的力度。环卫工作推行目标责任制精细化管理,定岗、定人、定责,工作重心推进到一线,街道清扫保洁与上门收集垃圾有偿服务不断强化。公交方面,调整、增加公交线路,增加运营车辆,为市民群众的交通出行提供优质服务。供水质量与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公用事业各项指标优良,其中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城市路灯亮灯率达97%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5%以上。
今后,贵港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靠”工作思路,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环境质量;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决定》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从根本上改善城市面貌,为构建富裕和谐新贵港做出贡献。

⑹ 北控净水器怎么样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个人角度来看,北控净水器是比较好的,虽然品牌比较小众,但是价格亲民,并且净水器的质量也是非常好的,净水质量高,是比较适合大众的。

阅读全文

与贵港市城东污水处理厂电话是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处理厂如何保温 浏览:698
污水是什么处理的 浏览:248
红色污水怎么造成的 浏览:1000
烤瓷牙能树脂 浏览:81
水洗沙污水用那种设备 浏览:497
浙江纯净水哪个牌子好 浏览:871
3mlc型怎么换前置滤芯 浏览:919
污水处理厂管网怎么算占地 浏览:474
饮水机开门接水的那块板叫什么 浏览:896
挖机先导滤芯在哪里 浏览:605
污水怎么接入市政 浏览:659
纯水乐有多少规格 浏览:623
洗车场废水如何循环 浏览:752
直接在水管接的超滤机子过滤出的水 浏览:371
宠物自动饮水机行情怎么样 浏览:862
常州树脂板加工工厂 浏览:58
别克君威怎么看空调滤芯 浏览:282
屈臣氏蒸馏水饮用 浏览:318
细胞离子交换是什么反应 浏览:157
卡车空滤器滤芯是什么东西 浏览: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