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去除废水中的磷
磷的去除有化学除磷生物除磷两种工艺,生物除磷是一种相对经济的除磷方法,但由于该除磷工艺目前还不能保证稳定达到0.5mg/l出水标准的要求,所以要达到稳定的出水标准,常需要采取化学除磷措施来满足要求。x0dx0a 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这一过程涉及的是所谓的相转移过程,反应方程举例如式1。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进行着化学絮凝反应,所以必须区分化学沉析和化学絮凝的差异。x0dx0a FeCl3+K3PO4→FePO4↓+3KCl 式1x0dx0a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x0dx0a 在污水净化工艺中,絮凝和沉析都是极为重要的,但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如果利用沉析工艺实现相的转换,则当向污水中投加了溶解性的金属盐药剂后,一方面溶解性的磷转换成为非溶解性的磷酸金属盐,也会同时产生非溶解性的氢氧化物(取决于PH值)。另一方面,随着沉析物的增加及较小的非溶解性固体物聚积成较大的非溶解性固体物,使稳定的胶体脱稳,通过速度梯度或扩散过程使脱稳的胶体互相接触生成絮凝体。最后通过固—液分离步骤,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一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x0dx0a 根据化学沉析反应的基础,为了生成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熟石灰)。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出于经济原因,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Al3+和Fe2+盐和石灰。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二价铁盐仅当污水中含有氧,能被氧化成三价铁盐时才能使用。Fe2+在实际中为了能被氧化常投加到曝气沉砂池或采用同步沉析工艺投加到曝气池中,其效果同使用Fe3+一样,反应式如式2、3。x0dx0a Al3++PO43-→AlPO4↓pH=6~7 式2x0dx0a Fe3++PO43-→FePO4↓pH=5~5.5 式3x0dx0a 与沉析反应相竞争的反应是金属离子与OH的反应,所以对于各种不同的金属盐产品应注意的是金属的离子量,反应式如式4、5。x0dx0a Al3++3OH-→Al(OH)3↓ 式4x0dx0a Fe3++3OH-→Fe(OH)3 式5x0dx0a 金属氢氧化物会形成大块的絮凝体,这对于沉析产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时还会吸附胶体状的物质、细微悬浮颗粒。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物在以化学除磷为目的化学沉析反应中的沉析去除是次要的,但在分离时有机性胶体以及悬浮物的凝结在絮凝体中则是决定性的过程。x0dx0a 沉析效果是受PH值影响的,金属磷酸盐的溶解性同样也受PH的影响。对于铁盐最佳PH值范围为5.0~5.5,对于铝盐为6.0~7.0,因为在以上PH值范围内FePO4或AIPO4的溶解性最小。另外使用金属盐药剂会给污水和污泥处理还会带来益处,比如会降低污泥的污泥指数,有利于沼气脱硫等。x0dx0a 由于金属盐药剂的投加会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Cl-或SO2-4离子含量增加。如果沉析药剂溶液中另外含有酸的话,则需特别加以注意。x0dx0a 投加金属盐药剂后相应会降低污水的碱度,这也许会对净化产生不利影响。当在同步沉析工艺中使用硫酸铁时,必须考虑对硝化反应的影响。x0dx0a 另外,如果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业,使用金属盐药剂除磷时必须考虑铝或者铁负荷对农业的影响。x0dx0a 除了金属盐药剂外,氢氧化钙也用作沉析药剂。在沉折过程中,对于不溶解性的磷酸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不是Ca2+,而是OH-离子,因为随着pH值的提高,磷酸钙的溶解性降低,采用Ca(OH)2除磷要求的pH值为8.5以上。磷酸钙的形成是按反应式6进行的:x0dx0a 5Ca2++3po43-+OH-→Ca5(PO4)3OH↓ pH ≥8.5 式6x0dx0a 但在pH值为8.5到10.5的范围内除了会产生磷酸钙沉析外,还会产生碳酸钙,这也许会导致在池壁或渠、管壁上结垢,反应式如式7。x0dx0a Ca2++CO32-→CaCO3 式7x0dx0a与钙进行磷酸盐沉析的反应除了受到PH值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碳酸氢根浓度(碱度)的影响。在一定的PH值惰况下,钙的投加量是与碱度成正比的。x0dx0a 对于软或中硬的污水,采用钙沉析时,为了达到所要求的PH值所需要的钙量是很少的,具有强缓冲能力的污水相反则要求较大的钙投加量。x0dx0a 化学沉析工艺是按沉析药剂的投加地点来区分的,实际中常采用的有:前沉析、同步沉析和后沉析或在生物处理之后加絮凝过滤。x0dx0a (1)前沉析x0dx0a 前沉析工艺的特点是沉析药剂投加在沉砂池中,或者初次沉淀池的进水渠(管)中,或者文丘里渠(利用涡流)中。其一般需要设置产生涡流的装置或者供给能量以满足混合的需要。相应产生的沉析产物(大块状的絮凝体)则在一次沉淀池中通过沉淀而被分离。如果生物段采用的是生物滤池,则不允许使Fe2+药剂,以防止对填料产生危害(产生黄锈)。x0dx0a 前沉析工艺(如图2所示)特别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增加化学除磷措施),因为通过这一工艺步骤不仅可以去除磷,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常用的沉析药剂主要是生灰和金属盐药剂。经前沉析后剩余磷酸盐的含量为1.5-2.5mg/1,完全能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对磷的需要。 x0dx0a (2)同步沉析x0dx0a 同步沉析是使用最广泛的化学除磷工艺,在国外约占所有化学除磷工艺的50%。其工艺是将沉析药剂投加在曝气池出水或二次沉淀池进水中,个别情况也有将药剂投加在曝气池进水或回流污泥渠(管)中。目前很多污水厂都采用,如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就是采用的同步沉析,加药对活性污泥的影响比较小。x0dx0a (3)后沉析x0dx0a 后沉析是将沉析、絮凝以及被絮凝物质的分离在一个与生物设施相分离的设施中进行,因而也就有二段法工艺的说法。一般将沉析药剂投加到二次沉淀池后的一个混合池(M池)中,并在其后设置絮凝池(F池)和沉淀池(或气浮池)。x0dx0a 对于要求不严的受纳水体,在后沉析工艺中可采用石灰乳液药剂,但必须对出水PH值加以控制,比如采用沼气中的CO2进行中和。x0dx0a 采用气浮池可以比沉淀池更好地去除悬浮物和总磷,但因为需恒定供应空气而运转费用较高。x0dx0a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㈡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总磷的标准是多少
在《污水综来合排放标准》中,磷酸盐排源放标准如下:一级,0.5mg/l;二级,1.0mg/l;无三级标准。
废水中的磷酸盐主要以正磷酸盐、偏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等形态存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污染物项目磷酸盐指总磷,即废水中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和。监测时按《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进行,以总磷报告分析数据。
拓展资料: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和海洋等地面水以及地下水水质的良好状态,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㈢ 屠宰废水磷酸盐一般多少
一级0.5mg/l。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磷总磷酸盐排放标准是 一级0.5mg/l,二级1.0mg/l,无三级标准。宰杀的定义为因需要取得动物身上的血肉或皮毛而对任何非人类的活物进行的杀害行为。
㈣ 印染废水原水的总磷和总氮各是多少
总磷
在天然水和污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为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的磷(如磷脂等),它们存在于溶液中、腐殖质粒子中或水生生物中。一般天然水中磷酸盐含量不高,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业的工业污水及生活污水中常含有较大量磷。 磷是生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但水体中磷含量过高(如超过0.2mg/L),可造成藻类的过度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富营养化),造成湖泊、河流透明度降低,水质变坏。磷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
总氮
污水中的氮有四种,即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大量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或含氮工业污水排人水体,使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合物含量增加,生物和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消耗了水中溶解氧,使水体质量恶化。湖泊、水库中含有超标的氮、磷类物质时,会造成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因此,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㈤ 环保磷含量排放标准 污水排放磷含量要求多少
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磷
一级标准:A标准:1.0mg/l
B标准 1.5mg/l
二级标准:3.0mg/l
三级标准:5.0mg/l
磷酸盐排放标准如下:
一级标准:0.5mg/l
二级标准:1.0mg/l
无三级标准。
㈥ 生活污水一般主要污染物及各自含量是多少
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以COD表示大概是350mg/L左右内,以BOD表示大概是250mg/L左右)、氨氮 40mg/L左右,磷容酸盐 8~10mg/L左右,动植物油 20mg/L左右。)
(6)榨菜厂废水磷酸盐含量一般多少扩展阅读: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商店、公共场所及工业企业卫生间等。
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 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
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
㈦ 榨菜废水的治理,求工艺流程.
榨菜加工废水具有高盐分、高COD、高氨氮的特点,如直接排入河沟,将带来严重污染,危及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榨菜加工产生的大量废水,水质成分杂、污染物浓度高、难降解是污染防治和环保监管重点和难点。许多分布于乡村的榨菜企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无序排放,导致次级河流、村镇饮用水源及沿线农田土壤严重污染,对受纳水体水环境形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制约榨菜行业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之一。
1 、榨菜废水处理工程概况
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淘洗水、脱盐水、压榨脱水等,大废水排水量为200 m3/d,含有极高浓度的Cl-(部分车间排水的盐分达200 g/L)和大量悬浮物,COD和NH3-N等指标也比较高,废水呈弱酸性;单位时间排放的水质水量波动大。根据现场采集的代表性水样和同类企业生产废水水质确定设计进水水质,出水水质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
2 、榨菜废水工艺设计
根据该类企业废水水质特点,采用简约的主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高盐储水池。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10.0 m×3.0 m×4.0 m,有效容积110 m3,水力停留时间32 h。榨菜加工会定期排出一定量的盐分高达200 g/L的废水,该废水如果直接进入处理系统,将带来巨大的冲击负荷,故需将其收集暂存于高盐储水池,再按要求抽至调节池与日常生产废水进行盐分调配。
(2)调节池。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10.0 m×7.0 m×4.0 m,有效容积260 m3,水力停留时间31 h。日常生产废水NaCl约15~20 g/L,高浓度废水NaCl约50~200 g/L,两种废水在调节池进行均质调节,配至NaCl约20 g/L、COD约3 000 mg/L再进行后续处理,以保证生化单元运行稳定。
(3)初沉池。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 8.2 m×1.8 m×4.0 m,有效容积50 m3,水力停留时间 6 h。榨菜废水中含有的泥砂、菜筋等在初次沉淀池去除,避免设备磨损和管道堵塞。并在其中投加NaOH调节pH至7,以满足厌氧pH要求,并提供后续好氧硝化所需碱度。
(4)接触厌氧池。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7.8 m×7.8 m×7.8 m,有效容积456 m3,水力停留时间54 h。进行同步水解、厌氧反应的接触厌氧池是该系统去除COD的主要单元。初沉池出水经泵抽至脉冲发生罐,再通过旋切式布水器进入厌氧池底部,与池底耐盐颗粒污泥充分混匀、旋流上升;池内设有弹性填料厌氧污泥床,废水在上流中与厌氧污泥充分接触反应,大分子有机物经水解和厌氧反应转化为溶解性低分子化合物,例如蛋白质降解为短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溶解性糖类,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出水经三相分离器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至CASS池进一步处理。
(5)CASS池。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12.0 m×5.0 m×5.8 m,有效容积330 m3,水力停留时间40 h。厌氧出水中的小分子易降解物质被好氧CASS池中的活性污泥进一步无机化,废水COD得以降解;蛋白质厌氧氨化产生的大量 NH3-N被硝化菌在好氧条件下硝化为硝态氮,再经回流至反硝化区,被反硝化菌转化为N2去除〔4〕。
(6)污泥干化池。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调节池之上,尺寸3.0 m×6.5 m×0.8 m,3组。三格干化池建于调节池之上。剩余污泥在此进行脱水,沥过水流入调节池,干化污泥则外运处置。
(7)自控系统。加药泵、鼓风机、水泵等设备运行及水质监测等,由在线自控系统进行控制,大限度节省人力。
3 、污水处理工程调试
该工程接种污泥来自涪陵污水处理厂,含水率为80%,其中接触厌氧池接种污泥56 t,CASS池接种污泥4 t,随即进水并逐步提升负荷对污泥进行驯化。从2011年5月28日盐分3 g/L、水量50 m3/d开始,每5~6 d增加盐分2 g/L、水量20~30 m3/d,直至7月10日,盐分达到20 g/L、水量达到200 m3/d。8月中旬污水站厌氧、好氧污泥驯化完成,各单元运行正常,出水稳定达标,调试完成,共计调试时间为75 d。
在调试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如下:
(1)污泥老化。在提升负荷、污泥驯化中期,因负荷未达满负荷状态,CASS池曝气量相对过大,而出现以下现象:曝气时池面有灰褐色泡沫,停曝时泡沫黏附大量细泥形成浮泥覆盖于池面。池内污泥主体沉速快,但上清液存在大量细小悬浮物,出水不透明、呈黄色。经检测,污泥中的下毛目纤毛虫为优势物种,钟虫、匍匐型纤毛虫消失,池内溶解氧为6~8 mg/L,SVI= 47 mL/g,出水COD超标,NH3-N<1 mg/L。计算容积负荷=0.112 kg/(m3·d),污泥负荷=0.048 kg/(kg·d)。综合污泥性状、生物相及出水指标,可以诊断为低负荷下的污泥老化。采取的调整措施有:提升容积负荷至0.20 kg/(m3·d),控制污泥负荷为0.14 kg/(kg·d),控制溶解氧在2~3 mg/L等。一周后,曝气池灰褐色泡沫逐渐减少,停曝后的浮泥逐渐减少,生物相丰富,钟虫、吸管虫等微生物出现,污泥沉降性能好转,上清液清澈,出水达标。
(2)停产对策。小型榨菜加工企业常受市场影响而不定期停产,加上日产废水量小,故无足够的水源来适应由于停产造成的对处理系统冲击,故在系统设计时做了相应考虑:在初沉池之后设置超越管,停产时,可按需要直接将初沉池出水超越厌氧池至CASS池,以维持CASS池污泥的必要负荷,而此时厌氧池可耐受一定程度的低负荷而无大的影响。经现场验证,该系统在数次停产中皆可保证污水站系统不受过大的冲击,维持了系统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标。
(1)在该系统去除COD的总量中,各单元的负荷比例大致是:初沉池为5%,接触厌氧池为80%,CASS池为12%。
(2)接触厌氧池是系统中去除COD的主要单元,其平均进水COD容积负荷为1.16 kg/(m3·d),平均去除容积负荷为0.95 kg/(m3·d),出水COD尚不能达标;受温度影响,夏季厌氧程度大于冬季,11月份到3月份之间厌氧出水COD高于500 mg/L,其余月份出水低于500 mg/L;该池采用脉冲式间歇进水方法,使得进水与池内污泥有充分的混合,池内积泥较少,容积利用较高,故保证了稳定的处理效果。
(3)CASS池平均进水COD容积负荷为0.29 kg/(m3·d),平均去除容积负荷为0.24 kg/(m3·d),运行中CASS池出水COD均在100 mg/L以下,满足排放要求。
(4)原水平均NH3-N约60 mg/L;厌氧池内蛋白质降解为短肽氨基酸,释放大量NH3-N,厌氧出水平均NH3-N约120 mg/L;受温度影响,CASS池夏季硝化程度大于冬季,冬季CASS池出水NH3-N高于夏季;运行中CASS出水平均NH3-N在15 mg/L以下,满足排放要求。
5、 结论
(1)采用调节池—初沉池—脉冲式接触厌氧池—CASS池处理小型榨菜加工企业废水是可行的,可以做到排放水稳定达标。与一般大型榨菜加工企业废水处理采用的两相厌氧(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相比,笔者系统采用一级单相厌氧池同时担当水解酸化与甲烷化的作用,使得在夏季厌氧平均COD出水也保持在450 mg/L上下,避免了夏季因厌氧出水COD过低导致后续好氧单元营养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工艺,降低了运行费用。
(2)该系统运行一年以来,各单元处于接近满负荷稳定运行状态,厌氧池平均进水COD容积负荷为1.16 kg/(m3·d),平均去除容积负荷为0.95 kg/(m3·d),出水平均COD为492.837 mg/L;CASS池平均进水COD容积负荷为0.29 kg/(m3·d),平均去除容积负荷为0.24 kg/(m3·d),出水平均COD为81.917 mg/L,出水平均NH3-N为4 mg/L,稳定达标。运行证明该工艺适宜治理小型榨菜加工企业生产废水。
(3)初沉池后设置超越管是必要的,使其出水可超越厌氧阶段至CASS池。实践证明,该设计可应对该类小型榨菜加工企业废水在不定期停产、排水量降低等情况下带来的冲击,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㈧ 废水磷酸盐和饮用水磷酸盐怎么计算
5.1
水样中总磷酸盐含量X(毫克/升),按下式计算:
X
=
A/Vw*1000
式中:A——从标准曲线查得的总磷酸盐的含量,毫克;
Vw——水样体积,毫升。
5.2
水样中正磷酸盐含量X(毫克/升),按下式计算:
X
=
A/Vw*1000
式中:A——从标准曲线查得的正磷酸盐的含量,毫克;
Vw——水样体积,毫升。
6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0%。
㈨ 排放标准汇总的磷酸盐,是总磷吗
国家环保总局在1998 年下发了“关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磷酸盐及其监测方回法的通知”(环函答[1998]28 号),明确指出:“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磷酸盐指总磷,即废水中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和.
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磷酸盐排放标准如下:一级,0.5mg/l;二级,1.0mg/l;无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