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医疗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多少算是达到环保指标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如比色卡)就能测出来的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总氯排放限值值为0.5mg/L(日均)。
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已经对医院、兽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污水排放要求做出规定。
自该标准生效之日起,代替包括《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GBJ48-1983)在内的18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自1998年1月1日起,《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GBJ48-1983已经作废。
(1)水质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严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水质 采样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水质 采样技术导则》(HJ494-2009)和《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方法为认证有效方法。
(2)所有监测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规定开展工作。
(3)所用监测仪器通过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4)各类记录及分析测试结果,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并进行三级审核。
⑵ 水中余氯检测
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余氯有三种形式:
1. 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 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 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余氯的测定方法很多。本公司目前采用下述三种测定法:
一、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
1. 应用范围
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
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得游离氯和总氯,总氯减去游离氯得化合氯。
3.干扰影响
⑴.水中存在大于250mg/l碱度或150mg/l酸度,如CaCO3等将抑制所有颜色发展或颜色将立即褪色。用1N的H2SO4或1N的NaOH中和这种样液到pH6-7。
⑵.一氯胺将逐渐造成游离氯读数增加。在一分钟内读数,每3.0mg/l一氯胺将使游离氯读数增加0.1mg/l.。
⑶.溴、碘、臭氧和锰、铬的氧化物会增加游离氯的读数。
⑷.为了减小Mn4+和Cr6+的影响,如上述⑴调节pH值到6-7。取25ml水样,加3滴30g/lKI溶液,混合等待一分钟。加3滴5g/lNa2AsO3混合(另据《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第15版》可用0.25%硫代乙酰胺溶液代替亚砷酸钠,每100ml水样加0.5ml 0.25%硫代乙酰胺)。如果铬存在,在两种分析中会与DPD发生反应,读数。再从最初分析得到的氯的读数减去这个读数。
二、邻联甲苯胺比色法(OT法)
1.应用范围
⑴.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性余氯。
⑵.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余氯。
2.原理
在pH值小于1.3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3.干扰影响
水中含有悬浮性物质干扰时测定,可用离心法去除。其它干扰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如下:高铁,0.2mg/l;四价锰,0.01mg/l;亚硝酸盐,0.2mg/l。
三、在线式电化学分析余氯仪(1870E Resial Analyzer,The Capital Controls Group)。
1. 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废水、冷却水和其它水的总余氯、游离氯、氯化溴、溴和碘。
2. 原电池原理
在原电池中,通过测试其中的电流能检测出离子浓度的变化。瓶中的电流与氯离子浓度的变化成一定比例。
原电池中的阴极为金属金。当溶液中存在次氯酸(或次氯酸离子)时,阴电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离子。
HOCl + 2e- ←→ Cl- +OH-
阳极为金属铜,当电极发生反应时,氧化产物保留在阳极上。这时,磨蚀机(清洁球不断搅拌)会配合着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产物。
原电池中的电流受pH值变化的影响大。在pH4.0-4.5时瓶中电流很稳定。因此,用pH缓冲液来稳定电流。如果以CO2为缓冲液,pH值可调到5.5-6.0。加KI时,反应生成的总游离碘相当于参加反应的总余氯,从而测定总余氯。
3. 干扰影响
⑴.温度和pH值的变化将会影响仪器的准确度。因而采用热变电阻器补偿水样的温度变化和填加pH缓冲液来调整pH值以克服这两种因素的影响。
⑵.没有迹象表明锰、铬、亚硝酸盐等的存在会产生干扰影响。
⑶ 生活污水中氯离子浓度是多少
根据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不需要检测氯离子浓度的;根据GBT 15453-2008 《工业循环冷却回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答离子的测定》,里面有摩尔法、电位滴定法和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可供选择;同时也可以选择用水质分析仪或多参数水质检测仪,类似DR/2800 型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来测量氯离子浓度,不过前提得根据其污水的氯离子浓度做些稀释或前处理。
⑷ 医疗废水排放标准总余氯0.5mg/l是指什么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0.5mg/L是总余氯量的要求。总余氯包括水中游离氯和结合氯,通过除氯处理后才能达到这个标准。余氯指的是水中结合氯,也就是消毒剂余氯含量,排放量达到2-8mg/L就可以了。
⑸ 安徽省对污水中的氯离子排放的标准是多少最好有全部文件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caustic alkali and polyvinyl chloride instry
(GB15581-1995 1996-06-12实施)
本标准按照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本标准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包括以食盐为原料的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以及以氢气、氯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等产品)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苛化法烧碱。
代替GB 8978一88烧碱部分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06—12批准 1996—07一01实施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按照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包括以食盐为原料的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以及以氢气、氯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等产品)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本标准不适用于苛化法烧碱。
2 引用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 7468 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69 水质 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88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1897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4一苯二胺滴定法
GB 11898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4一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GB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3 术语
3.1 烧碱工业废水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所排放的废水。
3.1.1 水银电解法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及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
3.1.2 隔膜电解法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隔膜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打网水、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3.1.2.1 打网水
本标准所指打网水是请洗隔膜电解槽及修槽冲洗排水。
3.1.3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及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3.2 聚氯乙烯工业废水
指以氯气、氢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废水。
3.2.1 电石法
指以电石、氯气和氢气为原料生产聚氧乙烯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电石废水和聚氯乙烯废水。
3.2.1.1电石废水
指以电石为原料生产氯乙烯单体过程排放的电石渣浆(液)和废水。
乙烯氧氯化法指以氯气、乙烯、氧气为原料采用乙烯氧氯化法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4 技术内容
4.1 企业类型
按产品加工类别分为;烧碱企业、聚氯乙烯企业。
4.1.1 烧碱企业按生产工艺分为,水银电懈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4.1.2 聚氯乙烯企业按生产工艺分为;电石法聚氯乙烯、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
4.2 标准分级
按排入水域的类别划分标准级别。
4.2.1 排入GB 3838中Ⅲ类水域(水体保护区除外)、GB 3097中三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一级标准。
4.2.2 排人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GB3097中四类海域的废水,执行二级标准。
4.2.3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管网的废水,执行三级标准。
4.2.4 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管网的废水,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4.2.1和4.2.2的规定。
4.2.5 GB 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的水体保护区,GB 3097中二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日,扩建、改建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4.3 标准值
4.3.1 本标准按照不同年限分别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1989年1月1日之前建设的烧碱企业按表1执行、聚氯乙烯企业按表2执行。
4.3.2 1989年1月1日至1996年6月30日之间建设的烧碱企业按表3执行、聚氯乙烯企业按表4执行。
4.3.3 1996年7月1日起建设的烧碱企业按表5执行、聚氯乙烯企业按表6执行。
4.3.4 应根据建设的企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分别按第4.3.1、4.3.2和4.3.3条规定确定标准执行年限;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的企业,应按补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确定标准的执行年限。
4.4 其他规定
4.4.1 烧碱废水中不允许排入盐泥水。
4.4.2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按月均值计算。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广区生活污水及厂内锅炉、电站排水。
4.4.3 若烧碱和聚氯乙烯企业为非单一产品废水混合排放,或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废水与其他废水(如生活污水及其他排水)混合排放,则废水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附录A计算。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则必须在各车间排放口测定。
4.4.4 污泥、固体废物及废液应合理处置。
表1 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89年1月1日前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汞
石棉
活性氟
悬浮物
水银电解法
一级
0.05
10
100
2
6~9
二级
0.05
10
1S0
三级
0.05
10
300
隔膜电解法
一级
50
35
100
7
二级
70
35
200
三级
70
35
300
离子交换
膜电解法
一级
10
100
2
二级
10
200
三级
10
300
表2 聚氯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89年1月1曰前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废水类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
m3/t
PH值
总汞
氯乙烯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BOD5〕
悬浮物
硫化物
电石法
电石废水
一级
1O0
1
8
6~9
二级
250
2
三级
400
2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0.5
150
60
100
5
二级
0.05
200
80
250
三级
0.05
500
300
400
乙烯氧氯化法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5
100
30
100
7
二级
10
150
60
200
三级
10
500
300
400
表3 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89年1月1日至19966年6月30日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汞
石棉
活性氟
悬浮物
水银电解法
一级
0.005
5
70
1.5
6~9
二级
0.005
5
150
三级
0.005
5
300
隔膜电解法
一级
50
35
70
7
二级
50
35
150
三级
70
35
300
离子交换
膜电解法
一级
5
70
1.5
二级
5
150
三级
5
300
表4 聚氯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1989年1月1日至1996年6月30日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废水类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虔,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总汞
氯乙烯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CODcr)
悬浮物
硫化物
电石法
电石废水
一级
70
1
8
6~9
二级
200
1
三级
400
2
聚氟乙烯废水
一级
0.03
2
100
60
70
4
二级
0.03
5
150
80
200
三级
0.03
5
500
250
400
乙烯氧氯化法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2
80
30
70
5
二级
2
100
60
150
三级
5
500
250
350
表5 烧碱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96年7月1日起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生产方法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
m3/t
pH值
石棉
活性氯
悬浮物
隔膜电解法
一级
50
20
70
5
6~9
二级
50
20
150
三级
70
20
300
离子交换膜电解法
一级
2
70
1.5
二级
2
100
三级
2
300
表6 聚氨乙烯企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限值(1996年7月1日起建设的企业)
项目 级别 废水类别
生产方法
景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吨产品排水量m3/t
pH值
总汞
氯乙烯
化学需氧量(CODcr)
生化需氧量(BOD5〕
悬浮物
硫化物
电石法
电石废水
一级
70
1
5
6~9
二级
200
1
三缀
400
2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0.005
2
100
30
70
4
二级
0.005
2
150
60
150
三级
0.005
2
500
250
250
乙烯氧氯化法
聚氯乙烯废水
一级
2
80
30
70
5
二缀
2
100
60
150
三级
2
500
250
250
5 监测
5.1 采样点
汞、石棉、活性氯、氯乙烯应在车间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他污染物在厂排放口采样,所有排放口应设置废水计量装置和排放口标志。
5.2 采样频率
按生产周期确定采样频率,生产周期在8h以内,每2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4h采样一次。
5.3 产量的统计
企业的产品产量、原材料使用量等,以法定月报表或年报表为准。
5.4 测定方法本标准采用的测定方法见表7。
表7 测定方法
序号
项目
方 法
方法来源
1
PH值
玻璃电极法 GB 6920
2
悬浮物
重量法 GB 11901
3
化学需氧量CODcr
量铬酸盐法 GB 11914
4
硫化物
对氨基二四基苯胺比色法1)
5
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离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 7468
GB 7469
6
生化需氧量(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 7488
7
活性氯
N,N一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N,N一二乙基—1,4—苯二胺光度法
GB 11897
GB 11898
8
氯乙烯
气相色谱法2〕
9
石棉
重量法3) GB 11901
注:1)暂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有关才法标准颁市后,执行国家标准.
2)暂采用附录B规定的顶空气相色谱法,国家才法椿准颁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3 )暂采用重量法,国家方法标准颁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6 标准实施监督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附录A 混合废水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计算方法
(补充件)
C=...................................................(A1)
Qi=wiqi....................................................(A2)
式中:C—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Qi—某一产品一定时间内最高允许排水量,m3;
Ci—某一产品的某一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Wi—某一产品一定时间内的产量,t;
qi—某一产品单位产量最高允许排水量,m3/t;
Cj—其他某种废水的某一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
Qj—其他某种废水一定时间的排水量,m3。
注:i=1,2,3,....;表示非单一产品废水中第i种废水。
j=1,2,3,...; 表示其废水(生活及非生产直接按排水)中第j种废水.
附录B 水中氯乙烯的测定方法
顶空气相色谱法
(补充件)
B1 仪器
B1.1 气柑色谱仪,带FID检测器。
B1.2 恒温水浴,控温精度±1。C.
B1.3 气液平衡管(5OmL比色管,总体积75mL).
B1.4 注射器,1mL、5mL注射器,10~1OOmL微量注射器。
B1.5 医用反口橡皮塞。
B2 试剂
B2.1 甲醇,优级纯。
B2.2 色谱柱载体:GDX—103(30~60目).
B2.3 氯乙烯,纯度96%以上。
B2.4 氯乙烯标准贮备液;取1OmL容量瓶加入约9.8mL甲醇,开口放置1Omin,称重,准确至O.lmg。用带气密阀的注射器吸取5mL氯乙烯,在甲醇液面上方5mm处缓缓注入液面上。重新称重,稀释至刻度,盖好塞,摇匀。由净增重量计算氯乙烯浓度,再经适当稀释成中间溶液备用。
B3 步骤
B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若千支5OmL比色管,注人75mL纯水,用微量注射器分取不同体积的中间溶液午比色管叫使浓度分别为0.2,0.4,0.6,0.8,1.0μg/L。用反口塞封口,细铁丝勒紧。在反口塞上抽一长针头。钎尖在5OmL刻度处,另插一短针头,通过三通与通气系统相连。在恒定压力下,由短针向比色管内通人氮气,水由长针冒出,使水面降到5OmL刻度处,立即拔出长针,停止通气拔出短针0将比色管放人40。C恒温水浴中平衡4Omin,用预热到40。C的注射器抽取液上气体1mL,进色谱仪分析,记录峰高。每个比色管只能取气一次。同样用不加样甜韵纯水测定空白,绘制浓度一峰高校准曲线。
B3.2 取样
将水样平稳地沿管壁流入5OmL比色管,全部充满不留空间塞上反口塞,用细铁丝勒紧,带回实验室。
B3.3 测定
将取回样品按上述步骤进行排水,恒温平衡后,抽取1mL进色谱仪测定,记录峰高。
B3.4 色谱条件
色谱柱:φ4mm×2m玻璃柱,内装GDX—103。
柱温:50。C
检测器温度;150。C。
载气:高纯氮5OmL/min。,
氢气:5OmL/min。
空气:5OOmL/min。
B3.5 计算
氯乙烯浓度(μg/L)=C 1 ...........................(B1)
式中: Ci—氯乙烯标准溶液浓度,mg/L;
hi—标准溶液峰高,mm;
h2—相同进样量的样品峰高,mm。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标准所、锦西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福山、夏青、曹万君、曲秀兰。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⑹ 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规定指标是多少
国标里没有规定进水水质指标,但一般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都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如COD一般在200-400mg/L,NH3-N在30-50mg/L,SS在200mg/L左右。
⑺ 医疗废水余氯标准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总氯排放限值值为:0.5mg/L(日均)
注:
医院废水处理如用含氯回消毒剂进行消毒,工艺控答制要求为:
排放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大于等于一小时,接触池出口
总余氯3-10mg/L
预处理标准: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大于等于一小时,接触池出口
总余氯2-8mg/L
其他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检测方法上标准给出的是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和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进行测定
当然你还可以采用氯离子测定仪进行测试,不过这仪器也需要相当资金投入,你提到的试纸比色卡等方法还处于研究当中。
⑻ 生活污水的各项指标一般多少
常用污水指标一般有以下九种:
1、BOD5:污水平均浓度/(mg/L)200mg/L
生物化学需氧量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BOD的意义: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体的污染程度;c、判定处理厂效果;d、用于处理厂设计;e、污水处理管理指标;f、排放标准指标;g、水体水质标准指标。
2、CODMn/CODCr:污水平均浓度/(mg/L)100mg/L500mg/L
化学需氧量表示氧化剂有KMnO4和K2Cr2O7。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CODCr可近似看作总有机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难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用BOD/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CODCr≥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当BOD/CODCr<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不宜采用生物处理法。
3、SS :污水平均浓度/(mg/L)200mg/L
悬浮物质简写,水中悬浮物测定用2mm的筛通过,并且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为SS。交替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TS:污水平均浓度/(mg/L)700mg/L
蒸发残留物简写,水样经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溶解性物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灼烧碱量(VTS)(VSS):污水平均浓度/(mg/L)450mg/L150mg/L
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600℃±25℃经30min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6、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污水平均浓度/(mg/L)35mg/L15mg/L20mg/L0mg/L
氮在自然界以各种形态进行着循环转换。有机氮如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氨氮,氨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和硝酸盐氮(NO3—);另外,NO2—和NO3—在厌氧条件下在脱氮菌作用下转化为N2。
氮是细菌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质元素,当工业废水中氮量不足时,采用生物处理时需要人为补充氮;相反,氮也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7、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污水平均浓度/(mg/L)10mg/L3mg/L7mg/L
在粪便、洗涤剂、肥料中含有较多的磷,污水中存在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和聚磷酸等无机磷盐和磷脂等有机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样,也是污水生物处理所必需的元素,磷同时也是引发封闭性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PH值:污水平均值6.5~7.5
生活污水PH值在7左右,强酸或强碱性的工业废水排入PH值变化;异常的PH值或PH值变化很大,会影响生物处理影响。另外,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时,PH值是重要的操作条件
9.碱度(CaCO3):污水平均浓度/(mg/L)100mg/L
碱度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通常是以CaCO3含量表示。污水中多为Ca(HCO3)2和Mg(HCO3)2碱度,碱度较高缓冲能力强,可满足污水硝化反应碱度的消耗。在污泥消化中有缓冲超负荷运行引起的酸化作用,有利消化过程稳定。
除了以上的指标外还有活性污泥的指标,例如:污泥沉降比、污泥体积指数、污泥负荷、容积负荷、有机负荷、泥龄等来判断污泥的活性存活情况。
(8)污水中总氯测定值是多少扩展阅读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通常被称为污水排放标准,它是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废水中的水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标准。它是判定排污活动是否违法的依据。污水排放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
1、国家排放标准国家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或特定区域内适用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适用于全国范围。
2、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颁布的,在特定行政区适用。如《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适用于上海市范围。
3、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允许造纸工业、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钢铁工业、合成氨工业、航天推进剂、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等12个工业门类,不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⑼ 水质检测需要检测哪些数据
生活污水水质检测
环境水质检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景观水专、中水、废水的检测属。
生活污水监测其主要污染物监测项目包括: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化学需氧量:检测方法标准:GB11914-89;
生化需氧量:检测方法标准:HJ505-2009;
悬浮物:检测方法标准:GB/T11901-89;
氨氮:检测方法标准: HJ537-2009;
总磷:检测方法标准:GB711893-89;
总氮:检测方法标准:HJ636-201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方法标准:GB7494-87;
细菌总数(协作),检测方法标准:“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四版第五篇第2章四;
大肠菌群(协作),检测方法标准:“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四版第五篇第2章五。
以上由北京大元环境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为您解答,谢谢采纳。。。
⑽ 水质检测五项标准值在多少范围内
常规指标
微生物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CFU/mL) 100
毒理指标
砷(mg/L) 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mg/L) 10
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mg/L) 0.7
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
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pH (pH单位)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放射性
总α放射性(Bq/L) 0.5
总β放射性(Bq/L) 1
①MPN表示最可能数;CFU表示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
②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3] 判定能否饮用。
表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消毒剂名称 与水接触时间 出厂水
中限值 出厂水
中余量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 至少30min 4 ≥0.3 ≥0.05
一氯胺(总氯,mg/L) 至少120min 3 ≥0.5 ≥0.05
臭氧(O3,mg/L) 至少12min 0.3 0.02
如加氯,
总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
非常规
编辑
指 标 限 值
微生物
贾第鞭毛虫(个/10L) <1
隐孢子虫(个/10L) <1
毒理指标
锑(mg/L) 0.005
钡(mg/L) 0.7
铍(mg/L) 0.002
硼(mg/L) 0.5
钼(mg/L) 0.07
镍(mg/L) 0.02
银(mg/L) 0.05
铊(mg/L) 0.0001
氯化氰(以CN-计,mg/L) 0.07
一氯二溴甲烷(mg/L) 0.1
二氯一溴甲烷(mg/L) 0.06
二氯乙酸(mg/L) 0.05
1,2-二氯乙烷(mg/L) 0.03
二氯甲烷(mg/L) 0.02
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的总和) 该类化合物中各种化合物的实测浓度与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过1
1,1,1-三氯乙烷(mg/L) 2
三氯乙酸(mg/L) 0.1
三氯乙醛(mg/L) 0.01
2,4,6-三氯酚(mg/L) 0.2
三溴甲烷(mg/L) 0.1
七氯(mg/L) 0.0004
马拉硫磷(mg/L) 0.25
五氯酚(mg/L) 0.009
六六六(总量,mg/L) 0.005
六氯苯(mg/L) 0.001
乐果(mg/L) 0.08
对硫磷(mg/L) 0.003
灭草松(mg/L) 0.3
甲基对硫磷(mg/L) 0.02
百菌清(mg/L) 0.01
呋喃丹(mg/L) 0.007
林丹(mg/L) 0.002
毒死蜱(mg/L) 0.03
草甘膦(mg/L) 0.7
敌敌畏(mg/L) 0.001
莠去津(mg/L) 0.002
溴氰菊酯(mg/L) 0.02
2,4-滴(mg/L) 0.03
滴滴涕(mg/L) 0.001
乙苯(mg/L) 0.3
二甲苯(mg/L) 0.5
1,1-二氯乙烯(mg/L) 0.03
1,2-二氯乙烯(mg/L) 0.05
1,2-二氯苯(mg/L) 1
1,4-二氯苯(mg/L) 0.3
三氯乙烯(mg/L) 0.07
三氯苯(总量,mg/L) 0.02
六氯丁二烯(mg/L) 0.0006
丙烯酰胺(mg/L) 0.0005
四氯乙烯(mg/L) 0.04
甲苯(mg/L) 0.7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mg/L) 0.008
环氧氯丙烷(mg/L) 0.0004
苯(mg/L) 0.01
苯乙烯(mg/L) 0.02
苯并(a)芘(mg/L) 0.00001
氯乙烯(mg/L) 0.005
氯苯(mg/L) 0.3
微囊藻毒素-LR(mg/L) 0.001
化学指标
氨氮(以N计,mg/L) 0.5
硫化物(mg/L) 0.02
钠(mg/L)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