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环境污染主要五大类型
环境污染的五大类型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垃圾、土壤污染和噪音污染。
⑵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6)机器噪音,电磁辐射,二氧化碳污染;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粒子状污染物、酸雨。
(2)什么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扩展阅读:
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
1)公害性,环境污染不受地区,种族,经济条件的影响,一律受害。
2)潜伏性,许多污染不易及时发现,一旦爆发后果严重。
3)长久性,许多污染长期连续不断的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并不易消除。
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从传统毒理学观点来看,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单独作用,即当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物中某一组分发生危害,没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当这种作用等于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当它们在低浓度时,其联合毒害作用即为相加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不具备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当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时,称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之间、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间,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如动物试验表明,当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时又存在12.5ppm硒时,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⑶ 目前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环境污染源常分为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为害较大者如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废渣、工业生产中的有毒产物、农药等。
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是当今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它严重污染河流、土壤、地下水、大气,破坏环境,损害建筑物和设备,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存。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⑷ 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噪音污染、三废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白色污染。
1、噪音污染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你所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噪声不但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还能诱发多种致癌致命的疾病,也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所干扰。
2、废气、废水、废物
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物,排放到环境之中,不仅污染空气和水,其有毒物质通过土壤空气、土壤水或固体物质残留在土壤中,形成土壤污染,再通过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吸收形成生物污染。
人类生产活动日益扩大,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及地球上所有地区,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无孔不入,连高峰、极地也难逃其害。世界最高峰—一珠穆朗玛峰,终年是银白晶莹的世界,由于登山活动等原因也发生了污染。
3、水污染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4、光污染
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和彩光污染。光污染正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光污染的状况多为由镜面建筑反光所导致的行人和司机的眩晕感,以及夜晚不合理灯光给人体造成的不适感。
5、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⑸ 环境污染主要有()、()、()等、环境保护主要有()和()。
环境污染主要有(水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保护主要有(水治理)和(大地环境保护)。
⑹ 主要的环境污染类型有哪些
一种状态由洁净变污浊的过程叫污染。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响的污染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类型按照不同成因可分为以下几种: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污染性质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存,引起生态破坏,如沙漠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等。
土壤污染是最难处理的(相对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希望我们处处注意爱护环境,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少用或不用残留量较大的农药而改用环保农药。生活垃圾污染塑料:来源于商场、市场上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商品的塑料包装,一次性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餐具和杯盘,电器包装发泡填塞物,塑料瓶,冷饮皮,餐馆用的一次性塑料桌布等等。
⑺ 环境污染主要五大类型
答:
【1】五大类型复污染,是指制5大类污染物造成的污染。
【2】五大类型污染内容:
*
废水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
废气排放:造成空气污染
*
废渣排放:造成固体废物污染
*
噪声排放:造成噪声污染
*
危险废物排放:造成危险废物污染
⑻ 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1、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2、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3、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5、矿山废水、废渣。
⑼ 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哪几类
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 :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
按属性分:显性污染,隐性污染。
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污染、液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1]
陆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问题,每天千万吨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胶、玻璃等人类的第一号敌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从油船与油井漏出来的原油,农田用的杀虫剂和化肥,工厂排出的污水,矿场流出的酸性溶液;它们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结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鸟类和人类也可能因吃了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了有害程度,导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这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触了这些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
大气污染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
放射线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⑽ 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1、大气污染问题:
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全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全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目前,中国国土上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而且,荒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中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暴天气由50年代的5次增加到了90年代的23次。土地沙化造成了内蒙古一些地区的居民被迫迁移他乡。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15%-20%,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 WTO与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目前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9、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目前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上今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目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