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RO反渗透系统 它的简介 功能及作用
RO反渗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特制的高压水泵,将原水加至6—20公斤压力,使原水在压专力的作用下属渗透过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不能通过,随废水排出,只允许体积小于0.0001微米的水分子和溶剂通过。
保安过滤器内装有过滤孔径为5μm的滤芯。这些滤芯会过滤掉任何尺寸大于5μm的颗粒。对下游RO膜起到保护作用,否则RO膜表面极易结垢。较常用的渗透膜类别为聚酰胺膜,膜型式为卷式复合膜,该种型式的膜的除盐率可达99.5%。
由于RO膜易受水中PH值、余氯及水温的影响,故RO膜运行前对进水水质有严格要求:
PH 值:3~10
余氯值:<0.1mg/L
SDI15值:<5.0
水 温:<45 ℃
以上任一指标超出范围,均有可能使渗透膜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出水水质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并且膜的种类不同对进水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在调试前可以根据RO膜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确认。
⑵ 什么是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内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容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⑶ 反渗透膜一级和二级有什么区别
一、作为反渗透膜来讲,除了可能采用的膜类型不一样外,都是版反渗透膜,例如第一级反权渗透膜采取苦咸水膜,第二级反渗透膜采用超低压高脱盐率膜等。
二、一级和二级的区别。通俗地将,原水通过一个反渗透装置,其分为产水和浓水,这个装置称为第一级;如果另外一套反渗透装置的进水为前一个反渗透的产水,或者说第一级产水还不能达到要求,再通过一级反渗透进行处理,后面的这个反渗透装置称之为第二级。
希望能说清楚!
谢谢!
⑷ 净水器的几级是什么意思
是过滤的级数,即有几层滤芯。
以家庭使用的净水器五级过滤为例,有以下过滤等级:
1、第一级为滤芯又称PP棉滤芯(PPF);
2、第二级颗粒活性碳(UDF)滤芯;
3、第三级为精密压缩活性炭(CTO)滤芯;
4、第四级为反渗透膜或超滤膜;
5、第五级为后置活性炭(小T33)。
净水器不仅对自来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适用,也能过滤到常规自来水中的余氯,同时可以改善用水口感。
(4)反渗透膜系统N1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净水器的分类
1、活性炭型
活性炭型净水器最为常见,多用煤质、果壳(核)等含碳物质通过化学法或物理活化法制成,它有非常多的微孔和比表面积,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此外,在物理活化过程中,活性碳表面的非结晶部位上会形成一些含氧官能团,这些基团能使活性碳具有化学吸附、催化氧化及还原等性能,可有效去除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
2、反渗透型
反渗透型净水器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分离技术,该技术利用压力将水通过合成的膜,而这种膜会将污染物排除,仅允许纯水通过,其成本较高,净水效果较好,适用于水质较差的地区。
3、复合型
复合型净水器通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制成。在复合型净水器中,膜技术复合净水器净水性能优良,对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细菌、藻类等)有比较显著的效果,甚至在出水后即可生饮。
⑸ 一级反渗透与二级反渗透装置的区别
RO是英文来Reverse Osmosis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反源渗透,就是指反渗透膜(RO)。具有浓缩、提纯和分离的功能,同时又具有无污染、易操作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纯水制取、自来水净化、海水淡化以及苦咸水淡化、污水回用等领域。
双RO即双极反渗透,单级反渗透是只有一次反渗透膜过滤的方式,双级反渗透是经过第一级的反渗透膜系统过滤之后再通过第二级反渗透膜过滤所产生的纯净水。
⑹ 什么是一级反渗透水什么是二级反渗透水
一级反渗透是指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版操作。因为它和权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
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二级反渗透是指借助压力使水分子强迫透过对水分子有选择透过作用的反渗透膜,即是反渗透净水的原理。
这种装置为反渗透装置根椐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可以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进行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可除去水中98%以上的溶解性盐类和99%以上的胶体、微生物、微粒和有机物等。
(6)反渗透膜系统N1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应用领域
电子、医疗、食品、锅炉补给水等工业中纯水、超纯水的制备。太空水、蒸馏水的制备及啤酒和饮料用水的净化。高压锅炉补给水的预脱盐处理。
海水、苦咸水的脱盐淡化。制药、轻纺、化工、食品等工业用于分离、浓缩、液体脱色为目的的工艺。工业生产中对水溶液进行有用物质的回收及应用。其它以分离细菌、热源、胶体微粒及有机物为目的的分离过程。
⑺ 反渗透系统的概念是什么
反渗透系统基本组成部分
1)原水供水单元:原水可能是自来水、地下水、水库水或其它水源,但一般反渗透系统都有一个储水槽。在系统设计时要考虑避免二次污染,防止沙土、灰尘等机械杂质污染和发酵、水藻等生物污染的发生。
2)预处理系统:针对原水得水质指标和水源特点,设置合理的预处理系统,保证经过预处理的水质能够达到反渗透系统对于COD、SDI、余氯和LSI等的要求。对于一定的原水,不同的预处理工艺和污染因子去除效果会影响到反渗透膜元件类型、数量和系统参数的选择。在目前越来越多的反渗透系统被用于地表水和回用污水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系统性能和和效率,推荐优先选用膜法预处理(超滤/微滤)。请参考本书卷首较为详细的“美国海德能公司反渗透纳滤设计导则”。
3)高压泵系统:高压泵系统的压力(扬程)和流量的选择主要依据运行海德能设计软件IMSdesign的模拟计算结果。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在实际选型时,可以在计算结果推荐选型的基础上提高10%扬程和流量规格。反渗透高压泵要求使用性能高度稳定的耐腐蚀泵。泵系统一般由给水泵和高压泵组成,给水泵加在保安过滤器之前,用于高压泵供水和低压冲洗。在高压泵出口一般要安装手动调压阀和慢开电动阀。手动调压阀用于调节泵的出力,电动阀可以防止高压泵启动时发生水锤现象。
4)RO膜单元:RO膜单元由压力容器、膜元件、管道和浓水阀门等组成,是反渗透系统的核心。本章内容主要针对RO膜单元的设计,包括参数选择、流程配置、膜元件选型、膜元件数量和排列的选择以及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等。
5)仪表和控制系统:为了装置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便于过程监控,一般要配备温度表、pH计、压力表、流量计、电导率表、氧化还原电位计等仪表。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和监控由PLC、仪表、计算机系统和工艺模拟流程模拟屏执行,同时设有手动操作按钮和控制室操作按钮,系统具有联锁保护功能及报警指示功能。请参考本书第七章及第十三章相关内容。
6)产水储存单元:产水储槽(罐)主要考虑防止二次污染,容积和配置取决于后续工艺要求及用水量调节需要,在产水储存单元的设计中要考虑防止发生背压。
7)清洗单元:用于膜的化学清洗和消毒灭菌处理,具体设计参考第八章“污染与清洗”。
楼主可以去大禹网的资讯频道查找一下相关的资料。
⑻ 反渗透膜排列,按2:1排列,指的是什么意思一级,二级RO,各安排多少只,如10T 的
是指一级两段设计,一段RO的压力容器数及膜数与二段RO大致比例为1:2.
10吨的系统回通常答用小膜。我不太常算。
中、大系统如100吨/小时的通常用大膜,面积通常为365、400、440平方英尺,每只365膜产水大约1吨左右.但是这还跟进水水源水质有关,如果进水水质很好,也可以提高通量,单只膜产水量也就会相应提高。
如果你有水量、水质,可以发给我,我给你算。
⑼ 什么是反渗透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反渗透通常使用非对称膜和复合膜。反渗透所用的设备,主要是中空纤维式或卷式的膜分离设备。
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也可用于大分子有机物溶液的预浓缩。由于反渗透过程简单,能耗低,近2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现已大规模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见卤水)淡化、锅炉用水软化和废水处理,并与离子交换结合制取高纯水,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已开始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以及生化和生物制剂的分离和浓缩方面。
反渗透技术通常用于海水、苦咸水的淡水;水的软化处理;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提纯、浓缩、分离等方面。此外,反渗透技术应用于预除盐处理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的负荷减轻松90%以上,树脂的再生剂用量也可减少90%。因此,不仅节约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反渗透技术还可用于除于水中的微粒、有机物质、胶体物,对减轻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延长使用寿命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⑽ 反渗透膜的排列方式,什么叫一级二段这种排列方式是怎么确定的怎么设计的
多级系统指的是一级反渗透的出水作为二级反渗透的进水。一般就设两级系统。
一级就是只经过一次反渗透膜的过滤,二级经过了两次过滤。
两段,第一段的浓水出来后,作为第二段的进水继续过滤。一般最多可设三段。
可以在网络文库里搜索“陶氏手册第五章”可以找到详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