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纯水 > 净水厂怎么调节ph

净水厂怎么调节ph

发布时间:2025-07-02 02:14:37

『壹』 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什么

水处理工艺流程为:

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2、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对水的深度处理:

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1)净水厂怎么调节ph扩展阅读:

水处理工艺流程环境的影响:

1、PH值:

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

2、溶解氧

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

3、温度: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尽管在高温环境(50℃~70℃)和低温环境(-5~0℃)中也活跃着某些类的细菌,但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处理工艺

『贰』 急急急急急 求自来水厂的各个分系统控制对象分析

没有是啥系统,也没有系统图,所以只能给你典型的水厂系统控制对象分析。
1 生物预处理技术应根据水源、水质、水温变化,依据设计要求, 控制水力停留时间、运行水位,冲洗周期、气水比、生化水力负荷和排泥周期等工艺参数。
2 粉状活性炭技术应根据原水水质和出水要求,严格控制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投加点和投加方式
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投加点: 应考虑粉末活性炭与其它药剂相互抵消和协同作用的影响,合理确定粉末活性炭
的投加位置。由于粉末活性炭对氯等氧化剂的吸附有极强的优先选择性,粉末活性炭的投加点应与氯等氧化剂的投加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投加点的设置还应保证足够的吸附时间。
2) 投加方式:必须有防粉尘爆炸措施。干式投加时,以粉末活性炭在水中快速均匀分散开,减
少结团, 提高粉末利用率为原则。湿式投加一般要有专用设备,先配成浆状,搅拌均匀后再投加。
3) 投加量:根据原水水质进行搅拌试验做出的等温曲线为依据,合理确定投加量。
3 预氧化技术包括预氯化、高锰酸盐预氧化和预臭氧化。其投加量应根据水源水质和试验结果确
定药剂投加量、投加方式和投加点。同时要定期监测消毒副产物的影响,对于副产物有超标现象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 高锰酸盐预氧化时,应根据原水特点和出水要求适量投加,避免过量投加造成出水色度、锰
指标的超标。
2) 前臭氧量不宜过大,应结合当地原水水质通过试验确定投加量。
4 高浊度水预沉淀,当原水浊度较高时, 预沉淀应使浊度降到常规工艺可接受的标准。
5 结合水源PH值和生产混凝剂种类或去除目标污染物时,通过实验调整水源PH值,使混凝剂
药效或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值。
3.2.2 常规处理工艺、工序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净水药剂投加工序质量控制
1) 净水药剂的投加量,一般应以当日原水进行的混凝搅拌试验推荐值为参考数据进行投加。
并依据其混凝效果进一步调整,确定合理的加注率。
2) 投加净水药剂的浓度,应按制水生产工艺、药剂种类和计量装置的需要进行配置,计量投
加。
3) 净水药剂的投加点,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点和对混合强度的要求及其在制水工艺中的作
用,调整适宜的投加点。混凝剂应加在混合的最佳处,有机高分子净水剂一般加在混合工序之后,絮凝工序的始端。
.2 混合工序质量控制
1) 混合强度应满足投加的净水药剂快速均匀扩散到水中。
2) 利用进水泵进行混合的工艺,药剂投加点不得设在水泵的吸水管路上,防止因带入气体而
影响水泵及其后序的工作质量。
.3 絮凝工序质量控制
1)应按设计要求和实际生产水量,通过调整絮凝工序设施、设备运行数量控制进出口流速、
运行水位、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
2)对絮凝效果进行控制,可采用对加药混合的水样做烧杯实验和对絮凝池出口形成的絮体通过
观察其形态和与水体的分离度来判断絮凝效果,调整絮凝剂的投加量。
3)应定期排除絮凝池的积泥。
4 沉淀、澄清、气浮工序质量控制
1) 应严格控制其运行水位。对于沉淀池根据原水水质情况控制连续排泥时间和排泥周期。对
于澄清池应根据泥渣的沉降比控制回流量、排泥和排泥时间。对于气浮池应根据浮渣厚度和出水水质确定清渣时间和周期。
3)应定期停池清理池中死区积泥。
4)严格控制沉淀、澄清出水水质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
5 过滤工序质量控制
1) 应按生产实际情况,依据设计要求,控制滤池滤速、运行水位、冲洗周期、冲洗时间、冲
洗强度等工艺参数。
2)严格控制滤后水质,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一般滤后水浊度应优于出厂水浊度标准。
3)应定期对滤池滤床、承托层进行相关技术参数的测定。如:滤料层厚度、承托层平整度、滤
床冲洗膨胀率、滤料级配、滤料含泥量等。并对测定参数进行分析,对测定的技术参数严重偏离设计要求的应对滤池进行维修以保证滤池的运行效果。
4)滤池冲洗后,应采取措施控制投入运行时滤池的初滤水浊度。
6 消毒工序质量控制
1)化学法消毒剂的投加量应以消毒试验推荐值为参考数据进行投加。并依据处理水量、水的pH
值、水温和接触时间等参数调整投加量。
2)一般氯气消毒,可采用一点加氯法或多点加氯法。并应严格控制游离氯与水体的接触时间大
于30分钟。严禁将液氯向水体中直接投加。并必须具备安全可靠启动有效的氯气吸收或中和的设施。
3)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时,应将有效氯在水体中的浓度作为消毒的控制指标,有效氯与水体的
接触时间应大于30分钟。
4)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一般在使用现场制备,应严格控制制备原料的稀释浓度,制备车间
禁用火种、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施。同时应对水中二氧化氯含量建立快速、灵敏、适合现场操作的检测方法。实现对二氧化氯消毒工艺的有效控制。
5)出厂前加氨的工艺系统,应严格控制氯、氨的投加比为3~4:1。并应具备安全可靠启动有效
的氨气吸收的设施
7 清水池工序质量控制
1)根据设计和生产实际的要求,应严格控制清水池的水位。严禁超上、下限(最高、最低水位)
运行。应装有在线连续检测水位计和固定式水尺。
2)当送水量低于最高设计负荷时,清水池应在24小时内有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运行过程,
以防止池内滞留区存水时间过长。
3)清水池的通气孔、检修人孔,均应有卫生和安全防护措施。
4)应定期对清水池进行清洗,地下水池排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抗浮采取相应的措施。
3.2.3 深度处理工序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物活性炭的反冲洗不宜采用含氯水,宜采用专用冲洗水池或水箱。
2 活性炭滤池进水,应严格控制浊度小于1NTU。
3 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依据设计要求控制活性炭滤池滤速、接触时间、反冲洗强度等工艺参数。
4 活性炭失效的评价指标不能仅依据活性炭性能指标降低程度,而应同时依据处理后水质能否稳
定达到规定的水质目标为依据。
5 活性炭经评价失效后,需再生处理或更换。
3.2.4净水厂污泥处理工序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经浓缩、脱水后的污泥干固率应≥22%。
2洗池水经沉淀后上清液和污泥浓缩上清液回用时,其沉淀、浓缩过程加注的有机絮凝剂为阴离
子聚合物方可回用。回用的水质经与原水掺混后符合三类水体的标准。
3污泥脱水后的脱水液禁止回用,当排入下水道时应符合排放标准,脱水液中残留有机絮凝剂不应对下水道造成影响。
3.2.5地下水处理工序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取水构筑物应布置长期观测设施,监测地下水开采动态。长期观测网、长期观测孔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地下水水源水质监测,应按GB/T14848有关规定执行。
3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构筑物的防护范围,应根据水源地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分布。
4在单井或井群保护区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修建渗水坑,不得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5 地下水水质应符合GB/T14848的要求。若限于条件限制需加以利用时,针对超标的水质项目,应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处理后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对于超标的水质项目,应每日检测原水和处理后的水。
6地下水净水处理设施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范运行。对于设计好的处理工艺,必须设计单位提供运行操作规范。
7 地下水处理采用的氧化剂、消毒剂、吸附剂、阻垢剂、滤料等所有涉水产品不应对水质产生污染。
8 地下水铁锰去除工艺质量控制程序
1) 自然氧化法除铁锰: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曝气量,运行效果好坏与水中的有机物、
碱度、还原性物质、水温有关。一般采用较细的滤料、较厚的滤层和较低的滤速。
2) 接触氧化除铁锰: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曝气量,一般可在滤速较高的条件下运行。
3) 氧化法直接过滤除铁锰:
① 氧化剂投加量直接关系到处理效果,因为水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实际需要量要高于理论值,
具体投加量需要进行实验室试验。
② 液氯、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要考虑消毒副产物和剩余氯量,避免出厂水余氯太大,影响
用户使用。
③ 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需控制投加量,避免过量投加造成出水色度、锰指标的超标。
④ 臭氧作为氧化剂,需考虑氧化后水中余臭氧问题。
4) 滤池的运行管理符合本规程4.8.1的规定
9 地下水石灰软化工艺质量控制程序:
1)水的pH值和药剂投加量是该技术的关键。通常通过烧杯试验、模型试验进行确定。
2)投加石灰后,出厂水的pH值会较高,出厂水应进行酸中和。
10 地下水膜处理工艺质量控制程序
1)为了防止膜污染,采用超滤膜、微滤、砂滤作为纳滤设备的前处理工艺,以去除水中铁锰、
粘泥等,降低膜污染。
2)在膜系统停止运行时,不能使膜变干,必须对膜进行定期清洗,防止微生物的繁殖。
3) 纳滤膜处理过程中出现以下的情况,应进行冲洗。
(1)当进水水质一定,处理水电导率增加明显时;
(2)高压泵压力增加8%—10%以上,才能保证膜通量不变时;
(3)进水量一定的情况下,膜装置的进出口压差明显增加时。
11地下水氟处理工艺质量控制程序
1)絮凝沉淀法工艺:氟离子絮凝沉淀法常用的絮凝剂为铝盐。硫酸铝除氟混凝最佳pH为6.4~
7.2,投加量大(100~300 mg/L)。聚铝絮凝沉淀的pH范围为5~8,使用铝盐混凝剂除氟,要定期检测出水中溶解铝。
2)吸附过滤工艺:用于除氟的常用吸附剂主要有活性氧化铝、斜发沸石、活性氧化镁、磷酸三
钙、骨炭、活性炭。不同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容量也不同。
12 消毒工序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程3.2.2.中第六款的规定。
13 清水池工序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程3.2.2.第七款的规定。
3.3 制水生产工艺安全
3.3.1 制水生产工艺及其附属设施、设备应保证连续安全供水的要求,关键设备应有一定的备用量。设备易损件应有足够量的备品备件。
3.3.2 制水生产工艺应保证出厂水水质的安全,并符合下列规定。
1供水厂应根据各自的水源流域内可能的污染源,制定相应的水源污染时期的水处理技术予案和
生产指挥预案。
2一般水厂均应具备临时投加粉末活性炭和各种药剂的应急设备与设施。
3.3.3 供水厂应针对突发事件,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大面积传染病流行期可能给水厂生产带来的影响,制定安全生产预案。
3.3.4 为保证制水生产过程的安全,对于有害气体、压力容器、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及各专业的安全要求。

『叁』 净水厂的净水过程是什么

1. 先从河流等处引水至处理厂,同时用滤网滤除大型物体
2. 掺入明矾,将泥土等物与明矾粘合成矾花,然后沉淀水以滤除矾花
3. 当水流过沙和沙砾群时,滤除了一些有机物和化学成分
4. 把氯加入水来杀死剩下的微生物

『肆』 智慧水务建设浪潮!全国32家智慧水厂大盘点

智慧水务建设浪潮正席卷全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指导,智慧水厂成为供水行业发展趋势。水务加对近10年新建或升级的32家智慧水厂进行了盘点,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水厂的风采。

北部水厂隶属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位于白云区石井镇,总设计供水规模150万立方米/日,一期为60万立方米/日。2019年1月常规工艺运行通水,2019年9月超滤膜车间试运行通水,确保居民喝上优质自来水。北部水厂是创新智慧水厂,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实现安防智慧防控、药剂精准投加、泵站智能调度和能源智能监测等功能,保障高效运行。

杨树浦水厂隶属于上海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始建于1883年,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它经历了多次扩建,占地面积增加3倍,日供水能力达40万立方米,成为东亚第一大水厂。现在,它已转型为集工艺合理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水厂,年供水量超过4亿立方米,约占上海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

南京北河口水厂隶属于南京水务集团,始建于1929年,是拥有现代化生产线的百万吨级水厂。通过完善的新、老厂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就地、现场、远程”三级控制,各类生产数据实现在线监测,自动生成生产报表,具备预警和报警功能。

宗关水厂创办于1906年,经过多次扩建改造,现已发展成为日供水能力为105万立方米的现代化大型自来水厂,服务人口超过200万,成为自来水水质标准行业领先者。

泰和水厂隶属于上海城投水务集团,建于1995年,历经三次大规模扩建,有4个系统,是市北部地区最大的主力供水水厂,为宝山区南部、静安区北部、普陀大部分区域和嘉定西南区域约200多万居民提供更优质的饮用水。

宋六陵水厂隶属绍兴市制水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单体规模最大水厂,采用在线仪表实时监测、人工定期比对检测和外部机构突击抽检相结合的人机联动检测手段,确保水质安全。

郑州航空港第二水厂隶属于郑州航空港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设计规模80万立方米/日,一期为20万立方米/日,采用超滤膜工艺,水质标准居国内领先水平,运用自动化、信息化、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运营全过程自动化及现场无人值守。

苏州相城水厂隶属于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水源取自太湖金墅港水源地,设计总规模70万立方米/日,是江苏省内地级市水司中第一家采用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自动化程度较高。

乐楠水厂是乐清市供水集团下属的综合型净水厂,设计总规模为60万立方米/日,一期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日,水源取自永嘉楠溪江,通过自动化控制手段实现阀门自动调节远程控制和计算机辅助决策。

锡东水厂由锡山市自来水公司投资建设,设计生产能力80万立方米/日,经过多次扩建和调整,已形成30万立方米/日的生产能力,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和安防智慧化的管理。

临江水厂位于浦东新区与闵行区的浦东交界处,水源地为青草沙水库,供水能力为60万立方米每天,运用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实现生产实时监控、运行数据分析、设施自动运行和远程控制。

合肥供水六水厂设计供水规模60万立方米/日,引入深度净水工艺,升级臭氧消毒设备,确保高质高效节能运行。

闲林水厂是杭州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山地、重力流水厂,水源借助地势的“高差”自流,出水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实现节能环保的高位供水。

东钱湖水厂隶属于宁波自来水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规模50万立方米/日,采用重力自流供水,省去了二级泵房,实现高效节能运行,智能化程度高。

宁波桃源水厂隶属于宁波市供排水集团,设计日制水能力50万立方米,采用全自动化管理,实现自动化操作,生产运行高度智能化。

武汉金口水厂一期设计能力25万立方米/日,2018年扩建至50万立方米/日,采用常规处理工艺与深度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式,正在进行智慧水务升级改造。

鱼嘴水厂隶属于重庆两江水务集团,一期供水设计能力为20万立方米/日,2019年二期扩建至40万立方米/日,实现净水全流程自动化。

苏州胥江水厂由原横山水厂迁建而来,设计规模为30万立方米/日,采用在线仪表和人工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过程水质监测,2019年完成了渔洋山泵房的物联网智慧改造。

新洋湖水厂隶属于江西省景德镇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日供水量25万立方米,采用全集成数字化运营管控、全流程自动化、智能联动安防管理等技术,实现无人值守。

江东水厂隶属于宁波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建于1956年,经过多次扩建改造,制水能力达到35万立方米/日,采用集中和就地控制的生产方式,实现自动化操作。

徐泾水厂隶属于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初期规模7万立方米/日,后逐步扩建至20万立方米/日,采用深度处理改造,2021年6月1日成功投运二氧化碳调控pH新工艺,成为上海首家实现原水pH调控的自来水厂。

深圳光明智慧水厂由深圳市深水光明水务有限公司在两座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的水厂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最终建成两座智慧水厂,包括全集成数字化运营管控、全流程自动化、智能联动安防管理等内容。

岛北水厂是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现代化渔农村供水水厂,一期供水规模8万立方米/日,远期规划规模16万立方米/日,采用常规加深度水处理工艺,实现高度智能化、自动化和无人化。

南太湖水厂由长沙(中国水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于2018年7月10日建成投产,二期于同年10月启动,2019年7月中旬竣工,成为湖南省首个无人值守水厂,设计总规模达到16万立方米/日。

贯泾港水厂隶属于浙江嘉源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化管理,配备自动监测仪表,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生产自动化运行。

盐田港水厂隶属于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运用“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变化趋势和异常波动的实时监控和预测,保证水厂高效稳定运行。

高明水厂隶属于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投资约3.2亿元,经过扩建,实现新增产能10万立方米/天,致力于打造无人化智能水厂。

内江第二水厂隶属于内江市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水能力10万立方米/天,为内江市数十万人口和重要单位提供供水保障,采用“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手段优化运行。

西咸新区第三水厂由西咸水务集团投资建设,设计水处理能力总规模近期5万立方米/天,远期10万立方米/天,主要面向西咸新区静脉产业及周边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工业用水保障。

北京路水厂隶属淮安自来水有限公司,占地面积36亩,取水水源为古淮河,设计水处理工艺采用常规工艺,并率先应用MIEX深度处理技术。

太白湖水厂隶属于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设计供水规模每日4万立方米,采用无人值守的“智能化”供水模式,实现调度监控中心的全自动智能化控制。

坝光水厂隶属于深圳水务集团,设计建设规模为4万立方米/日,是大鹏新区首座深度处理工艺水厂,通过优化管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运维数字化管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少人”“无人”智慧化水厂。

智慧水务建设浪潮推动下,全国32家智慧水厂的数字化提升改造已初见成效,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设计理念、净水工艺和出厂水质等方面,为提升供水质量、保障民生用水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更多水厂的数字化跃升,智慧水务将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人民提供更安全、便捷、优质的用水服务。

『伍』 净水厂内实验室监测的废水怎么收集

净水厂内实验室监测的废水处理方法:
有独立洗渣槽的斗底沉渣池,初专次沉淀池,生物滤池属,有重力回流至原废水湿井循环管线的最终沉淀池,处理污泥的单级消化池及干化床。
回流至原废水湿井的有以下废水:洗渣槽的隘流,最终沉淀池的回流污泥,干化场的排泄水和消化池的澄清液。

阅读全文

与净水厂怎么调节ph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ro膜市场分析报告 浏览:396
潮州废水处理 浏览:752
csgo144显示器提升 浏览:176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怎么回 浏览:150
高钙废水 浏览:148
化学镍废水磷如何处理 浏览:32
海参用纯净水泡目的是什么 浏览:272
印染厂污水排放台账 浏览:837
废水处理中如何去除锡 浏览:951
中央电视台使用什么净水器 浏览:785
除垢剂不锈钢锅能用不 浏览:925
排污提升器能接洗衣机吗 浏览:236
汽车滤芯换什么型号好 浏览:331
荥阳污水排到了哪里 浏览:419
超滤脱除胶体硅 浏览:360
君威的空气滤芯怎么拆开 浏览:457
脉冲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浏览:602
富士和复合树脂谁好 浏览:657
水分子比ro膜大 浏览:31
上海瓶装纯净水哪个牌子好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