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三化学 自制简易净水器各部分作用
纱布都是起过滤作用的 小卵石是用来过滤大的杂质 石英砂是用来过滤细小的不可溶解的杂质 活性炭是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例如 是有颜色的水变清澈 蓬松棉是为了防止活性炭一起随水流出
⑵ 如何制作得好化学的简易净水器(紧急)最好有视频也就
A、铅笔芯能导电是利用铅笔芯内的石墨具有导电性,导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用简易净水器净水只是将一部分杂质与水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自制汽水中柠檬酸与小苏打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水和酒精混合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有的水分子穿插到酒精分子间隔中去了,有的酒精分子穿插到水分子之间间隔中去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⑶ 净水器是什么做的
1)陶瓷过滤外壳过滤原理(一级过滤):
陶瓷过滤壳的过滤精度达到0.5微米,为物理过滤方法。
自来水经过陶瓷过滤壳,可以有效过滤寄生虫、铁锈、悬浮物等杂质,将杂质阻隔在陶瓷体的表面。
2)内置KDF铜锌合金过滤材料过滤原理(二级过滤):
用于去除余氯(漂白粉)和重金属(铅、汞、铬等)。
KDF去除余氯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Zn+HOCl+H2O+2e—Zn2++Cl-+H++2OH-
KDF去除重金属铅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Zn/Cu/Zn+Pb2+ →Zn/Cu/Pb+Zn2+
KDF去除重金属汞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Zn/Cu/Zn+Hg2+→Zn/Cu/Hg+Zn2+
3)形成“选择性过滤”功能的原因: 陶瓷过滤外壳和KDF滤材都不会将钙、镁等有益的矿物质离子过滤,因此自来水中对于婴幼儿有益的矿物质群得以保留,形成独特的选择性过滤功能。
1、超滤膜的制水流程
自来水先进入超滤膜管内,在水压差的作用下,膜表面上密布的许多0.01微米的微孔只允许水分子、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透过,成为净化水。而细菌、铁锈、胶体、泥沙、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则被截留在超滤膜管内,在超滤膜进行冲洗时排出。
2、超滤膜冲洗流程
超滤膜使用一段时间后,被截留下来的细菌、铁锈、胶体、悬浮物、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会依附在超滤膜的内表面,使超滤膜的产水量逐渐下降,尤其是自来水质污染严重时,更易引起超滤膜的堵塞,定期对超滤膜进行冲洗可有效恢复膜的产水量。
3、超滤膜滤芯
将成束的超滤膜丝经过浇铸工艺后制成如下图所示的超滤芯,滤芯由ABS外壳、外壳两端的环氧封头和成束的超滤膜丝三部分组成。环氧封头填充了膜丝与膜丝之间的空隙,形成原液与透过液之间的隔离,原液首先进入超滤膜孔内,经超滤膜过滤后成为透过液,防止了原液不经过滤直接进入到透过液中。
4、超滤膜滤芯膜丝总面积的计算:
在单位膜丝面积产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滤芯装填的膜面积越大,则滤芯的总产水量越多,
其计算公式为:
S内=πdL×n
S外=πDL×n
其中:S内为膜丝总内表面积,d为超滤膜丝的内径;
S外为膜丝总外表面积,D为超滤膜丝的外径;
L为超滤膜丝的长度;
n为超滤膜丝的根数。
内压式和外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
一支超滤膜由成百到上千根细小的中空纤维丝组成,一般将中空纤维膜内径在0.6-6mm之间的超滤膜称为毛细管式超滤膜,毛细管式超滤膜因内径较大,不易被大颗粒物质堵塞。
按进水方式的不同,超滤膜又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
1、内压式:
即原液先进入中空丝内部,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浓缩液则留在中空丝的内部,由另一端流出,其流向参见下图所示:
2、外压式:
中空纤维超滤膜则是原液经压力差沿径向由外向内渗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而截留的物质则汇集在中空丝的外部,其流向见图所示:
超滤膜的性能表征
超滤膜的性能通常是指膜的物化性能和分离透过性能,物化性能主要包括膜的机械强度、耐化学药品、耐热温度范围和适用PH值范围等,分离透过性能主要指膜的水通量和切割分子量及截留率。
超滤膜材料及特性
主要材料:
膜材料代号
膜材料 代号
聚乙烯 PVC合金
聚砜 PS
醋酸纤维素 CA
再生纤维素 RC
聚丙烯腈 PAN
聚偏氟乙烯 PVDF
聚丙烯 PP
聚乙烯 PE
聚醚砜 PES
芳香聚酰胺 APA
聚砜酰胺 PSA
聚乙烯醇 PVA
聚氯乙烯 (PVC):
这种材料制造的超滤膜具有优良的机戒强度和耐化学腐蚀性,材料来源广泛,成本适中,可以做出优质的超滤膜,
①:(SDI15)
②: <1 产水浊度
③: <0.1NTU 去除0.1μm以上颗粒(10wt%)
④:滤后水中0.1μm以上颗粒含量为0.3-0.5个/ml 去除总大肠菌群: 每100ml产水水样中未检出去除粪大肠菌群: 每100ml产水水样中未检出去除细菌: 每1ml产水水样中未检出 。
内压式中空丝膜材质: 合金PVC 封胶材料, 环氧树脂截留分子量(道尔顿): 100,000 标准膜面积(m2): 10 中空纤维丝数量: 3100 中空纤维丝内外径(mm): 1.0 /1.66 建议工作条件:建议透膜压力(TMP)(MPa):0.04-0.08 最高进水压力(MPa): 0.3 最大跨膜压差(MPa): 0.2 最大反洗跨膜压差(MPa): 0.15 上限温度(℃): 40 下限温度(℃): 5 PH值耐受范围: 2-13 运行方式: 全量过滤或错流过滤 典型工艺条件:反洗流量(L/m2/h): 2-3倍产水流量反洗压力(TMP)(MPa): 0.06-0.12 反洗时间(sec): 20-180 反洗周期(min): 20-60 顺冲流量(L/m2/h): 1.5-2倍产水流量顺冲时间(sec): 10-30 顺冲间隔(min): 10-60 化学清洗周期(d): 6-180 化学清洗时间(min): 15-120 化学清洗药品: 柠檬酸、NaOH / NaClO、H2O2 立升PVC合金毛细管式超滤膜组件 • 膜材料是耐污、亲水的改性PVC。 • 通量持久稳定,抗污染能力强。 • 可以短时承受200ppm余氯环境,适用的PH范围2-13。 • 完全除菌,产水浊度小于0.1NTU。 • 交叉流设计,排除脏堵,提高寿命。 • 产品水的SDI15< 1(原水浊度小于20NTU时的测试值)。
1:自来水:采用PVC超滤膜+超滤伴侣(活性碳+超滤膜)
超滤伴侣说明:活性碳作为水处理中主要去色、味、嗅、氯化物、重金属,而活性碳没有除菌处浊功能,反而会掉碳渣及滋生细菌,在活性碳滤后的水在通过PVC合金超滤膜可彻底解决活性碳中的负作用。
注:活性碳为耗材品,一般使用6—12个月必须更换。
2:地下水及湖水说明:
地下水及湖水是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但该两种水源需凭检测报告数据进行深度处理,根据不同的水质配备不同的工艺流程,过滤地下水主要滤材有:RO膜、PVC合金超滤膜、锰沙、KDF、活性碳、三氯甲烷、软水树脂、碟片过滤器、矿化石等
注:根据不同的水源采用不同的材料。
PAN膜:
● 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有耐酸、耐碱以及耐水解的性能,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 膜丝具有很好的强度和柔韧性;
● 经过亲水改性,产水量大,并具备很强的抗污染性。
● 膜丝配方材料少,工艺容易控制,不会出现象PVC原料配方材料多而导致膜本身的异味问题。
PVDF膜:
● 耐紫外线,有优良的耐污染和化学侵蚀性能;
● 耐热温度可以达到140℃,可采用超高温的蒸汽和环氧乙烷杀菌消毒;
● 能在较宽的PH(1-13)范围内使用,可以在强酸和强碱和各种有机溶剂条件下使用。
影响超滤膜产水量因素
1、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温度升高水分子的活性增强,粘滞性减小,故产水量增加。反之则产水量减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滤系统在冬天和夏天的产水量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2、操作压力对产水量的影响:在低压段时超滤膜的产水量与压力成正比关系,即产水量随着压力升高随着增加,但当压力值超过0.3MPa时,即使压力再升高,其产水量的增加也很小,主要是由于在高压下超滤膜被压密而增大透水阻力所致。
3、进水浊度对产水量的影响:进水浊度越大时,超滤膜的产水量越少,而且进水浊度大更易引起超滤膜的堵塞。
4、流速对产水量的影响:流速的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不像温度和压力那样明显,流速太慢容易导致超滤膜堵塞,太快则影响产水量。
选择净水器的5条:
一、看它是化学制水还是物理制水,所谓的电解水机都是化学制水,所以不要选用经过化学反应过程制水的净水器而要选用物理制水的制水机.
二、看它是粗滤还是钠滤,粗滤和超滤是不能过滤干净的,钠滤可以,分辨是不是钠滤看机器是否有高压泵,因为钠滤孔径只有0.0001微米,自来水的水压是不能让水通过的,必须通过高压泵才可以做到.所以必须用电.
三、看它是纯净水还是活净水,也就是看它RO滤芯之后是否有能量活化滤芯.
四、TDS数值,0-5纯净水,5-50活化矿物质水,50-120二级饮用水,120-180管网污染水,180以上工业污染水.
五、理性消费:消费者在购买净水器的同时应该理性面对不同净水器厂家所推出的不同说法,净水器不是一次性家用电器,关乎消费者自身身体健康,购买时应考虑该净水器品牌是否经过国家质量监督局检验,是否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否符合中国净水器行业标准。在此前提下还要考虑该品牌净水器日后服务是否完善,避免安装后联系不上厂商(或联系困难)耽误净水器正常的保养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净水器的持久耐用性,一般品牌净水器使用寿命为15-20年。
⑷ 净水器过滤原理是什么净水器是如何过滤的
1、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活性炭: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2、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3、钠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4、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水处理技术有多种,如预沉、混凝、澄清、过滤、软化、消毒等。目前常用对水进行过滤净化多采用膜法分离技术,膜法分离技术通常分微滤、超滤、钠滤、反渗透四大类。
⑸ 一体化净水器原理图
一体化净水装置和城市供水厂的净化流程一样。它有: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水质稳定装置、反冲洗装置、水泵及电气控制柜。分别介绍如下:
1、混凝池:投加混凝剂的原水由进水管进入混凝池内,用特制的搅拌机搅动,使水中的悬浮物和混凝剂充分接触反应形成矾花。一般净水装置是采用涡流反应来使水和混凝剂混合,但效果受水量的变化而不稳定。该净水装置则用搅拌机混合,不受水量变化而影响效果。
2、沉淀室:水经加混凝剂混凝后形成矾花,流到设备的沉淀池内进行沉淀,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法,经过梯形斜板沉淀室沉淀完成固液分离,沉淀下来的污泥排入泥斗。
3、过滤池:经沉淀后的水流到过滤池过滤,滤池结构:底部为布水管,中部为石英砂,上部为无烟煤。过滤速度为10m/h,最后清水流到清水池内消毒处理后饮用。过滤池反冲周期为12小时左右,反冲时间为5-10分钟。
(5)净水分离器怎么制作扩展阅读
重力式一体化净水器,是有设有缩口的改进型喉管及格网、折板、水力反应等设施的综合净水器设备,将絮凝、澄清和过滤工艺紧凑合理地组合成一体,能方便地将一般地面水源原水净化成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用水。
主要适用于广大农村、乡镇、农场、部队营房和中小企事业单位改善生活饮水水质使用,适用于工业用水软化,除盐工艺的水处理,同时也合于某些以分离去除水中悬浮物及胶体杂质为主要目的的接近中性的生产废水的净化使用。
⑹ 最简单的净水方法
利用“毛细现象”原理制作简易的脏水净化器。这招净水方法很简单,但是野外生存时真的很有用。
【问题分析】“毛细现象”对于植物生长而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该现象,植物能将土壤中的水分从根部传输到顶部各个枝叶,保证植物体生长所需的水分供给。今天,我们利用该现象原理,制作简易的脏水净化器。
实验所需材料
玻璃杯2只、面巾纸1张
沙土少许、搅拌勺1个
实验操作步骤
1.取少量沙土倒入杯中。
2.往水杯倒入清水。
3.用勺子轻轻搅拌。
4.将面巾纸卷成条状。
5.将卷好的面巾纸两头分别放在两个杯子中,其中一个杯中装有浑水,另外一个杯子是空的。将纸的一端浸入浑水中,并观察水分吸附情况。
现象及原理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纸巾一端浸泡在泥水中,水会沿着纸巾逐渐爬升,逐渐浸透纸巾并从另一端滴出来,并且水不再是浑浊而变成清澈的水。
由于面巾纸的纤维可以将水分子吸上来,即我们常说的“毛细现象”,由于沙土不能被吸附上去,水和泥沙就此分离开来,因此滴落在空杯子里的水就是干净的了,从而实现了净化脏水的功能。
毛细现象(capillarity)是指在一些线度小到足以与液体弯月面的曲率半径相比较的毛细管中发生的现象。毛细管中整个液体表面都将变得弯曲,液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扩展到整个液体。究其原因,全在于液体表面张力和曲面内外压强差的作用。大家有兴趣可以查阅更多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在此就不赘述了。
⑺ 自制家用净水器
找净水机网站的话 我觉得有个网站非常不错 叫直饮机网,好像上面有介绍国内比较知名的净水器生产商,如:泉来,美的,净之泉等
我国家用净水器的工艺特点
1.周玲玲 2.武道吉 3.张永吉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2. 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 东 济南, 250101;
3.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
1 前言:概述了以活性炭和膜过滤技术为核心的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工艺及净水效果,并介绍了以这两种工艺 为基础的复合型家用净水器净水工艺.针对我国现今净水器发展状况讨论了净水器相关生产标准,管理办 法,并对家用净水器发展方向做了简单展望. 关键词:家用净水器; 活性炭; 膜过滤; 紫外线消毒
2 家用净水器的主要净水工艺及其特点 2.1 活性炭净水器
我国自来水厂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 这种净化工艺主要是去除悬浮物, 胶 体和细菌, 而其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率是极低的, 同时消毒时消毒剂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 反应,生成大量的致癌有机卤化物(三卤甲烷,卤乙酸等);另外随着水源污染的加剧,通过 传统的净化工艺处理的出水已很难满足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对饮用水卫生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净水器走进家庭, 已成为现代居民生活的趋势. 家用净水器作为一种微型化的水质深度处理装置. 它的发展速度很快, 其社会需求量也 很大.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很有发展前景.
对家用净水器的研究与开发始于六十年代, 在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至今. 现在 对家用饮水净水器的研究主要是除有机物与无机污染物和除菌. 按工艺流程, 其净水技术主 要有以下几种:
活性炭是目前所有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深度处理技术, 可经济有效地 去除嗅,味,色度,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及其它人工合成有机物,且生产方便.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 内部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 其中微孔构成的内 表面积占总面积的 95%以上,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微孔吸附作用.活性炭的孔径 特点决定了它对不同分子大小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同. 活性炭的孔隙一般可分为大孔, 过渡 孔和微孔.大孔主要分布在活性炭表面,对有机物的吸附作用甚微.过渡孔是水中大分子有 机物的吸附场所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微孔的通道.微孔则是活性炭吸附有机物的主要区域. 炭粒之间形成了具 压缩活性炭棒是将细炭粉经过烧结加以粘合剂压缩而成的活性炭体, 有特定孔隙分布的立体交错的网状结构. 通过粉状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将水中的浊度, 有机 物等去除, 通过压缩活性炭棒的立体网状结构所具有的筛分作用又可以截留大分子物质, 细 [1] 菌等.试验表明 :采用压缩活性炭棒联用技术的家用净水器安全性高,这种净水器发展 前景广阔.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净水器对高锰酸盐指数,浊度,色度,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NH3—N等水质参数去除效果明显.
项目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No. 2008ZX07421-002; 2008ZX07422-005)
2.2 膜过滤净水器
以超滤膜为主。
2.3 复合型净水器
膜过滤技术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 膜过滤法的 最大特点是分离过程中不伴随有相的变化, 仅靠一定的压力作为驱动力就能获得很高的分离 效果,是一种非常节省能源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根 据膜孔径大小可分为微滤(MF,孔径 0.1—10m),超滤(UF,孔径 0.001—0.1m),纳滤(NF, 孔径 0.0005—0.005m)和反渗透(RO,孔径 0.0001—0.001m)等. 在选择膜时,应根据需要和进水水质选择适当的膜,膜孔径大了则影响出水 效果,不 能满足需要,膜孔小了,则所需工作压力高,且通量低,易堵塞,从而大提高了成本. 纳滤膜是在80年代后期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分离膜,由于纳滤膜平均孔径在1~3纳米 之间而且其工作压力一般为0.5~2.0MPa故又称为超低压反渗透膜.纳滤孔径范围介于反渗 透膜和超滤膜之间, 对污水中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具有分离特性, 有效截留分子量界 限约为200~1000.通过纳滤膜能保留大多数人体必须的无机离子,出水效率高[6,7]. 由于纳滤膜特殊的孔径范围和制备时的特殊处理(如复合化,荷电化) ,使得纳滤膜具 有较特殊的分离性能,在脱色和去除有机物(TOC) ,饮用水中加氯前三卤代烷(THA)前 驱物(腐植酸和灰黄霉酸) ,海水中的硫酸盐,水的硬度以及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放射物质 [7] 和硒等方面效果显著 .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 依靠单一的活性炭吸附或膜过滤已无法使水净化到理想的效 果,因此复合型净水器得到发展. 复合型净水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净水材料组成, 但不是简单的不同净水工艺相叠加, 而 是优势互补,相互影响以达到较理想的净水效果. 常见复合型净水器的净水流程有以下几种[8]: I. 进水→载银活性炭→微滤(超滤)→出水 II. 进水→载银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滤(超滤)→出水 III. 进水→2UM 膜微滤→活性炭→0.2UM 膜微滤(超滤)→出水 IV. 进水→PP 熔喷滤蕊→微滤(超滤)→出水 V. 进水→微孔陶瓷→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出水
活性炭纤维是有机炭纤维经活化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吸附材料,具有发达的微孔结 构,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众多的官能团.其吸附速率较颗粒活性炭快得多,再生时也易脱 附. 由于表面大量的含氧官能团使活性炭纤维对某些极性吸附质具有特殊的吸附能力, 这有 [2] 利于去除水中的氯仿 . 活性炭净水器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进水存在氨氮, 则出水亚硝酸盐浓度会有 所增加,这是由于活性炭层中发生了生物氧化——硝化作用.另外,活性炭使用后,被活性 炭吸附的有机物会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而使出水中细菌增多. 在活性炭上渗银能起到杀菌和 + 使蛋白质凝固, 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 Ag 对组成细菌的蛋白质酶有破坏作用, 因而使菌体弯曲变形而死亡[3],但如果渗银活性炭质量不过关则会出现漏银现象,使出水银 离子浓度超出国家相关用水标准, 而且渗银活性炭的消毒功效不能持久. 对于在活性炭使用 后其上繁殖的细菌会使出水细菌总数往往会超标, 建议后置消毒设备, 以保证出水能够生饮. 有些净水器安装了三碘树脂消毒剂, 这会使运行初期水呈黄色或甚至红色, 而且可能使水中 [4] 的碘含量超标,人体摄入过多的碘则能引起高碘甲状腺肿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紫 外灭线消毒[5].
VI. 进水→磁化→活性炭→微滤→矿化→磁化→出水 可以看出复合型净水器主要是利用活性炭去除余氯,有机致突变物,色度,异味,以膜 过滤去除悬浮颗粒及微生物;以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水的硬度,铁,氟等,从而达到净化 水质的目的. 复合型净水器由于其价格适中,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而成为当前净水器发展的热点. 3 当前净水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净水器是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相关国家卫生标准,净水器材料 使用要求,出水水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2)对净水器的科研投入不够,这主要由于净水器量产的规模还不够,大型净水器企业 还不成规模,这就造成了净水器的生产过程规范化程度不高,处理工艺也大同小异.相信净 水器的巨大商机及对其加大科研而带来的远期效益会促使各方加大对净水器的科研的投入; 3)有些净水器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如有些净水器刚开始运行时效果还很明显,但时 间长了,诸如出水总细菌数超标等问题出现了,所以在设计时应从长期来考虑.
参考文献
2002,29(8):61-64 [3] 王岭. 载银活性炭的研究.净水技术[J]. 1994 (2):9-14 [4] 朱惠刚. 净水器的净水效果.环境与健康杂志[J]. 1994,11(9):186-189 [5] 岳舜琳. 家用净水器的选择. 技术交流[J],2004,7:34-35 [6] 李卉, 李光明.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江苏环境科技[J], 2006,19(2):130-132
家用净水器市场的巨大潜力必将推进其快速发展,对于发展方向,笔者认为: 1) 加速推进净化材料的发展,一方面新型的净化材料必将大大提高出水水质,另一方 面随着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 必将大幅降低净水器的总体成本, 这无疑加速了净水器的推广. 2) 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及不同需求优化处理工艺.水质一般因地而异,如我国北方水质 硬度大,而南方水质有机物污染严重故宜采用不同的工艺. 3) 防止净水器带来二次污染,如净水器上细菌的生长会使出水总细菌数超标,渗银活 性炭若质量不过关则会出现漏银现象, 三碘树脂消毒剂使用不当能使水中的碘含量超标, 反 渗透处理效果虽好, 但同时也将原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几乎全部去除, 故 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由净水器本身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纳滤由于其工作压力要求低,可直接用自来水压力,而且纳滤能去除水中的各种悬 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微生物,病毒等,也能去除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卤代有机物和 部分大基团的无机盐, 其应用前景巨大. 5) 在消毒方面,紫外线消毒发展空间巨大.传统的加氯消毒会产生致畸,致癌,致突 变的消毒副产物 (DBPs)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极大, , 而臭氧消毒也由于其制取设备复杂, 运行费用高,消毒后也可能存在 DBPs,因而没有得到推广.紫外线消毒不仅不需投加任何 药剂,而且不产生 DBPs,杀菌速度快,灭菌率高,管理和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绿色的消 毒方式.
[1] 解磊, 杨秀妍, 白景峰等. IBAC—压缩活性炭棒联用技术家用净水器的可靠性研究应用科技. [2] 孙治荣 范延臻 王宝贞.国内外饮用水净水器的发展现状评述[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4(32):61-64
[7] 卢红梅. 纳滤膜的特性及其在国内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过滤与分离[J], 2002,12(1):38-41 [8] 李长青, 王明法, 吴小辉等. 国产家用净水器现状和发展. 中国公共卫生[J], 1999 15(6):537-538
A brief talk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Zhou Lingling1, Wu Daoji2, Zhang Yongji3
1. School of Municip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China; 3.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These theses mainly describes the main purification process which is mainly depending on activated carb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ir optimization and strengthen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some compound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es which are based on activated carb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technology.
Pose problem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The problems
direction from many aspects.
Keywords: household water purifiers; activated carbon; membrane filtration;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