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陕西渭河水处理标准

陕西渭河水处理标准

发布时间:2025-10-18 21:49:35

㈠ 蚀刻不锈钢是否可以在环保局申请排污许可证如可以应如何办理或是废水交由有资质的公司处理可以吗

可以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你可以在网上查询一下你所在地的省一级环保部门颁布的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制度, 如《陕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制度(暂行)》。里面规定有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2、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报告;
3、污染物排放许可核定报告。
对申请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临时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2、环保设施整改报告。
把材料提交给当地的环保部门后,然后询问还缺少什么材料,按照环保部门需要的材料进行提交就行了。
水处理方面,如果你们能自行处理就自己处理了,如果不能自行处理可交由其它可以处理的单位进行处理,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必须签订合同,(而且是危险废物的话还要执行危废转移三联单)。这样便于责任明确。

下面我把陕西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暂行)全文附后:
陕西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制度(暂行)
来源: 污控处 发布时间: 2009/11/11 2:33:31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陕北石油煤炭污染防治条例》、《陕西省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和省政府《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陕西省辖区内所有直接或间接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污染物单位的许可证管理。
第三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发排污许可证。
第四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核发:
1、设区市城市污水处理厂。
2、装机容量在三十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厂。
第五条 各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除省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以外单位的排污许可证。并进行环境日常管理。
第六条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书面形式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本制度规定核发排污许可证。
第七条 凡直接或间接向大气和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向具有核发排污许可证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第八条 在本制度公布之前已建成并投产的排污单位,应当在本制度发布之日起60日内,向具有核发权的环境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在本制度公布之后的建设项目应在试生产前,向具有核发权的环境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
第九条 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软件等方式提出。
排污许可证申请的受理参照《陕西省水污染物排放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结,不能办结的经本单位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0日办结,并将延期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办理结果应当在网站或其他新闻媒体上公布。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2、通过具有相应资质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监测报告;
3、污染物排放许可核定报告。
对申请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临时排污许可证申请表》;
2、环保设施整改报告。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排污许可证申请和相关材料后,应当及时对材料进行审查,并对排污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三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及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环境质量、环境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核定各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总量。
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符合下列条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
1、生产装置和工艺及污染治理设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
2、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达到国家和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并做到达标排放。
3、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安装在线监测仪器。
第十五条 排污单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达不到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并负责限期整改。
第十六条 领取临时排污许可证,需要限期整改的排污单位,应当向核发临时排污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上报限期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完成后,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发给排污许可证。
新的建设项目在试运行前三十日必须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领临时排污许可证,待项目验收合格后在三十日内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十七条 排污单位在排污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的,应当在有效期限届满之日前30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十八条 排污许可证的持有单位每年向原发证机关提交申请和排污许可证副本接受检查但不须核查。受理单位应根据持证单位的排污情况,将其年检结果列入排污许可证副本
第十九条 在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总量、浓度拟发生重大变化的(超过原许可量10%或浓度变化超过20%),应当在发生变化前30个工作日前向原发证的机关提出变更申请,重新换发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条 排污单位发生资产重组、租赁、转让、兼并的,新排污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3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
发生资产重组、兼并、租赁、转让单位的排污量不得超过原排污单位的排污量。
第二十一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发证机关应当及时办理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注销手续。并责令排污单位限期整改。
第二十二条 被终止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要求的可由发证机关恢复其终止的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持有排污许可证的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严禁超过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严禁涂改、出租、出借、非法买卖或以其他形式转让排污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持证单位应当建立环境治理台帐,记载排污许可证规定事项及执行情况,并记录其他环境保护活动情况,长期保存,并自觉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一)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依据《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办法》第四十条、《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二条、《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陕北石油煤炭天然气开发条例》进行处罚。被中止或吊销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在被中止或吊销排污许可证期间仍排放污染物的和排污单位发生变更、资产重组、租赁、转让等情况,未重新申请或经申请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按未取得排污许可证处理。
(二)不按照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处罚。持证单位排放污染物发生重大变化,未提出变更申请,换发许可证的,依不按照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处理。
(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核发排污许可证的,超越职权核发排污许可证的,违反程序核发排污许可证的,对不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核发排污许可证的,或者排污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方式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核发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撤销排污许可证审批文件,收回证件。
(四)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生产淘汰产品和政府决定搬迁的企业及涂改、出租、出借、非法买卖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排污许可证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污染物排放数量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监督管理过程中越权审核发放、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排污许可证的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临时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
第二十八条 排污许可证申请表、排污许可证、临时排污许可证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二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陕西省渭河流域排放水污染许可证管理制度》及配套文件原《陕西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㈡ 环保部门如何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完成十一五环保目标

2月4日,陕西省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咸阳渭河滩景色秀丽。

陕西省凤县重视水污染治理,图为凤县污水处理厂全景

省长批示
“所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应予高度肯定,感谢为之付出的努力。”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
成果
截至2009年底,列入“十一五”计划的17台484.5万千瓦现役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建成并实现投运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62座,陕西省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80.44万吨和31.81万吨,完成“十一五”两项减排计划的105.97%和91.23%。
目标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同比削减3%,设区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陕北不少于270天,关中不少于280天,陕南不少于300天;6条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同比下降1%,汉、丹江出境水质分别保持在Ⅱ、Ⅲ类标准。

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

中国环境报记者 冯永强 见习记者 肖颖
2月4日,陕西省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环保厅厅长何发理传达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全省环保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工作任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何发理厅长。

历史性突破
污染减排: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80.44万吨和31.81万吨
重点区域:渭河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15.1%
农村环保:230多个村启动生态村创建
记者:何厅长,2月4日,在2010年陕西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您做了一份《全省环境保护工作报告》。这份报告内容十分充实,包含了2009年工作进展和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但是我想广大读者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的只是只言片语,所以首先请您带我们详细回顾一下2009年陕西省环保工作的进展。
何发理: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保发展的双重压力,陕西省环保系统主动调整,积极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应对环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以主要污染物减排和改善环境为目标,克难攻坚,励精图治,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如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洪峰所说,2009年陕西省的环保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主要体现在3个重要方面:
污染减排工作实现新突破。2009年初,针对陕西省两项减排严重滞后于全国进度的实际,在管理减排和结构减排空间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及时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抓城镇污水处理厂、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和运行上。截至2009年底,列入“十一五”计划的17台484.5万千瓦现役机组全部建成脱硫设施,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建成并实现投运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62座,一年增加污水处理量73万吨,是2005年底的4.8倍,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60%。这些工程减排体现在总量减排数据上,据环境保护部初步核查结果,陕西省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80.44万吨和31.81万吨,比2008年下降9.56%和4.23%,完成“十一五”两项减排计划的105.97%和91.23%,可以说是扭转了被动局面,大踏步前进。为此,陕西省省长袁纯清在环保厅呈送的送阅件上批示:“所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应予高度肯定,感谢为之付出的努力。”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鼓励和鞭策。
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统计数据显示,10个地级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全部超过了300天。特别是大家关注的渭河,通过连续几年“关、建、治”三大措施的实施,渭河水质在2009年有了实质性变化,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15.1%,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18.2%,渭河潼关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达到Ⅴ类水质标准,在国家组织的黄河流域水质断面考核中位列第二,提前一年实现了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水质控制目标。陕南地区的汉江、丹江出境水质分别保持在Ⅱ类和Ⅲ类的国家考核标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渭北地区通过污染治理、关小上大、技术改造等综合整治,改善了环境质量,提升了产业。比如府谷县从“黑三角”向“金三角”转变,被环境保护部列为资源富集区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典型。铜川成为全省率先实现水泥生产无立、旋窑落后工艺的设区市。
农村环保和生态保护得到加强。我们把农村环保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来抓。省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全省农村环保暨生态创建现场会,明确了陕西省农村环保和生态创建的目标任务。全年中全省安排“以奖促治”奖金5197万元,支持了83个村和7个规模化养殖企业开展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建设了一批集物理、生态为一体的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推广了千阳等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做法。启动实施“十百千”生态创建活动,曲江新区、千阳、吴起、宜君等10个县(区)启动了国家级生态县(区)创建,110个乡镇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230多个村启动生态村创建。
当然,这3个方面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去年我们还在保增长、调结构中加强了环境管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收贮能力大大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环保产业和环保科技标准进一步加强,环保投入、设施和三大体系建设再上台阶。全省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取得重要突破,2009年,在省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了省环境保护厅,各市、县也都进一步加强了环保机构和编制,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不断深入环境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6·5”世界环境日等系列宣传活动,为推进污染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把握四点
观念: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宗旨:环保为民
预防体系: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污染
管理体系:建立“环保统一战线”
记者: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您一定有些什么体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何发理:当前,国家和陕西省都已经进入矛盾的凸显期、污染事故的多发期和各种利益团体的冲撞期,环境保护工作正处在保护与破坏,改善与恶化相持阶段,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特征,我想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四点,才能使环保工作不断上台阶。
第一,树立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观念,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遏制排放总量上升。我们要学会在保发展中发挥环保参与宏观调控,使用倒逼机制,围绕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实现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排放总量持续下降。
第二,树立环保为民的根本宗旨,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群众的健康和福祉,是环保工作者的重任所在。我们必须学会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指导环保工作,注意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既扬汤止沸,又釜底抽薪,解决好各类影响可持续发展、损害群众健康、侵犯群众环境权益的问题,推进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
第三,正确处理预防与控制的关系,建立全防全控的环境防范体系。环保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起覆盖这些环节、领域和方面的污染防控体系,从生产源头和全过程减轻污染,把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监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复辙重蹈。
第四,正确处理统一监管与分工负责的关系,构建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我们应当建立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不断促使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在落实环境保护问责制和各级政府对区域环境质量负总责的同时,强化环保部门监管能力、执行能力建设,推进环保管理跃上新台阶。

2010,“双提升”
新思路:转方式、促发展
目标:完成“十一五”各项环保目标任务
措施:部署11项工作落实目标
记者:2010年,陕西省的环保工作有什么新的思路?
何发理:我想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国家和陕西省提出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个大局,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把握“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的主线,圆满实现“十一五”环保规划,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确保县县建成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把确保渭河和汉、丹江出境水质达标作为工作重点,继续开展城市创模、生态创建、农村环保、“一山两水一基地”环境治理、环境监管三大体系建设和发展环保产业,实现环境质量和环境监管水平的“双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记者:有没有一些具体目标呢?
何发理:有的。我们要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同比削减3%,确保“十一五”两项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超额完成,实现西部领先;列入环境统计的设区市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陕北不少于270天,关中不少于280天,陕南不少于300天;设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上年水平,农村饮用水安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6条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同比下降1%,其中渭河及主要支流化学需氧量浓度平均下降10%以上;汉、丹江出境水质分别保持在Ⅱ、Ⅲ类标准,城乡环境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环保目标任务。
记者:会采取哪些措施落实上述这些目标?
何发理:今年我们共部署了11项工作来落实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了:
继续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硬仗打,做到工作不能松,力度不能减,措施不能少,考核不能软。强力推进工程减排,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与运营监管;强化结构减排。严格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强化“上大压小”力度;加快推进管理减排。将“保运行”作为管理减排的重点来抓。
继续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治理。积极开展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渭河污染治理抓支流、抓源头、抓面源、防反弹,突出城市段综合整治和市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补偿工作,确保渭河水质进一步改善。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保护好汉、丹江水质。抓好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不再审批日产5000吨以下熟料的水泥生产项目。
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紧贴“一个行业四个重点”展开。即重金属污染行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电厂脱硫设施建设与运行、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等4个重点,要组织力量,对上述问题,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加大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确保违法行为整改查处到位。
扎实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以实施生态创建为抓手,继续开展“十百千”创建活动,坚持点线面结合,做到“抓点、带线、促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扶持一批环保骨干企业,打造一批环保品牌,启动一批环保科研项目,加快实施振兴环保产业,确保到2010年环保产业年产值实现500亿元;严格环境准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抓好规划环评,深化建设项目环评,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坚持关口前移。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家将对陕西省“十一五”环保规划执行、重点流域跨界断面水质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或单项考核。因此,我们将会严格考核问责,集中精力解决如重金属污染等一批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会提前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和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逐步形成以环境要素规划为主线的“十二五”环保规划体系。要夯实环境监测、监察和环评工作基础,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提高日常监管水平。继续组织开展“6·5”世界环境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加强环境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一线环保干部执法能力和监测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打造一支思想解放、锐意创新、奋发有为的环保队伍。

㈢ 黄河现状急!!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60年代为575亿立方米,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多半。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

年份 断流天数

1991 16

1992 83

1993 60

1994 74

1995 122

1996 136

1997 226

1998 142

1999 42

这种情况在2000年得到了改变,2000年没有断流。反而,到2003年9月,黄河中上游连连降雨,水势上涨,河南兰考段蔡集控导工程28号坝被撕裂,出现决堤现象,造成重大财产经济损失。但是,黄河断流这一影响重大而广泛的现象依然值得我们分析探究。

二、黄河断流成因浅析

1.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

黄河流域近年来降水量减少是黄河断流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而降水又直接受气侯变化的影响。综合各种情况来看,致使黄河断流的自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太阳辐射的改变。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的能源,所以太阳辐射输出量的改变势必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根据观测,20世纪70年代开始,太阳辐射量在不断增强,地球气温不断升高,蒸发加强,使我国黄河流域乃至华北、西北地区更加干旱。

②太阳黑子。根据观测分析发现,亚洲东南部的季风气候与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在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我国地面大气环流中的季风成分大于行星风成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处于太阳黑子两个极值年之间,所以,我国的季风势力较往年减弱,尤其表现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使季风降水雨带多徘徊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我国华北干旱显著(如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

③间冰期。根据考古分析,地球上的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在大冰期之间是比较温暖的大间冰期。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又分为几个亚冰期和亚间冰期,而当今世界处在第四纪的亚间冰期,气温逐年上升,降水量逐年下降,尤其在黄河流域,出现干旱气候。黄河河南花园口以上流域1990年~1995年间平均降水量减少12%。

④大气透明度的变化。地表气候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太阳辐射除受太阳本身变化影响外,到达地球的部分也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却没有显著影响。据计算,火山尘埃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子强得多。根据实测结果,火山活动较多的年份,相应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也较少。1912年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相对较少,大气混浊程度减少,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个温暖期,蒸发加强,气候变得干燥。

⑤流域状况。黄河流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76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大约60%的降水量集中在6月~9月。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因此年内分配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天然河川径流量658亿立方米,实测年径流量431亿立方米。干流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年径流量的比值为2~3。降水量本来就不充沛,水资源不足,进入温暖期后蒸发加强,降水减少,旱情加重,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吃紧。最终导致黄河断流现象出现。

⑥下游补给。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河,使该段黄河不仅得不到两岸地下含水层的水源补给,反而要用河水下渗补给地下含水层,越是干旱越是下渗严重。

⑦上中游补给。黄河径流主要来自于上中游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流域内降水量的下降直接减少了径流的水源补给量。

2.黄河断流的人为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历史上植被状况的恶化对黄河断流影响很大,在黄土高原,原有的茂密森林在唐代、宋代之后遭到人为的毁灭性破坏,直到今天,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仍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生态破坏的趋势远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遏制,甚至于有所发展。水土流失量惊人,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

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20世纪5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人口猛增,人类生产与生活规模无节制扩大,耗水量呈现急剧上升态势。50年代时,黄河下游灌区灌溉140万公顷农田,90年代灌溉面积上升到500万公顷,工业生产用水也数十倍地增长。在50年代初期,黄河供水地区年均耗水量122亿立方米,90年代初达到300亿立方米,而同时年均降水量反而有所下降。与50年代相比,90年代黄河下游非汛期来水减少24.5亿立方米,同期耗水量反而增加81.5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远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

③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

④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黄河流经了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即占全河流用水总量的90%以上,而引黄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目前,黄河流域共有水浇地500万公顷,农业灌溉仍然主要采用大畦漫灌、串灌等原始灌溉方式,一些灌区每公顷地年均毛用水量竟然高达60立方米,粗放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黄河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及40%,水资源浪费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⑤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⑥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加速了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干旱加剧。

⑦海洋沙漠化。目前每年大约有18亿吨的石油通过海上运往消费地。由于运输不当或油轮失事等原因,每年约有180万吨石油流入海洋。另外,还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排入海洋。有人估计,每年倾注到海洋中的石油量达200万吨~1500万吨,其中一部分形成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使参与水汽输送的水量减少。同时又减少了海面的潜热的转化,使海洋减小了调节气候的作用,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国近海越来越显著,直接影响我国的气候、降水,使我国降水量有所减少。

⑧人为热释放。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能量的消耗迅速增长。仅2000年全世界消耗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了380亿吨煤所放出的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气的干燥度,使陆地降水量减少。

⑨沿海城市气候的截流。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造成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因而形成局部的热力环流,其在大范围气压梯度小时,表现比较明显。在白天市区中心有强烈的上升气流。这样,市区因凝结核特别多,又有上升气流,所以,降水量比郊区多,一般可增加5%~10%。近年来,我国东部城市化进程特别快,城市发展规模大,数量多,众多的城市群对进入大陆空气中的水分有明显的"截流"作用,使之在当地产生降水,减少了进入内陆(如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量,使黄河主要补给区降水减少。

三、黄河断流的影响
1.黄河断流对沿岸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

黄河断流能够引起河道萎缩,原来输入海洋的大量泥沙只能在沿岸地区沉积,由此抬高河床,不利于汛期洪水下泄,容易诱发更大的洪涝灾害。干涸河道中泥沙的骤然增多使河道潜在地有演变成一条巨大沙带的可能,久而久之,昔日黄河故道风沙弥漫的悲剧就可能会重现,沿岸土地缺乏水源保护,土地沙化、荒漠化的可能性增大。黄河季节性断流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缺乏足够的泥沙沉积与水量输入,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浸,土壤盐碱化速度加快,生物种群多样化的优势将丧失殆尽。总之,黄河断流使黄河下游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黄河断流对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黄河断流,黄河下游地区1972年~1996年累计造成工农业损失约268亿元,每年平均损失14亿元以上,受旱农田累计500万公顷,减少粮食100亿吨,黄河断流严重地扰乱了沿岸人民的生活,山东境内10余万居民长期供水不足。黄河季节性断流使其下游地区水源减少,而排入黄河的工业污水与生活废水却逐年增多,黄河的自净能力减弱,地下水水质恶化,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状况。黄河的季节性断流极大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黄河断流的对策探讨

1.植林种草,绿化大地,改善局部气候 植林种草,扩大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相结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气候,减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径流。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黄河流域应重视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同时促使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与水资源,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3.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 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

4.加收水资源使用费,促进节约用水 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法征收水资源使用费,适当提高水价,以刺激人们的水消费观念,唤醒节水意识,避免或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调整流域内的农业结构,减少用水量 在流域内大力培育推广耐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减少。

6.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新技术 管灌、喷灌、滴灌、渗灌是国际上一致公认的节水灌溉新技术,节水灌溉每公顷农田用水量仅为传统灌溉用水的1/5。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宽广,传统灌溉方式普遍,节水灌溉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其节水潜力相当可观。这不仅要在黄河中下游推广,更应在黄河用水大户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推广。

7.加强污水的净化处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是工业节水的重要手段,努力搞好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工作,尽可能地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

8.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进入黄河是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紧张状况的重要措施。

9.更新工业和交通设备 设计出吸热存热新器械,使交通和工业中释放出的热能被再利用。减少人为热释放,降低陆地上空气的干燥度。

10.减少洋面浮油 通过有效措施,回收利用废油,合理运油,减少入海石油。设计"洋面吸油器",对洋面定时"清扫"浮油,以减弱海洋沙漠化现象。

1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普及使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减少排放CO2,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降

㈣ 西安的水是黑河的水,请问水硬吗水的硬度是怎么分的怎么才算好

楼上的,渭河的水你能喝得下去阿。

西安现在喝的是黑河和石头河的水。

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即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钙镁离子的总合相当于10毫克氯化钙称之为1“度”。通常根据硬度的大小,把水分成硬水与软水:8度以下为软水,8~16度为中水,16度以上为硬水,30度以上为极硬水。

石头河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陕西省眉县斜 峪关以上1.5km的温泉山,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防洪、城市供水的综合工程。是我省关中西部地区实现南水北调以解决渭北黄土高原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673km2,多年平均经流量4.48亿m3,多年平均输沙量16.37万t,总库容1.47亿m3,有效库容1.2亿m3,水库年调节水量2.7亿m3,死库容500万m3,水库正常高水位801m,规划灌溉面积126万亩,电站总装机容量1.65万kW(3台),年发电量4000万kW•h 。正常高水位801m。

本枢纽属于二等大(2)型工程,建筑物为二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690m3/s,校核为1000年一遇洪峰流量4620m3/s,保坝为10000年一遇洪峰流量8000 m3/s。施工导流,截流后按第一年50年一遇洪峰流量2140 m3/s,第二年以后100年一遇洪峰流量2690 m3/s。地震烈度设计采用7度按8度设防。

该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土石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洞及坝后电站组成。溢洪道位于右岸,泄洪洞位于左岸,输水洞位于右岸,出口分成灌溉和发电两支洞。

黑河引水工程是一项跨流域引水、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是以西安市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黑河引水工程是以拟建的黑河水库为主要水源,以已建成的石头河水库为补充水源,石砭峪水库作为备用水源,最远引水距离143km,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西安市供水4.0亿t,日供水规模110万t,相当于西安市现有供水能力的1.6倍。
黑河引水工程由五大部分组成:①金盆水库枢纽工程:在黑河金盆峡谷处修建一座高130m的栏河大坝,总库容2.0亿m3,为西安市年供水3.05亿m3,日平均供水量76万m3,每年为农灌供水1.23亿m3,电站装机容量2.0万kw,年发电量7308万kw•h。②输水工程:输水暗渠总长19km,其中隧洞、渡槽、倒虹、桥涵等建筑物多达174座。③水处理工程:在市区南郊曲江池畔修建日处理能力分别为80万t和30万t的现代化净水厂两座。④城市配水管网系统:由曲江池水厂向市区埋设三条直径2000mm的配水干管,加上支管,总长121km。⑤农灌工程;利用黑河水库供水,灌溉周至、户县农田37万亩。按1994年价格水平,全部工程建设总投资21.36亿元。
黑河引水工程由黑河金盆水库枢纽工程、城市输水工程、净水厂工程、城市配水管网工程及农灌工程五大部分组成。
l 金盆水库枢纽工程
金盆水库枢纽工程于黑河峪口以上约1.5km处,距西安市86km。是一项以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灌、发电、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工程。枢纽由拦河坝、泄洪洞、溢洪洞、引水洞、坝后电站及古河道防渗工程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按一百年一遇洪水标准(Q=3600m3/s)设计,两千年一遇洪水(Q=6400m3/s)校核。正常高水位594.0m,汛限水位593.0m,设计、校核洪水位分别为594.34m和597.18m。
拦河坝为粘土心墙砾石坝,最大坝高130m,坝顶长度433m,顶宽llm,坝顶高程600m,上、下游坝坡分别为l:2.2和1:1.8,其中下游坝坡布置有上坝道路。防渗粘土心墙顶高程598.00m,顶宽7.0m,最大底宽83m,上、下游边坡均为1:0.3,心墙与上、下游坝壳间设有水平宽分别为3.0m和5.0m的反滤过渡层。坝体填筑总量775万m3。
泄洪洞位于左岸,采用塔式深孔进水口,进口底板高程545.0m,工作弧门孔口尺寸为l0m×l0m,洞身段为“龙抬头”式明流洞,断面为10m×13m园拱直墙式,出口底板高程为493.185m,桃流鼻坎为非对称扩散型,建筑物全长643.39m。泄洪洞设计洪水位下泄流量2421m3/s,校核洪水位下泄流量2450m3/s。
溢洪洞布置在右岸,进口堰顶高程578.0m,堰宽12m,堰后为跌落段、下接平流段,洞身为圆拱直墙式明流洞,断面尺寸为12m×14m~10m×11m,出口为舌型扩散挑流鼻坎,建筑物总长471.242m。溢洪洞设计水位下泄洪量537m3/s,校核水位时下泄流量为2000m3/s。
引水洞位于左岸,进口放水塔总高85.7m,根据城市引水对水质的要求,设上、中、下三个分层取水口,高程分别为571.0m,554.0m和514.3m。洞身为直径3.5m的压力园洞。出口弧门孔口尺寸2m×2m,弧门前布置有电站引水岔管,弧门后为洞内消力池,消力池末端与电站尾水相接,分别为城市和农灌供水,建筑全长764.17m。引水洞设计引水流量30.3m3/s,加大引水流量34.1m3/s。
坝后电站装置三台HLAl53-LJ-120型水轮机及单机容量4000kw的发电机一台、8000kw发电机两台,总装机容量20000kw。电站年平均发电量7308万kw•h。
古河道防渗位于金盆古河道左岸,采用帷幕灌浆防渗。帷幕东与水库大坝左岸岸幕相接,在600m高程沿金盆东岭西侧及北岭南侧布置,西止周城公路,幕线全长1384m,总灌浆进尺4.9万m。此外,在金盆北岭垭口处修建一座高13m的均质粘土副坝,与灌浆帷幕构成金盆古河道防渗系统。
2 城市输水工程
城市输水工程按水源划分为黑河城市引水渠道工程、石头河水库补充水源渠道工程、石砭峪水库备用水源渠道工程三部分。

2.1 黑河城市引水渠道工程
黑河水库向城市供水由电站尾水渠送入蔺家湾汇流池,与石头河来水汇合。黑河城市引水渠道自蔺家湾汇流池起,自西向东经过周至、户县、长安至西安市南郊曲江池净水厂,全长86km。渠首汇流池引水高程510.2m,末端出口高程460.5m,渠道比降1/2500,为重力自流输水。渠线沿秦岭北麓坡脚和山前洪积扇而行,沿途横跨嵌峪、田峪、涝峪、沣峪等河流,沟道70余条,穿越神禾、少陵等黄土塬,主要建筑物60余座,共计长约26.86km,其中隧洞12座,长14km;倒虹24座,长11.85km;渡槽17座,长1.01km;暗渠59.1km,包括其它各类建筑物共264座。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增加了石头河供水水源,调整了黑河水库规模,使得整个输水暗渠各段断面和输水能力不同。
从枢纽蔺家湾汇流池至见子河倒虹出口段长70.035km,暗渠断面宽3.1m,高3.8m,设计流量14~15m3/s。
从见子河倒虹出口至曲江池水厂段长16.18km,在供水规模调整前已施工,渠道断面均为原设计尺寸。其中见子河倒虹出口至甫店汇流池段长1.88km,断面为宽2.8m,高3.4m,设计流量10.3m3/s;甫店汇流池至曲江池水厂段长14.3km,为双线暗渠,暗渠断面尺寸为宽2.5m、高2.7m,设计流量为2× 5.8m3/s。石砭峪水库备用水源渠道在甫店汇流池与黑河引水渠汇合。
由于输水暗渠在见子河倒虹出口以下过流能力不够,故在倒虹出口设分流池,修建15.2km输水支线至30万t净水厂,其中Φ2.0m压力管8.2km,隧洞7.0km,设计流量4.0m3/s。
2.2 石头河水库补充水源渠道工程
石头河水位于西安市以西约143km的眉县境内,距黑河峪口约60km。按石头河水库每年向西安市供水9500万m3,并留有多供余地的原则,依据黑河水库调节计算城市供水流量,确定石头河补充水源渠道工程设计最大引水流量为6.0m3/s(当黑河水库供水流量最小时),平均流量2.4—3.6m3/s。
石头河水库灌区东干渠已建成使用,从总干分水闸起至曹南沟东岸全长29.74km,渠道自西向东设计过水能力分为四级,其中:渠首至霸王河段长10.13km,过水能力11.5~13.5m3/s;霸王河至远门河段长6.87km,过水能力8~l0m3/s;远门河至汤峪河渡槽出口段长7.46km,过水能力为4.7—6.0m3/s;汤峪渡槽出口至渠末段长5.3km,过水能力2.2~3.0m3/s。渠首至汤峪渡槽出口全长24.46km,过水能力满足城市供水要求。汤峪渡槽至曹沟段渠道过水能力偏小,需扩大改建。
石头河补充水源渠道工程从汤峪渡槽出口至黑河峪口蔺家湾汇流池与黑河供水水源衔接,全长32.79km,其中改建5.3km,新建27.49km。沿线主要建筑物87座,其中隧洞16座,长23.83km;倒虹12座,长3.2km;渡槽3座,长0.1km;箱涵长5.38km,断面尺寸为宽1.8m、高2.0m。渠道设计最大引水流量6.0m3/s。
2.3 石砭峪水库备用水源渠道工程
石砭峪水库位于西安市以南约30km的长安县境内,距黑河引水渠道甫店汇流池8.4km。石砭峪水库作为黑河引水工程的备用水源,每年向西安市供水3000万m3,并要求在事故期间按40万t/d供水。石砭峪水库备用水源渠道工程是在石砭峪灌区西干渠桩号3+630处设分水闸,闸后新建输水暗渠3.65km,渠末接黑河引水渠道甫店汇流池,设计流量5.0m3/s。此外,改建石砭峪总干和西干渠4.75km。
3 净水厂工程
黑河引水工程设净水厂两座,总生产规模为日生产能力110万t。
3.1 曲江池80万t净水厂
曲江池水厂位于西安市南郊曲江池畔,占地面积450m× 300m,总建筑面积1.6万m2,设计生产能力为80万t/d。一期按60万t/d建设,采用沉淀、过滤工艺,分四个独立的净水系统,斜管沉淀池与过滤池面积各为2657m2,清水池体积8万m;,金盆水库建成后即改建水厂,将沉淀池改为过滤池,采用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水厂主要净水建筑物、辅助生产机泵及生产管理,均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自控系统操作。
3.2 30万t水厂
由于纳入了石头河水源,在曲江池水厂西南侧,新续建30万t/d水厂一座,占地139亩,与来自见子河输水管相接,进厂水面高程462.9m。工艺流程为沉淀、过滤,采用隔板反应、乎流沉淀和“V”型滤池。
4 城市配水管网工程
净水厂比市中心高45m,故黑河引水工程城市管网基本采用重力供水。由水厂向市区埋设三条直径2000mm的干管,加上支管,Φ400~Φ2000mm管道总长121.4km。对城区和南郊、西郊东部和东郊西部地区进行重力自流供水。另外在东斜五路设管网加压站一座,加压能力12万t/d,扬程2.3m,对东郊韩森寨工业区加压供水。
5 农田灌溉工程
利用原黑惠渠灌溉渠系,改建黑惠渠渠道,扩建、新建渠道,提高渠道能力。农灌设计引水流量18.9m3/s,加大引水流量22.7m3/s,其中东干渠控制灌溉面积23.14万亩,设计流量10.85m3/s,新建渠道20km,延伸至户县;西干控制灌溉面积9.86万亩,设计引水流量7.6m3/s;此外,新建西高干引水渠控制灌溉面积4.0万亩,设计引水流量2.0m3/s。黑河引水工程农灌总面积37万亩。

阅读全文

与陕西渭河水处理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纯净水是靠什么过滤的 浏览:811
净水器电池盒有什么用 浏览:610
污水厂因管网问题停产如何处罚 浏览:539
净水器无水干烧容易烧坏什么零件 浏览:721
南京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多少钱 浏览:956
饮水机漏水水龙头溢出怎么修 浏览:408
天籁保养机油及滤芯是什么品牌 浏览:199
反渗透储水罐5g是怎么回事 浏览:21
刘仪伟净水器广告怎么样 浏览:119
净水器e06是什么故障 浏览:327
污水土地怎么处理 浏览:725
饮水机有点凉怎么回事 浏览:823
格力净水器为什么出水量小 浏览:868
新君越的空调滤芯怎么打开 浏览:887
氧化剂对反渗透膜的影响 浏览:977
保利2010公园规划污水处理 浏览:823
聚酰胺反渗透膜 浏览:743
养鸭场污水怎么进入污水管网 浏览:777
污水处理后如何恢复 浏览:958
水处理维护制度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