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有哪些啊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建设和运维阶段都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污水处理 设施的设计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当地供水方式、房屋密度、土壤及地下水条件、地理条件、污水产量、水资保护区分布、可用土地、当地民俗文化、气候、供电条件和财政限制等。许多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未能结合农村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建立建设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的工艺模式。
2、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未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导致接户率低,污水处理设施进水量低,无法正常运行。尤其是对生物处理设施,过低的进水量难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3、设计和施工缺陷导致运营维护困难,包括进水流量和水质估算不准确过于复杂的处理流程导致操作困难污水处理系统或管道安装不当。
4、项目设施建成后,缺乏后续监管机制,后续运行、管理维护的责任人与资金来源不明确。
5、缺乏有经验的一线技术人员负责设施的可持续性运维。
6、缺乏可持续性的成本回收机制。
7、项目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公众参与力度不足,当地村民缺乏自我参与保护环境意识。
2.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管网建设要点有哪些
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管网建设中,关键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序复杂性:项目从管网交付到竣工验收,包含十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需精心操作以确保质量。
2. 严格审核:每个子项目在启动前都必须通过严格审核,满足特定的要求标准。
3. 现场调查:在项目启动前,必须进行详尽的现场调查,评估施工环境,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4. 报批手续:在施工环境确定后,需向相关部门提交环境报告并获取施工许可。
5. 铺设准备:依据施工方案,在地表打桩并标识管道中心线,为地沟铺设做好准备。
6. 质量试验:施工前需进行多次试验,确保各子项符合相关验收规范。
7. 验收程序:污水管网工程在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过程包括准备施工方案、图纸和相关材料记录,以及污水管道的详细位置和使用情况记录。
8.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各环节质量,减少材料浪费,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时间和人员,以确保施工质量。
3. 浅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
目前,各地城镇污水处理厂随着的对环保的关注应运而生,但各地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系统的现状处理能力仅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需求,暂且不能顾及农村的污水处理需求,因此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道水体。其污染负荷超过了周边水系的自净能力,河水体的污染已日趋严重,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并直接影响当地水厂的取水安全。由此而知,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2.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基础工作
农村地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也各不相同,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需根据当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现状、经济承受能力等条件因地制宜做好调研基础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踏勘工程范围内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地形地物,调查工程范围内内居民区分布、道路系统、河道现状和发展规划,走访相关部门,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搜集社会经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以及地形、气象、水文、区内给排水现状和相关建设项目等基础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选取、比较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联系设备厂家、索取有关产品特点、性能、价格等技术经济信息和资料,经过工艺计算、造价估算等。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探讨
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不但耗资大,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处理工艺的优化选择,对于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和降低运行费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根据确定的标准和一般原则,从整体优化的观念出发,结合设计规模、污水水质特性以及当地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技术,经全面技术经分析后,优选出适宜工艺为最佳方案,以此进行设计。
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以及土地法等。
从技术经济比较,生物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运行经验丰富等优点。所以,生物法被广泛应用。生物法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又因其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经验丰富的特点而被更加广泛应用。活性污泥法自本世纪初被发明以来,发展迅速,变化很快。选择已经有许多种不同形式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缺氧好氧脱氮活性污泥法、厌氧好氧除磷活性污泥法、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活性污、AB 两段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以及CASS等。
如若对污水的出水标准要求较高,污水在经过生化反应并由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液还需要进行再处理以保证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目前广东省常用的后处理工艺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快速渗滤池等。在以往的工程实例中,人工湿地受到青睐因其具有处理效果好,维护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具有美学价值等优点。
4.工程案例
4.1 工程概况
某村庄总户数239 户,常住人口1066 人,外来人口425 人。用水量按200L/人・日,污水量为298.2m3/d。污水处理设计量取300m3/d,污水处理设施24小时运行。废水处理前污染物浓度及出水要求如表1。
4.2 本项目的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
①对于磷的出水标准要求较高,采用化学除磷的方法。消毒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方法。②产生臭气的单元需覆盖并收集臭气,将收集的臭气引入后面的好氧生物处理池进行处理,尽量减少气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3 污水收集管网的布置
生活污水收集管布置采用DN300双壁波纹管。居民的生活污水经各自的排水管接入至附近的收集管,收集管汇集至收集总管,采用DN400双壁波纹管。然后自流至污水处理站。收集管道坡度按1‰布置。收集管网转角位置均设置一个Φ1000 的检查井,并每隔30m 设置一个Φ1000 的检查井。
4.4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4.5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述
①污水经粗细格栅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在调节池中设置潜水搅拌机,以防止污水在调节池中产生异味,同时充分均衡水质水量。②主体工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厌氧池内设置潜水搅拌机,二沉池1 底泥回流至厌氧池,释磷及快速吸收可溶性COD,可生化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在兼性厌氧的发酵细菌作用下转化为挥发性的脂肪酸。随后污水进入缺氧池,缺氧池采用升流式缺氧池形式,污水在缺氧池中与填料充分接触。反硝化细菌利用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带来的硝态氮作为底物,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降低有机物和脱氮的目的。随后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处理。③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进入二沉池1,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二沉池1 底泥回流至厌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2。为了达到除磷的目的,在二沉池2 前设置加药装置。④二沉池2分离出来的污泥用吸粪车定期清理外运处理。⑤二沉池2出水进入消毒池后通过投加次氯酸钠达到消毒目的后排入水体。
4.6 臭气处理工艺
由于废水量比较小,产生的臭气量也相对较少,将收集的臭气引入后面的好氧生物处理池,利用里面的废水进行吸收臭气中的成分,并进行稀释,从而不影响周边的环境。
4.7 整体外观设计
污水处理设施主体池体均为地埋式,控制、加药间(上锁)为框架结构、外墙贴瓷片、房顶琉璃瓦内墙涂料、地面铺瓷片。池体上面回填土方后种植草坪,并安装适当数量的石凳、石椅,方便附近的居民或工人休息。
5.结语
农村污水处理,相对于城市集中污水处理,难度更大,而农村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已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着眼长远,合理规划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也更需要引起重视。为建立和谐新农村,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保障农村生活质量提高,缩小城乡差距,我们应该要重视农村污水的治理,让农村河道变得水清鱼肥,使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4.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中管网建设过程应注意哪些内容
管网建设是农村污水处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周期、地势甚至气候等条件限制,前期工作中可能存在一些疏漏和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管网的质量达标,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控制施工过程。管网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
选择管材时,要保证管材的质量,各项管材指标必须符合建筑材料的标准。施工前必须对管道进行试压,以确保管道的安全。严格控制管接头质量、管子长度和下水道接头,防止管头反冲,防止管道穿透。
管子接口连接好后,测试管子是否漏水。及时发现泄露并采取措施纠正泄露。再次进行闭水实验,以确定管子是否有泄露,直到确认管子仍然完好无损。
地基不稳和受力不均会造成地基和铺设不均匀,下坑砖质量不达标,抹灰面飞溅不够。而厚度不均则会造成管与坑之间出现裂缝,导致渗水和漏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对地基进行施力,使地基满足地基的受力要求。而在用砖砌沙井时,也要选择符合标准的砖。
造成管道流动不畅和堵塞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地方污水处理系统施工过程中,管道内沙子、杂物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用封闭进行实验后,管中的堵塞物没有被清楚;排水管道坡度不均等情况会造成管道的不正常运行。
5. 污水管网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污水管网系统是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输送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任务,通过对厦门市某污水处理厂配套的污水管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其任务是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城市降水产生的径流,它具有保护环境和城市减灾双重功能。污水管网系统,是排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输送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任务,是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关键,是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手段。由于受城市建设、经济条件和管理方式的制约,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一般相对滞后,集中表现在污水管网、雨污分流不彻底、设计过于保守、管网资料缺乏、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厦门市某污水处理厂地处著名侨乡,现已建成一期工程,设计规模日处理污水4.5万t,占地面积6.0公顷,污水管网服务面积约146 km2,服务区内主要包括文教生活区及工业区。
1 厦门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雨污分流不彻底
由于历史原因,城区部分居民自建房、住宅小区内部存在着雨污混接、乱接等现象导致雨污分流不彻底;老城镇的部分道路为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不彻底造成部分雨水经污水管网被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增加了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成本,降低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雨天,部分污水又随雨水管网流入河道,对水体造成污染。
1.2 污水管网系统不完善
部分污水管道设计不尽合理,管径偏小,不能满足现时的排水需要。例如:该污水厂所辖污水管网分布众多高校,近几年,基于教育政策改革,高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师生量剧增,原有学区周边污水管网管道口径偏小,造成局部路段管道排水不畅,影响污水的集中收集。且在部分工业区,存在污水系统不完善,局部地区污水管网不配套现象,导致部分地方污水没有出路。
1.3 缺乏全面的管网资料
由于污水配套管网建设管理工作的滞后,造成管网资料不全。例如:现有的管网资料中有些管网没有竣工图,只有施工图或者设计图,这些资料的可信度低,仅能作为参考;有些管网虽有竣工图,但内容不完善,缺乏污水检查井的坐标、高程等。管网资料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管网的日常维护工作。
1.4 竣工验收不规范
污水管道工程属隐蔽工程,如果不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理或采用相应设备对其进行检查,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例如:竣工图纸与实际施工不相符;为通过闭水试验在检查井内乱设封头、闭水试验完毕后拆除封头不彻底;道路基层施工时随意回填土方造成检查井有大量泥沙等。这些情况都给后续污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带来严重隐患。目前,接收新建污水管道时,主要依据的是监理公司的竣工验收报告及参加建成污水管的闭水实验。新建污水管道的质量好坏,只能很被动的靠今后实际运行来检测。
1.5 管理力度不够
污水管网属于地下设施,在污水厂未接管前,原有部分管理单位对污水管网缺乏维护,未能定时疏通,造成部分污水管排水不畅。且一些已建设的污水管网产权不清,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甚至出现有的建设单位也无法说清污水管道管径多大、是否存在断头或封堵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现有维护管理,使得建成的管网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污水管网管理的一些对策
2.1 重视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和管理,合理实施污水的
截流、分流改造
在雨水排入水体的出口处设置截流井,通过截流管将旱季流入雨水管的污水和雨天初期的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但截流管必须增设防倒流设施,如鸭嘴阀等,防止海水倒灌。新城区建设落实雨污分流制。
2.2 污水管网的建设规模应具有前瞻性
人口集中程度在一定不同时期内也不尽相同,所以污水管网系统要适应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并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污水管网系统要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出现空白区域或死角,提高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效率。
2.3 加强污水管道的施工行为的管理
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规范的施工过程是污水管网系统发挥其功效的有力保证。施工过程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方案。重视随道路或其他市政工程配套的污水管网的建设,在产权移交时接收单位应要求移交竣工资料,现场校核竣工图纸的准确性,全面检查井内和管道的施工质量,着重检查井内爬梯、井盖安装是否规范,管道内是否有封头、淤积等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不予接收,直至整改达标。
2.4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扩大规划的范围和深度
规划一经通过,应确立其强势的指导地位,由规划、建设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确保其顺利实施。杜绝个别部门因各种原因随意取消污水管道或污水支管的实施,道路或周边建筑建设时应注意污水管网的布局,严禁占压污水管线。
2.5 重视污水管网养护,对污水管网进行科学化管理
污水管网养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造成养护手段单一。目前,管网日常维护主要是定期巡视,确保检查井井盖不缺失,污水不溢流。通常进行的清淤以人工为主,管道发生堵塞时,由于技术及设备有限,对堵塞位置及情况难以摸清,且疏通手段有限,导致管道清通耗时长,投入人工多,劳动强度大。因此,需要有计划地对管道进行养护,定期检查和维修。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污水管网维护单位配备先进的检查及清通设备。改变原有的排水管网的管理和养护理念,让养护维修和管理手段逐步向机械化过渡,不断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效提高排水管网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配套建设污水管网,强化污水管网管理,是污水收集、输送、处理的保障,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只有建设管理好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才能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为此,必须重视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管网管理,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为实现节能减排,治理水污染保驾护航。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