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水回用标准
法律分析: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水源按照《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18)和《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16)分为优质杂排水和生活污水,具体种类和选取顺序为:
1)卫生间、公共浴室的盆浴和淋浴等的排水;
2)盥洗排水;
3)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
4)冷凝水;
5)游泳池排污水;
6)洗衣排水;
7)厨房排水;
8)冲厕排水。
中水水源一般不是单一水源,大多有三种组合方式:
1)盥洗排水、淋浴排水、循环冷却水称为优质杂排水,应优先选用;
2)冲厕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称为杂排水;
3)生活污水,即所有生活排水的总称,这种水质最差。
中水用于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杂用的水质,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质》(GB/T18920-2002)中城市杂用水类标准执行。
中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
② 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工程的使用技术
中水回用于电厂循环冷却工程的使用技术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
1 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即为再生水,一般指污水经过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后供作回用的水。当中水经过深度处理,水质满足再生水水质指标时,可回用于补充地面水源、农田灌溉、消防用水、甚至可作为工艺水、冷却水补充水回用于工业企业。中水回用,可以很好的节约用水,增加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里的污水量是源源不断的,水量比较稳定,但由于来源多种多样,水质也呈复杂多样化。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还含有相当数量的污染物,如BOD5:30~60mg/L,CODcr:60~120mg/L,SS:20~30mg/L,氨氮:15~250mg/L,甚至还有很多致病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如果将中水用作电厂循环冷却用水补充水,必须经过步骤复杂的深度处理。2 中水回用深度处理2.1 深度处理的目的深度处理也叫三级处理,是将二级处理后的水再用物理化学方法等去除可溶性无机物、不能分解的有机物、病毒、病菌、磷、氮及其他杂质,以达到用水水质标准。根据《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的要求,深度处理系统的中水进水水质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由此,根据中水水质的特点以及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的要求,对中水深度处理,需要做到以下要求:1)进一步除残留的悬浮物以及胶体成分。2)进一步降低BOD5、CODcr、TOC等水质指标,使BOD5≤5mg/L、CODcr≤30mg/L,使水进一步稳定。3)脱氮、除磷,消除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使得氨氮的含量≤5mg/L,磷的总量在1mg/L。4)脱色、除臭,使水得到进一步澄清。5)灭菌杀毒,使细菌总数<1000个/mL。6)降低水质的碱度和暂时硬度,使钙硬度(以CaCO3计)≤250mg/L,甲基橙碱度(以CaCO3计)≤200mg/L;2.2 深度处理的方法目前,我国在中水的深度处理问题中主要有过滤消毒、石灰处理、膜分离技术等,具体工艺处理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水质采用不同的方法。2.2.1过滤消毒过滤消毒,一般指经过过滤器、加药处理等方法,对中水进行机械的过滤消毒,通常能将悬浮物降低至10mg/L以内。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仅能降低水中悬浮物含量,无法去除其他物质。对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处理进水水质较好,用水水质要求标准较低的情况。2.2.2石灰处理石灰处理技术是在中水中加入适量的石灰乳增加污水的碱性,使出水PH达到10.3~10.5,通过几个化学反应,产生形态不同的碳酸钙结晶,软化水质,而且产生的结晶还可以凝聚、吸附其他的杂质,但传统的石灰处理工艺过程繁琐,操作复杂,同时产生的污泥较多。2.2.3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微滤(MF)可除去大小约0.1~1μm的颗粒杂质。主要用于去除细菌、悬浮固体、胶体物质等。但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低,如果原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含量有波动,则微滤系统出水水质会随之波动。超滤(UF)可去除约大于0.002~0.1μm的颗粒杂质,可除去分子量大于300~300000的物质。超滤较微滤比,其出水稳定,几乎可以去除所有的颗粒、悬浮物、细菌、病毒、表面活性剂、胶体物质和高分子有机物,适用于中水进水水质易波动、不稳定的特点。反渗透技术(RO)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胶体、微生物,溶解盐类等,去除率高达97%~98%。针对中水回用循环水补给水深度处理而言,目前,很多工业企业都进行了回用工作,大部分是采用传统的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随着水源循环再利用率的提高,水中的溶解性总固体和各种难溶盐浓度成倍增加,设备的腐蚀和结垢也日趋加剧,同时,传统的处理技术无法应对中水回收水质复杂的特点,往往设备出水也无法满足用水的要求,限制了中水回用的范围。因此,采用有效的深度回用工艺,才能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膜处理技术与传统水处理工艺相比具有诸多优势,但成本也较传统工艺高出许多,采用全膜法水处理工艺,不仅设备成本昂贵,也会消耗大量的药剂,在实际生产应该中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将膜处理技术与传统处理工艺相结合,才能使深度处理工艺完善功能,更具经济性。3 传统预处理+反渗透深度处理工艺3.1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影响反渗透膜的污染源,主要污染源包括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与难溶盐。悬浮物的去除可采用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去除;有机物的去除可采用活性炭过滤器吸附去除;解决难溶盐问题可以采用添加阻垢剂方式;为了防止反渗透系统和预处理系统的微生物污染,可在系统的首末端添加氧化剂和还原剂;对于反渗透出力影响较大的温度因素,可采用温度调至工艺解决。3.2 反渗透处理工艺反渗透系统为深度处理的核心部分,它具有极高的脱盐能力。系统组成: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膜,此外还包括加阻垢剂装置和反渗透清洗装置。3.2.1 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亦称精密过滤器,用来滤除经多介质过滤后的细小物质,以确保水质过滤精度及保护膜元件不受大颗粒物质的损坏,同时也去除水中微量的悬浮杂质达到反渗透进水对悬浮物含量的要求。3.2.2 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的选择性,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渗透压,实现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膜过程,其操作压差一般为1.5~10.5MPa,截留组分为(1~10)×10-10m小分子溶质,同时还可以从液态混合物种去除全部悬浮物、溶解质和胶体。由此可见,反渗透工艺能去除影响循环水补给水指标的所有物质,根据水质情况对反渗透做合理的排列和选型,反渗透出水水质能满足循环水补给水水质标准。3.3 工艺流程过滤+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系统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图总结由于膜技术出水稳定,能应对中水复杂多变的水质特点,对中水采用传统工艺和膜技术工艺,配合氧化剂、还原剂、阻垢剂的方法,作为中水回用于循环水补给水深度处理,在技术上是十分可行的。同时,膜技术结合传统预处理工艺,能解决膜技术成本高、对水源要求高的问题,能更好的解决中水深处理问题,实现水源的循环利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③ 什么是中水回用 中水回用解释
1、“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废水回用,通常与中水回用混为一谈,但是有所不同,废水回用指工业废水经过UF+RO工艺回用到生产线,循环使用的,回收率相对低于75%,非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
3、回用水:以上二种都可以称作回用水,但一般厂家为提高回收率都有会结合起来做。
④ 中水回用的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简介
其特点为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工业所排出的废水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的水质,然后回用到工艺中去,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下面就两种最主要的回用技术作一介绍:
(一)冷却水技术
节约冷却水是工业节水的主要途径:
1、改直接冷却水为间接冷却水
在冷却过程中,特别在化学工业中,如采用直接冷却的方法,往往使冷却水中夹带较多的污染物质,使其失去再利用的价值,如能改为间接冷却,就能克服这个缺点。
2、降低冷却要求,减少冷却水用量。
3、采用非水冷却。
如在某种工艺生产中,采用空冷或油冷,达到冷却的目的。
4、利用人工冷源或海水作冷却水,减少地下水或淡水用量。
5、合理利用冷却水。
对已使用过的冷却水可以进行一定的降温措施后,反复使用,也可以在第一次作为冷却水使用后,用于其它对水质、水温要求较低的场合。
在采用这个办法时,要注意各车间供水系统的密切配合,加强冷却水的管理,避免因一个环节出问题而影响其他车间供水。
6、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这种冷却水利用技术主要是经过冷却器变成的热水经过冷却构筑物使水温降到回用水水温,从而循环使用。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时,应注意水中细菌的繁殖、水垢的形成、设备腐蚀、水压、水量变化等问题。
(二)一水多用污水净
由于生产工艺中各环节的用水水质标准不一,因此将某些环节的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重复利用或用于其它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中。以达到节水的目的。如:可先将清水作为冷却水用,然后送入水处理站经软化后作锅炉供水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后用于生产、生活等。
中水回用技术举例
下面就生活中水做一简单介绍。
生活中水,主要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用于冲厕、绿化、景观、喷洒路面以及冷却水的补充等杂用。中水水质应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1、中水水源
选择中水,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
A、冷却水B、淋浴排水C、盥洗排水D、洗衣排水E、厨房排水F、厕所排水
2、处理工艺
当以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当利用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二段生物处理,或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流程。
3、中水设计建设规定
凡建设项目都应按规定同时配套设计中水设施,属以下情况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套设计建设中水设施:
A、宾(旅)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等建筑的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 B、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
C、住宅小区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或中水回用量在750立方米/日以上)。
有关中水设施的管理按照建设部发布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中水设施的设计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编制的《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⑤ 饮料废水处理后出水,中水回用MBR膜处理可否
中水回用水处理工程也称废水回用处理,中水回用水处理工艺要溶解水中沉淀物、有机物,利用MBR膜降解废水中其它物质含量,把原废水具有的有毒、有害性去除后,二次利用到生产生活中。
中水回用水处理设备,主要还是MBR膜处理工艺居多。mbr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于中水回用。膜生物反应器是由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构成的,是生物处理技术的活性泥污法和膜分离的组合工艺。先进技术和传统处理技术比较而言,具有体积小、模块化、自动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的特点,在处理完成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非常的方便快捷,减少了不必要程序,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由于具有显著优势,在发展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中水回用处理中去,除了国内的给水厂之外,国外很多国家也积极引用。处理后的废水作为工业、农业、市政的用水,减少不必要资源浪费,实现水的回收再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未来先进技术会广泛应用,优化水资源使用结构,造福于人类发展。
⑥ 请问医院废水处理后(假设进行了深度处理),能不能作为中水回用,是否有明文规定
不建议作中水回用,由于医院污水中含有很多不明确病菌或者病毒,这些病菌或者病毒不一定能够被二氧化氯或者次氯酸钠消除,尤其是病毒。可能会引发无法想象的后果。
⑦ 中水处理系统的中水回用用途
中水回来用的用途有两种:一种将其自处理到饮用水的程度,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投资高,工艺复杂;二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程度,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建筑中便器的冲洗,绿化浇洒以及消防等方面,这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使用要求,一般分为:
(1)以优质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设备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物化处理→过滤池→消毒→中水
(2)以一般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
(3)以生活污水为中水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二级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
中水回用设备可应用于生活小区、超市生活污水、建筑小区、宾馆、疗养院、酒店、综合楼等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处理后,中水可用于冲刷厕所、汽车、路途绿化、浇灌绿地及补偿锅炉用水、宾馆、酒店、写字楼、机关、院校、厂矿、企业、金融、电信、电力、邮政、煤炭、冶金、化工、纺织、印染、酿酒、制药、淀粉、啤酒、食品、造纸等行业。
⑧ 生活污水处理后可以做中水水源吗
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设备“技术先进”助力节水
生活污水处理中水在污水处理工程方面称为“再生水”、“回用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而中水回用工程,是一项既节约水资源、又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利好工程。中水回用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
生活污水处理要点及操作规程
生活污水处理中,反渗透装置开机运行前,一定要先检查进水水质是否达到了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如不达标则需要回流继续进行前处理,这里我们将主要针对其检查要点及操作规程做以下全面介绍:
一、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温度绝对不能低于0℃,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0-25℃范围内。
二、查看整体设备的管路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电路电线等是否连接完好。
三、启动反渗透装置前其所有的阀门都要保持完全打开的状态。
四、前处理水质达到反渗透进水水质后才能启动装置。
五、将保安过滤器的调节阀和排污阀全部打开,等到放气阀开始出水后再开启气阀。水质合格后将排阀关闭。前处理的给水压力要求能够让保安过滤器出口压力达到0.1-0.25Mpa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