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硼氟酸废水如何处理
氟是一种微量元素,饮用水含氟量在0.4~0.6mg/L的水对人体无害有益,而长期饮用含量大于1.5mg/L的高氟水则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我国某些地区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使该区域水源含氟量大于1.0mg/L,从而造成地方性氟中毒[1],某些高浓度含氟onclick="g('工业废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更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必须对含氟onclick="g('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加以处理。
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规定,氟的无机化合物排放标准为10mg/L(以F-计)。1988年颁布的《onclick="g('污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89-88)中规定,新扩改企业对外排放含氟废水,氟化物不得超过10mg/L(向二级onclick="g('污水');">污水处理厂排放除外)。此废水带出物是以氟化钙计,那么1988年的标准比1973年的标准严格了一倍以上。
山西运城某铝厂在其酸处理和钝化两个工艺阶段产生高浓度含氟废水,最高氟离子浓度达300mg/L。本文基于钙离子与氟离子结合生成难溶于水氟化钙,利用同离子效应理论[2],得出了最佳方案。并以此方案为基础进行了该厂onclick="g('污水');">污水处理的工艺设计。
2. 在废水处理中,如何低成本的处理金属离子
特种树脂吸附法针对精度去除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成本很低。内
这里说的特种树脂包括除容硼、除氟、除氨氮、除硝态氮、除磷、除砷、除重金属等树脂,这样的树脂中通常嫁接了针对性吸附特征物的官能团,能对特征物进行吸附而不受其他离子的影响,而且吸附精度极高,吸附后出水特征物能达到ppb级别。
由于特种树脂的吸附量较大,针对微量超标的水体,树脂的用量一般很小,从而压缩了大量的投资。而这些树脂又可以再生,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达5-8年,从而将运行成本压缩到最低限。比如除硼树脂,针对废水硼含量从3mg/L降到0.1mg/L,其运行成本不足0.1元/吨水。
3. 含重金属酸性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中和法处理含重金属酸性废水
(2)硫酸亚铁法处理含重金属酸性废水
利用亚铁盐除去回废水中的金属答,废水与铁化合物混合,然后加入碱进行中和,用空气氧化以完成反应。结果产生出铁盐沉淀物、氢氧化物沉淀物的络合盐和重金属,经过滤并用磁力使沉淀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反渗透法处理含重金属酸性废水
最近国外有成功地用反渗透法用于处理矿山含重金属酸性废水。重金属:Cu、Pb、Zn、Ni、Cd等去除率达98%以上,pH值在7左右。
(4)处理含重金属酸性废水的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还包括:离子交换法、充电隔膜超滤法、电渗析法、电解沉积法、活性炭合成的聚合吸附剂法(特别适用于除去络合重金属),氢硼化钠还原法和美国最近推出的所采用一种淀粉黄酸盐药剂均是处理矿山含重金属酸性废水的方法。
4. 中低放液体废物有哪些处理方法
中低放废液的处理处置技术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当今世界
,
核科学技术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
同位素和核技术的应用更加广
泛深入
,
核能发电已成为解决当前世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
很多国家已
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能源。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
,
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威
胁。因此
,
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置放射性废物
,
使其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
已成为核工业、
核科学面临的日益迫切的重要课题
,
是影响核能持续健康发展的
关键因素。
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
人们认为最合理的措施是首先将放射性废物进
行固化处理
,
然后将得到的放射性废物固化体进行最终的地质处置。
已经发展起
来的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方法有很多
,
主要有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和塑料固化,
玻璃固化以及人造岩石固化。
水泥固化具有固化体性能稳定、
工艺操作简单、
成
本低廉等优势
,
被广泛用于蒸残液、泥浆、废树脂等中、低放废物的处理。近年
来
,
在水泥化学、
新水泥系列、
混合材、
外加剂及混凝土用纤维等方面的研究取
得了许多进展
,
这些成果可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放射性废物水泥固化的研究和应
用。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后处理厂主要产生高放废液、
中放废液、
低放废液和有机废液,
必须对这些废液进行净化处
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向环境排放。①放射性废液应分类收集和监测,根据其特性选用最
佳处理工艺。
②放射性废液在送往处理系统的主要干管上应设置体积累积测量仪表,
实时统
计废液量,
及早发现废液输送异常。
③设备清洗时采用合理的去污工艺和去污剂,
尽量减少
去污废液的产生量,
并尽量使二次废液的成分简单,
以便后续处理。
④较低放射性水平的废
液应采用蒸发、
离子交换、超滤等技术进行处理,
将放射性物质浓缩在较小体积里,减小需
进一步处理的废液体积。
⑤采用放射性物质包容性高、
增容少的废液固化技术,
减少需处置
的固体废物体积。⑥对于污有机溶剂,应进行回收复用,
对不能复用的污溶剂,应优先采用
焚烧或湿法氧化等减容大的技术进行处理。
各类放射性废液的比活度、
含盐量差别很大,
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核工业放
射性工艺废液一般需要多级净化处理,
低、
中放废液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絮凝沉淀、
蒸发、离子交换(或吸附)和膜技术(如电渗析、反渗透、超滤膜)。高放废液
比活度高,一般只经过蒸发浓缩后贮存在双壁不锈钢贮槽中。
1.
沉淀法
去污机理:
离子态核素通过加入另一种离子或化合物使之转变成不溶性或难
溶性化合物沉淀来达到分离。
有沉淀、
共沉淀或吸附作用。
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
浓度积,
生成沉淀。
加入载体,
发生共沉淀。
被吸附在别的沉淀物或晶体的表面,
形成吸附共沉淀。
溶液中絮凝剂水解和缩聚反应生成线性结构聚合物,
与胶粒或
微小悬浮物吸附桥联,
或者因胶体粒子的双电层受压缩和电中和而凝聚。
影响因
素:加入试剂的种类、浓度、用量、加入的速度和方式、搅拌情况,废水的离子
浓度、温度和
pH
值等。去污因子<
10
沉淀法评价:
絮凝沉淀工艺较多用于处理组分复杂的低、
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其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在去除放射性物质的同时,还去除悬浮物、胶体、常量
盐,
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一般与其他方法联用时作为预处理方法。
缺点是放射性
去除效率较低,一般为
50
%~
70
%。产生的污泥量较多,需要进一步处理。
2.
蒸发浓缩法
工作原理:
加热把废液中大量水份汽化,
将放射性物质浓缩、
减少废液的体
积。
除少量易挥发性核素一起进入蒸汽和少量放射性核素被雾沫夹带出去外,
绝
大部分放射性核素被保留在蒸发浓缩物中,贮存等待进一步固化处理
。
蒸发器类型:釜式蒸发器、自然循环蒸发器(中央循环管式和外加热循环)、强
制循环蒸发器、刮膜蒸发器等。
蒸发器的问题:结垢、腐蚀和发泡。
蒸发法评价:
较多用于高、
中放废液,
可处理含盐量高达
200
~
300g/L
的各
种废液。处理能力大
(0.5
~
6t/h )
,净化效率高
(103
~
106)
,减容倍数大(几
十倍至几百倍)。
蒸发法不适合处理含有易起泡物质(如某些有机物)和易挥发核素(如
Ru
,
I
)
的废水;蒸发耗能大,系统复杂、运行和维修要求高,处理费用较高。
3.
离子交换法
工作原理:
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
(活性基因)
和溶液中的离子进
行交换,
选择性地去除溶液中以离子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
使废液得到净化。
离
子交换剂是不溶解的固体物质。
当离子交换剂与某种电解质溶液接触时,
这些离
子可按化学计算的当量值交换相同电荷的其它离子。
离子交换是可逆反应,
其反
应通式可表达为:
R-H
+
M
+
=
R-M
+
H
+
阳树脂+阳离子=饱和树脂+交换离子
或
R-OH
+
N
-
=
R-N
+
OH
-
阴树脂+阴离子=饱和树脂+交换离子
人工合成离子交换树脂:
交换正离子的酸性阳离子树脂和交换负离子的碱性
阴离子树脂。
天然离子交换和吸附剂:
有天然无机材料如天然沸石、
粘土
(膨润土或高岭
土)、蒙脱石、蛭石、硅藻土、海泡石等;天然有机吸附剂如活性炭、木屑和磺
化煤等;
人工无机材料:合成沸石、硅酸、炉渣、金属的水合氢氧化物和氧化物、多
价金属难溶盐基吸附剂和一些金属粉末等。
树脂的再生:酸碱或盐型。压水堆核电站一次性使用。
废树脂:可焚烧或固化,再生液多用蒸发处理。
废液条件:
悬浮固体物浓度小于
4mg/L
,
含盐量小于
1g/L
,
核素必须以离子
态存在,液体温度不能太高,不含油类和油脂物质。
优点:工艺成熟,去污因子较高
10
~
100
,适于连续运行和自动化操作。
4.
电渗析
工作原理: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
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让阳离子透
过阳膜,
阴离子透过阴膜,
使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定向迁移,
达到净化和浓缩液体
的目的。多作为离子交换前料液脱盐的预处理。问题:浓差极化
5.
反渗透
工作原理:在浓侧施加压力(
P
>
π
,
1.5
~
10MPa
),让浓溶液中的溶剂通
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中,使浓溶液更浓,起到浓缩作用。去污因子:
10
~
100
。
适于处理含盐量较低的废液如洗衣废水和洗澡水,
含硼废水等,
浓缩液体占料液
的
10%
左右。半透膜:醋酸纤维素膜,空心纤维膜
6.
超滤
工作原理:借助于压力和选择透过性薄膜,使分子量小的物质(如水、溶剂
和电解质)
通过,
分离出大分子
(分子量大于
500
)
悬浮颗粒和胶体,
达到浓缩、
分离的作用。
工艺:聚丙烯腈管式膜等,工作压力
0.1
~
1.4MPa
,浓缩倍数可达
104
。去污因
子:
10
~
100
。优点:能耗低、操作简单
7.
膜分离
借助膜的选择渗透作用,
在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的推动下对混合物中溶质和
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与其他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具有过
程简单、无相变、分离系数较大、节能高效、可在常温下连续操作等特点,是近
年来发展较快的化工分离技术。
8.
过滤
对于含有污染物浓度更高,颗粒尺寸更大(小于
10
μ
m
)的废液,首先选用
的技术是沉降(澄清)和过滤。用于冲洗、冷却或去污产生的放射性废水一般都
含有污染颗粒物,常见的有砂、粘土、胶体和溶解的物质,应当在废水进一步处
理(或排放)前把这些颗粒物除去。
有机废液的处理:
特点:易燃、易挥发、易辐射分解、热分解、生物降解。废萃取剂
TBP/
煤
油、废机油、润滑油、测量低能
β
-
射线
3H
和
14C
的有机闪烁液。
5. 含硼酸的废水如何处理
如果所在地污水处理有活性污泥处理环节,则实验室可以直接排放;如果没有,则需要经过阴离子吸附后排放
6. 如何处理化学实验室的废液
化验室废水的处理办法:
1、含铬废液的处理主要来源于铬酸废液,重铬酸钾滴定废液分析实验中产生的含铬废液的处理: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向含铬废液中加人废铁屑,FeS04或硫化物,亚硫酸盐等还原剂,将强毒性的Cr0’还原十转变成毒性较小的Cr",然后加废碱液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生石灰等,调节溶液pH值至7左右,使CrI1转变成低毒的Cr(OH)沉淀,分离出沉淀后的清液即可直接排放,沉渣经脱水干燥后可综合利用,或用焙烧法处理,处理后的铬渣可与水泥混合,固化后即可填埋子地下.
2、含铅,铋废液的处理
络合滴定法连续测定混合液中的Bi"和Pb,是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铅,铋废液的主要来源,该实验产生的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为此可先采用如下方法对废液处理后,再直接回收并循环使用.
(I)对集中铅,铋连续测定后的废液,每次取2500mL于3000mL大烧杯中,在电炉加热到近沸后取下,在搅拌时趁热加人2mol/L Na,S溶液至废液的PH值为12.
5一13.0,充分搅拌后静置沉淀(也可再搅拌两次),由于溶液中存在着六次甲基四胺盐和Na等强电解质,硫化物会很快沉淀,其上层清液呈紫红色,是二甲酚橙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的颜色.
(2)倾去仁层清液后,再每次用1500mL左右的自来水以倾泻法洗涤产生的硫化物沉淀3次,再用少量的去离子水清洗2次,最后使硫化物沉淀和水的体积在1500mL左右,待沉淀被水充分洗涤后,再加人浓HNO,14mL,加热至黑色硫化物完全溶解,然后加热煮沸2min,驱除氮氧化合物,冷却后过滤,最后将滤液稀释至830mL即可值得注意的是该法再生后的混合溶液酸度恰好在EDTA滴定Bi'所需的pH值.7一1..的范围内,这样不必再用氢氧化钠中和,直接可供下一次做实验时重复使用,而且该法铅,秘回收率均在99%以上,是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方法.
3:含汞废液的处理方法
此方法主要来源于铁矿石中铁含量测定的预处理剂SnC1一HgC1:的反应过程,一般采用:
(1)化学凝聚沉淀法:含汞废液先用NaoH把溶液的pH值调至8一10,加人过量的硫化铁或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人一定量硫酸亚铁作絮凝剂,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同沉淀,然后静置,分离或经离心过滤后,清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残渣用缎烧法回收或再制成汞盐
(2)汞齐提取法:在汞废液内加人锌屑或铝屑,使废液中的汞很容易被锌或铝置换出来,同时汞又能’j之生成锌汞齐或铝汞齐,从而使废水达到净化.还可采用电解法除去与汞生成汞齐的杂质,再用真空蒸馏法制取高纯度的求.
4、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人生石灰,调节并控制pH值为8左右,即可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有Fe"存在时还可一起沉淀下来,待沉淀分离后,滤液即可直接排人下水道,残渣可作废渣处理
5、含氰废液的处理
(1)若CN-含量少,宜采用KMn0,氧化法,即在废液中加人NaOH,调pH值至10以上,再加入3%KMn0,.使CN氧化分解;
(2)若CN含量高,则可采用碱性氯化法即在废液中加入NaOH,调pH值至10以上,加人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7. 废水的处理方法
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处理
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吡啶、喹啉、甲基吡啶、氨基酸、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硫化碳、硫醇、烷基硫、硫脲、硫酰胺、噻吩、二甲亚砜、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类、氯苯类、酰卤化物和含N、S、卤素的染料、农药、颜料及其中间体等等。
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但必须采取措施除去由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如SO2、HCl、NO2、二恶英等)。对多氯联苯之类物质,因难以燃烧而有一部分直接被排出,要加以注意。
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水解法进行处理。但对氨基酸等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含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处理
此类废液包括:含有硫酸、盐酸、硝酸等酸类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氨等碱类,以及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类氧化剂与硫化物、联氨等还原剂的有机类废液。
首先,按无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把它分别加以中和。然后,若有机类物质浓度大时,用焚烧法处理(保管好残渣)。能分离出有机层和水层时,将有机层焚烧,对水层或其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进行处理。但是,对其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此类废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轻油、重油、润滑油、切削油、机器油、动植物性油脂及液体和固体脂肪酸等物质的废液。
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其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或吸附法处理。对含机油之类的废液,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
含石油、动植物性油脂的废液处理
此处理方式与含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处理方式相同。
含有机磷的废液处理
此类废液包括:含磷酸、亚磷酸、硫代磷酸及膦酸酯类,磷化氢类以及磷系农药等物质的废液。
对其浓度高的废液进行焚烧处理(因含难于燃烧的物质多,故可与可燃性物质混合进行焚烧)。对浓度低的废液,经水解或溶剂萃取后,用吸附法进行处理。
含酚类物质的废液处理
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苯酚、甲酚、萘酚等。
对其浓度大的可燃性物质,可用焚烧法处理。而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