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处理 曝气池 需氧量计算, 以下两个公式哪个是对的
需氧量的计算我之前还跟朋友们一起讨论过
比较常用的就是方法一,也就是你说内的崔玉川的书上写的那个
这个就容是工程经验数据,一般做工程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个,做工程的时候不会给你算的很细的,如果很细的就是科学了而不是工程了
第二种也不完全是理论吧,也是理论+经验的一个公式。
但是两个公式都是对的,但是试用的场景不同。
Ⅱ 污水处理中生物需氧量(BOD)定义是什么
BOD的定义:
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回指标。答加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维等工业废水中的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均为无机污染物,可经好气菌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故亦称需氧污染物质。若这类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过多,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时,无机物又经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硫化氢、硫醇和氨等恶臭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
BOD5的定义:
指5天生化需氧量,因微生物氧化过程极其缓慢,在实验室中,测定生化需氧量规定5天消耗的氧气量,作为衡量标准。
Ⅲ 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一级A标准,BOD、COD、SS、TN、TP浓度具体为多少
BOD:10。BOD:生物需氧量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
COD:50。COD: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
SS:10。
TN:15。
TP:1。
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COD越高,水质污染越严重。
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BOD越高,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质污染越严重。
(3)污水处理厂生物池需氧量计算扩展阅读: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的重要性还没被普遍认识和接受,不少污水厂建成后没有进行工艺调试,这就产生了要么运行不起来,要么运行起来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运行成本偏高等现象。 事实上,工艺调试是污水厂投产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现并解决设备、设施、控制、工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使污水厂投入正常运行;
二是实现工艺设计目标,即出水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三是确定符合实际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各项控制参数,在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运行成本。
Ⅳ 怎么计算工业污水处理化学需氧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氧排放量源的计算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为X毫克/升(MG/L),
化学需氧排放量(KG)
=X毫克/升*污水排放量(吨)*1/1000
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通知》规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按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法计算,由于火力发电厂烟气监测装置的应用并没有普及,因此大多采用物料平衡方法进行计算:
由此可见,此计算方法涉及燃煤的重量(B)、含硫量(S,全硫,下同)和锅炉的型式(F,电站锅炉视为常数)及其脱硫效率(含湿式除尘器的脱硫率,NSO2)等量值的计算
Ⅳ 好氧生物处理曝气量怎么计算
从标准CECS128:2001《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可以找到:
气水比最好通过试验或者参照相似条件运行资料确定。当BOD5在60-180mg/L时二段式总气水比可采用3:1-7:1,一氧池汽水比采用2:1-4:1,二氧池汽水比1:1-3:1,生物接触氧化的曝气强度宜采用10-2-M3/M2*h
空气量D:D=Do*Qv
Do--汽水比
Qv--设计污水量
Ⅵ 污水处理厂曝气量怎么计算
计算公式:O2 = 0.001aQ(So-Se)-c△XV+b[0.001Q(Nk-Nke)-0.12△XV]-0.62b[0.001Q(Nt-Nke-Noe)-0.12△XV] (6.8.2)
曝气系统的核心部件曝气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负压作用吸入气体,所以无需采用空气压缩机和大气喷射器。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将液体与气体混合搅拌,所以无需搅拌器和混合器。
由于泵内的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溶解效率可达80~100%。所以无需大型加压溶气罐或昂贵的反应塔即可制取高度溶解液。
气液比约为1:9(吸气量为8-10%),串联使用可以增加吸气量。一台GLM(B)系列曝气泵即可进行气液吸引、混合、溶解并直接将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点。
过泵流量 1-50 M3/H;处理水量1-150 M3/H 。因此,使用GLM(B)系列曝气泵,可以提高溶气液制取效率、简化制取装置、节省场地、大幅降低初次投资、节省运行成本及维护费用。
(6)污水处理厂生物池需氧量计算扩展阅读
处理污水的方法
1、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2、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3、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Ⅶ 关于污水需氧量的问题
因为前提条件不同,建议再仔细看下国标,在不同情况下,取值系数是不同的。
Ⅷ 污水处理厂每日污泥排量计算
通常取情况下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相关规范进行计算。
1、按污泥泥龄计算
Δ X= ·V ·X/θC(6.10.3-1)
2、按污泥产率系数、衰减系数及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悬浮物计算
△X=YQ(So-Se)-KdVXV+fQ(SSo-SSe) (6.10.3-2)
式中:△X——剩余污泥量(kgSS/d);
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
X——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SS/L);
C θ ——污泥泥龄(d);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20℃时为0.4~0.8;
Q——设计平均日污水量(m3/d);
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kd——衰减系数(d-1);
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VSS/L);
f——SS 的污泥转换率,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5~0.7
(gMLSS/gSS);
SSo——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kg/m3);
SSe——生物反应池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
Ⅸ 污水处理时,好氧池体积计算是怎么计算的
每种污水抄进出水指标都是不一样袭的,不能完全按照停留时间来确定,可能对与像生活污水这类的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可以采用停留时间8小时或10小时来进行设计,但是像印染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话利用停留时间就不再试用了;你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方法,我没看明白为什么是先计算需氧量再计算池子的容积??我们都是先依据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计算出池子的容积再计算曝气量;对于较难处理的废水需要在依据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计算出的结果上依据实际经验进行倍数扩大。
Ⅹ 污水处理中,前置缺氧-厌氧-缺氧-好氧生物池是什么工艺怎样计算和设计
你说的是Bardenho生物脱氮工艺。
该工艺设置两个缺氧段,第一段利用原水中的回有机物作为碳源和答第一个好氧池中回流的含有硝态氮的混合液进行反消化反应。进过第一段处理,脱氮已经大部分完成。为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废水进入第二段反硝化反应器,利用内源呼吸碳源进行反硝化。最后的曝气池用于净化残留的有机物,吹脱污水中的氮气,提污泥的沉降性能,放置二沉池发生污泥上浮现象。
设计计算内容主要包括各段处理有效容积、需氧量、第一段混合液回流量以及碱度的投加。具体没有特别的要求,你可以参考《排水处理》这本书,里面有详细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