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孵化器创新能力提升情况

孵化器创新能力提升情况

发布时间:2022-01-31 03:30:50

A. 科技孵化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功能是什么

一、科技孵化器应具备的条件
科技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创业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核心内容。
科技孵化器分为四个阶段:原理成果,模型成果,工业成果,成熟成果。与风险投资的萌芽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四个时期分别相对应。
作为一个科技孵化器,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首先,要有一个孵化企业进驻的物理空间,即一定面积的孵化基地,这个物理空间具有长期由企业孵化器管理机构管理的属性,这个孵化基地要考虑到孵化企业的不同特点,分成不同规模的孵化单元,每一个孵化单元都应具备基本配置,在公用孵化区内装备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设备,并向孵化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包括文讯、电讯、收发、保安、会议、接待、秘书等服务。
其次,拥有一个健全的软服务体系。其内容包括会计、法律、信息、融资、担保、宣传、商业计划、培训计划、培训教育、市场营销、技术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顾问等服务。
第三,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企业孵化器管理队伍。
所以,科技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为以经慎重选拔进入企业孵化器的新建企业提供具有丰富服务内容的孵化空间和各种企业及项目相关信息,帮助企业制订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人力开发等企业发展计划,组织必要的咨询与培训以提高创业者的各种技能,促进企业快速成长,使孵化企业能在几年内离开企业孵化器独立经营。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以下简称在孵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孵化器一般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有孵化场地,二是有公共设施,三个是能提供孵化服务,四个是面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B. 什么是创新型孵化器

创新型孵化器,是相对于传统的孵化器而言的,创新型孵化器,根据创业者的实际特征和情况,为创业者提供完善的全面的服务,包括入驻、孵化培训、孵化投资、技术支持、运营支持、创业者培训等等,能够完善的解决创业者在企业创业发展中会遇到的起步、成长、发展壮大的问题,主动助力创业企业渡过最困难的天使期发展的场所机构!

而传统的孵化器则,更多的仅仅是出租办公场所或仅能提供部分创业企业所欠缺的服务,被动的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一些政府的创业园、创业中心、民营的创业机构。

而就国外而言以Y combinator为代表的新型创业孵化器,能够全面提高创业者的创新、创业能力,并提供全面的服务,极大的提高了创业企业的成功率(近80%),而在中国目前也有类似的创新型孵化器,例如创新工场、宇泰思科等等,提供类似的服务。

C. 为了实现服务创新,你建议所在孵化载体采用哪些措施

摘要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登尼特就如何加强科技孵化体系建设作出如下阐述。

D. 孵化器应当做什么工作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创新、创业

做好抄孵化器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为创业袭者着想,适当的降低入驻的条件,让好的项目部被埋没,在创业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及时给予改进的建议,多制造创业者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腾讯的众创空间就有做到这几点,这些工作做好了,一定能帮助到创业企业的。

E. 如何进一步提升孵化器的服务能力

如何进一步提升孵化器的服务能力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结合自身岗位的特点,提出对进一步提升孵化器服务的 工作设想和拟定工作计划。 如何进一步提高..

F. 如何加强建设科技孵化体系

一、提高资源组织能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各种要素的聚集、优化和升值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中介机构,科技孵化器的基本任务是为被孵化企业提供各种外部资源的服务。被孵化企业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一般应包括:
1、创业支持:包括企业创办手续服务、基础条件的提供等;
2、咨询与培训:包括政策、财务、税务、人事管理的咨询及相应的培训等;
3、要素资源服务:包括人才、技术、产品、资金和市场协作网的建立和有效服务;
4、信息化服务:包括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提供网上培训、展示、电子商务服务等。
孵化器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引入社会力量为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推进孵化服务的社会化。孵化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自身没有优势的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引入专业化的服务;要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有偿孵化服务促使孵化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使在孵企业能获得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科技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创业企业一般不具备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和开发工具的能力,缺少公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完善的障碍之一。
1、孵化器要把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纳入孵化器基本建设内容,逐步建立包括公共实验室、中试车间、大型通用仪器和通用测试平台在内的技术创新和孵化条件;
2、要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与周边相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网络系统,帮助被孵化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
3、要结合各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要在建立生物、软件和IC设计等专业孵化器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
三、拓宽和健全融资渠道,着力填补市场空白
资金短缺是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科技孵化器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重点解决市场化融资中的“空白”和“瓶颈”。
1、要切实发挥政府资助的作用
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类专项资金要把资助动机更多地转向商业性资本不敢或不愿意投入的方面,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二是要把目前的奖励性资助为主的方式转移到风险补偿为主的资助方式上来,把政府资助作为引子和补偿金,通过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引导各类投资和金融机构增加对孵化企业的资本投入。
2、科技孵化器要成为融资的“媒介”
科技孵化器不仅要建立自身的孵化基金,更重要的是在吸引外部资金方面起到媒介的作用。对被孵化企业而言,孵化器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指导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对资金的供给方面而言,孵化器应通过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判断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咨询意见,促进和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四、建立多层次科技孵化载体,提高孵化速度和成功率
近年来,尽管科技孵化器的数量和面积每年都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孵化周期延长;而另一方面,如何衡量孵化成功也是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的尺度。笔者认为,具备孵化毕业条件的企业至少要在经费上实现了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具备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资金和物质条件。而实际上要达到这些条件,对大部分被孵化企业来说至少需要 3 ~ 5 年的时间。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适合于初创期企业的孵化条件已难于满足成长期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多层次孵化载体:
1 、项目和企业初级科技孵化 —— 培育能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小企业;
2 、小企业的加速孵化 —— 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
3 、企业的海外孵化 —— 培育以跨国经营为目标的企业。
当前,特别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加速孵化和海外孵化这两个层面的孵化器工作,提高被孵化企业参与竞争的适应和生存能力。
五、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运营机制
一般而言,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作为自身的主要目标,同时还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使命。因此,孵化器具有承担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尽管目前也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孵化器,但其运行模式决定了不可能完全替代与其相对应的政策性(或称非营利性)孵化器的功能,政策性孵化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成为中国孵化器的主流形式。笔者认为,办好政策性孵化器,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政府与孵化器的关系
政策性孵化器承担的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实质上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而孵化器又是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经济组织。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和法规对孵化器进行间接的调控来实现管理的职能;而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政策性孵化器有责任传导政府的意图,执行政府的政策和法规。
2.政策性功能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政策性孵化器在实现政策性功能的同时也必须实现财务上的收支平衡,所以政策性孵化器必须运用市场化手段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合理性,并以此约束自身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指出的是,追求过高的经营利润将会提高创业者的成本,而大幅度的减免收费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并非真正有利。
3.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孵化器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不在于体现投资的回报,而是有利于孵化器的良性循环。因此,降低运营成本,保持低的赢利水平就应当成为政策性孵化器的基本经营理念。政策性孵化器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部分孵化器为体现“形象”,硬件建设出现“豪华化”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孵化器自身的良性发展,同时会对创业企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确保创业企业获得到有效服务的前提下,实现孵化器自身合理的利润将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关键。
总之,政策性孵化器应当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已任,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能够实现财务平衡的社会经济组织。

G. 国内孵化器的现状如何

自打我国提出“创业”、“创新”概念以来,各地地方政府以及风投资金都积极涌入创业孵化器领域,先后成了了很多类似于创客空间、共享办公、企业孵化这样的组织。虽然其初衷是要构建我国的科技实力,推动各大新型企业的成立,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创业孵化器其实并不成功。
孵化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企业孵化器产业市场前瞻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统计,2016年,中国孵化器内毕业的科技企业已达到8.9万家。2016年孵化器总收入达308亿元,净利润32亿元,上缴税收24亿元。
总的来说,随着创业热潮逐渐降温,企业孵化器将进入洗牌调整期。未来,企业孵化器不能只是简单提供低租金全设施、政府职能代理等服务,要朝向中介、融资、技术和创业培训等服务方向发展,真正与初创企业需求匹配。如此,企业孵化器行业才能进一步发展,并寻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H. 如何进一步提升孵化器的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无处不在,只有将现有的服务能力最大可能地提升才能在同质化竞争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从而在3G与全业务运营上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
改变“重发展、轻服务”的观念是强化服务的首要前提。经营服务工作的对象是市场,为市场服务的目的是效益。经营要通过服务来实现效益,要认识到“服务是电信的无形资产”,通信能力的增强、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面貌的改善等,都具体体现在服务之中。因此,强化服务,不仅是市场竞争的要求,而且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要彻底改变“重发展、轻服务,重规模、轻质量”的传统观念,在服务文化的宣传上狠下工夫,将增强全员服务意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服务文化的熏陶,促使员工端正服务态度,真心提供服务。
加强员工培训、增强整体素质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随着全业务运营的展开,电信网络层次不断提高,新业务不断开发,对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教育管理,完善教育设施,改进教育手段,建立以岗位能力、应变能力、指挥与管理协调能力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的教育培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技能、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整体素质、增强业务处理能力,才能促进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把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服务电信、促进电信发展的长期任务,不断寻求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促进员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在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活动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推进培训。如在授课形式上可采取以年龄分级、岗位分层、案例分析、互动教学、部门沟通、经验介绍、实务演练等模式,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升后台部门服务支撑能力是强化一线服务的支撑点。前台部门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为客户提供了很好的服务界面、为客户提供了直观的服务感受。但在提供电信产品和服务给客户的过程中,后台部门对前台工作支撑的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前台一线人员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着公司的整体形象。后台部门包括网络部门、运维部门、计费部门、数据部门等,这些部门所做的工作不能被用户直接感知,但却直接影响着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比如网络问题、业务计费问题、新业务营销问题、网络质量及时改善问题等,都是潜在的导致客户不满的主要原因。因此,后台部门应为前台部门做好服务技术支撑:一是把握好网络发展和演进方向,科学规划、精心管理,提升网络水平和能力;二是优化好网络结构和运行质量,强化服务、支撑市场,增强市场反应保障能力;三是处理好市场拓展与客户信息沟通的需求,完善优化资源动态管理流程、资源检查制度和资源管控考核制度,确保网络资源的完善性、准确性、真实性,达到快速响应,努力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为前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持。

I.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开始呈现多种形态。孵化器正朝着形式多样化、功能专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组织网络化方向发展。
在形式多样化方面:不仅有综合性的创业中心,已有依托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 58 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北京、上海、苏州、无锡等地依托创业中心和高新区建立了 50 多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为海内外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提供创业的全程服务;在美国、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地建立了海外创业园。
在功能专业化方面 :兴建了一批以中小型的软件开发企业为主要培育对象的软件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孵化器、北京医科大学医药孵化器、北京 863 软件孵化器、北京北内制造业孵化基地、北京新材料孵化器、陕西杨凌农业专业孵化器、天津塘沽海洋技术专业孵化器等一批专业技术孵化器已经投入运营。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除了有政策性孵化器外,商业性孵化器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管理体制已从事业型为主,向企业型、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并重模式转变。一批国有和民营大中型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创建了企业孵化器,以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北京为例,在 2000 年统计的 25 家孵化器中,大学投资的孵化器占 5 家,国企投资的孵化器占 7 家,民营企业投资的占 1 家,政府投资的占 7 家,国外公司投资的占 2 家,其他孵化器占 3 家。
在组织网络化方面:为促进孵化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企业孵化器的工作组织网络也应运而生。1993 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 组织 ) ,设立在科技资源比较丰富的中心城市,连接本城市各类型孵化器的城市孵化器网络,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国际孵化器网络组织的有关活动。 中国企业孵化器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1987 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经过 15 年的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持续增长,孵化能力不断增强,详见前瞻《中国企业孵化器产业市场前瞻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据 2003 年底的统计,全国已有包括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大学科技园在内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 489 家,详见表 1 、表 2 和表 3。
表 1 创业服务中心发展概况 (1997 ~ 2003 年 )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创业服务中心数 ( 个 ) 80 77 110 131 280 334 386 场地面积 ( 万平方米 ) 77.4 88.4 188.8 272.1 509 541.2 1125.4 在孵企业数 ( 个 ) 2670 4138 5293 7693 12821 18658 24309 当年新孵化企业 ( 个 ) 807 1244 1711 2389 5048 6750 7840 在孵企业人数 ( 人 ) 5600 68975 91600 128776 263596 332069 441532 累计毕业企业数 ( 个 ) 825 1316 1934 2770 3994 5849 8415 数量位居世界前茅,列发展中国家之首。经过孵化器这个“高新技术企业摇篮”培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仅涌现出一大批成熟的毕业企业,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而且一批毕业企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中坚。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孵化器数量增长迅猛,规模不断扩大
近3年新组建的孵化器数量超过过去10多年建成的总量。2000年创业中心总数为131家,2003年统计已达386家;创业中心的平均面积5年扩大了154%,每年新进创业中心的孵化企业数是5年前的6.3倍。
表 2 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概况 (2001~2003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留学人员创业园数 ( 个 ) 44 44 45 场地面积 ( 万平方米 ) 125.7 91.2 233.5 孵化企业 ( 个 ) 144 9 2335 2976 累计毕业企业 ( 个 ) 287 358 566 在孵企业人数 ( 人 ) 19955 31350 41013 表 3 大学科技园主要数据 (2001 ~ 2003 年 )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大学科技园(家) 48 58 58 其中:国家大学科技园(家) 22 22 44 园区内企业数(个) 2775 2380 4100 在孵企业从业人员(人) 66921 51576 70855 2.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贡献
10 多年来,累计毕业了 9565 家企业,其中 30 家成为上市企业。
3.为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10 多年来,孵化器直接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约 50 万个, 58 家大学科技园和 45 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吸引了数万名科技人员创业,为鼓励大学和海外科技人员创业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中国创业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未来发展有可能经历以下三个比较大的发展时期:经典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孵化器的初级发展阶段,大约要经历10-15年,主要特征表现为政府以特殊政策支持其建立和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创造最初级的孵化条件;多元发展时期,也称为中国孵化器第二次创业时期,估计可能要持续20-30年左右,主要特征为从向在孵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逐步过渡到为创业者的直接服务、专业化发展、创业投资、网络化发展、盈利性发展、国际化发展;全球化发展时期,或者叫做第三次创业时期,跨国公司、多国政府和跨国投资机构的支持,依托全球资源对世界范围的最新发明进行跨国孵化将是其主要标志(张超英,1999)。

J. 科技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20世纪五十年代发源于美国,是伴随着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科技型企业,以及振兴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孵化器也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企业孵化器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截止1998年底,世界上已有3300多家企业孵化器,其中北美拥有750家(并以每周新建一家的速度增长),欧洲拥有2334家,目前中国大陆有6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000万平方米的孵化产地40000余家的在孵企业以及15000多家的毕业企业以世人瞩目的发展速度一跃而成为世界孵化器大国。 从1959年贝特维亚工业中心诞生开始到80年代初,是美国孵化器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目标是为了缓解社区的高失业率的状况,主要功能集中在场所和基本设施的提供、基本企业管理职能的配备以及代理部分政府职能(如一些政府优惠政策的诠释和代办)上面。
80年代中后期,美国孵化器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孵化器作为一种有利于经济开发的新型工具得到政府的强力推广,专业技术孵化器是美国政府对企业孵化支持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拟孵化器是美国企业孵化支持日趋系统化的另一个标志。
90年代上半期,风险资本的触角伸入孵化器中,孵化器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呈现企业化运作趋势,其主要表现是服务对象向外扩张和服务形式多样化,孵化经营重心由孵化新创企业转向涵盖市场机会的识别以创建企业本身。
90年代后期到现在,伴着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美国孵化器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创业孵化集团的革命性在于其解决了传统孵化器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具备了独立的投资功能,二是解决了传统孵化器难以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问题。 (一)提高资源组织能力,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各种要素的聚集、优化和升值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中介机构,科技孵化器的基本任务是为被孵化企业提供各种外部资源的服务。被孵化企业对外部资源的需求一般应包括:
(1)创业支持:包括企业创办手续服务、基础条件的提供等;
(2)咨询与培训:包括政策、财务、税务、人事管理的咨询及相应的培训等;
(3)要素资源服务:包括人才、技术、产品、资金和市场协作网的建立和有效服务;
(4)信息化服务:包括建立数字化网络平台、提供网上培训、展示、电子商务服务等。
孵化器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引入社会力量为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推进孵化服务的社会化。孵化器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自身没有优势的服务项目,要充分发挥和借助社会机构的力量,引入专业化的服务;要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方法,通过有偿孵化服务促使孵化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使在孵企业能获得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科技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创业企业一般不具备购置大中型仪器设备和开发工具的能力,缺少公共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制约创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完善的障碍之一。因此,一是孵化器要把建立和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纳入孵化器基本建设内容,逐步建立包括公共实验室、中试车间、大型通用仪器和通用测试平台在内的技术创新和孵化条件;二是要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与周边相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制度化的技术支持网络系统,帮助被孵化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三是要结合各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要在建立生物、软件和IC设计等专业孵化器的基础上,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
(三)拓宽和健全融资渠道,着力填补市场空白
资金短缺是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科技孵化器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重点解决市场化融资中的“空白”和“瓶颈”。
1.要切实发挥政府资助的作用
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类专项资金要把资助动机更多地转向商业性资本不敢或不愿意投入的方面,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二是要把目前的奖励性资助为主的方式转移到风险补偿为主的资助方式上来,把政府资助作为引子和补偿金,通过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引导各类投资和金融机构增加对孵化企业的资本投入。
2.科技孵化器要成为融资的“媒介”
科技孵化器不仅要建立自身的孵化基金,更重要的是在吸引外部资金方面起到媒介的作用。对被孵化企业而言,孵化器要针对企业的发展状况,指导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对资金的供给方面而言,孵化器应通过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判断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咨询意见,促进和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四)建立多层次科技孵化载体,提高孵化速度和成功率
近年来,尽管科技孵化器的数量和面积每年都呈大幅上升的趋势,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的孵化周期延长;而另一方面,如何衡量孵化成功也是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的尺度。笔者认为,具备孵化毕业条件的企业至少要在经费上实现了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具备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资金和物质条件。而实际上要达到这些条件,对大部分被孵化企业来说至少需要 3 ~ 5 年的时间。同时,随着企业的成长,适合于初创期企业的孵化条件已难于满足成长期企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建立多层次孵化载体:
( 1 )项目和企业初级科技孵化 —— 培育能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小企业;
( 2 )小企业的加速孵化 —— 培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比较规范的现代企业;
( 3 )企业的海外孵化 —— 培育以跨国经营为目标的企业。
当前,特别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加速孵化和海外孵化这两个层面的孵化器工作,提高被孵化企业参与竞争的适应和生存能力。
(五)明确功能定位,完善运营机制
一般而言,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作为自身的主要目标,同时还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使命。因此,孵化器具有承担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尽管目前也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孵化器,但其运行模式决定了不可能完全替代与其相对应的政策性(或称非营利性)孵化器的功能,政策性孵化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成为我国孵化器的主流形式。笔者认为,办好政策性孵化器,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政府与孵化器的关系
政策性孵化器承担的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实质上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而孵化器又是独立于政府的社会经济组织。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和法规对孵化器进行间接的调控来实现管理的职能;而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政策性孵化器有责任传导政府的意图,执行政府的政策和法规。
2.政策性功能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
政策性孵化器在实现政策性功能的同时也必须实现财务上的收支平衡,所以政策性孵化器必须运用市场化手段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合理性,并以此约束自身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指出的是,追求过高的经营利润将会提高创业者的成本,而大幅度的减免收费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并非真正有利。
3.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孵化器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不在于体现投资的回报,而是有利于孵化器的良性循环。因此,降低运营成本,保持低的赢利水平就应当成为政策性孵化器的基本经营理念。政策性孵化器必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部分孵化器为体现“形象”,硬件建设出现“豪华化”的倾向,这不仅不利于孵化器自身的良性发展,同时会对创业企业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确保创业企业获得到有效服务的前提下,实现孵化器自身合理的利润将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关键。
总之,政策性孵化器应当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已任,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能够实现财务平衡的社会经济组织。

阅读全文

与孵化器创新能力提升情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做饮水机价格优惠 浏览:876
法拉利净水器怎么样 浏览:164
养虾含盐份的水回用 浏览:105
树脂砂轮和合金砂轮 浏览:987
20万吨污水量用什么水 浏览:824
盛源泉净水器在哪里买 浏览:632
大孔离子交换树脂的 浏览:933
食品锅炉除垢剂 浏览:250
超威电瓶加蒸馏水还是电解液 浏览:841
牛仔裤水洗废水的排放标准 浏览:387
蒸馏仪架 浏览:70
海尔饮水机加热温控怎么检查好坏就常亮 浏览:82
怡口超滤膜和活性炭 浏览:720
安吉尔新净水器怎么安装 浏览:950
地下污水池怎么做防渗漏 浏览:150
红薯淀粉废水蛋白回收 浏览:964
饮水机烧水不烧什么原因 浏览:815
污水厂在线监测试剂使用情况 浏览:600
大净的净水器怎么卖 浏览:398
本田飞度4s店换空气滤芯多少钱 浏览: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