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总氮的去除方法及原理
1、废水中总氮的构成
总氮元素主要由氨氮、有机氮、硝态氮、亚硝态氮以及氮氧化合物组成,其中氨氮主要来自于氨水以及诸如氯化铵等无机物。有机氮主要来自于一些有机物中的含氮基团,比如有机胺类等。氮氧化合物诸如一氧化氮以及二氧化氮等是有毒气体,由于状态不稳定,一般很少存在。硝态氮在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且含量较高,比如国防工业ZhaYao制造过程中大量用◇◇作为原料,机械化学等工业使用大量与◇◇相关的原材料作为氧化剂,同时很多污水通过前期生化以及硝化以后也含有大量的◇◇,因为硝态氮十分稳定,且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污染十分严重,极易扩散。
2、氨氮的去除办法
含氨氮废水目前市场上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办法去除。
第一,折点加氯氧化法,通过加入次◇◇或者漂白粉进行氧化,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氨氮去除剂基本以漂白粉为主。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氨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目的。首先通过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和◇◇,然后再进行反硝化,将◇◇转化为氮气。其反应原理图如下所示:
2NH3 + 3O2 → HNO2 + H2O + 能量(亚硝化作用)
2HNO2 + O2 → 2HNO3 + 能量(硝化作用)
HNO3 + CH3OH → N2 + CO2 + H2O + 能量(反硝化作用)
3、有机氮的去除办法
在一些废水中含有有机氮,有机氮大多通过微生物去除。在转化中,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个阶段。在氨化过程中,水中有机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硝化过程中,首先在亚硝化杆菌的作用下,氨氮转化为亚◇◇氮,然后在硝化杆菌作用下,亚◇◇氮进一步被氧化成◇◇氮。反硝化过程中,◇◇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到空气中,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氮被彻底去除了。
4、硝态氮的去除办法
硝态氮主要是指◇◇根离子,目前有采用离子交换、膜渗透、吸附以及生物脱氮的方法。其中离子交换法、膜渗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根离子的浓缩与转移,无法真正去除总氮,浓缩以后的◇◇根废液需要进一步处理。
在生物脱氮中,主要是指◇◇根离子通过反硝化细菌降解转化为氮气的过程。在传统的生化方法中,需要极大地占地面积,而且由于微生物密度低,微生物脱氮效率很低,而且出水不清澈,有悬浮物,不耐毒性物质。
苏州湛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设计一种高效反硝化生物滤池装置,经过特殊结构设计的高效反硝化生物滤池,专为工业废水处理研发,适应工业废水高盐分、高毒性、高硝氮、波动大的水质特点。
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脱氮效率高——正常运行脱氮负荷2kg N/m³·d,出水总氮稳定达标
占地面积小——10t/h的处理量,降低20mg/L总氮,占地面积仅3㎡
易操作维护——全自动控制,无需更换填料,反冲洗水量少、频率低
污泥产量少——反冲洗排出的少量微生物回流至生化池继续分解
运行成本低——去除20 mg/L的总氮,吨水成本约0.7元
『贰』 总氮去除方法及原理
楼主,你好:
我来为您解答下,如果总氮超标的话,需要检测总氮中哪种氮存在内超标情况(氨氮、容有机氮、硝态氮、亚硝态氮)。
超标现象之一:氨氮超标,说明好氧硝化系统存在问题,这时候需要检测和核算系统中的碱度、溶解氧、停留时间是否合理,调整后再进行下一步分析,尤其是硝化菌群可能存在问题,是否是用土菌调试的,这是第一步。
超标现象之二: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超标,这种情况说明反硝化存在问题,需要核算系统的回流量,碳源是否合理(新尔特研究的反硝化菌碳氮比是5:1才能良好进行,5是碳源,1是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不是其它的总氮,否则不准确)。
超标现象之三:有机氮超标,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该有机氮非常稳定,难以破解,而是生化系统存在严重问题,不能把有机氮分解开来,如果有机氮稳定导致超标的话,需要预处理强化破坏有机结构,或者深度处理去除有机氮。
楼主,涉及到技术点和工况较多,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需要可以联系,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尔特生物为您提供。
『叁』 污水处理如何控制总氮超标
1、化学法去除总氮,先测试总氮的浓度,如果浓度差值不大,建议直接用氨氮去除剂处理,这样氨氮处理下来了,总氮也会随之降低(PS:氨氮去除剂只适用于去除总氮中的氨氮,而总氮和氨氮的比例会根据水质不一样而有所不同,所以使用的处理效果不一,也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2、污水厂内的生物脱氮反应是一个两段式反应过程,在每一段进行合理的工艺控制,从而使出水总氮合格达标。这也是总氮的控制难点,在污水厂中实现总氮的控制达标,首先要了解生物脱氮的反应机理,然后有选择的进行工艺管控。
比较常见的就是AO工艺,还有增加了除磷的AAO工艺,也有SBR工艺及其变种,还有各类氧化沟工艺,利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替实现的总氮处理。
(3)污水处理哪个阶段去除总氮扩展阅读:
控制总氮的排放的原因
水中氮元素的过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赤潮,当水中总氮含量大于0.3mg/L时,即达到富营养化的标准;另外,硝酸盐本身对人无害,但在体内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一方面,亚硝酸盐会与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影响氧的传输能力,特别对于婴儿,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病);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过高,会与蛋白生成亚硝胺,属于强致癌物质,对健康危害极大。
『肆』 处理污水过程中去除1个总氮需要多少碳源
某废水处理站,水量很小,1吨/天。进水COD:210mg/L,BOD:50mg/L,SS:45mg/L,总氮:200mg/L,总磷内36mg/L。要求出水达容到COD:500mg/L,BOD:300mg/L,SS:400mg/L,总氮:60mg/L,总磷8mg/L。(进水总氮里有氨氮为60mg/L)
根据出水标准,COD、BOD和SS都不是问题,总磷也可以用絮凝法去除。
但里面的总氮相对比较高,除了投碳源通过生化处理
『伍』 一般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过程大致可以去除原污水中总氮量百分比是多少
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5─ 2005)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专下水、海属水、饮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中氨氮的测定。
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0mg/L,测定下限0.080mg/L,测定上限100mg/L。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 7479─87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光度法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在规定的分析条件下,将待测成分转变成气体分子载入测量系统,测定其对特征光谱吸收的方法。
『陆』 污水处理反硝化菌种如何去除总氮
楼主,你好:
我来为您解答下,如果总氮超标的话,需要检测总氮中哪种氮版存在权超标情况(氨氮、有机氮、硝态氮、亚硝态氮)。
超标现象之一:氨氮超标,说明好氧硝化系统存在问题,这时候需要检测和核算系统中的碱度、溶解氧、停留时间是否合理,调整后再进行下一步分析,尤其是硝化菌群可能存在问题,是否是用土菌调试的,这是第一步。
超标现象之二:硝态氮或亚硝态氮超标,这种情况说明反硝化存在问题,需要核算系统的回流量,碳源是否合理(新尔特研究的反硝化菌碳氮比是5:1才能良好进行,5是碳源,1是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不是其它的总氮,否则不准确)。
超标现象之三:有机氮超标,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该有机氮非常稳定,难以破解,而是生化系统存在严重问题,不能把有机氮分解开来,如果有机氮稳定导致超标的话,需要预处理强化破坏有机结构,或者深度处理去除有机氮。
楼主,涉及到技术点和工况较多,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需要可以联系,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尔特生物为您提供。
『柒』 我们公司有两个污水处理厂,其中一个厂的总氮去除率可以达到70%,而另一个厂的总氮去除率却很低,为什么
既然基础差不多,说明先天条件基本一致,但是最终结果有差别,那你就详细比对后天条件,意思就是你对比分析一下这两个厂的具体运行情况。尤其是看一看运行记录。
『捌』 在污水处理中甲醇怎么降总氮的
1、检查一下营养物质平衡(BOD5:N:P=100:5:1)是否正常,还有硝化过程中碱度是否足够,版这都直接影响除氮效率。权 2、传统氧化沟的脱氮,主要是利用沟内溶解氧分布的不均匀性,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沟中产生交替循环的好氧区和缺氧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在同一沟中实现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因此是非常经济的。但在同一沟中好氧区与缺氧区各自的体积和溶解氧浓度很难准确地加以控制,因此对除氮的效果是有限的。 3、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玖』 请问现在市场上污水处理中去除BOD、COD、氨氮、总氮等用什么药剂比较好求污水师解答
首先对于废水中BOD、COD、氨氮、总氮成本最低的方法时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如经生专化系统后仍无法达标排放属建议调试生化系统,当然不同情况发生调试的方法也不同。
药剂去除
1、BOD:去除药剂,于生化系统末端添加FENTON试剂、活性炭吸附。
2、COD:活性炭吸附、FENTON试剂。
3、氨氮:次氯酸钠
4、总氮:化学药剂不能对总氮起作用。
特别注意:
1、部分不良企业根据相关检测指标检验方法添加干扰剂,并未真正降解相应指标。选择需慎重。
2、调试生化系统添加药剂种类很多,需进行相应分析
『拾』 污水处理后的总氮过高怎么办
第一、折点加氯氧化法,通过加入次氯酸钠或者漂白粉进行氧化,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氨氮去除剂基本以漂白粉为主。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氨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目的。首先通过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再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其反应原理结构式如下所示:
2NH3+3O2→HNO2+H2O+能量(亚硝化作用)
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作用)
HNO3+CH3OH→N2 + CO2+H2O+能量(反硝化作用)
注:总氮,简称为TN,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总氮的定义是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10)污水处理哪个阶段去除总氮扩展阅读: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地表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水质总氮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1、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2]:现如今,水质监测的主要方法,如英国RAIKING,中国锐泉等品牌是主流的在这个标准基础上优化的在线监测产品。
2、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实验室。
3、也有采用氨氮、硝酸根、亚硝酸根分别进行测量,然后将结果累加值作为总氮的测量结果。典型应用如德国WTW。
4、在环境地表水、水质监测领域,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优化方法是当前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