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新农村社会调查
我的家乡是曾贫穷的一度的偏远小农村,村民的生活相对贫困,家庭收入单一,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今天已经大大改进,今年老师让我们做“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借这个机会我对家乡附近的几个村庄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帮助我树立好的人生价值观
时间: 2010—02—00到3月初
地点: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谷金楼乡南杨村
方式:个人的实地调查,村里朋友的热情帮助,对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以及我的感想
二 总体经济状况
(一)经济发展:在2000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夯结构的房屋,用的是蜡烛照明,很少有电灯。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的黑白电视少之又少。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很快得到翻新,房中的装饰增多,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效果明显
(三)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四)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由上我了解了新农村了解了我的家乡,在此感谢老师的作业,没有这次的作业我不会知道折磨多关于我们村的那麽多的好的方面,这有利于我树立好的人生价值观,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大的发展信心,同时也对自己
⑵ 天下第一扬家将。是什么意思
北宋年间,黄河横穿南乐县北部,成为阻挡辽军南下的天险,也成为辽宋的临时国界和必争之地。三关元帅杨景率军与辽军在现在的大名境内交战,因寡不敌众,战败而归的杨景身患重感冒倒在黄河南岸(目前的南乐县寺庄乡寺庄村北),被医德高尚的该村乡村医生袁代所救。袁代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医好了杨景的重感冒。
病好后,杨景欲返回汴京,为表谢意,许给袁代官做,袁代不当,给袁代重金,袁代不要。原来,袁代看杨景的枪法十分了得,就想让杨景教他杨家枪法。本来杨家枪法是“护国枪法”,概不外传,但恩人的请求难以拒绝,杨景只好破了家规,传给袁代三十六路枪法。
回到汴京后,佘太君听说了此事,不但不责怪他外传祖传枪法,还专门派家人杨洪来到南乐,把杨家枪法的其他套路,包括密不外传之法二十四闷头全部传给了袁代,还赠送了杨家枪谱一部。后来,这套杨家枪法和这本杨家枪谱世代相传。
杨家枪法有传人
在南乐县,关于杨家枪法,人们只认为是个传说而已,谁也没有把它当真。然而,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却让杨家枪法从传说变成了事实。
南乐县文化局业务股股长常少锋,负责南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管理。他说:“‘申遗’的时候,杨家枪法是作为一个民间传说来申报的。但实地调查后才知道,南乐县不仅有杨家枪谱,还有人会使杨家枪法。后来再申报的时候,便把杨家枪法从民间传说类划到了体育竞技类。从传说到事实,杨家枪法的发现,无疑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
关固申(原名关顾身,身份证上名字为关固申),南乐县寺庄乡寺庄村村民,杨家枪法的第49代传人之一,初步被认定为杨家枪法的代表性传承人。
5月间的一天,在南乐县寺庄乡寺庄村一个普通的院落里,62岁的关固申舞动起一支带着红缨的长枪,给记者演练了传说中的杨家枪法,其闪、转、腾、挪的身法堪称一绝。
关固申说,南乐杨家枪法的传说并不是虚构的,而是千百年来师父们口口相传而来的,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49代了。
关固申说,杨家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杆长尖细,正规的杨家枪枪长一丈二,枪身是笔直的白蜡杆;枪头附近扎着一圈红缨;枪头长一寸半、重四两,“四两拨千斤”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枪尖又尖又薄,长不到一寸。枪尖之所以小而短,原因是古代盔甲太厚,这样的枪尖可以从盔甲的缝隙处挑进去,让敌人受伤或毙命。
杨家枪法的主要内容是,以抱月为母,一母生三,三生六合,有千变万化之妙;主要有八母、六合、二十四枪式、二十四闷头、六路破枪法、四十二路散枪法、七十二路枪和六路枪夹棍。杨家枪法的精髓在于口传的二十四闷头,是杨家枪法密不外传之枪法。
杨家枪法的技击战术以快为主,注重虚实兼备,刚柔相济,快上又加快,快了还嫌迟,高不挡,低不架,傍不去,中不怕,去如风,来如箭,指人头,扎人面,上下高低俱要见,有人破了中平枪,十份面皮九份伤。
⑶ 河南濮阳是个怎样的地方生活水平怎么样啊
濮阳,位于河南复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制平原,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东与山东省泰安市、济宁市、聊城市、菏泽市接壤,西与安阳汤阴县、滑县接壤,西南与新乡长垣县毗邻,鹤濮高速将鹤壁与濮阳两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
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石油、天然气、盐、煤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濮阳先后荣获中华龙乡、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濮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卢、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作为“中国杂技之乡”,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2年2月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
2015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7年,濮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以上内容来自于濮阳网络,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⑷ 南乐水果特产春天夏天冬天秋天
没啥子就西瓜,苹果啥的。濮阳就没啥水果。
濮阳十大特产:
1、清丰白灵菇: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14.7%,脂肪4.31%,粗纤维15.4%,氨基酸总量为10.6%,并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特别是真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
2、西邵红杏:因以西邵乡出产地最佳故名。西邵大部为黄河故道,旧时沙丘连绵,果园成片,农村多种植杏树。其历史悠久,品种亦多,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酸甜适口等特点。近年又引进新品种试种成功,经济价值高,远销省内外。
3、吴坝大蒜:特点是蒜头大、皮薄、质细辣味香,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被人们视为上乘调味品,生熟食用俱佳,具有抗寒能力强,休眠期长,耐贮藏等特点。
4、范县大米:具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黄河水资源丰富、土地肥 ,按照绿色食品种植技术,采取优质品种单品种种植、单品种收获、单品种加工、单品种包装的方法,提高大米质量,米质纯正,晶莹透明,洁白如玉,香软味甘,营养保健,适口性极佳,无污染。
5、濮阳裹凉皮:在濮阳,一年四季都有人吃凉皮,但吃凉皮的最佳时间还是夏季。筋道的凉皮配上酸爽冰凉的汤汁、香甜的芝麻酱,就能驱赶夏季的燥热烦闷。
6、小尾寒羊:濮阳台前是全国小尾寒羊繁育基地。小尾寒羊是蒙古羊的派生种。随着历史变革和民族变迁,蒙古羊从草原牧区转入中原农区,其中一些体型较大,生长发育较快,繁殖性能高的个体,在长期选育的过程中得到保存与发展,终于形成同蒙古羊原始类群显著不同的新类群——小尾寒羊。
7、濮城杂拌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濮城杂拌属濮城名吃之一、以健康、营养荤素搭配合理,地方风味纯正为特点。
8、南乐县的酒——九鼎酒。不是一般的九鼎,是那种看上去微黄色,有点发粘的感觉,52度,入口滋味那个香呀,不用吃菜,一吃菜就破坏了那种缠绵纯净的香。
9、在濮阳,无论是在星级饭店的宴请中,还是在街头小店的随意品尝中,主食几乎都少不了一样---------范县大包子。它以皮薄、馅香、味美赢得了龙乡广大食客的厚爱。
10、濮城滑脊汤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濮城滑脊汤味道美,再加上原料普通,做法简单,在乡村自然深受欢迎。
⑸ 河南省南乐县睢庄现在叫什么名字
睢庄村位于南乐县城西,全村耕地面积1965亩,林地面积90亩,该村基础设施完好,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经济发展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是小麦和玉米,2017年流转土地1000余亩,主要种植苹果、樱桃、核桃。近年来,睢庄村在经过了河南乡建的建设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本普通的村子在重新修建之后焕发出新的光彩。乡村规划设计师以水绿为墨,风土人情做笔,为睢庄描绘出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⑹ 古代的扬家将指的是什么
哎,是杨家将
⑺ 南乐乔崇町历史名人
仓颉——汉字的创造者,今河南南乐人;
一行——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县)人;
铁瑛(1916~ ),原名任鸿让,县西百尺村人,曾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郭献瑞(1913~ ),名珍,字献瑞,县东夏庄村人,曾任北京市副市长,郭献瑞擅长书法,行书道劲隽秀,为世人称道;
韩克华(1919~ ),原名韩世朝,字惠卿,梁村乡张庄人,曾当选为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代表,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国家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会长等职;
端木梦锡(1899~ ),名九龄,县城南后街人,中国著名国画家。
端木庆顺 是世纪老人我国著名国画家端木梦锡之孙、继承人。1964年出生于河南南乐。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文人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濮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濮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仓颉书画院常务院长,端木梦锡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被授予“中华书画艺术家”、“当代中华文人书画艺术家”等荣誉称号。其作品被录入多部书画集和《中国当代文人书画精品大典》。
⑻ √请问南乐县的来历。
您好!
濮阳市南乐县地名由来
夏为兖州,汉初置乐昌县,属东郡,其址位于今南乐县城西北17.5公里仓颉陵北侧,因县内古有昌意城,相传为黄帝之子昌意所筑。“乐”取沃野平壤,茫茫乐土之意。西晋置昌乐县,县治与乐昌同垣。何以将乐昌二字颠倒过来,可能认为昌在乐后,与古圣昌意之名不恭有关。南乐旧志与新志,皆言此县寻废。晋置废昌乐县时间和何以置废匆匆,其因不祥。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分魏县复置昌乐县。隋大业初(605年)废昌乐县入繁水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再置昌乐县。六年(623年),昌乐县治由吴村北(即仓颉陵北侧)向东南迁至谷村一带(距今南乐县西北10公里)。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晋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国昌讳,以新治在旧治南,故改名南乐。一说在晚唐出土的墓碑志中已有南乐之名,南乐名称始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九月,为避河患,敕令南乐县东迁今城,即今南乐县城。
城关镇 城关镇原为五代王彦章驻兵营地。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南乐县治迁此。筑土城,周长6华里又130步。明嘉靖年间易砖城。昔城内有七龙庙,八虎街,十二牌坊,八大槐诸景。
岳 固 在县城北1公里,该村西南,旧有水潭,深数丈.四时清澈,因属元代处士傅西溪所有,故曰“傅潭”。“傅潭秋月”为南乐八景之一。今傅潭酒、岳固酒皆以此命名。 璨 固 在城关西南有赵、丁、李、张四璨固。“璨”在全国城镇乡村名称中未见用此字者,是罕见的稀有字。首先用此字者是元朝隐士张淳。张淳,字梦山,他学问渊博,不作官,著书立说,有《梦山文集》。“梦山三峰”为南乐八景之一。
元 村 为元村镇政府驻地,距县城西12.5公里。该村镇形成于北魏时期,原为鲜卑族拓跋氏居住之处。孝文帝改拓跋氏为汉姓元氏,故名元村。
留 胄 属元村镇。传说武王灭纣以后,行至此处认为天下太平,令将士解盔卸甲,埋留此地,故名留胄。
操 守 属元村镇,原为操刀营。传说有三:武王伐纣,诸侯会此,严戒操刀;武王伐纣,军驻此处操练刀枪;南北朝时,北周军队在此操练刀枪,故名操刀。清同治年间知县以“操刀”二字不祥,改名操守。
谷 村 出自复姓谷那氏。谷那氏祖居此地,唐初有谷那律,其子孙改复姓为单姓,故名谷村。唐武德六年(623年),昌乐县城由仓陵北迁至东南5.5公里谷村一带。五代贞明二年(916年),晋王李存勖避其祖父李国昌讳,改名南乐。北宋元丰四年九月,东迁今治,县治于此历3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