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市的下水道里的污水都流向哪儿
1、向地表水体排放,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担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标准时,就已经考虑到受纳水体的环境承载容量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场合下水质的排放标准。
2、工农业利用,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绿地灌溉、冲洗厕所、洗车、工艺用水、冷却用水、锅炉补充水等。
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区由于对水资源采用过度,会导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为地下水的修复要比地表水的修复难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1)径流污水处理典型城市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要保障安全:保障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是实现水的社会循环的基础。《条例》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从排水、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与保护三个方面,对保障设施安全运行的各方责任主体(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措施和权利义务等内容作了规定。
2、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系统是促进城镇健康水循环的重要工程,其系统布局直接关系到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因而必须统筹规划、配套建设。
3、要综合利用:从规划、设施建设及政策鼓励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污水的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的制度措施。同时明确了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方式,对初期雨水的排放调控和污染防治提出了要求,这对于防止城市水环境污染。
⑵ 北京城市雨水可持续管理与水生态系统
——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车伍李俊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中国)
引言
北京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近年来,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水污染控制和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仅为整治北京城区河湖水系就已投入数十亿人民币。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市政府提出了“绿色奥运”的行动准则。在此背景下,北京城市雨水的可持续管理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重大课题。
城市雨水可持续管理主要指以下专题:
(1)有效的、经济的和优化的暴雨收集和输送系统。该系统对城市水生态系统影响最小,效益/费用比最大,且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雨水资源利用技术体系,包括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技术和各种雨水贮留渗透设施。
(3)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也称城市非点源或面源污染控制。
(4)城区或住宅区雨水和水景生态系统等。
城市雨水与水生态系统的关系可简略地表述如下:
水与发展
可以把城市雨水理解为城市水生态系统中的血液。对城市雨水实施有效的管理,为水生态系统提供水质与水量的保障,使其保持健康状态。反之,水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负荷下对城市雨水起到接纳、贮留和净化作用。整个系统保持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
当城市发展失控、建设不当,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表现出无知或蔑视的结果,导致这个系统失衡甚至破坏。传统的城市雨水处置方式视雨水径流为“无污染”的废水,直接并尽快地排入城市接纳水体。结果是随着城市化过程,导致越来越大的雨水径流量、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超负荷、城区水涝、接纳水体的水质恶化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换言之,即城市水生态系统失衡。
1北京城市雨水目前的管理模式和主要问题
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观念和手段对待城市产生的大量雨水径流,主要特点:①直接输送排入水体;②采用截流的办法改造旧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并按总体规划逐步改为分流制;③重工程建设,而忽略运营管理。
目前暴露出几大矛盾:①流失的雨水资源量越来越大,对地下水的补充却越来越少;②建设和改造的速度跟不上城市的扩建速度,排水系统负荷过重,加上设计标准较低,城市水涝现象严重;③合流制溢流的污染和雨水径流的污染并存,缺乏控制对策,对城市水系构成严重威胁;④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有效的管理,已有的排水设施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
2北京城市雨水利用现状与趋势
中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过去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比较典型的有山东的长岛县、大连的獐子岛和浙江省舟山市葫芦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大中城市的雨水利用基本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但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北京、上海、南京、大连、哈尔滨、西安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展研究。
由于缺水形势严峻,北京的研究较早,步伐较快。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包括雨洪利用规划内容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和北京城市节水办公室从1998年开始立项研究,成果并于2001年4月通过鉴定,开始在城区以示范工程来推广应用。北京市水利局和德国埃森大学的示范小区雨水利用合作项目也于2000年开始启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北京市政府66号令(2000.12.1)和奥运行动规划中都明确要求开展市区的雨水利用工程。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不仅是水资源保护的问题,而且与城市的防涝、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运行、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和城市水系的生态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已进入示范与实施阶段,并且是向与城市环境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趋势发展。它可望成为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龙头。随着水管理体制和水价的科学化、市场化,通过一批示范工程,争取用较短的时间(5年)带动整个领域的发展,实现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系列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3北京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控制面临的挑战
北京城区水系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排泄雨洪、旅游航运和首都风景观赏等综合功能,也是首都生态环境的窗口,对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2008年“绿色奥运”的成功举办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央和北京市政府对首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河湖水系的整治都十分重视。
北京从1998年开始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包括首先对市中心河湖进行综合整治,已投资数十亿元。经过整治的部分河湖水质虽有改善,但由于整治重点放在对点源污染的截污治理、清淤、护岸、水利设施改造等工程措施,对城区水系较严重的城市面污染源缺乏研究和有效的治理对策,使整治后的河湖水系仍然受到各类面源污染的危害,而得不到彻底的治理和保护,甚至有功亏一篑的隐患。整治后的河湖又沉积大量污染物,暴雨后水质恶化都是很明显的例证,如2001年8月,从京密引水渠部分河段到紫竹院、展览馆后湖、北护城河、什刹海等爆发严重的“水华”现象,水质十分恶劣,影响很大,对北海、中南海也构成威胁。2002年夏季红领巾湖发生严重“水华”,大量鱼类死亡;什刹海、后海等湖面也发生较明显的富营养化;北护城河和昆玉河段也出现水质恶劣现象。这些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由于北京的特殊性,在水污染控制上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到2008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90%,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城市水环境面源污染将很快成为主要矛盾,对它的研究与治理非常紧迫。
4北京城市雨水利用与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研究和工程应用
4.1北京市城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及雨水渗透扩大试验(1998~2000)
(1)北京市雨水资源量及其分配,可利用雨水资源量分析计算;
(2)北京市雨水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3)初期雨水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4)雨水用于中水系统的可行性、相应的处理与控制要求;
(5)各种渗透设施的性能及设计计算;
(6)城市和生活小区雨水渗透及雨水利用方案设计,技术经济和效益分析。
4.2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管理模式(2000~2003)
(1)北京城区雨水径流污染状况分析:①降水的污染分析;②屋面雨水的污染分析;③路面雨水的污染分析。
(2)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管理模式——技术措施:①污染源控制技术;②初期雨水分流控制技术;③雨水净化技术。
(3)城区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管理模式——非技术措施:①管理机构与措施;②政策法规;③宣传教育与经济措施等
4.3北京城市雨水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简介(北京8个城区)
(1)北京第15中学运动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已建成);
(2)青年湖雨水截污利用与湖水整治(已建成);
(3)海淀区政府大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已建成);
(4)华嘉小学雨水利用与景观系统(已建成);
(5)丰台区总工会新建区雨水利用系统(即将完成)。
例:丰台区总工会新建区雨水利用系统
水与发展
⑶ 城市的污水都流向了哪里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回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
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生答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和处理程度。
城市径流污水
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废渣、垃圾而形成的。这种污水具有季节变化和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会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⑷ 城市污水按其来源分为
城市污水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分类。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
城市污水的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
城市污水的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和处理程度。
城市径流污水
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废渣、垃圾而形成的。城市污水这种污水具有季节变化和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会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城市污水即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一般由城市管渠汇集并应经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入水体。城市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及病菌、病毒外,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工业废水的水量 (约占城市污水总量的60~80%) 水质日趋复杂和径流污水的污染日趋严重,使城市污水含有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城市污水的处理涉及很多方面,必须对下水道体制,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处理工艺,处理后污水的利用和排放要求等进行综合规划。
⑸ 城市污水怎么处理最终排到哪
一般来讲,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径流。生活污水占绝大部分,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洗澡、洗衣服、厨房、部分雨水、商场、单位、洗车点等等 等等都会产生污水),通过排水管网输送至集中地污水处理设施(也就是XX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地区都有的啦)。工业废水来自产生集中的生产部门,比如工厂、 实验室、工业园区等,一般是处理至合适水质后排至污水管网,与生活污水一起处理。雨水比较特殊:除特殊地区的雨水径流作为工业废水对待外,大部分分为两种情况:经济发达的,建设单独的雨水管网,即雨污分流模式,这样生活污水送去处理,雨水可处理可排放(在中国初雨肯定有污染,但生活污水还来不及处理呢,怎 么还顾得上雨水呢?);或者不单独建设雨水管网,二者共用管网,即雨污合流模式,这种模式下,旱季不会有问题,污水全部送去处理,但在雨季下,由于水量激增,可能超过管网的容纳能力,多余的水量就会溢流出处理体系,由于这里面混合了部分污水,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从这大家也该看出来了,水处理明显受经济制约的)
那水处理后去哪了呢?一般三个去向:(1)向地表水体排放,这是最常见的啦。一般包括排放到海洋、湖泊、小河甚至沙漠等。不用担心污染,在制定排放标准时,就已经考虑到受纳水体的环境承载容量了。但要是偷排的话,那肯定要污染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不同场合下水质的排放标准。(2)工农业利用,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利用了,如绿地灌溉、冲洗厕所、洗车、工艺用水、冷却用水、锅炉补充水等。(3)地下水回灌。部分地区由于对水资源采用过度,会导致地下水枯竭,所以需要回灌,保持一定的水量。注意哦:涉及到地下水一定要慎重,因为地下水的修复要比地表水的修复难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⑹ 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有什么区别
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有什么区别?城市污水就包含生活污水。
城市污水( sewage,municipal wastewater)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载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 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
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和处理程度。
城市径流污水
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废渣、垃圾而形成的。这种污水具有季节变化和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会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生活污水domestic sewage,domestic wtewater 生活污水是指城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
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
⑺ 城市汇水面雨水径流污染
雨水利用实际上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词,从城市到农村,从农业、水利电力、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园林到旅游等许许多多的领域都有雨水利用的内容。
城市雨水利用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指对城市汇水面产生的径流进行收集、储存和净化后利用;我们说的是广义的城市雨水利用,可做如下定义: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http://info.water.hc360.com/2005/09/01112758065.shtml
根据城市汇水面源头污染物的径流冲刷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推导分析了降雨径流通过任意多个雨水口汇入雨水干管后的污染物输送数学模型及规律,并结合现场取样分析数据对输送规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部分实测数据与理论模型存在一定偏差的原因.基本掌握了城市雨水管系中污染物的输送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⑻ 城市污水的具体分类
城市污水按来源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其中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集中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系统,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其水量水质明显具有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变化的特点。
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在城市污水中的比重,因城市工业生产规模和水平而不同,可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十。其中往往含有腐蚀性、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因此,工业废水必须进行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后方能排入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水量以及两者的比例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技术和处理程度。
城市径流污水
城市径流污水是雨雪淋洗城市大气污染物和冲洗建筑物、地面、废渣、垃圾而形成的。这种污水具有季节变化和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降雨初期所含污染物甚至会高出生活污水多倍。
⑼ 城市污水的特点是什么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城市污水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水温、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城市污水的化学指标很多,它包括酸碱度(PH)、碱度、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固体物质、氨氮(NH3-N)、总磷(TP)、重金属含量等。
城市污水中普遍含有有机污染物(用COD、BOD5表示),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油脂、酯类等物质。城市污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SS=150mg/L~500mg/L),包含了有机物和无机物,SS也是构成COD、BOD5的主要贡献者。
(9)径流污水处理典型城市扩展阅读
方法:生物膜法工艺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对废水中的氨氮还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处理工业废水中有着广泛应用。
1、微生物多样化,生物的食物链长,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单位面积的处理负荷。
2、优势菌群分段运行,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增加难降解污染物的去除率,提高脱氮除磷效果。
3、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力增强。
4、污泥沉降性能好,易于固液分离,剩余污泥产量少,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进而降低投资费用。
5、适合低浓度污水的处理。
6、易于维护,运行管理方便,耗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