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氯乙酸钠的溶解度 请问氯乙酸的溶解度,10ml的水大概能溶解多少氯乙酸钠
到底是氯乙酸 还是氯乙酸钠的溶解度?我说的是氯乙酸钠的溶解度 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85g/100mL 氯乙酸的溶解度 在25℃水中的溶解度为510g/100mL 查看原帖>>
㈡ 氯乙酸溶解在水里,对钢铁有强腐蚀性吗
你好,
分享知识,传递感动,【云水意】团队为您竭诚解答!
氯乙酸的水溶液中并没有氯离子,这是因为氯原子以稳定的共价键和C相连,在水溶液中是无法离解的。
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腐蚀钢铁(有些有镀层的不行,比如镀铬),而且氯乙酸是一种比较好的配位试剂,可以与铁离子(钢铁被腐蚀得到的是亚铁离子,但是酸性溶液中空气中的O2可以直接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发生配位反应,从而使腐蚀更容易进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请追问!
望采纳!
㈢ pam是什么用来污水处理
pam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在原水处理中与活性炭等配合使用, 可用于生活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澄清。
用有机絮凝剂丙烯酰胺代替无机絮凝剂, 即使不改造沉降池, 净水能力也可提高 20%以上; 在污水处理中, 采用聚丙烯酰胺可以增加水回用循环的使用率, 还可用作污泥脱水; 工业水处理中用作一种重要的配方药剂。聚丙烯酰胺在国外应用领域是水处理, 国内在此领域的应用正在推广。
在饮用水处理与工业废水处理中, 聚丙烯酰胺与无机絮凝剂配合使用, 可明显改善水质;提高絮体强度与沉降速度。聚丙烯酰胺形成的絮体强度高, 沉降性能好, 从而提高固液分离速度。
(3)含氯乙酸的废水处理扩展阅读
使用特性:
1、絮凝性: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2、粘合性:能通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3、降阻性:PAM能有效地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50-80%。
4、增稠性:PAM在中性和酸条件下均有增稠作用,当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网状结构时,增稠将更明显。
㈣ 高盐高COD废水怎么处理
1、混凝沉淀或混凝气抄浮,后续一个砂滤,1mm粒径的细沙,20000的COD大致可以降低到500~2000之间,,再用芬顿氧化,沉淀或气浮后出水经过一次活性炭吸附处理,基本上做到100以下。
2、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
㈤ 三氯乙酸的应急处理
(1)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㈥ 氯乙酸弄到手上后怎么处理!!!
呵呵,多谢了,谢谢回答,今后一定注意,谁知道人家会在烘箱中烘那东西啊,也没有给任何人说一声,现在已经过去2天了,没有啥特别的感觉,刚掉到手上就起泡了,自己用水冲了一下,然后涂了点医用酒精!!!当时瞎弄的,最后才知道那个东西好厉害啊!!!学化学的切记要注意安全啊!!!做实验不能急,取液体药品的时候最好带上手套!!!路慢慢其修远兮,吴将上下而求索!!!我的化学生涯才算正式开始,到9月份才正式开始啊!!!
㈦ 生产氯乙酸,会引起哪些污染
主要是乙酸的上游产业,产生副产物乙醛
㈧ 氯乙酸甲酯的处理方法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现场备有冲洗眼及皮肤的设备。工作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雾状水驱散蒸气。
㈨ 脂肪胺工艺产生废水中含有:脂肪腈、乙醇异丙醇、烷基甜菜碱、氯乙酸的理化性质
脂肪酰二乙醇胺.pdf 性能 本品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浊点。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发泡、稳泡、渗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酸性时与
㈩ 氯乙酸一旦溅到身上应如何处理
氯乙酸有剧毒。吸入高浓度该品蒸气或皮肤接触其溶液后,可迅速大量吸收,造成急性中毒。吸入初期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中毒后数小时即可出现心、肺、肝、肾及中枢神经损害,重者呈现严重酸中毒。患者可有抽搐、昏迷、休克、血尿和肾功能衰竭。酸雾可致眼部刺激症状和角膜灼伤。皮肤灼伤可出现水疱,1~2周后水疱吸收。慢性影响:经常接触低浓度该品酸雾,可有头痛、头晕现象。
氯乙酸可溶于水。一旦溅到身上应立即擦去并用水冲洗,立即脱离事故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更换沾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皮肤至少15分钟;眼污染时应分开眼睑用微温水缓流冲洗至少15分钟。注意勿让冲洗后流下的水再污染健康的眼; 使病人安静,保暖,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轻度中毒病人以支持疗法为主,同时给予对症治疗。较重中毒病人应早期、适量、短程给予糖皮质激素,以控制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