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聚醚醚酮树脂复合材料的主要用途
可用热压罐或模压工艺将预浸料制成层压板或层压结构件。也可将预浸丝束用缠绕成内型法制成回容转体结构。与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相比。它的层间断裂韧性高1J数量级,强度高25%,疲劳寿命高1倍。这种复合材料对冲击损伤不敏感,在结构设计中损伤容限较大,结构的维修费用也会因此大大降低。
现已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树脂分子量较高,浸润纤维较困难,制品的孔隙率还比较高。
⑵ 什么是复合功能建筑材料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锯末、木屑、竹屑、等初级生物质材料为主原料,配混一定比例的专塑料基料,经特属殊工艺处理后加工成型的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涵盖面广、产品种类多、形态结构多样的基础性材料。
铝塑复合板是以经过化学处理的涂装铝板为表层材料,用聚乙烯塑料为芯材,在专用铝塑板生产设备上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
可能还有好多常见的,我知道的这两种。
复合材料可以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过科学的加工和处理成为性能较好的材料。
⑶ 装甲用金属
装甲钢是一种合金材料,其配方是经过无数次实验才得到的,一般是镍铬钢,还有钼和钒等合金元素,所以这个配方也就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冶金上的水平,得到了你的配方也就可以知道你的坦克的防护能力了.所以这些都是国家最高机密,不可能对外公布的。
我在网上给你找了许多公开的坦克装甲材料,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1.贫铀装甲是把贫铀嵌入钢装甲制成的复合装甲,1988年由美国发明,用于M1A1坦克及其改进型M1A2。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派大批M1A1坦克参战,伊拉克的苏制T-72坦克发射的125毫米炮弹未能击穿M1A1坦克的贫铀装甲;在几起误杀事故中,同伙发射的120毫米贫铀穿甲弹也没有把这种装甲击穿。实战证明,贫铀装甲是目前世界上防弹能力最强的复合装甲。贫铀是从多属铀中提炼出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不具放射性的铀238,故称“贫化铀”,简称“贫铀”。它的密度为18.7克/立方厘米,是钢密度的2.5倍。但纯贫铀的硬度和强度都不高,必须添加另的成分制成贫铀合金,再经过热处理,强度比纯铀高三倍,硬度可达到钢的2.5倍。把贫铀合金制成网状结构嵌入钢质基体内做成装甲块,然后嵌入坦克外壳,就成为贫铀装甲。贫铀合金4的冶炼、热处理和装甲块的制造,是制造贫铀装甲的关键,其工艺过程是高度保密的。
2.玻璃钢用于坦克装甲防护
美国从二次大战时就已开始进行玻纤增强塑料装甲的研究,并研制成功了玻纤/聚酯装甲材料。80年代出现的S-2玻纤复合材料可作为较廉价的抗弹装甲材料。对于同一口径、同一种类的弹丸,玻璃钢复合装甲的抗弹能力可达到钢的3倍以上。美国陆军材料与力学研究中心(AMMRC)用它制造履带和轮式车辆的结构装甲。美国弗里曼公司用丙烯酸-异氰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树脂作复合材料的基体与S-2制造厚层压板,以制造防弹装甲。原苏军用玻璃钢复合装甲装备T-72、T-64Б和T-80坦克,这些坦克的车首上装甲是钢+钢+玻璃钢+钢+内衬的五层结构,这种复合装甲可以吸收动能弹的大量能量。德国的布洛姆-福斯公司也研制了类似的结构系列,其中一种已装在德国陆军和丹麦陆军的“豹”1A3主战坦克上,它的防护能力达到采用焊接炮塔的“豹”1A4主战坦克的水平,同时也为AMX-30和M48坦克以及M113装甲车研制了此类装甲。玻璃钢、塑料、钢和陶瓷等材料制成的复合装甲除用于坦克装甲车辆外,还可用于各种载重汽车和后勤支援车辆上的模块化装甲,以防枪弹和炮弹破片。在武装直升机、运输机和通信联络直升机上玻璃钢也用于装甲防护复合材料结构中。
复合装甲即为在钢装甲间夹着按一定比例和厚度配置的陶瓷、铝合金和纤维等抗弹材料的多层结构。各层材料、厚度、连接方式、细微结构和形状等的不同组合可获得不同的防护效果。玻璃钢用于复合装甲有下面三种典型的型式:(1)夹层复合装甲,即在面板与背板之间有玻璃钢夹层(图1),当破甲弹引爆后,射流将穿过双板结构,产生的冲击波在双板之间反复反射和透射而发生振荡,从而使背板沿法线方向发生弯曲变形,对射流产生持续的侧向干扰作用,使射流的侵彻能力大大降低;(2)蜂窝复合装甲,玻璃钢为基体,基体内的钢筋呈椭圆形截面,此种钢筋起到进一步阻止弹丸侵彻的作用;(3)多层复合装甲(图2),第一层的细钢丝网层可以剥去弹丸的外壳,第二层的高模量钨丝网可使弹芯破裂,并由后三层装甲大量吸收收能丸的能量,以阻止弹丸侵彻。
3.工程塑料用于坦克装甲防护
为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除应首先考虑多功能复合装甲和车体结构材料外,还要求坦克车辆具有多功能内衬与隔舱化防护。因为坦克装甲车辆一旦被击穿,穿甲和射流以及强大的冲击波会引起二次杀伤,并会起火引爆车内的弹药和油料,若遇中子弹袭击还会有核辐射,这将对乘员生命和作战能力构成重大的威胁。在同反装甲武器的竞争中,坦克装甲采用了在间隔中设置水、柴油和弹药等物质的间隔装甲,由纤维、陶瓷和塑料等材料组成的复合装甲,以及钢板中夹炸药的爆炸反应装置。这些装甲组成的材料含有大量氢、碳和氧元素,可吸收中子,在抵御反坦克武器的同时,不同程度降低了中子弹对乘员的危害。据有关方面的研究,约2cm厚的特制塑料层,能减弱中子攻击1000倍。国外已将含铅泡沫塑料、铝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物以及聚氯乙烯等的混合物分别用作前苏联T-72坦克、德“豹”2坦克与英国装甲车辆的中子防护层。另据报导,在复合装甲的尼龙材料中添加重核元素和快中子慢化剂及慢中子吸收剂,可以吸收、屏蔽中子,取得较好的防中子辐射效果。
坦克车辆中可以利用的空间有限,致使采用金属材料加工形状复杂的油箱比较困难,故可采用工程塑料来成型防弹油箱。如采用泡沫聚氨酯、聚乙烯及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制成防弹油箱。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采用玻璃钢制的防火弹药箱,也起到了较好的防护效果。
4.Kevlar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坦克装甲防护
对于主战坦克的设计来说,坦克重量的限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要提高其防护能力,必须加厚装甲,但这样不仅增加坦克重量,影响其机动性能,同时又会妨碍其它装置的设计。由于Kevlar纤维的比重比玻璃纤维约小一半,在防护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其重量可减少近一半。在给定重量下的Kevlar纤维层压板防弹能力是钢的5倍左右,并且Kevlar纤维层压薄板的韧性是玻璃钢的3倍,故在受到弹丸攻击时,可吸收大量的冲击动能,是钢、铝、玻璃钢装甲的理想代用品,但价格较高。
近年来,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已用于装甲材料,如美M-1主战坦克采用“钢-Kevlar-钢”型的复合装甲。它能防中子弹、防破甲厚度约700mm的反坦克导弹,还能减少因被破甲弹击中而在驾驶舱内形成的瞬时压力效应。在M1A1坦克上的主装甲也采用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可防穿甲弹和破甲弹。在美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内部结构的关键部位装Kevlar装甲衬层,可对破甲弹、穿甲弹和杀伤弹的冲击或侵彻提供后效装甲防护。
各国在坦克易中弹的炮塔和车体各部位,普遍安装附加装甲和侧裙板。现也可采用Kev1ar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拼-挂”式附加装甲的背板,以提高铝装甲或钢装甲防弹及防破片的能力。制造附加装甲的Kev1ar纤维层压薄板通常含有9%~20%的树脂.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Kevlar与铝甲板的复合装甲的防护力较铝装甲大一倍。由于Kevlar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上述特点,目前美国已订出Kevlar纤维复合装甲的技术规范。
5.装甲用陶瓷
装甲用陶瓷材料的主要典型物理特性是,陶瓷装甲比所有金属装甲要硬得多,但密度又比钢小。抗拉能力相对弱意味着陶瓷不能承受高弯曲力,使用时必须为其配备硬的背板。这对在战车的钢装甲板上直接使用是个有利条件。
⑷ 复合材料 层压板单层是什么结构
首创装饰提醒您:层压制品是由两层或多层浸有树脂的纤维或织物经叠合、热压结合成的整体。层压板就是层压制品中的一种。
⑸ 国产大飞机C919都用了哪些新材料
自20世纪70年代后,航空工业中复合材料的使用量正在不断地增加。制造飞机结构的传统材料包括铝、钢和钛。复合材料的主要好处是减轻的重量和较简单的装配。性能优势和减轻飞机结构重量是军用飞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虽然商用飞机正日渐关注燃油经济性,但是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不断减少生产和维护成本。复合材料也用于替换老旧飞机上的金属部件。航空材料有很多很多,大致可以分:
1、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
按基体材料类型可分为有机材料基、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三大类,按有机材料类型又可分为树脂基、橡胶基和木质基;按树脂种类分又有热固性树脂基和热塑性树脂基;按无机非金属材料类型可以分为玻璃基、陶瓷基、水泥基和碳基;按陶瓷种类分又有氧化铝基、氧化锆基、石英玻璃基等;按金属种类可以分为铝基、铜基、镁基和钛基等。
2、按增强体类型分类
按增强体的几何形状可以分为颗粒增强型、纤维增强型和板状复合材料三大类;按颗粒尺寸的大小又可分为弥散增强型和颗粒增强型两类;按增强纤维的长度可以分为连续纤维增强型和非连续增强型两大类;而按非连续纤维的长短又有短纤维增强型和晶须增强型之分;按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排列方式又有随机排列和定向排列之分;按纤维的种类可以分为玻璃纤维增强、碳纤维增强、芳纶纤维增强、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锆纤维增强、石英纤维增强、钛酸钾纤维增强和金属丝增强等;而按金属丝的种类又可分为钨丝、铝丝、不锈钢丝等;按层压板增强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纸纤维层压板、布纤维层压板、木质纤维层压板、石棉纤维层压板等。
⑹ 复合材料有哪几种 PVC是属于复合材料吗
复合材料是一种混合物。在很多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代替了很多传统的材料。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
2、夹层复合材料: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通常面材强度、;芯材质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刚度和厚度。分为实心夹层和蜂种。思瑞安的Airex 产品是拥有杰出性能的泡沫芯材,在船舶、航空和工业领域有泛的应用。
3、细粒复合材料: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如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
4、混杂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提,并具有特殊的膨胀性能。
复合材料按性能特点主要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
1、结构复合材料: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材料,基本上由能承受载强体组元与能连接增强体成为整体材料同时又起传递力作用的基体组元构成。现在,一些强度极佳,且具有防火性的板材如Banova SBC和Banova VBC等,可用于轨道交通工具和房屋的内饰结构,在保持了较好的载时,实现材料的轻质化要求。
2、功能复合材料:一般由功能体组元和基体组元组成,基体不仅起到构成整体的作用,而且能产生协同或加强功能的作用。功能复合材料是指除机械性能以外而提供其他物复合材料。如:导电、超导、半导、磁性、压电、阻尼、吸波、透波、磨、屏、阻、防、吸声、隔等凸显某一功能。统称为功能复合材料。
常见复合材料举例:
1、碳纤维复合材料:以碳或者石墨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2、芳纶复合材料:以芳纶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3、玻纤维复合材料:以玻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4、硼纤维复合材料:以硼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7、短切纤维复合材料:以短切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
8、超混杂复合材料:由纤维增强材料和金属强同一种树脂基体的复合材料。
9、芳纶增强铝合金层压板(ARALL层板):由芳纶/环氧树脂预浸料和铝合金铺层并经加加压固化而成的层间超混杂复合材料。
10、玻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压板(GLARE层板):由玻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和铝合金铺层并经加加压固化而成的层间超混杂复合材料。
11、碳纤维增强钛合金层压板:由碳纤维/树脂预浸料和钛合金铺层并加加压固化而成的层间超混杂复合材料。
12、纳米复合材料:某一组分或者某一组分的某一方向达到纳米尺度的复合材料。
13、智能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内部植入传感、驱动、控制元件,能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时、灵敏和准确响应的复合材料。
PVC不属于复合材料。
⑺ 什么是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版。一般定义的复合材料需满足权以下条件:
1、 复合材料必须是人造的,是人们根据需要设计制造的材料;
2、复合材料必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分,以所设计的形式、比例、分布组合而成,各组分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存在;
3、它具有结构可设计性,可进行复合结构设计;
4、复合材料不仅保持各组分材料性能的优点,而且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和关联可以获得单一组成材料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性能。
(7)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压板扩展阅读: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
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
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的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⑻ Xantu Layr碳纤维增强好不好
它是Revolution fiber公司与三菱气体化学公司合作开发纳米纤维交织面纱以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韧性。这种被称为Xantu.LayrLanxess XLB的新型纳米纤维面纱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特别强的应用前景。
新的纳米纤维面纱材料,称为Xantu.LayrLanxess XLB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特别强的应用潜力。Xantu.rLanxess XLB由三菱公司最近开发的XD10热塑性生物基聚酰胺树脂Lexter制成。
Xantu.Layr这种纳米纤维纱可以作为脆性基质树脂的纳米级增强剂,从而能够使得树脂变得更加强韧(即使树脂系统的韧性已经被增强过),也就是说,树脂材料在受到应力或冲击时不容易产生微裂纹。由Xantu.Layr强化的复合材料在两种模式的层间剥离测试(Mode I和Mode II)中,性能分别提高了173%和69%;层间剪切强度(ILSS)提高了12%;在不同强度冲击后的试件压缩强度测试(CAI)中,冲击强度提高了21%。而且,在测试相关性能时复合材料厚度和重量方面的增加是可以忽略的。
同样的,Xantu.Layr在减少复合材料的疲劳破坏(循环载荷作用下)方面也具有显着地效果,甚至在一些复合材料中其已经将疲劳寿命提高了4倍。
利用Xantu.Layr能够改善复合材料固有缺陷的性质,可以为之前无法得到应用的复合材料提供一个“机会”。
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s),凭借其高的比强度和刚度,在重要结构部件的制造中越来越受到青睐。尽管复合材料具有这些特性,但不可忽略的是,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断裂韧性以及分层强度通常较差,特别是在使用脆性热固性环氧树脂时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常用的复合材料增韧的方法有:往树脂里添加热塑性増韧颗粒物质、在层压板的交叉层中嵌入聚合物薄膜或者超细纤维薄纱。然而,这些增韧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添加到树脂中的增韧颗粒通常分散性较差,会形成颗粒浓度高低不同的区域,从而导致材料的复合性能降低。除此之外,增韧颗粒在固化过程中可以随树脂自由流动,这将进一加剧颗粒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且增韧颗粒还会增加树脂的粘度,对于利用非热压罐预浸料技术(OOA)制造的层压板料而言会产生负面影响;层压板的厚度会随着增韧材料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平面刚度和强度均会降低,其复合层压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同样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