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饱和聚酯树脂】什么是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成分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加厚和固化,使用时类似于刷油漆的过程,通过多层涂覆实现,固化过程中会释放苯乙烯等有害气体。
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饱和二元酸、不饱和二元酸和二元醇通过缩聚反应形成线性聚合物,并通过交联单体或活性溶剂稀释。这种树脂溶液通常称为UP(Unsaturated Polyester)。
其主要原料成分包括:丙二醇(167.40%)、顺酐(98.60%)、苯酐(148.11%),理论出水量为36.04%,聚酯产量为377.53%,以及苯乙烯(208.28%)。这些成分的摩尔比和用量经过精确计算,以控制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首先将二元醇、二元酸和对苯二酚加入反应釜中,并通入氮气,然后升温至物料溶化状态,启动搅拌,进行回流保温1小时。接着继续升温至190℃,通过酯化反应将酸值控制在小于40 mgKOH/g,随后降温至60℃,在1小时内匀速滴加TDI,待温度稳定后保持在75℃左右继续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测量—NCO值,当达到规定值后,加入苯乙烯进行稀释,最终得到固含量为75%的聚氨酯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
这种树脂中含有双键的不饱和聚酯,能溶于苯乙烯单体中,在引发剂和促进剂的作用下,交联成不溶、不熔的涂料。苯乙烯不仅作为溶剂,还作为成膜物质,常用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甲乙酮,而促进剂一般是环烷酸钴,加入量依据树脂含量及使用时的气温而定。过多会导致涂层固化过快,影响施工。
引发剂与促进剂的反应非常激烈,使用时需特别小心,不能直接混合或分装。通常在树脂中充分混合过氧化物后再加入促进剂,混合后的树脂在常温下30分钟左右固化,因此建议现用现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