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净水器里的RO膜的作用是什么
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
一般滤水器的构造以活性碳与树脂为主要结构,其主要功能,只是过滤一些较大杂质及除臭功能,一旦滤水器中留有物增多,就成为细菌的温床、大肠杆菌繁殖区。
而纯水机的RO膜是高科技的产品,可以将比水分子大的分子完全排除掉,使高郑中重金属及杂质与水分子完全分开,反渗透纯水机制造的水才是真正干净的水。
RO反渗透技术是利用渗透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宇航科技的研究,后逐渐转化为民用,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医药、食品、饮料、海水淡化等领域。
(1)RO膜元件技术协议书扩展阅读
新膜清洗:
1、新系统在安装膜元件后要进行彻底冲洗,将系统中残留的杂质、溶剂和保护液完全清洗干净。
2、产水用于饮用时,需至少冲洗24小时。
3、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4、在系统启动之前,浓水阀门应保持完全开启。系统启动后可逐渐缓慢关闭浓水阀门,使系统达到设定的回收率。浓水阀关闭时严禁启动设备。
5、在系统运行期间,任何时候(包括系统的预启动、常规操作、冲洗及化学清洗)都不可关闭产水管路上的阀门。
6、在高压运行之前,通过软启动机构或变频调速进行低压冲洗以排丛段出空气。
② RO膜净水器的净水器膜技术应用标准
净水器膜具有精密度较高的脱盐层,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就越高。所以它的脱盐效果极佳。渗透流率稳定,抗污染性能强,连续稳定运行时间较长。但是由于膜元件具有孔径微小的特点,容易堆积杂质,倒是膜堵塞,影响正常运行,所以对于膜元件必须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RO膜逆渗透净水机制出的纯净水相对于桶装水更新鲜、更卫生、更安全,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生饮,也可以烧开喝,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水壶或电暖瓶再也不会结水垢了;纯水用于烹饪,更加卫生,更加可口;用纯水洗浴,可以清除皮肤上的杂质,滋润皮肤,起到自然美容的效果;与制冰机配套使用,制成的冰块晶莹剔透,无任何异味。
③ RO纯水的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I)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的特殊应用】
一个反渗透系统的优先设计点和需要水量等参数有关,同时也受反渗透膜元件和原水的自身特点的限制。举例说明,从难溶盐和胶体污染角度考虑,多段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可能达到88%。单支膜元件流程的系统即使不会结垢并且SDI3.0-5.0没有问题,但系统回收率还是15%。
另一方面,海水淡化系统只有30-45%的回收率(多支膜串联),主要因为浓水的渗透压高的原因,一般海水膜元件长期运行时最高的操作压力在69bar左右。单支海水膜元件最高回收率只有10%左右(SDI<5)。
在海水系统中,即使在允许的最高压力下,渗透液水量也相对较低,而在苦咸水系统中,即便没有达到41bar的操作极限,渗透液流量也会很高。尽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膜元件费用而增加渗透液流量是很诱人的,但是为了防止污染和结垢,这个流量是要被限制的,例如:系统设计中流量极限取决于进水中的污染趋势。
④ 纯水机RO膜的使用要求
1.用户首先要确认所用RO膜元件的材料(CA/TFC/其他)来咨询和选择消毒杀菌剂,避免造专成RO膜损伤。
2.本公司出厂的清洗属液、消毒液均由纯水配制,用户应用RO透过水或纯水进行稀释,配制工作液。
3.用户可根据膜的组数及系统容量确定清洗液、消毒液的工作体积,确定清洗液、消毒液商品用量。
4.根据对RO系统的调查、诊断,确定RO膜的污染类型,选取相应的药剂进行清洗或杀菌。
5.清洗液.消毒杀菌液进入RO膜管前一定先要经过保安过滤器。
6.最佳清洗温度25-35℃,如在低温条件下使用,需适当延长清洗时间。
7.若RO系统存在多种污染类型,可依照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的顺序分别清洗/杀菌,每道流程完成后,需用RO透过水清洗后再进行下一道流程。清洗液、消毒杀菌液均单一使用,不得混用。
设计科学,全自动化运行,操作简便,易于维护保养。
我们公司提供RO膜
承诺全国最低价
⑤ 反渗透膜元件
反渗透膜系统故障判断和排除 反渗透膜系统主要存在两大类故障:(1)系统初始运行(调试)时产水量和脱盐率异常。(2)RO系统初始运行情况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产水量和脱盐率降低的情况。下面针对此两大类故障进行讨论。 反渗透膜系统初始运行(调试)的故障排除 反渗透膜系统初始调试时,可以把系统实际性能与VONTRON ROdesign系统辅助设计软件计算结果(污堵系数=1)进行对比,判断系统初始性能是否有异常。 产水量低,压力高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仪器仪表读数误差压力表、流量计使用前没有校正,读数不准确。压力表安装位置离压力容器两端较远,其读数含有管路的压力损失,但被作为进水压力则导致进水压力偏低,产水量偏低。 ⑵温度进水温度比初始设计时低,进水温度每降低3℃产水量约降低10%。 ⑶进水电导(或TDS)进水电导(或TDS)比设计值高很多,对于NaCL溶液TDS每增加1000ppm则渗透压增加约11.4psi(0.8bar),相同进水压力下,产水量将降低。 ⑷产水侧压力相同进水压力下,由于产水侧设置憋压或者产水管路偏小输送点远、高造成阻力较大,导致净压力减少,产水量降低。 ⑸压差正常情况,对于6芯装8040膜元件,两段压差约3~4bar。管路设计不合理导致压力损失较大或者二段浓水排放阀不完全关闭,这些都将导致净压力减少,从而导致产水量降低。 ⑹膜元件通量衰减湿膜元件保存不到位或湿膜元件装入系统后未采取保护措施,使膜元件变干,导致通量大幅衰减或无通量,从而导致系统产水量低。膜元件装入系统前没有确认进水是否达标,导致用含有阳离子、中性、两性表面活性剂或含有其它与膜不兼容的化学品的进水浸泡冲洗膜元件,致使膜元件通量衰减,从而导致系统产水量低。 脱盐率低,产水电导高 ⑴仪器仪表读数误差电导仪(或TDS仪)没有进行校正,读数误差较大,导致计算出的脱盐率低。 ⑵膜元件连接器或压力容器端板连接适配器密封泄露安装膜元件过程中,连接器上的‘O’型圈扭伤或脱落,导致高含盐水进入产水中。判断:首先测出每支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若有某个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偏高,再用‘探针法’判断露盐点的具体位置,若露盐点在连接器处则可以重新安装膜元件予以纠正;若露盐点在膜元件处,则须更换有问题的膜元件。 ⑶进水pH值反渗透膜比较理想的脱盐率范围为6~8,过低或过高的pH值对整个系统的脱盐率都有影响。 ⑷进水为地下水,水中碳酸氢根(HCO3-)含量较高地下水碱度较高,其HCO3-含量较高,由于HCO3-被脱除后,此平衡(CO2 + H2O à HCO3- + H+)将向右进行,导致系统产水pH变低,电导升高。 ⑸膜元件被氧化膜元件装入系统之前没有对预处理出水的达标情况进行检查,致使余氯超标或含有其它氧化剂的进水进入膜系统,造成膜的氧化,使膜元件脱盐率降低。另外阳离子、中性、两性表面活性剂也会造成膜元件脱盐率的降低。 反渗透膜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故障排除 此类故障通常至少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标准化后产水量下降,通常需要提高运行压力来维持额定的产水量; 2.标准化后脱盐率降低,在反渗透系统中表现为产水电导率升高; 3.压降增加,在维持进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进水与浓水间的压差增大; 膜系统出现上述故障时,分析处理的步骤如下: ⑴根据故障的症状、位置及日常运行的数据记录初步判断污染属于哪一类型(污堵、结垢、微生物等);若无日常运行记录,则需对原水及浓水进行水质分析及预处理出水控制指标进行检测,帮助分析故障可能<
⑥ 美国陶氏反渗透ro膜这样安装操作的
在美国陶氏反渗透ro膜启动、停机、清洗或其他过程中,为防止潜在的膜破坏,应避免卷式回元件产生任何突答然的压力或错流流量变化。启动过程中,推荐按照下述过程从静止状态逐渐投入运行状态:
• 给水压力应该在30~60秒的时间范围内逐渐升高。
• 升至设计错流流速值应该在15~20秒内逐渐到达。
• 第一小时内的产品水应该放掉不用。
美国陶氏反渗透ro膜通用信息
• 元件一旦润湿,就应该始终保持湿润。
• 如用户没有严格遵循本规范设定的操作限值和导则,有限质保将失效。
• 系统长期停机时,为了防止微生物滋长,建议将膜元件浸入保护液中。标准的保存液含1.5%(重量)的亚硫酸氢钠(食品级)。
• 用户应该对使用不兼容的化学药品和润滑剂对元件造成的影响负责。
• 单根压力容器的最大允许压降是50psi(3.4 bar)。
• 任何时候都要避免产品水侧产生背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