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碳五的用途
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
用于增强金属
用作新型催化剂
用于气体的贮存
⑵ 双环戊二烯树脂的双环戊二烯的生产
双环戊二烯过去是从煤焦油中取得的,数量很少,所以不受重视。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 裂解馏分已由初期的混和利用向分离提纯利用方向发展。 对于C5馏分,主要是分离和利用其中含量较高的二烯烃 (包括: 环戊二烯、异戊二烯和间戊二烯 )。由于这些双烯烃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 化学性质活泼, 可以合成许多高附加值的产品, 是化工利 用的宝贵资源。同时由于副产环戊二烯非常丰富, 可产约 50 kt a-1。一套 300kta-1乙烯装置,双环 戊二烯的 潜在资 源 达 7~9kta-1,所以资源越来越多,价格大大降低。
双环戊二烯的分离提纯方法有 2种:热二聚-解聚-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
热二聚-解聚-蒸馏法采用普通的分离方法难以获得高纯度的环戊二烯产品,通常C5馏分中的环戊二烯以双环戊二烯形式分出。采用热二聚法萃取精馏C5馏分,可同时分离C5馏分中最有价值的环戊二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等 3种二烯烃。
溶剂萃取法是以二甲基甲酰胺 ( DM F) 为 溶剂,利用双环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异戊二烯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分离出高纯度的双环戊二烯、异戊二烯及间戊二烯产品。该法采用了一次热二聚、两次萃取蒸馏和两次精馏,可同时分离出3种二烯烃。
⑶ 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谁是天然橡胶,谁是人造橡胶
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
1,3-丁二烯 人造橡胶
1,3-丁二烯是一种气体,异戊二烯是一种液体。
1,3-丁二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丁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butadiene
中文名称2: 联乙烯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
CAS No.: 106-99-0
分子式: C4H6
分子量: 54.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丁二烯 ≥99.5% 106-9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咽痛、耳鸣、全身乏力、嗜睡等。重者出现酒醉状态、呼吸困难、脉速等,后转入意识丧失和抽搐,有时也可有烦躁不安、到处乱跑等精神症状。脱离接触后,迅速恢复。头痛和嗜睡有时可持续一段时间。皮肤直接接触丁二烯可发生灼伤或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丁二烯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心悸等症状。偶见皮炎和多发性神经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⑷ 二乙烯苯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其用量对树脂有何影响
主要是交联剂的作用。用量对树脂的许多性质都有影响。
⑸ 碳五的世界碳五馏分综合利用现状
碳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通过它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碳五的开发利用。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可从乙烯装置碳五馏银虚分中分离出来,是碳五利用的重要内容。日本是碳五综合利用最好的国家,特别是在开发碳五系列精细化学品方面更为显著。将碳五馏分的80%~85%用于分离异戊二烯,然后再将其用于生产合成橡胶和香料、化妆品、药品、杀虫剂等。还将碳五馏分分并茄离后用于生产石油树脂、制造路标漆、热熔胶、印刷油墨和橡胶增黏剂等。其中瑞翁公司是碳五综合利用的典型代表,其碳五利用率达80%以上,是世界上碳五利用率最高的企业。
美国碳五分离利用率达到了70%。从裂解碳五中首先分离出环戊二烯和间戊二烯,用来生产各种锋蔽燃石油树脂,现有石油树脂的年总生产能力达17万吨。
目前我国的乙烯生产能力已达到了500万吨/年,其中碳五馏分的综合利用率还不到20%,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近几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了一些碳五分离装置,如:上海石化的2.5万吨/年工业试验装置,扬子伊士曼化工公司1.8万吨/年碳五石油树脂装置等。碳五的开发利用途径极为广阔,其中,下游产品的加工延伸特别是环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的加工利用,产品应用广泛,附加值高。
上海石化2.5万吨/年碳五分离和综合利用装置:该2.5万吨/年碳五分离和综合利用工业试验装置总体上达到国外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包括六套装置:①2.5万吨/年碳五分离;②1200吨/年甲基庚烯酮;③400吨/年二氯菊酸乙酯;④1000吨/年甲基四氢苯酐(系酸酐型固化剂);⑤2500吨/年间戊二烯树脂;⑥1800吨/年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⑹ 双环戊二烯,有谁了解
双环戊二烯是由石油裂解乙烯副产碳五组份经分离而得,一般还含有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可用于高能燃料,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可生产金属衍生物、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合物、降冰片烯类化合物、金刚烷、戊二醛、香料、医药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口,此外正在开发用于该附加价值的精细化学品,如农药、医药、香料、阻燃剂等。
其它方面如下:中文名称:二聚环戊二烯;双茂;双环茂二烯;环戊二烯二聚体
英文名称:Dicyclopentadiene;4,7-Methylene-4,7,8,9-tetrahydroindene
标 分 子 式:C10H12 分子量:132.2
结 构 式:
识 CAS 号:77-73-6 RTECS号:PC1050000
H S 编码: U N编码:2048
危险货物编号:33517 IMDG规则页码:3330
外观与形状:无色晶体,有樟脑味。
主要用途:用于制乙丙橡胶的第三单体乙叉降冰片烯、多聚环戊二烯农药、
理 聚酯、树脂、塑料的阻燃剂、药物、香料等。
化 熔点:32.5℃ 沸点:172℃
性 相对密度(水=1):0.98(35℃) 相对密度(空气=1):4.55
质 饱和蒸汽压(KPa):1.33(47.6℃)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冰点为5℃.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避免接触的条件:
燃烧性:易燃 建规危险分级:甲
闪点(℃):26 自燃温度(℃): 503
爆炸下限(V%):1.0 爆炸上限(V%):10
燃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空气能形
烧 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烧(红色):3 反应活性(黄色):1
爆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炸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聚合危害:能发生
危 灭火方法:砂土、泡沫、干粉、二氧化碳。蒸汽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
险 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明火能爆炸。蒸气能扩散到远处,遇点火源
性 着火,并引起回燃。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
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 包装类别:Ⅲ
装 储运注意事项: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
储 源。防止阳光直射。不宜大量或久存。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
运 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止包装及容器损坏。REG指南:129REG指南分类:易燃液体(极
性的/与水混溶的/有毒的)。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1mg/m3 美国TLV-TWA:
毒 ACGIH5ppm,27mg/m3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性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危 毒性:LD50:820mg/Kg(大鼠经口);0.72ml/Kg【兔经皮】 LC50:
害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本品蒸气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引起眼、鼻、喉和肺刺激,
头痛、头晕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可能引起肝、肾损害,长
期反复皮肤接触可致皮肤损害。嗅阈:0.03ppm OSHA:表Z-1
空气污染物健康危害(蓝色):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者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注意患者保暖
急 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
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救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防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应戴口罩。
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进行特殊防护。
措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施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小心
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
理后废弃。
环境信息: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款313表R最低应报告浓度1.0%。
⑺ 环戊二烯的理化性质
环戊二烯在室温下聚合,生成二聚环戊二烯,工业品也是二聚体;在100℃以上聚合 ,生成三聚体、四聚体。二聚环戊二烯熔点33.6℃,沸点170℃(分解)。二聚环戊二烯加热时部分分解成环戊二烯,在常压下进行蒸馏时,使分馏柱顶上的温度保持在41~42℃,即可安全转变为环戊二烯。
一种化学活性很高的脂环烯烃。环戊二烯是无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它含有活性亚甲基,故在常温下就容易聚合成二聚环戊二烯。环戊二烯与二聚环戊二烯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见表)环戊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在空气中都容易被氧化成过氧化物,都容易与不饱和化合物发生代尔斯-奥尔德双烯合成反应,生成六员环状化合物。环戊二烯同橄榄油、桐油和亚麻仁油等在溶剂中催化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可以用于生产薄膜。环戊二烯的氯化物是杀虫剂。环戊二烯与过渡金属的盐,在二甲基亚砜-乙二醇二甲醚的碱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的二茂铁可以作火箭燃料添加剂、汽油抗震剂、橡胶以及硅树脂的熟化剂和紫外线的吸收剂。
环戊二烯可以通过戊烯溴化并在醋酸钠存在下,加热脱溴化氢的方法制取。焦化工业粗苯精制时,轻苯初步蒸馏得到的初馏分中含有环戊二烯,其含量与装炉煤性质、炼焦温度、粗苯回收操作制度和轻苯初步蒸馏操作条件等因素有关,波动范围为3~30%。初馏分中还含有二硫化碳、苯、环烷烃、硫化氢、酮、乙腈和其他不饱和化合物。环戊二烯与二硫化碳的沸点仅相差3.8℃,与其他烯烃和烷烃的沸点也很接近,用精馏法难以得到较高纯度的环戊二烯产品。将初馏分预处理后装入蒸馏釜(见二硫化碳),在全回流操作条件下进行热聚合,使环戊二烯聚合成沸点为170℃的二聚环戊二烯后进行精馏,精馏出二硫化碳产品、中间馏分和苯后,在蒸馏釜内的残留物即为含二聚环戊二烯90~95%的产品。二聚环戊二烯受热易解聚成环戊二烯。在较低温度下,聚合反应速度大于解聚反应速度,因此,在进行聚合操作时应适当控制釜内温度。聚合操作需要的时间,除与聚合温度有关外,还与蒸馏釜内物料湍动程度、釜内初始压力和原料组成等因素有关。 环戊二烯和二聚环戊二烯的物理性质: 名 称 分子式 分子量 沸点
℃ 溶点
℃ 密度(20℃)
g/mL 折射率 环戊二烯 C5H6 66 42. 5 -85 0.8074 1.4446
(18.5℃) 二聚环戊二烯 C10H12 132 170 32.5 0.9768 1.5050
(35℃) 初馏分中的各组分均为易挥发物,而且还易燃、易爆、有毒,所以生产车间必须实行强制通风,采取防火、防爆、防中毒和防静电积累等措施。二聚环戊二烯产品在贮存时,应加入稳定剂二甲酚,以防产品氧化。产品应装筒,存放在贮藏室内。将二聚环戊二烯气化、裂解,并经冷凝冷却即得环戊二烯。环戊二烯产品需装桶存放在-12℃以下的贮藏室内。
⑻ 裂解碳五是什么
裂解碳五指的是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碳五馏份,含有碳五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以及碳四、碳六等组份,共有30种左右。具有化工利用价值的是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2-甲基-2-丁烯、戊烷等。
100万吨乙烯装置能够产出15万吨裂解碳五。
裂解碳五馏份经简单处理,脱除其中双环戊二烯,可以直接生产石油树脂,但品质不佳。
目前经济合理的方法是碳五馏份经过DMF萃取精馏等工艺,分离出异戊二烯、间戊二烯、环戊二烯/双环戊二烯等产品,这些产品用于制造异戊橡胶、SIS、丁基橡胶、甲基庚烯酮、芳樟醇、甲基四氢苯酐、间戊二烯树脂、双环戊二烯树脂、不饱和聚酯、二氯甲基吡啶、金刚烷等。
碳五抽余液经过甲醇醚化生成TAME,然后再醚解,可以得到高纯度的2-甲基-2-丁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2-甲基-1-丁烯可以制造频哪酮,也可用于间戊二烯树脂共聚单体。
醚化碳五可以全加氢,制戊烷。戊烷可用于发泡剂、萃取剂、分子筛石蜡脱附剂等。
目前国内碳五分离做得比较好的有宁波金海德旗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石化等单位。
⑼ 请问,如何去除化工副产品中含硫有机物如二甲基二硫,以消除产品中的臭味谢谢!!
aa01有机废水:
SUP7901 UASB-射流曝气组合工艺处理有机工业废水技术
采用生物反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最新设计计算原理与方法,应用高新生物技术,在低能耗下净化有机废水,将污染物转化为沼气加以利用,并数倍地降低系统的污染物产量。具有占地少、节能、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应用范围:大、中、小型肉类联合加工厂处理屠宰废水。也适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水。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7185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高新生物处理技术与关键设备
研究开发出了包括难降解有机物高效降解菌、自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可连续自动运行和控制的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成套工艺、铁曝气还原-厌氧-粉末活性碳活性污泥法组合工艺、SBRK工艺、酵母回收→絮凝→预脱氮硫→厌氧酸化→SBR→深度处理工艺等,并均已成功地应用于中试或示范工程,已建成七项示范工程。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631 ACOX系列高浓度有机污水净化装置
该装置是利用催化氧化的原因,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使废水大幅度降低COD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利用当今化学工程领域中的新技术,与相应的高效催化剂相结合,研制了三相催化氧化反应器,用于处理高浓度高色度工业有机废水。该装置具有应用范围广,耐冲击,适应性强,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容积荷大,工程投资省,处理费用低等优越性。技术转让。资料备索。
SUP18347 富氧生物碳有机废水净化技术
技术特点:高氧生物碳是我校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有机废水涂镀处理及对微污染水源的预处理,以提高自来水水质的量,同时对工业废水涂镀处理废水时用于生产节省水资源。市场前景:对缺水城市及微污染水的净化有广阔前景,使大部分有机废水经该技术用于生产。效益分析:处理一吨水需能耗0.5度电。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90 EASBR法处理有机磷甲基氯化物生产污水
本工艺用于有机磷农药甲基氯化物生产污水等农药污水,原污水COD6000mg/l,处理水COD小于150mg/l。原污水先经化学[E]预处理,稀释5 - 10倍后进入催化酸化[A],再送入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池[SBR],处理厂占地、投资、处理成本比常规方法减少15、35和30%。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4819 膜法处理草浆黑液及碱回用技术
本技术其处理工艺流程相对比较简单,克服了原燃烧法碱回收的高能耗缺点,降低了能耗。工艺操作和管理比较方便。相对而言,膜法处理碱回用工艺,可以大幅度降低一次性投资,其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约为碱回收的44%,能耗约为碱回收的1/4;在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方面与1.7万吨制浆能力的燃烧法碱回收相近。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4 2,3-酸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2,3-酸生产废水酸性强,毒性大,难以生化降解。经NDA-708树脂固定床工艺处理后,出水为无色透明液,CODcr<100mg/1,CODcr去除率>96%;出水2-萘酚和2,3-酸等萘系有机化合物<10mg/1,其去除率>99%;树脂床经脱附,可回收2-萘酚和2,3-酸,回收率>95%。工程投资约100万元。技术转让。资料备索。
SUP18498 蛋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蛋氨酸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水质复杂,含有多种有机酸、醇、醛、酯及一些聚合物。开发成功了化学氧化-生化-絮凝处理流程与前絮凝-生化-后絮凝处理流程,均可使最终排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两种废水处理流程可供生产与建设单位因地制宜选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8500 间戊二烯树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间戊二烯树脂生产中洗涤工序排出含大量Al 3的废水,很难用一般的絮凝沉降方法去除。开发成功加入共沉剂的絮凝沉降法,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处理后废水中悬浮物与Al 3含量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技术特点:以共沉剂、PH调节剂与高分子絮凝剂配合使用,使废水中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凝聚沉降。药剂用量少、沉降速度快、沉渣密实、过滤容易。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306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和方法
主要内容有:1.采用树脂或有关化学方法回收废水中有用的原料-酚苯胺等2.对废水首先采用热控微电解法处理,COD去除一般可达60%。3.接着采用化学强氧化方法对废水进一步处理,COD去除率一般可达70左右。4.再采用吸附法处理可使废水COD进一步下降。5.最后对废水采用二段系列化处理,达到排放要求。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854 含高浓度有机物及氨焦化污水催化湿式氧化净化技术
催化湿式氧化是国际上一种深度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新技术。我院开发成功的该项技术,所处理的污水在260-280℃、6.0-9.0MPa条件下,通过装有湿式氧化催化剂的反应器,使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及氨等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物排放,对COD、NH2-N(氨氮)及Bap(苯并芘)的去除率分别为99.5%、99.9%及97.2%。该技术已通过小试鉴定。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2 β-萘酚生产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
开发成功采用ND-910树脂固定床吸附法处理β-萘磺酸钠母液的新工艺,并在1997年通过小试成果鉴定。采用固定床工艺连续运行60批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高浓度脱附液可套入生产工艺中经水解,吹萘,中和等步骤回收β-萘磺酸钠和萘,实现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5295 氯化苯生产过程中水洗废水的治理与综合利用
氯化苯生产过程中排放黄色水洗酸性废水,其中盐本含量约8-9,Fe3+浓度为0.2-0.4,苯浓度为500-1000mg/1,氯化苯100-200 mg/1,排放0.4吨废水/吨产品。由于废水酸性强,Fe3+和苯的含量高,至今国内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氯化苯行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通过系统的不试研究,开发成功废水022树脂固定床除铁新工艺并通过鉴定。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9729 活性碳纤维对含酚废水的处理
活性碳维对水溶液中的苯酚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能使经处理后的高浓度含酚工业废水中酚的含量降到0.1×1/1000000。特别是它对低浓度的含酚废水同样达到深度净化处理的目的。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本技术采用柱法吸附装置,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可再生,反复多次使用。特别适用于酚浓度低,废水量大的工厂,以及废水的深度净化等方面。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121 电-多相催化过程治理二硝基苯酚工业废水
1996年通过鉴定,技术国际先进。本成果在已授权的电-多催化过程琢其反应器的基础上,研制出高效的催化剂,安装成电-多相催化反应器,废水在常温常压下流经反应器,就能达到COD减少,色度降低的好结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治废效率高,可处理废水的种类多、范围广,运行费有低廉。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122 催化湿式氧化治理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新技术
1992年10月通过鉴定,技术国际先进。催化湿式氧化法是将污水通过一个装有高效氧化性能催化剂的反应器,在一定的压力的温度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其他含N、S等毒物氧化分解成CO2、H2O及N2等无害物排放。该双活性组份催化剂比国外单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含量低50%,处理水空速可提高一倍。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92 ASBR工艺污水处理技术
本工艺为生物化学工艺,适用于各种有机性废水处理。原废水先经酸化预处理,再入SBR生化反应池处理,即可达标排放或回用。排泥周期大于150天。原水COD1000~2000mg/l,处理水COD小于或等于100mg/l,其余各项指标均优于GB8978-88一级排放标准,符合间接回用水标准。应用范围:肉联厂、食品厂、制药厂、化工厂等厂的废水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6389 CASBR法处理季戊四醇生产废水
本工艺用于处理化工、制药、季戊四醇等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原污水先经催化酸化(CA),使季戊四醇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解毒并低分子化,为后续序列间歇活性污泥池(SBR)提高可生化性良好的有机质。原污水COD1200mg/l,季戊四醇600mg/l,处理水COD≤120mg/l,季戊四醇不检出,处理水回用率90%。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7204 嗜甲基细菌处理甲醇废水
成果所选育的嗜甲基菌可直接用于处理甲醇废水(一般含甲醇1,最高不超过5),耐受甲醇冲击浓度,可达到10。该菌种不仅可处理甲醇废水,而且还可以处理甲胺、甲醛、乌洛托品等甲基类化合物废水。该菌种生长条件温和-常温和接近于中性;有极强的活性;在长期运转工程中不会被杂菌污染;有极好的沉降能力(2mm,sv15)和在填料上有很强的附着性。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5521 电泳油漆有机废水处理新方法
喷漆、电泳油漆等行业排放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废水特点是COD和色度高,为此本项目采取酸化---凝聚气浮法处理获得良好效果。对于含COD为2000-3000mg/l、色度为1000-15000倍的电泳漆废水,采用该工艺处理,排放水中COD、色度、SS、PH、油均达到排放标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5534 含金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项目以生产酞菁染料工厂排放出的废水为对象,其水质成份为COD4000-5000mg/l、Cu1700-3800mg/l,该废水特点是含Cu和COD高,且酸性强,并且是有机络合铜。本项目采取网捕凝聚和生物三相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获得良好效果,处理后排放水质中Cu、pH、SS达标,COD≤150mg/l以下。适用于含金属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场合。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775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适用于白酒(酒精)厂、淀粉厂、啤酒厂、柠檬酸厂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采?quot;厌氧-好氧"处理工艺。技术优点:1) 厌氧设备的容积负荷高,可达15~20 kg COD/m3 .d以上;2) COD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3) 建设及运转费用低,是其他技术的60~70% ;4) 整个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小、布置紧凑。
SUP540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开发性处理
建设规模为日处理20吨高浓有机废水。建设内容为:(1)处理集约化养殖废水生产绿色肥料;(2)处理淀粉废水生产绿色饲料;(3)处理再生纸厂废水生产绿色燃料。本项目根据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利用涪质分离技术,通过一定手段,对上述高浓有机废水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截留与吸聚,将固形物调制、生产成商品性的绿色饲料、绿色肥料及绿色燃料。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4323 三重环流生物三相流化床处理硝苯及苯胺类废水的研究
本项目是在构筑物中实现气、液、固三相完全流态化的废水处理新工艺,其中气相可以是空气或O2,固相可以为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碳,砂粒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选用的微生物是研究室内分离出来的优势菌种,10小时的停留时间对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9%以上。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6970 有机废水高效处理设备
该设备具有容积负荷高、生化反应速度快、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少、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化工、啤酒、屠宰、淀粉、皮革、宾馆等废水的处理。该法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工程投资减少10%~15%,占地面积减少50%~60%,运行费用减少15%,剩余污泥减少50%~70%。提供废水处理设备。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303 糖精纳生产废水的综合处理及铜回收技术
糖精纳生产废水主要成分为邻氨基苯甲酸及邻苯二甲酸(约40%)、邻氨甲苯或间对位甲苯(约28%)及不溶性糖精等。主要污染物为难生物降解的有毒有机物,本物化生化组合工艺,通过适当的工艺选择,利用厂家的废弃资源,使Cu 由50-200mg/l降至1mg/l以下并予以回收,CODcr达标排放。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9880 催化氧化-工程菌法处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
本技术适用于普通工业有机废水和高浓度、高色度、高盐度和高毒性的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包括:1、物化处理,主要是调整PH和用絮凝剂处理。2、生化处理,工程菌在使用中表现出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效性和适应性。本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每公斤COD的运行费用为0.35-0.5元。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852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本技术特别适用于酒精厂、淀粉厂、味精厂、啤酒厂 、制糖厂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本技术以上处理单元采用装置化设计,整个处理流程实行以各种处理单元为模块的有机结合。全套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处理设施的结构布局紧凑、占地少,建设费用低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63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是高效的工业有机废水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本装置特制轻型流动生物载体,易于流化、比表面大。床内微生物浓度高;空气布气均匀,氧传质效率高,氧饱和度大;三相接触,气液膜更新快,有利于高浓度有机物快速降解。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消化吸收日本水处理工程新技术设计而成,是当代环境工程的新成果。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2237 络合萃取法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技术
络合萃取法是依据协同萃取理论和逆络合萃取理论而研制开发出的处理工业含酚废水最为有效的方法。含酚萃取剂经过反萃取后可回收酚。且萃取剂复用性好,操作方便,处理费用低,脱色效果好。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农药、化工、医药、染料、塑料等行业产生的含有苯酚、硝基酚、苯甲酚等各种不同浓度含酚废水处理及回收,具有高效性和一定的普适性。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11955 甲胺磷农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甲胺磷生产工业废水,具有浓度高、盐度高、有机磷含量高、氨态氮含量高,毒性大、生物溶解难等特点,该种废水排放对环境污染极大。然而至今国内还未有对该种废水有效治理的方法。我校研究开发?quot;负压酸解溜"工艺能有效地降解有机磷,并有较高的脱盐效率,而且能耗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技术转让。资料备索。详细资料备索。
SUP 540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开发性处理
建设内容为:(1)处理集约化养殖废水生产绿色肥料;(2)处理淀粉废水生产绿色饲料;(3)处理再生纸厂废水生产绿色燃料。本项目利用涪质分离技术,通过一定手段,对上述高浓有机废水中的有益成分进行截留与吸聚,将固形物调制、生产成商品性的绿色饲料、绿色肥料及绿色燃料。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0980 超声-紫外-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
超声辐射水会引起许多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种现象成为超声空化效应。紫外光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并能加速有机物的降解。反应中加入氧化剂可提高声光联合辐射的效率,降低成本。超声-紫外-氧化联合技术处理有机废水,降解速度快、效果好、处理设备简单、操作运行简便、处理费用低,并具有杀菌、消毒、固液分离等作用。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1000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CWO)
此方法能够在无稀释的情况下对氨氮化合物,COD,BOD,污泥等高浓度污浊成分实施一次性高效氧化处理,使之分解成无害的形式(N2,CO2,H2O)。不产生需要二次处理的污泥,而且能同时进行脱色,脱臭和灭菌,处理水还能够再使用。处理后的排气中也没有NOx和SOx的产生。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2233 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含磺胺废水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 探讨经济实用的新工艺,以回收排放废水中的SN和NaNO3。本研究是利用本单位研制的DRHⅢ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含SN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树脂的 吸附特性废水中的SN得以浓缩而制成优等品级的工业磺胺产品,废水中的无机盐制成优等品级的硝酸钠。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2238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综合技术
成果简介 ①应用范围广。可有效地净化轻工、酿造、制药、化工等行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②负荷高、处理效果好。在已实施的工程中,厌氧反应器负荷可达到5~10kgCOD/m3·d,CO D去率可达85~90%。整体工艺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③可回收清洁能源-沼气,产气率0.40~0.45m3沼气/kgCOD(去除)。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252 高浓度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的新型微生物处理法
针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合成染料以及高浓度氨氮等处理难点,选育和驯化不同生长类型的高效降解菌群和脱氮、脱色、除油微生物,可应用于难处理的石油化工、印染、制药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废水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487 有机废水处理中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技术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兼氧技术,研究一群异养型微生物将菌体外的糖类物水解剥离以及通过生物化学反应打开菌体细胞壁的机理。破碎菌体释放出的原生质进入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无机物,达到剩余污泥减容化。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3698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性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
通过模型和生产性试验,确证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技术对以制革、毛皮加工为对象的高浓度有机为水处理的适用性。提出了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革和毛皮加工为水的各项主要的设计和运行控制参数。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4039 微电解--生化法处理难解有机废水技术
微(内)电解法是利用铁-碳粒料在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形成的微(内)电解过程来处理废水的一种电化学技术。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Fe2+是一种吸附、包容和络合能力相当强的混凝剂,综合效果显著,脱色效果好,可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与二级生化处理匹配性好,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生化处理采用水解-好氧工艺。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5438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以农产品或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淀粉、脂肪酸、味精、酒精、溶剂、柠檬酸和啤酒等,要排放大量的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有机物。我院在UASB反应器的布水系统及三相分离器设计上有独特之处,对不同的处理对象,采用不同的厌氧处理单元。具有产气率高,有机物去除率高的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7296 焦化废水治理
现采用絮凝与膜分离技术首先对高浓度的COD进行初步治理,然后对分离后的清液采用液体上催化分解技术使废水中的NH3-N转化成氮气等对水体无害的含氮物质。工艺简单,放大的可靠性高。充分考虑了现有焦化厂废水治理的工艺,因此容易工业化。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24 典型有机废水处理的一体化成套设备与关键技术开发
该设备处理效率高、占地小、能耗和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全自动或主体部件自动化操作应用了第三产业有机废水、小区生活污水和制药、造纸、纺织和印染等行业难降解毒性行机废水的处理,通过技术攻关,最终形成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的产业化技术产品。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4 混凝处理与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本方法是利用混凝技术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进行生化前去除大部分有害有毒物,从而大大降低生化处理负荷,然后采用不完全厌氧技术使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再进行好氧生化深度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质可满足任何一级的环保排放要求。技术特点:工艺结构紧凑,投资省,节约电耗,运行效果稳定,易操作管理,基本上无生化污泥外排。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5 混凝处理与ABF法生化工艺结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这类工艺主要是应用于特别高浓度污染物、有毒有害的化工类废水,ABF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运行稳定、无生化剩余污泥。ABF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微生种群的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使不同的生物群在不同的污染负荷下得到良好的繁殖,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6 混凝处理加好氧生化技术处理中等浓度的有机废水
在进行了混凝处理去除绝大部分悬浮物和胶体物后,使COD大大降低,直接采用生接触氧化或活性污泥法使废水处理达标。特点:投资省,占地面积小,工艺简介,运行可靠。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8 化学氧化、混凝处理重金属盐类废水和一般性污染的有机废水
用于处理电镀废水、漂洗废水、低浓度生活废水及其他低有机污染的轻化工废水。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039 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用于处理淀粉废水、酒精废水和其他轻工食品等废水。EGSB厌氧工艺是在UASB厌氧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具有高负荷、高去除率(COD去除率大于85%)、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容积产气率高、可设置完全自控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28853 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光催化氧化处理工艺设备
该工艺研究以五氯苯酚钠、除草剂为处理对象,进行了光催化剂制备、装饰,载体的筛选,负载方法的优化等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试验了光催化反应器。二氧化钛粉末直接负载法所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151 膜法和化学法联合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48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研究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技术原理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氧气成为一种氧化性能较强制氧化剂,利用氧气与有机废水充分接触,氧化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采用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速这种氧化反应,达到更好的去除污染物质效果,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50 高浓度有机废水膜生物处理技术
本技术的创新之处:(1)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中试研究中,厌氧生物池的容积负荷明显高于国外研究应用水平。(2)在好氧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开发中,创造性应用国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替代进口聚乙烯膜,同时提出了膜操作和清洗方法,采用的厌氧酸化---好氧一体式膜生物工艺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还能改善膜的水通量。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355 含盐(NaC1)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食品腌制、奶制品加工、化工以及制药等许多行业所排放的废水中都含有较高浓度的NaC1。由于NaC1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使得用生物法处理这些行业的废水不易达到满意的效果。我校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这种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本技术已经通过专家鉴定,成果在国内领先,在含盐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627 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色度有机废水的成套工艺技术
该工艺技术和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废水经预处理除油除杂后,水中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剂氧化分解,有机物由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小分子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OD大幅度下降,出水基本无色,大大提高了生物的可降解性,与生化工艺配套性强,按不同地区和不同水质要求,可再配深度处理工艺达标排放。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0896 ASBR法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ASBR方法是在一个密闭的反应器中,在生物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循环搅拌下进行厌氧反应,通过控制时间程序完成废(污)水的处理。ASBR法不需气体分离装置,尤其是具有活性厌氧污泥浓度高、耐负荷冲击的废水有机物与微生物接触充分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大等优点。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385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新技术
膜生物法(Membreane Bioreactor)是将现代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它集生物降解、污泥分离于一体,它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且出水可直接达到回用要求等突出优点。应用范围:(1) 生活污水,(2) 尤其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回用;(3) 难降解/高浓度、小水量有机废水的处理。 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393 生物强化共代谢法处理焦化废水难降有机物
本项目是经过多年研究,获得成果主要是利用筛选分离的高效优势菌种,共代谢基质优化组合配方与合理的工艺流程,可使焦化废水二级出水COD降至100mg/L以下,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研究结果与有关参数,为这类废水深度处理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范围:本研究成果可应用焦化废水处理,焦化废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 31402 TURB@有机废水高效生物膜反应器
本反应器的特征在于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载体以及与该载体相匹配的反应器。新型载体表面呈蜂窝状,比重小且呈亲水性。与现有的各种载体如石英砂、活性炭、陶粒以及丙烯酸等相比,具有易挂膜、能耗低、单位容积生物量高的特点。应用范围: 各类有机废水处理及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32258 微电解-生化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技术
生化处理采用水解-好氧工艺。特点是不仅可去除COD,具有脱色效果,而且可显著提高后续好氧生物处理的效率和深度,同时因为不会产生恶臭气体及沼气,停留时间相对也较短,也不必控制绝对无氧条件,因此这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卫生,易于操作的生化处理工艺,再配合好氧曝气处理来大幅度去除有机物,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技术转让。详细资料备索。
SUP33328 光催化降解法治理有机废水
我校开发的光催化降解法的技术特点:1000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光降解催化剂作用下,可降到100 mg/L以下,COD值与透明度达到排放标准。该技术对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制糖厂废水、发酵工业产生的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