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饱和树脂加了促进剂存放期有多长谢谢。
促进剂即是交联剂/固化剂,视添加量而定。
一般夏天24-36小时,冬天48-73小时。
2.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放在一起,会炸吗
直接混合在一起吗?我试过用同一个
烧杯
装完
促进剂
倒出后在缓缓倒回入
固化剂
,残留的答促进剂跟固化剂反应非常剧烈,像开过了一样,有点害怕,还好没事,大剂量的没试过,最好别试!因为固化剂长期放置后猛烈撞击都会爆炸!两种固化剂混合时会爆炸!
3. 不饱和聚酯树脂防止氧阻聚的方法
不饱和聚酯树脂凭借其优异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中,几乎每一个FRP从业者都接触过不饱和树脂,特别是苯乙烯的味道,让人如此熟悉、亲切。(但苯乙烯有毒害,各位还是少闻点好)
虽然很多人对不饱和树脂非常熟悉了,但在实际生产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室温固化时,发现制品表面有发粘的举谨禅现象,这种发粘现象主要是发生在与空气有接触的表面。一般认为主要是没有达到足够的固化度,树脂处于一种轻度交联的状态,因此发粘。
下面贤集网小编和大家来探讨一下产生发粘现象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及如何来避免这种现象。
对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室温固化机理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大概的一个反应机理就是由引发剂(又称为固化剂)分解出游离基,从而激活聚酯/苯乙烯的碳碳双键,引发共聚合反应。但一般情况下,引发剂(多用过氧化物)分解出游离基需要一定的温度,为了能在室温下实现反应,一般会添加一定比例的促进剂,促进剂能与引发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使引发剂在室温下即可分解出游离基来。
众所周知,乙烯基单体的聚合速率与游离基的浓度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因此,足够的游离基浓度是引发共聚反应的关键。
研究表面,一定温度下,在苯乙烯发生共聚反应时,氧气与原生态游离基的反应活性要远远大于苯乙烯与原生态游离基的反应活性。按照这种论点,在聚酯/苯乙烯室温固化时,空气中的氧气会以极快的速度率先与原生态游离基反生反应,生成低活性的游离基。由于制品表面的原生态游离基浓度急速降低,因此减慢了共聚速度,从而导致表面轻度交联而发粘的现象。
实验表面,如果用空气中的氮气或者二氧化碳与制品表面接触,均不会产生表面发粘的现象,由此可见氧气会对共聚反应有阻聚效应,这就是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氧阻聚。
道理都懂了,那该怎样来避免不饱和聚酯树脂产生发粘现象呢?既然氧气会阻碍反应进行,那想办法把它和树脂隔绝开来不就行了。
如果是闭模工艺(VIP、RTM等),由于基本不会和空气有接触,因此不会产生这种现象。那假如是敞模工艺,如手糊工艺,晌袭由于现场环境所限,肯定会和空气有接触,因此需要进行隔绝。现有的做法主要有与空气隔离的物理方法和聚酯改性的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①添加蜡液。可以在生产树脂时就添加,也可以后添加。其机理主要是不饱和树脂在室温固化时,体系内的反应热迫使石蜡从三维网状体中渗出到其表面来,从而形成一层能阻隔空气的膜,避免接触到氧气。
此方法简单、有效,且成本低。但表面的蜡膜需要经过研磨处理,才能得到不粘而有光泽的表面。如果产品需要后加工,如喷漆或粘接,表层的蜡膜也会影响其粘接强度,需彻底处理干净。
②采用塑料薄膜作为隔绝空气的覆盖层。糊制完成后,在树脂表面铺覆一层塑料薄膜,将里面的残余空气赶走,即可达到隔绝空气防止表面发粘的目的。
化学方法
①改变聚酯的结构。主要是在聚酯的结构中引入一些空气催干基团或极性基团,通过这些基团来抑制氧气,提高树脂快干性,从而达到表面不粘的效果。
②选择合适的引发剂-促进剂体系。选择合适的体系和配比,能更好的提高树脂的固化度,从而避免表面发粘。
物理方法简单、有效,且成本较低,没有特别高要求的时候,采用添加蜡液正尘或薄膜覆盖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聚酯改性的化学方法由于生产工艺较复杂,因此原料的成本会较高,而选择合适的引发剂-促进剂体系对于产品的整体性能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还是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的生产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除此之外,如果有条件,采用升温固化,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4. 不饱和树脂为什么不固化,蓝水放超量了,会不会影响固化作用好长时间都不能脱膜。
晚上好,蓝水是聚酯单体催化剂一般是异辛酸钴或者环烷酸钴的邻苯二甲酸酯溶液,它们在聚酯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和少量聚酯多元醇和白水固化剂过氧化甲乙酮之间起到加速交联作用,通常来说多放一点搅拌均匀并不会影响整体固化时间甚至还会更快一点,不固化有可能是白水固化剂放少了导致三种单体中有残留总是保持液态聚合不成PMMA+PS请参考。蓝少白多一定会硬化,蓝多白少缺少交联剂就会不能表干总是粘手偏软。
5. 不饱和树脂放热峰受什么因素影响
不饱和树脂的放峰温度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体积收缩率专较大,固化树脂的一属些物理性质如下:⑴耐热性.绝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热变形温度都在50~60℃,一些耐热性好的树脂则可达120℃.红热膨胀系数α1为(130~150)×10-6℃.⑵力学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⑶耐化学腐蚀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耐水、稀酸、稀碱的性能较好,耐有机溶剂的性能差,同时,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随其化学结构和几何开关的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异.
6. 不饱和树脂放在冰箱里长久保存可以吗
其实夏天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保存问题就是温度的问题,要放在阴凉通风的专地方,必要时属可以用水喷淋。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储存太多,尽量在 一个月之内用完,除非你有低于25℃的储存条件,但一两年还是有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7.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使用注意事项不饱和树脂固化剂分类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物品表面加厚,固化,有点类似于油漆的作用。不饱和树脂固化剂种类很多,可以运用的范围也很广,价格也比较划算,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比较多,具体要注意什么呢?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使用注意事项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使用注意事禅伍蚂项1.固化剂和促进剂必须配合使用,即1号固化剂用1号促进剂,2号固化剂用2号促进剂。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使用注意事项2.固化剂是强氧化剂,必须放在不见光的阴凉处,切勿近火,促进剂亦应保存在不见光的阴凉处。为安全起见,一般固化剂先和增塑剂配成糊状物使用,而促进剂可和苯乙烯配成稀释液使用。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使用注意事项3.固化剂和促进剂绝对不能直接混合,以免引起爆炸。保存时也应分开放置。配胶时切勿将固化剂和促进剂同时加入,可将促进剂先和树脂混匀,再加入固化剂混匀。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使用注意事项4.固化剂和促进剂的用量应根据需要(如制品性能、操作温度和使用期的长短等)来调节。在热固化配方中可以不加促进剂。室温固化时可按凝胶时间来调节,可在确定固贺埋化剂用量的情况下,改变促进剂的用量来调节,通常,固化剂用量为树脂重量的2~4%,促进剂用量为1~2%。
不饱和树脂固化剂分类
按引发方式的不同,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类型可为三种:
热固化:靠外部加热使固化剂释放游离基,从而引发树脂固化的过程。(也称为热引发固化)冷固化:在室温或固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通过加入促进剂使固化剂释放游离基从而使树脂固化的过程。(也称为化学分解引发固化)
光固化:通过加入光敏剂,用紫外线作为能源,引发树脂交联固化的过程。(也称为光引发固化)
冷固化体系中常用的固化剂类型。1、过氧化环己酮(是多种氢过氧化物的橘罩混合物)过氧化环己酮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状物,称为1#固化剂。
2、过氧化二苯甲酰(是一种过氧化物,简称BPO)过氧化二苯甲酰溶解在二丁酯中,成为50%的糊状物,称为2#固化剂。
3、过氧化甲乙酮(简称MEKP)固化剂树脂重量的1%~2%一般要配合促进剂一同使用固化剂也叫引发剂,o=o键打开需要的能量比较低,一般在50-120度就会打开。
通过我们以上对于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使用注意事项和分类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于不饱和树脂固化剂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吧。这种材料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是在会释放出一些有毒的气体,大家还是要谨慎的使用。
8. 不饱和聚酯树脂在贮存和使用中应当注意哪些安全因素
据报道抄不饱和聚酯树脂玻璃钢加工车间在自然通风情况下苯乙烯蒸汽浓度一般为500-550 mg/m3;在装有排气扇的情况下一般为200-400mg/m3.高于国家规定.
因此,办法之一是要加大通风强度,在车间设置足够通风装置,车间里要尽量减少树脂贮存量,树脂包装桶使用后要加盖密封.要注意苯乙烯蒸汽密度比空气大,在靠近地面处苯乙烯浓度高,因此通风装置的吸风口应靠近地面.
树脂中加入苯乙烯挥发抑止剂也有作用.天津合成材料厂曾经用BYK的S-740、天津市化学试剂研究所的SEI和河北省冀县津冀化工厂的DC-01三种苯乙烯挥发抑止剂,加量为树脂的0.3%,与不用抑止剂的树脂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空气中苯乙烯蒸汽含量分别减少了43%、46%和86%苯乙烯挥发抑止剂的技术应推广,请产品生产厂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树脂生产厂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