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MBR与RO的区别,越详细越好。重点是区别哈,相互之间的比较。
工艺比较选择
膜生物反应器(MBR)、超滤作为反渗透(RO)伏液的预处理工艺在实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给RO工艺提供优质、稳定的水质,比较了两个工艺的出慧没水水质和运行稳定性。
工艺部分
ro 系统由于选用了内压式中空纤维膜,为防止悬浮固体干扰其正常运行,故对二沉池出水进行了气浮、过滤等预处理,并以预处理后的出水作为ro系统的进水。
ro系统的工艺参数:设计膜通量为68L/(m2/h),循环倍比为2系统回收率为90%,跨膜压力为0.04~0.12MPa。
MBR系统由于选用了外压式中空纤维膜,无需单独增设预处理设备,只用常规格栅分离后进行调节处理后的出水作为MBR系统的进水。
MBR系统的工艺参数:设计膜通量为40L/(m2/h),平均污泥浓度(MLSS)6.66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8h气水比为16:1跨膜压力为0.016~0.02MPa。
结论与建议
①MBR与ro系统用于深度处理废水,其缺碧物出水水质良好。ro系统出水浊度平均为0.18NTU,COD平均为22.1mg/L,SDI平均为2.50;MBR系统出水浊度平均为0.14NTU,COD平均为20.1
mg/L,SDl平均为2.22。
②在对浊度的去除上,MBR系统无论是出水浊度平均值还是出水浊度的稳定性均优于ro系统。在对CoD的去除上,ro系统对预处理工艺出水的CoD去除效果不明显;MBR系统耐cOD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但对经纯氧曝气工艺处理后的剩余难生物降解COD的去除效果不佳。
③针对废水的水质特点,为满足RO工艺对进水水质及其稳定性的要求,可在纯氧曝气池后设置一个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的膜分离池(池内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代替二沉池,以提高系统的出水水质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⑵ 污水处理使用的MBR膜该如何安装
1.检查核对一体化钢制箱体安装的基础大小、方位、平整度、强度、预埋件相对位置;在基础上画(画)出安装定位线;
2.吊装箱体就位。单件箱体核对安装方位,多件箱体除核对安装方位,还应核对箱体相对位置;不得反向安装,各管口方位能基本对齐;
3.核对池体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检查各池内渗或外渗现象,及时处理;
5.安装调节池预曝气装置,严格按设计安装图进行,且校核水平度;
6.安装缺氧池间歇曝气装置(或潜水搅拌机),校核各气口的水平一致度,鸭嘴式气体吹送口尽量接近于池底,鸭嘴口中心线不得高于池底50mm;
7.安装各池潜水提升泵,泵体由牵引软绳系结于池口固定处,钢丝软管不宜过长,稍有余量即可;双泵(一用一备)出口安装控制阀门和止回阀;DFZH25集水井提升泵出口须安装回流装置;泵体竖立于池底,不可横卧;配置GAK自耦装置的潜水泵,配接出口钢管和导杆;
8.污泥池由砼制的情况下,安装池内中心筒、上清液出水堰槽、上清液回流管至调节池;中心筒顶部高于出水堰槽下牙口100mm;
9.钢制箱体各排空口接入总管,总管接入调节池,i=0.003-0.005(由距离决定);总管最好埋于地面以下,地面以上设定相应的指示标记;北方地区由于冻土层较深,总管深埋有困难,则可安装于地面以上,除油漆防腐外,须注意保温;
10.安装于地面以上的管道都必须有管架和管卡固定;
11.膜支架安装就位,且将附件(曝气管)安装齐整,不可遗漏;预留的曝气管加装管口闷盖(闷盖亦可安装在分气缸出口处);在膜组件壳体吊装时,应使用起吊重量大于膜组件重量相配套的吊具,并确认吊钩或吊链或吊绳与膜组件壳体的有效连接;起吊时,膜组件可能会发生摇摆,严禁在膜组件下有人员站立;在吊装前应准备脚手架,严禁在膜组件上攀登;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吊装时务必检查曝气管和出水管不被碰损;
⑶ MBR池是怎么进水和出水的,不要简单说是上进水下出水,我说的是原理,MBR池里有没有活性污泥请高手回答
MBR是膜生物反应器的英文缩写。是将膜过滤技术与活性污泥生化技术结合起来的水处理工艺。
MBR膜池里面是有活性污泥的。它是利用膜的过滤功能将活性污泥截留在MBR膜池里,增加污泥浓度,加强生化效果。
MBR池的进水就是通过水泵送过来的。出水是靠产水泵与池内的膜系统连接,负压抽吸,使清洁的水透过膜被抽吸出来,污泥则被截在膜外面,留在池子里。
提高了接触时间和传氧效率,有利于曝气工艺的合理控制,不受传统曝气中气泡大小和停留时间的因素的影响。
(3)MBR膜产水能进RO吗扩展阅读:
冲洗泵利用清洗池中处理水对膜处理设备进行反冲洗,反冲污水返回调节池。通过生物反应器内的水位控制提升泵的启闭。
膜单元的过滤操作与反冲洗操作可自动或手动控制。当膜单元需要化学清洗操作时,关闭进水阀和污水循环阀,打开药洗阀和药剂循环阀,启动药液循环泵,进行化学清洗操作。
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
同时,膜分离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
⑷ MBR膜生物处理是什么原理
MBR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它用具有独特结构的MBR平片膜组件置于曝气池中,经过好氧曝气和生物处理后的水,由泵通过滤膜过滤后抽出。它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活性污泥浓度因此大大提高,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
⑸ MBR→进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的工艺中,活性炭碳化过滤器的的作用
水质预来处理,主要是用源于吸附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和去除余氯,以保障反渗透膜正常使用。因为MBR膜直接过滤后的到反渗透膜的话,水中杂质含量多,反渗透膜容易堵塞/污染。如果余氯太多,会导致后端反渗透膜氧化。
所以一般在反渗透膜前面一般都会有过滤器预处理,以保障产水稳定运行,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
反渗透设备
⑹ 听到说朋友说工业污水处理中用到一种叫MBR帘式膜
mbr平板膜:
1.平板膜元件:滤膜孔径为小于 0.1μm 得PVDF 平板膜
2. 集水管专:将每片平板膜的产属水收集,并通过法兰与出水管道相连,标准为25个孔一单元。
3. 产水管:硅橡胶管,用于连接膜元件与集水管
4. 压杆或橡胶压条:固定膜元件,防止膜元件上浮
5. 膜元件箱:用于固定膜元件
帘式膜:
1.对于不同的水质,其设计膜通量会有较大区别,用户应进行充分试验或者咨询我司。
2. 纯水通量为一级RO出水为原水,在25℃和0.1MPa条件下的测试数值。
3. L/㎡.h指一平米MBR膜一小时的出水量,单位:升(如:20L/㎡.h :一平米膜一小时出水20升)
4. 双层型的膜组件曝气量为2.5-3Nm³/h.帘
⑺ 陶氏RO反渗透膜进水跟产水都有哪些关系
随着行业用水要求的提高,陶氏RO反渗透膜在水处理领域应用中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陶氏RO反渗透膜进水条件符合规定范围是为了确保反渗透装置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 防止膜面结垢、防止胶体物质及悬浮固体微粒污堵、防止有机物质的污堵、防止微生物的污堵。从而确保陶氏RO反渗透膜产水稳定,水质达标。那么,陶氏RO反渗透膜进水跟产水都有哪些关系呢?
1进水压力于产水
按照设计的基准压力运行,如进水压力升高使得驱动反渗透的净压力升高,产水量加大,同时盐透过量几乎不增加的产水量稀释了透过膜的盐分,降低了透盐率提高了脱盐率。当进水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由于过高的回收率,加大了浓差极化,又会导致盐透过量增加,抵消了增加的产水量,使得脱盐率不再增加。
2、进水水温不符合陶氏RO反渗透膜运行的范围
按照设计温度25度运行,实际运行问题越接近产水越有保障,可用范围在5-45℃。随着水温的增加水对通量也线性的增加,进水水温每升高1℃,产水量就增加2.5%-3.0%。
3、进水PH值
进水PH值对产水量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脱盐率有较大影响。
4、进水盐浓度对陶氏RO反渗透膜的影响
渗透压是水中所含盐分或有机物浓度的函数,进水含盐量越高,浓度差也越大,透盐率上升,从而导致脱盐率下降。
5、进水油分的混入
注意油绝对不能进入给水更换膜组件。
6、进水
余氯(游离氯)易氧化陶氏RO反渗透膜,致使陶氏RO反渗透膜脱盐率下降,产水不达标。因此陶氏RO反渗透膜进水不应含有余氯。
陶氏RO反渗透膜在水处理设备的地位尤其重要,在设计和运行初期应深入了解陶氏RO反渗透膜进水跟产水有什么关系。以更充分地认识地后期的运行成本和系统的维护要领,而并不是一味的只追求高产水。
来源网页链接
⑻ ro反渗透膜前面加一级MBR可以么
你是用在中水回用上吗?
理论上可以,但是不建议使用
MBR出水不稳定且水质较差,还要有比较完善的预处理才能接RO
⑼ mbr的应用领域
进入90年代中后期,膜--生物反应器在国外已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加拿大Zenon公司首先推出了超滤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并将其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为了节约能耗,该公司又开发了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组件,其开发出的膜--生物反应器已应用于美国、德国、法国和埃及等十多个地方,规模从380m3 /d至7600m3/d。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也是世界上浸入式中空纤维膜的知名提供商,其在MBR的应用方面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建有多项实际MBR工程。日本Kubota公司是另一个在膜--生物反应器实际应用中具有竞争力的公司,它所生产的板式膜具有流通量大、耐污染和工艺简单等特点。国内一些研究者及企业也在MBR实用化方面进行着尝试。
膜--生物反应器已应用于以下领域:
城市污水处理及建筑中水回用
1967年第一个采用MBR工艺的废水处理厂由美国的Dorr-Oliver公司建成,这个处理厂处理14m3/d废水。 1977年,一套污水回用系统在日本的一幢高层建筑中得到实际应用。1980年,日本建成了两座处理能力分别为 10m3/d 和50m3/d的MBR处理厂。90年代中期,日本就有39座这样的厂在运行,最大处理能力可达500m3 /d,并且有100 多处的高楼采用MBR将污水处理后回用于中水道。1997年,英国Wessex公司在英国Porlock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MBR系统,日处理量达2000m3,1999年又在Dorset的Swanage建成了13000m3/d的MBR工厂。
1998年5月,清华大学进行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试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2000年初,清华大学在北京市海淀乡医院建起了一套实用的MBR系统,用以处理医院废水,该工程于2000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运转正常。2000 年 9 月,天津大学杨造燕教授及其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普辰大厦建成了一个MBR示范工程,该系统日处理污水25t,处理后的污水全部用于卫生间的冲洗及绿地浇洒,占地面积为10平方米,处理每吨污水的能耗为0.7kW·h。
工业废水处理
90年代以来,MBR的处理对象不断拓宽,除中水回用、粪便污水处理以外,MBR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如处理食品工业废水、水产加工废水、养殖废水、化妆品生产废水、染料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均获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90年代初,美国在Ohio建造了一套用于处理某汽车制造厂的工业废水的MBR系统,处理规模为151m3/d,该系统的有机负荷达6.3kgCOD/m3·d ,COD去除率为94%,绝大部分的油与油脂被降解。在荷兰,一座脂肪提取加工厂采用传统的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其生产废水,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结果导致污泥膨胀,污泥难以分离,最后采用Zenon的膜组件代替沉淀池,运行效果良好。
微污染饮用水净化
随着氮肥与杀虫剂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饮用水也不同程度受到污染。LyonnaisedesEaux公司在90年代中期开发出同时具有生物脱氮、吸附杀虫剂、去除浊度功能的MBR工艺,1995 年该公司在法国的Douchy建成了日产饮用水400m3的工厂。出水中氮浓度低于0.1mgNO2/L,杀虫剂浓度低于0.02μg/L 。
粪便污水处理
粪便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很高,传统的反硝化处理方法要求有很高污泥浓度,固液分离不稳定,影响了三级处理效果。MBR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使粪便污水不经稀释而直接处理成为可能。
日本已开发出被称之为NS系统的屎尿处理技术,最核心部分是平板膜装置与好氧高浓度活性污泥生物反应器组合的系统。NS系统于1985年在日本琦玉县越谷市建成,生产规模为10kL/d,1989年又先后在长崎县、熊本县建成新的屎尿处理设施。NS系统中的平板膜每组约0.4m2共几十组并列安装,做成能自动打开的框架装置,并能自动冲洗。膜材料为截流分子量20000的聚砜超滤膜。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保持在15000~18000mg/L范围内。到 1994 年,日本已有1200多套MBR系统用于处理4000多万人的粪便污水。
土地填埋场/肥渗滤液处理
土地填埋场/堆肥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其水质和水量随气候条件与操作运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MBR技术在1994年前就被多家污水处理厂用于该种污水的处理。通过MBR与RO技术的结合,不仅能去除SS、有机物和氮,而且能有效去除盐类与重金属。美国Envirogen公司开发出一种MBR用于土地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并在新泽西建成一个日处理能力为40万加仑(约1500m3/d)的装置,在2000年底投入运行。该种MBR使用一种自然存在的混合菌来分解渗滤液中的烃和氯代化合物,其处理污染物的浓度为常规废水处理装置的50 ~ 100倍。能达到这一处理效果的原因是,MBR能够保留高效细菌并使细菌浓度达到50000g/。在现场中试中,进液COD为几百至40000mg/L,污染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
国内外 MBR 主要应用领域及相应百分比率: 污水类型 所占百分比率(%) 工业污水 27 城市污水 12 建筑污水 24 垃圾 9 家庭污水 27
⑽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怎样的工作原理
MBR膜原理
MBR以膜组件单元是将膜的高效分离技术与生物降解作用相结合回而成的一种新型高答效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取代二沉池,所有悬浮物和胶体都被膜分离截留,膜分离作用增加了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可用于绿化浇灌、洗车、马路降尘和冲洗、冲厕、消防、景观补充水等非饮用水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