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树脂对照表

树脂对照表

发布时间:2023-06-13 20:30:55

⑴ 合成树脂牙 型号参数等等数值代表什么

您好,合成的树脂牙(T1、T2、T3、T4、T5、T6、S1、S2)的型号参数为A色和B色两个系列号:A1色、回答A2色、A3色、A4色、和B1色、B2色、B3色、B4色表示。如果还要什么不懂的可以再联系我。

⑵ GS-2,3,4,5,6,7的PVC树脂粉有何区别,需要详尽些。。。

Pvc型号分类

悬浮法乳液聚合PVC树脂是目前最常用PVC树脂,它的型号表示方法一般有几种:4 V5 a% ~- Z1 V3 \! u4 i, E
一是按国家标准GB/T5761,从SG-1到SG-8,目前见过的好象只有沧化等北方一些工厂用这种方法;2 ?( \5 ?0 b. F; N
二是直接用聚合度表示(数字,800、1000等),如上海氯碱的WS-1000,WS-800,WS-1300,齐鲁石化的S700,S1000,日本信越的TK-800,日本大洋的TH-800等等,这种是最常见的,其中前面的字母有的是厂名代号,如天津LG的TL-800,有的是有其它含义,如上海WS和齐鲁S的S是悬浮法树脂的代号,上海WS中W是卫生级的意思,就是VCM单体含量在1PPM以下,还有其它的就不说了。(suspension悬浮,general通用)

第三种是用K值表示,如K60,K55等,是根据粘数换算出来的一个值,K57大概是700聚合度,K60是800的,K66大概是1000。一般在技术交流或资料上都习惯用K值,比较简单明了。看一下GB/T5761就知道了,技术指标很全的。

图表3: PVC分类对照表
SG0 SG1 SG2 SG3 SG4 SG5 SG6 SG7 SG8 SG9
黏数(ml/g) >156 156~144 143~136 135~127 126~119 118~107 106~96 95~87 86~73 <73
K值 >77 77~75 74~73 72~71 70~69 68~66 65~63 62~60 59~55 <55
平均聚合度 >1785 1785~1536 1535~1371 1370~1251 1250~1136 1135~981 980~846 845~741 740~650 <650
数据来源:《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国家标准GB/T 5761-2006》

聚氯乙稀的分类及表示方法
1、聚氯乙稀的分类
根据生产方法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高聚合度PVC树脂是指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链增长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交联PVC树脂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和多烯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树脂。
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
根据聚合方法,聚氯乙烯可分为四大类:悬浮法聚氯乙烯,乳液法聚氯乙烯、本体法聚氯乙烯、溶液法聚氯乙烯。悬浮法聚氯乙烯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一个品种,约占PVC总产量的80%左右。下面图表列出这四种聚氯乙烯的基本特性。
图表1:聚氯乙烯树脂
品 种
悬浮法
乳液法
本体法
溶液法

特性
不含金属离子,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及热稳定性
颗粒较细,含杂质较多,电绝缘性及热稳定性不及悬浮法
含杂质极少纯度高。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优于悬浮法
含杂质极少纯度高,成本高,价格高。聚合物的分子量不高

(和讯财经原创)
2、聚氯乙稀的命名
(和讯财经原创)
悬浮法聚氯乙烯按绝对黏度分六个型号:XS-1、XS-2……XS-6;XJ-1、XJ-2……、XJ-6。型号中各字母的意思:X-悬浮法;S-疏松型;J-紧密型;下面图表为国产悬浮法聚氯乙烯的特性。

图表1: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
树脂型号
绝对黏度,
mPa•s
平均聚合度
树脂型号
绝对黏度,
mPa•s
平均聚合度

XS-1
XJ-1
>2.10
≥1340
XS-4
XJ-4
1.70~1.80
850~980

XS-2
XJ-2
1.90~2.10
1110~1340
XS-5
XJ-5
1.60~1.70
720~850

XS-3
XJ-3
1.80~1.90
980~1110
XS-6
XJ-6
1.50~1.60
590~720

乳液聚合生产所得的聚氯乙烯称乳液法聚氯乙烯(Emulsion poly-merixation)。它是糊状树脂,分子量较高,颗粒较细。乳液法聚氯乙烯的型号为RH-x-y,其中R-乳液法;H-糊状树脂;x-树脂烯溶液的绝对黏度;y-糊黏度 。x分1、2、3型,1型绝对黏度为2.01-2.4mPa•s,2型绝对黏度为1.81~2.00mPa•s,3型绝对黏度为1.60~1.80mPa•s。y分Ⅰ、Ⅱ、Ⅲ号,Ⅰ号糊黏度不大于3,000mPa•s,Ⅱ号糊黏度为 3000~7000mPa•s,Ⅲ号糊黏度为7,000~10,000mPa•s。

本体法聚氯乙烯[palyvinyl chloride(bulk polymerization)]我国已有生产,四川宜宾天原、内蒙古海吉两家企业,该方法产品透明度和绝缘性高于其它方法。溶液聚合聚氯乙烯树脂多用于表面涂层方面。在度温20~30℃或0℃以下的低温下进行悬浮法、乳液法或本体法聚合均称低温聚合。低温聚合的聚氯乙烯分子量高、结晶度高、结构规整性好,玻璃化温度高,耐热性、耐溶剂性好。但比普通聚氯乙烯难加工,冲击强度稍低,用作纤维及特殊塑料制品。

⑶ EPS的中英文对照表

简称 英文 中文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resin)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AS Acrylonitrile-Styrene(resin) 丙烯腈-苯乙烯树脂 ASA Acrylic-styrene-acrylonitrile 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 CA Cellulose Acetate 醋酸纤维素 HDPE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高密度聚乙烯 LCP Liquid crystal polyester 液晶聚酯 LDP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低密度聚乙烯 IONOMER lonomer 离子聚合物 PA Polyamide 聚醯胺 PA46 Polyamide 4/6 聚醯胺46 PA6 Polyamide 6 聚醯胺 6 PA66 Polyamide 66 聚醯胺 66 PAI Polyamide-imide 聚醯胺醯亚胺 PBT Polybutylene terephathalate 聚丁烯对苯二酸 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PCT Polycarbonate hexandimethanol Terephthalate 聚环已醇二乙酯 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 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 聚醚醚酮 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醯亚胺 PES Polyethersulfone 聚醚碸 PET Polyethylene terephathalate 聚乙二醇对苯二甲酸酯 PETG Glycol-Polyethylene terephathalate 二元醇改质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 PFA Perfluoroalkoxy 过氟烷氧基 PI Polyimide 聚醯亚胺 PK Polyketone 聚酮 PMMA Polymethylmethacrylic (Acryli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亚克力) PMP Polymethylpentene 聚甲基戊烯 Polyolefin -------------- 聚烯烃 POM Polyacetal 聚缩醛(聚甲醛)(聚氧化甲烯) PP Polypropylene(TP) 聚丙烯 PPA Polyphthalamide 聚酸酯 PPE Polyphenylene Ether 聚亚苯醚 PPO Polyphenylene Oxide 聚氧化二甲苯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硫化亚苯 PS Polystyrene(TP) 聚苯乙烯 PSF Polysulfone(TP) 聚碸 PTFE Polytetrafluorothylene 聚四氟乙烯 PU Polyurethane(TP) 聚氨基甲酸乙酯 PVC Polyvinyl Chloride(TP) 聚氯乙烯 SAN(AS) Styrene-Acrylonitrile 苯乙烯-丙烯腈树脂 SB Styrene-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橡胶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TPE) 热塑性弹性体 TPO Thermoplastic Polyolefin(TPO) 热塑性聚烯烃

⑷ PE、PP、PS、PVC、PET、NY、PC、PF、UF分别代表什么塑料

常用塑料英文缩写

英文简称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A Acrylonitrile-styrene-acrylate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CA Cellulose acetate 醋酸纤维塑料

CE "Cellulose plastics, general" 通用纤维素塑料

CF Cresol-formaldehyde 甲酚-甲醛树脂

CMC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羧甲基纤维素

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纤维素

CPE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氯化聚乙烯

CPV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 氯化聚氯乙烯

EP "Epoxy, epoxide" 环氧树脂

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可发性聚苯乙烯

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

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抗冲聚苯乙烯

IPS Impact-resistant polystyre ne 耐冲击聚苯乙烯

K树脂 Styrene- 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

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线型低密聚乙烯

LMDPE Linear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线型中密聚乙烯

MBS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 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C Methyl cellulose 甲基纤维素

MDPE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中密聚乙烯

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树脂

MPF Melamine/phenol-formaldehyde 密胺/酚醛树脂

PA Polyamide (nylon) 聚酰胺(尼龙)

PAE Polyarylether 聚芳醚

PAEK Polyaryletherketone 聚芳醚酮

PAI Polyamide-imide 聚酰胺-酰亚胺

PAK Polyester alkyd 聚酯树脂

PAN Polyacrylonitrile 聚丙烯腈

PASU Polyarylsulfone 聚芳砜

PAT Polyarylate 聚芳酯

PAUR Poly(ester urethane) 聚酯型聚氨酯

PB Polybutene-1 聚丁烯-[1]

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酸丁二酯

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

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 聚醚醚酮

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酰亚胺

PEK Polyether ketone 聚醚酮

PES Poly(ether sulfone) 聚醚砜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UR Poly(ether urethane) 聚醚型聚氨酯

P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酚醛树脂

PI Polyimide 聚酰亚胺

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S Poly(alpha-methylstyrene) 聚α-甲基苯乙烯

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acetal" 聚甲醛

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PPO Poly(phenylene oxide) deprecated 聚苯醚

PP-R Polypropylene randon coplymer 无规共聚聚丙烯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

PPSU Poly(phenylene sulfone) 聚苯砜

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

PSU Polysulfone 聚砜

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

PU(或PUR)Polyurethane 聚氨酯

PVAL Poly(vinyl alcohol) 聚乙烯醇

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PVC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CPVC) 氯化聚氯乙烯

RP reinforced plastics 增强塑料

RTP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 增强热塑性塑料

S/AN styrene-acryonitrile copolymer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BS styrene-butadiene block copolymer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SMC sheet molding compound 片状模塑料

S/MS styrene-α-methylstyrene copolymer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TMC thick molding compound 厚片模塑料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热塑性弹性体

TPU thermoplastic urethanes 热塑性聚氨酯

PVDC Poly(vinylidene chloride) 聚(偏二氯乙烯)

P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聚(偏二氟乙烯)

SAN 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B Styrene-butadiene plastic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Si Silicone plastics 有机硅塑料

SMS Styrene/alpha-methylstyrene plastic 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热塑性弹性体

U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脲甲醛树脂

UHMWP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P Unsaturated polyester 不饱和聚酯

常用塑料的缩写代号、英文全称、中文全称及别名对照表

缩写代号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别名

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树脂

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ES树脂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AS树脂

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纤维素 赛璐璐

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 乙丙树脂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可发性聚苯乙烯 发泡聚苯乙烯

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树脂

GPPS Generral polystyrene 通用聚苯乙烯 透明聚苯乙烯

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 低压聚乙烯

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抗冲聚苯乙烯 改性聚苯乙烯

K树脂 Styrene- butadiene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K胶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

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聚乙烯

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线型低密聚乙烯 线型高压聚乙烯

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树脂 密胺塑料

PA Polyamide (nylon) 聚酰胺 尼龙、锦纶

PAI Polyamide-imide 聚酰胺-酰亚胺

PBT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酸丁二酯 聚酯

PC 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

PE Polyethylene 聚乙烯

PEI Poly(etherimide) 聚醚酰亚胺

PES Poly(ether sulfone) 聚醚砜 聚苯醚砜

PET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涤纶(线型)树脂

P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酚醛树脂 电木粉、胶木粉

PI Polyimide 聚酰亚胺

PMMA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有机玻璃

POM "Polyoxymethylene, polyacetal" 聚甲醛

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

PP-R Polypropylene randon coplymer 无规共聚聚丙烯

PPO Poly(phenylene oxide) deprecated 聚苯醚 聚苯撑氧

PPS Poly(phenylene sulfide) 聚苯硫醚 聚次苯基硫醚

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

PSU Polysulfone 聚砜

PTFE(F4)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聚四氟乙烯 四氟、塑料王

PUR Polyurethane 聚氨酯 聚氨基甲酸酯

PU Polyurethane 聚氨酯 聚氨基甲酸乙酯

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

SAN Styrene-acrylonitrile plastic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SAN树脂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热塑性弹性体

U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脲甲醛树脂 电玉粉

UHMWPE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⑸ 求注塑用的聚丙烯树脂标准号!

聚丙烯树脂标准
2009-10-16 15:48:17 来源:www.chemhello.com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丙烯或丙烯和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制得的并含有添加剂的颗粒状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

本标准不适用于着色、填充、增强、共混聚丙烯树脂和母粒料。

2 引用标准

GB 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GB 1633 热塑性塑料软化点(维卡)试验方法

GB 1843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GB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GB 2412 聚丙烯等规质数测定方法

GB 2546 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

GB 2547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方法

GB 6595聚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

GB 9342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 9345 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

GB 9352 热塑性塑料压塑试样的制备

GB 969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3 技术要求

3.1 聚丙烯树脂为本色、圆柱状颗粒,粒子的尺寸在任意方向上应为2~5mm,无机械杂质。

3.2 对于有卫生要求的树脂,应符合GB 9693的规定。

3.3 聚丙烯树脂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4 试验方法

4.1 压塑、注塑试样的制备

4.1.1 压塑试样的制备

按GB 9352规定进行,采用双功位模压机和溢料式模具,模塑条件如表2规定。

表2

模塑条件

压制过程

模塑温度



模塑压力

MPa

模塑时间

min

预压

210±5

接触压力

5~10

热压

210±5

2

5

冷压

24~30

8

5

4.1.2 注塑试样的制备

采用一次最大注射量为60~250cm3的注塑机一次注塑成型,条件如下:

a. 树脂熔体温度:熔体流动速率小于或等于1g/10min时为225±5℃;熔体流动速率大于或等于1g/10min时为255±5℃;

b. 注塑压力:调整压力以保证试样完整并不产生飞边、缩痕或气泡;

c. 注射速度:8~12mm/s;

d. 模具温度:60±3℃。

在上述范围内调整各条件,使所制得的试样完整,外观良好,无气泡、缩痕和熔合纹。

4.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样环境

按GB 2918 规定,试样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24h。

4.3 清洁度测试

4.3.1 器具

a. 搪瓷盘:300mm×400mm×40mm;

b. 培养皿。

4.3.2 测试

取1Kg试样,撒在搪瓷盘中,拣净其中的色粒,放在培养皿中,计算拣出色粒的数目。

注:色粒是指颗粒上部分或全部污染有黑色(如油污、氧化等)的粒子。

4.3.3 报告

报告每千克树脂中拣出的色粒数量。

4.4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按GB 3682 规定进行,也可用自动测试仪测定、测试,采用标准试验条件12,在装粒料前用气压为50kPa的氮气吹扫料筒5~10s。

4.5 等规指数测试

按GB 2412 规定进行。

4.6 粉末灰分测定

按GB 9345 规定进行,采用如下条件:

a. 采用直接燃烧法(A法):

b. 灼烧温度:850±50℃。

4.7 拉伸屈服强度测试

4.7.1 试样制备

按4.1.1规定制备成150mm×150mm厚度为1.0±0.1mm的试片,用刀具冲切成测试试样,其形状与尺寸如图所示。

L—总长(115mm);C—平行部分长度(33±0.5mm);b—平行部分宽度(6±0.5mm);

W—端部宽度(19±6.4mm)R1—14±1mm;R2—25±1mm;G0—标距(或有效部分)

(25±0.13mm);H—夹具间距离(64±5mm);d—厚度(1.0±0.1mm)

4.7.2 测试

按GB 1040 规定进行,试验速度为50±5mm/min。

4.8 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

4.8.1 试样制备

按4.1.2规定制备成符合GB 1843 要求的试样,试样宽度为6.35mm。

4.8.2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a. 均聚物按4.2规定进行;

b. 共聚物试样的状态调节按4.2规定进行。试验环境为-20℃。试样经状态调节后,在 -20℃试验环境中放置1h后测试。

4.8.3 测试

按GB 1843 规定进行。

4.9 软化点(维卡)测试

4.9.1 试样制备

按4.1.1规定进行,试样厚度为4mm,也可由两块2mm厚的试样叠合为4mm厚度。

4.9.2 测试

按GB 1633 规定进行,升温速度为12±1.0℃/6min,试样承受的静负载为10000+50g。

4.10 洛氏硬度测试

4.10.1 试样制备

按4.1.1规定进行,试样厚度为4mm,不采用小于4mm厚的试样叠合为4mm厚度。

4.10.2 试样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

按4.2规定进行。

4.10.3 测试

按GB 9342 规定进行,采用R标尺测试。

4.11 雾度测试

4.11.1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参照GB 6595附录A(参考件)规定进行。

4.11.2 试样状态调节

试样制备后室温放置24~48h。

4.11.3 测试

按GB 2410 规定进行。

4.12 “鱼眼”测试

按GB 6595 规定进行。

4.13 结果表示

测试结果要与聚丙烯树脂质量指标表中的有效数字位数和单位相一致。

5 检验规则

5.1 分批

聚丙烯树脂应以生产厂的生产周期或料仓为单位分批。

5.2 取样

按GB 2547规定进行。测试粉末灰分用样品,应在造粒前生产线上取样。

5.3 检验与判级

出厂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和技术要求对产品作出质量等级的判定,并提出质量证明。

5.4 复验

检验结果若某项指标不符合标准的要求时,应从两倍量的包装袋中重新取样复验,其结果仍不符合要求时,则该批产品降级或按不合格品处理。

5.5 验收

5.5.1 每批出厂产品均应附有质量证明,注明产品名称、牌号、批号、等级并盖有质量检验专用章和检验员章。

5.5.2 使用单位可按照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对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如有异议应在产品生产后一年内向本生产厂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6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标志

聚丙烯树脂包装袋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产品牌号、批号及净重。

6.2 包装

聚丙烯树脂应用塑料薄膜为内包装,聚丙烯编织袋为外包装(或其他具有相同包装效果的包装容器),每袋净重25Kg,也可用其他重量的大包装。

6.3 运输

聚丙烯树脂为非危险品。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严禁使用铁钩等锐利工具,切勿抛掷;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备有厢棚或苫布;运输时,不得与沙土、碎金属、煤炭、玻璃等混合装运,严禁日晒雨淋。

6.4 贮存

聚丙烯树脂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仓库内,严防日晒、雨淋。

表1





类别

牌号

级别

项目

注塑类

PP H-M-012

PP H-M-022

PP H-M-022-A

PP H-M-045

PP H-M-075

PP H-M-105

优级

一级

合格

优级

一级

合格

优级

一级

合格

优级

一级

合格

优级

一级

合格

优级

一级

合格

1

清洁度(色粒)

个/Kg

0~5

6~10

11~20

0~5

6~10

11~20

0~5

6~10

11~20

0~5

6~10

11~20

0~5

6~10

11~20

0~5

6~10

11~20

2

熔体流动速率

g/10min

1.1~1.9

0.90~2.1

2.2~3.8

1.8~4.2

1.9~3.1

1.5~3.5

3.8~6.2

3.0~7.0

5.2~8.8

4.2~9.8

8.2~14

6.6~15

3

等规指数,%≥

96.0

96.0

96.0

96.0

96.0

96.0

4

粉末灰分,%≤

0.02

0.03

0.05

0.02

0.03

0.05

0.02

0.03

0.05

0.02

0.03

0.05

0.02

0.03

0.05

0.02

0.03

0.05

5

拉伸屈服强度,MPa

31.0

30.0

28.0

31.0

30.0

28.0

31.0

30.0

28.0

31.5

30.5

28.5

31.5

30.5

28.5

32.0

31.0

29.0

6

悬臂梁冲击

强度,J/m

23℃≥

19

17

17

17

15

15

-20℃≥

30

25

23











7

软化点(维卡),℃≥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8

洛氏硬度

(R标尺)≥

95

95

95

95

95

95

9

雾度,%≤













10

鱼眼

个/1520cm2

0.8mm













0.4mm













注:①第1、2、4、5、10项及共聚物PP B-MP-012的第六项为出厂必检项目,其余为抽检项目。
②表中聚丙烯树脂国标牌号与企业商品名对照见附录A(参考件)。

附录A

聚丙烯树脂国标牌号与企业商品名对照表

(参考件)

类别

序号

国标牌号

企业商品名

注塑类

1

PP H-M-012

1 300

2

PP H-M-022

1 400

3

PP H-M-022--A

S2

4

PP H-M-045

1 500、4 016

5

PP H-M-075

1 600

6

PP H-M-105

1 700

7

PP B-MP-012

1 330

挤出扁丝类

8

PP H-T-022

2 401、F501、5 004

9

PP H-T-045

2 501、F501、5004

10

PP H-T-045--A

D4

11

PP H-TL-045

50 404

挤出平膜类

12

PP H-F-012

2 400

绳索丝类

13

PP H-L-022

5 203

吹塑薄膜类

14

PP H-I-105

2 600

涂覆类

15

PP H-H-300

70 126

纺丝类

16

PP H-LY-022

3 402

17

PP H-LY-045

3 502

18

PP H-LY-075

3 602

19

PP H-LY-140

3 702、5 028S2

20

PP H-LY-180

70 218

21

PP H-LY-300

70 226

22

PP H-LY-300--A

70 835

⑹ 环氧树脂 cyd-128什么意思

【环氧树脂CYD-128】CYD是企业牌号,即中石化集团下分公司湖南岳阳巴陵石化产品牌号,128代表产品型号,即环氧树脂128这个型号。 属于双酚A型液体环氧树脂属于基础环氧树脂,低毒、无色或淡黄色粘稠流体,主要用于涂料、胶粘剂、防腐、电器绝缘、层压板、浇注等领域,也可以作为高档环氧树脂加工的原材料。

技术指标:环氧当量(g/eq)184-194,可水解氯%(质量分数)≤0.10,粘度mpa.s(25℃)11000-14000,挥发份%(质量分数)≤0.20%,色度(加德纳号)≤0.5。

与其他品牌对照表如下:

阅读全文

与树脂对照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米2空气净化器怎么链接手机 浏览:117
污水处理站脱氨是什么 浏览:299
电瓶电解质污水处理 浏览:603
饮水机自带热水壶怎么取下来 浏览:467
提纯二硫化碳的蒸馏温度 浏览:868
家用净水器的水怎么消毒 浏览:319
宝宝吃了洗衣机快速除垢剂 浏览:349
金科伟净水器为什么成为标杆品牌 浏览:767
性价比高超滤净水器 浏览:618
晋江市南港污水处理厂二期 浏览:712
汽车动力提升器代理 浏览:169
家用ro反渗透膜真假 浏览:209
太原的污水处理厂在什么地方 浏览:502
先科饮水机水温高是什么原因 浏览:543
小程序上架的时候要edi吗 浏览:895
锤子发布会呼吸空气净化器怎么样 浏览:371
dnf致命回射怎么用 浏览:923
净水器进入中国市场多少年了 浏览:59
净水电导率怎么计算 浏览:547
明月镜片树脂 浏览: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