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生能源回收利用问题:非热塑性塑料如何实现回收再造
废热固性塑料的回收利用 ◆ 废酚醛树脂(PF)的回收利用 酚醛树脂热解后可生产活性炭,在600℃的高温下持续30分钟,PF即可被炭化形成炭化物,用盐酸溶液将炭化物中的灰分溶解掉,增大炭化物的比表面积,然后在850℃的高温下用水蒸气喷淋,得到活性炭,产率达12%,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1900m2/g,吸附力强,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能力大于通用活性炭的3-4倍。 ◆ 废不饱和聚脂(SMC)的回收利用 SMC的回收利用主要用作填料,如将SMC粉碎,作预制整体模型塑料的填料,实验结果表明,含大粒径的SMC回收料的BMC的拉伸强度、模量和冲击强度等性质有下降,而含小粒径的性能下降不大。SMC除用外填料外,还可用来回收其中的纤维,如:将SMC加热至350-400℃,并将其压碎、切断,用盐酸处理残留物,回收SMC中的玻璃纤维。 ◆ 废聚氨酯(PU)的回收利用 聚氨酯(PU)是缩聚型高分子材料,可以水解成多元醇和多元胺,但纯化过程难度较高。对于PU软质泡沫可用胶粘剂回收,压塑再利用或低温回收作填料。对于反应注射成型的聚氨酯(RIM-PU)的回收利用,一般采取将泡沫或聚酯经过粉碎,与一定的物料混合,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消泡或挤出成型。废PU虽然可用上述方法回收利用,但回收困难,经济效益不高。PU具有不能自然降解的特点,因此研究开发降解和回收利用势在必行。目前,日本、德国等国正积极研究开发PU的生物降解,如用纤维素/木质素/树皮改性PU、淀粉改性PU。另外,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利用特制的挤出机开发出了水解法降解PU产物,经纯化可得到二元醇和二元胺。PU的醇解也是目前用的较多的途径,废PU经醇解后可得多元混合物。 复合材料回收利用 复合材料回收利用主要由三种方法 (1) 粉体直接利用法 (2) 热分解利用法 (3) 烧却利用法 首先对各种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鉴别、解体、切断、破碎。然后从粉体直接利用作为再资源化的首选办法。可通过微细粉化等应用技术,对一些热固型树脂基复合材料及非金属无机材料基其它复合材料进行细化处理,其应用制品多做型材,直接配以各种粘合剂重新制造成各种新的复合材料。热分解利用法是回收一些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可燃气体和液体燃料。也分离一些耐热的玻璃纤维及无机粉体而另外加以应用。燃却法是将复合材料可燃有机体替代发电燃料进行燃烧,回收温水、热风和蒸汽,主要是能量回收。若上述三种方法都处理不了的也只能采取掩埋的方法。 以上的资料可以表明,废旧塑料丢弃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然而,经过再生利用,不但可以消除污染,并能转换成优异的物质资源。
2. 酚醛树脂(基板材料)怎么处理有什么用
不带铜的电抄路板,根据基材可分为玻纤布基的,棉布基的,纸基的,根据不同的基材,其机械强度不同,如果是加工后的下脚料,一般不易二次使用,可以考虑其机械性能,卖到家具厂,或者玩具厂用作支撑件,机械强度还是不错的。要说回收利用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性可言。因为您说的这种层压板,主要成分为固化的酚醛树脂,废物处理方法一般为燃烧,发热一般,机械强度高,不易粉碎,粉碎后又不如水泥好用,所以说只能考虑是否可以二次使用,而最好不要考虑回收降解等方法
3. 环氧树脂废料是普废还是危废,如何处理
环氧树脂废料是普废,需要进行了废白土的无害化处理研究。通过对油回收工艺配方和实验条件的优化,采用离心分离方案,可使废白土中的油料回收率达到96%,利用回收油后的废白土生产出用途十分广泛的建筑密封剂。
该建筑密封剂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及无污染等优点,实现了废白土的无害化处理。或者直接卖给那些回收商。
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双酚A 型环氧树脂不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种仍在不断增加,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3)注塑模含酚醛树脂废物处理扩展阅读:
用酸性树脂的、羧基,使环氧开环,再与聚氨酯胶黏剂中的异氰酸酯反应。还可以将环氧树脂溶解于乙酸乙酯中,添加磷酸加温反应,其加成物添加到聚氨酯胶黏剂中胶的初黏。
耐热以及水解稳定性等都能提高还可用醇胺或胺反应生成多元醇,在加成物中有叔氮原子的存在,可加速NCO反应。
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二酚基丙烷环氧化树脂比较,它具有粘度低,使用工艺性好;反应活性高;粘合力比通用环氧树脂高,固化物力学性能好;电绝缘性好;耐气候性好。
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温性,在超低温条件下,仍具有比其它类型环氧树脂高的粘结强度。有较好的表面光泽度,透光性、耐气候性好。
4. 酚醛模塑料的固化原理
酚醛树脂是一种合成塑料,无色或黄褐色透明固体,因电气设备使用较多,也俗称电木。耐热性、耐燃性、耐水性和绝缘性优良,耐酸性较好,耐碱性差,机械和电气性能良好,易於切割,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类。合成时加入不同组分,可获得功能各异的改性酚醛树脂,具有不同的优良特性,如耐碱性、耐磨性、耐油性、耐腐蚀性等。
苯酚和甲醛在酸触媒或碱触媒条件下进行缩聚,生成酚醛树脂和水。热塑性酚醛树脂需用乌洛托品作固化剂。
苯酚和甲醛先行混合,再用醋酸钠作为催化剂,即可生成酚醛树酯,这与尿素甲醛树酯之做法雷同。Z
酚醛树脂是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尔(1835年-1917年)於1872年首次合成。1907年,出生於比利时的美国化学家利奥·亨德里克·贝克兰(1863年-1944年)改进了酚醛树脂的生产技术,将树脂实用化、工业化。1910年,他建立通用贝克莱特公司(General Bakelite),并用根据自己的名字赋予酚醛树脂商标名「(英语:)」
c 重要性能
高温性能好
粘结强度高
高残碳率
低烟低毒
抗化学性
热处理好
改性酚醛树脂
常用的改性酚醛树脂有以下几种:
聚乙烯醇缩醛改性酚醛树脂
聚醯胺改性酚醛树脂
环氧改性酚醛树脂
有机矽改性酚醛树脂
硼改性酚醛树脂
二甲苯改性酚醛树脂
二苯醚甲醛树脂
5. 塑料回收是用做什么
在中国回收回去基本上就是粉碎归类,然后重新加工成新产品, 但是我们的回收利用率还是非常的低
那么我们到底怎样才能
更好地处理这些废旧塑料瓶呢?
这位荷兰的设计师Dave Hakkens
开启了他的脑洞研发出四台机器
并把它们称之为Version
这四台机包括塑料粉碎机、挤出机、注塑机和旋转模塑机
通过一种大功率的粉碎机机器
将各种颜色的塑料物品研磨成碎屑后
混合不同的材料来创造出新的、奇特的产品样式
或通过Dave Hakkens设计好的模具做一个小产品
利用这些机器制作出的各种产品
从容器、餐具、手机壳、钟表
墙砖、首饰到攀岩墙上的支点等
此外,Dave Hakkens跟团队还拍摄了一系列
关于这四台机器的安装制作教程视频
并制作了一个网站在上面分享知识
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
让身边的废物重新被人所利用
Dave Hekkens 希望是
这些简易的塑料工坊能够像
每个社区里都会有的杂货店一样
出现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
(网站:https://map.preciousplastic.com/)
而同样在荷兰
荷兰鹿特丹的KWS Infra公司
提出“废旧塑料道路”计划
预计在2018年建造世界上第一条塑料车道
建造公路需要的材料全都是回收的废弃塑料
这些塑料来自海上、或是垃圾焚烧厂
公司将在工厂里
把清理过的塑料打造成
类似乐高积木的一块块塑料“路板”
建造公路时只需要在打造好的路基上将模板
一一拼合即可
即节省时间成本又能废物利用
塑料公路的结构设计成中空的
方便安置各种线缆与管道
更重要的是,相比起柏油或石子路
这些塑料铺成的公路耐高温性更强
可以承受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
至80摄氏度的超高温
所以使用寿命也比柏油马路多出两到三年
目前,“废旧塑料公路”计划还在实验阶段
设计团队正在反复进行路面测试
保证在雨雪或潮湿天气下
避免车辆在上面驾驶发生打滑危险
计划在三年之内建设完成
喵妹觉得无论是Version还是塑料公路
都是为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技术改革的开端
作为地球的一份子
帮助世界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人有责的事
更何况,还能动手做自己喜爱的小玩意呢!
【卖废品就上废品之家,您的问题我来回答】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推进效应,现在塑料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主要原料或辅助材料。塑料制品已经深入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塑料的消费也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大规模的生产和使用必然伴随着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和排出。据统计,在发达工业国家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废塑料约占10-20%的体积,每年全人类要丢弃4000万吨废塑料。废塑料作为垃圾影响市容、危害环境、形成巨大的“白色污染”,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妨碍动植物生长,危及人类的 健康 和生存。因此,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人类非常急迫的 社会 问题。
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在废塑料的处理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处理废塑料的方法大约可分为:焚烧、填埋、降解、以及再生和利用。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再生利用是最理想的办法。
废旧塑料的再生方法与用途:
再生法是指将废旧塑料重新熔化再制成低价值的再生塑料。根据原料性质,废塑料再利用可分为简单再生利用和复合再生利用两大类。简单再生利用是把单一品种的废塑料直接循环回收利用或经过简单加工后加以利用。简单再生所回收的废塑料的特点是比较干净,成分比较单一。采用比较简单的工艺和装备即可回收到性质良好的再生塑料,其性能与新料相差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新料使用。
复合再生利用是以混合废料为原料,再参与其它配料的利用方式,几乎所有热塑性废塑料,甚至混合少量热固性废塑料都可以再生回收利用。一般来说,复合再生塑料的性质不稳定,易变脆,故常被用来制备较低档次的产品,如:建材、填料、垃圾袋、微孔凉鞋、雨衣及器械的包装材料等。
用废塑料生产液体燃料
日本富士回收再利用公司采用ZSM-5催化剂,通过粉碎、加热、分解等工序,使废弃的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塑料变成燃油。据报道,每千克这种废塑料可生成0.5升汽油,0.5升煤油和柴油,处理每吨废塑料的成本为235美元。
日本北海道环境技术研究所通过造粒、加热、分解和冷凝等工序,使废塑料变成了类似汽油的液体燃料。据称,每千克废塑料可生产一升左右的燃油。
美国列克星敦肯塔基大学采用HZSM-5等催化剂,通过加压、加热、保压等工序处理废塑料和液态原煤,使其变成高热值、不含硫的优质燃料油。据称,废奶酪塑料瓶的出油率为86%,废聚乙烯塑料瓶的出油率为88%,废苏打水塑料瓶的出油率为93%,用废塑料和液态原煤生产燃料油的成本为每桶27-28美元。
◆ 用废塑料生产化工产品
德国Hoechst公司通过气化等途径将废塑料变成水煤气,它是合成醇类的原料。据称每处理一吨废弃的聚烯烃塑料,可以得到0.8吨甲醇。
德国Rule公司通过隔绝空气、加热分解等途径将废塑料变成液体和气体,液体是生产汽油的原料,气体是生产水煤气的原料。
意大利阿姆特公司研制的废塑料再生设备,可将废弃的聚烯烃塑料再生,其主要工艺流程是:切断、粉碎、清洗、沉积、分离、干燥、挤压。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再生杂质含量高达25%的废弃塑料,并将其中的金属、石块等硬质杂物清除掉。
◆ 用废弃塑料生产轻工产品
法国科研人员提出一种用废弃矿泉水塑料瓶生产聚氯乙烯化纤的新方法,它包括粉碎、加热、熔化、提纯、抽丝和纺纱等工序。据称,这种化纤的70%与30%的羊毛混纺后可以织出漂亮的毛衣来,每27个废弃矿泉水塑料瓶制成的化纤,可织一件毛衣。
◆ 用废塑料生产建筑材料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家公司通过粉碎、成粒、加热、熔化、挤压等工序,将废弃塑料变成合成木材的方法比较新颖。据称,用废塑料生产合成木材的成本仅是用一般塑料生产合成木材成本的三分之一。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提出一种用液态废饮料瓶代替水泥浆生产混凝土的性方法,这种方法可大大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日本一家公司提出一种将塑料制成直径为2-3厘米球体的方法,这种球体的耐火性和强度一点儿也不亚于石渣,可以代替土建中使用的石渣。
德国最近提出一种在粘土中添加6%-20%废塑料颗粒生产轻质保温砖的方法。这种多孔的保温砖要比普通保温砖的保温性能提高1倍以上。
芬兰公路研究中心提出一种通过粉碎、加热等途径将30%废塑料添加到沥青之中用于筑路的方法。用此法铺成的路富有弹性,与车轮摩擦时产生的噪音极小。
◆ 塑料合金化
“合金化”是改善聚合物性能的重要途径。聚合物合金,又称高分子共混物是表现均一但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结构的多组分聚合物体系,将未经分类的废塑料拆解后磨碎,加入增强剂、增容剂与添加剂混炼合金化,再挤出成型,可制成具有某种特性的聚合物合金。90年代初,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废塑料再生利用中心将废塑料直接熔融挤出生产人造木材,芝加哥市用这种材料制造船坞、界墙并重新装点563座公园;比利时先进回收技术公司将混杂塑料合金化,将生产出的塑料木材制成栅栏、跳板、公园座椅、道路标志等。
热塑性塑料的回收利用
◆ 废聚乙烯(PE)的回收利用
日本工业技术和开发实验室研制出一项由废纸和聚乙烯混合物,经特殊比例转化为合成木材的新工艺,该工艺将一定大小的废纸,连同聚乙烯碎片送入混合器中,其比例约为3:1至4:1,同时着色成仿木材料,混合器用水夹套维持温度为100℃以除去废纸中水分,当混合时,转动的混合器桨叶之间的剪切摩擦力,使混合物的温度升至130℃,此时聚乙烯熔化,在水夹套种通入水使混合物冷却,便会形成着色的聚乙烯纸片状体,然后把它挤出生成柱状,在液压成型之前,用远红外加热器使其保持半固体状态,据介绍此合成材料与天然木材相似,具有可加工性和结构坚固性。
◆ 废聚苯乙烯(PS)塑料的回收利用
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与cycon公司共同开发采用天然溶剂“柠檬烯”对发泡聚苯乙烯(EPS)再生利用,并取得了成功。
废旧EPS回收再生技术一般以热风加热,摩擦生热等方法使其熔融,缩小体积,以块状或粒状进行回收,亦可将回收的EPS颗粒与新颗粒混用,但在加热收缩过程中,由于氧化作用会造成塑料物性降低,着色、回收成本增加等影响质量的问题,新开发的Reno系统用天然溶剂柠檬烯溶解后在再生处理设备内进行过滤,分离溶剂,造粒,制成再生聚苯乙烯,此法再生的聚苯乙烯,除用作注射型和挤出成型的原料外,还可作为EPS的原料再生使用。
利用PS可溶于芳烃、卤化烃等有机溶剂的性质,可将废弃的PS泡沫塑料制成涂料或粘合剂。还有的厂家曾实验把PS泡沫塑料与苯、煤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无机填料与惰性材料制成改性防水材料。利用PS能溶解于沥青和松香的性质,用废PS泡沫塑料改变沥青的熔点,可提高沥青的强度并改善沥青冬裂夏粘和克服松香易脆的缺点等。
利用废聚苯乙烯合成溴化聚苯乙烯的阻燃剂已获成功,利用三氧化氯作催化剂,废聚苯乙烯与溴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合成溴化聚苯乙烯阻燃剂,阻燃效果好,不释放有毒物质,不仅为非PS泡沫塑料的回收利用找到新途径,而且所得溴化聚苯乙烯阻燃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都达到或优于用纯聚苯乙烯所得溴化聚苯乙烯的效果。
非溶剂性热介质消泡回收新工艺是经过了多方面的比较和 探索 之后提出的与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技术思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思路,即非溶剂性热介质消泡减容的工艺,将废弃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投到消泡罐中,同时加入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介质,使之与废泡沫塑料接触并与正在消泡收缩的物料一起落入加热贮槽中,然后再将已消泡的物料和所使用的介质分离,可得到消泡回收料,如果对消泡罐密封,实现带压操作,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30-50s。
由于无反应发生和溶剂化作用,且低温处理经消泡处理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大分子结构和性能没有受到破坏,经消泡回收的物料可粉成颗粒状,便于运输和使用。
◆ 废PET的回收和利用
PET俗称涤纶树脂,被广泛应用于饮料等的包装材料。在日本,80%的PET瓶用于盛装清凉饮料,PET瓶的组成元素为C、H、O,可像木材和纸张一样燃烧后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每千克PET塑料燃烧产生大约5500大卡的热量,由于不像其它塑料瓶那样成分复杂,PET瓶仅由单一树脂组成,比较容易回收。
过去,日本PET瓶再生树脂主要用于制造纤维、片材和非食品用包装瓶,如著名鞋业制造商生产一种以回收PET瓶为原料的登山鞋。美国服装业的Patagonia生产出由从PET瓶回收的纤维为原料的制作的户外运动衫。
目前用化学回收法将PET降解成单体重新合成PET新材已被人们所重视。常见的PET解聚法有用甲醇为溶剂的甲醇分解法;用乙二醇(EG)为溶剂的糖原醇分解法和用酸或碱基水溶液的加氢分解法等。 废热固性塑料的回收利用
◆ 废酚醛树脂(PF)的回收利用
酚醛树脂热解后可生产活性炭,在600℃的高温下持续30分钟,PF即可被炭化形成炭化物,用盐酸溶液将炭化物中的灰分溶解掉,增大炭化物的比表面积,然后在850℃的高温下用水蒸气喷淋,得到活性炭,产率达12%,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1900m2/g,吸附力强,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能力大于通用活性炭的3-4倍。
◆ 废不饱和聚脂(SMC)的回收利用
SMC的回收利用主要用作填料,如将SMC粉碎,作预制整体模型塑料的填料,实验结果表明,含大粒径的SMC回收料的BMC的拉伸强度、模量和冲击强度等性质有下降,而含小粒径的性能下降不大。SMC除用外填料外,还可用来回收其中的纤维,如:将SMC加热至350-400℃,并将其压碎、切断,用盐酸处理残留物,回收SMC中的玻璃纤维。
◆ 废聚氨酯(PU)的回收利用
聚氨酯(PU)是缩聚型高分子材料,可以水解成多元醇和多元胺,但纯化过程难度较高。对于PU软质泡沫可用胶粘剂回收,压塑再利用或低温回收作填料。对于反应注射成型的聚氨酯(RIM-PU)的回收利用,一般采取将泡沫或聚酯经过粉碎,与一定的物料混合,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消泡或挤出成型。废PU虽然可用上述方法回收利用,但回收困难,经济效益不高。PU具有不能自然降解的特点,因此研究开发降解和回收利用势在必行。目前,日本、德国等国正积极研究开发PU的生物降解,如用纤维素/木质素/树皮改性PU、淀粉改性PU。另外,德国拜尔化学公司利用特制的挤出机开发出了水解法降解PU产物,经纯化可得到二元醇和二元胺。PU的醇解也是目前用的较多的途径,废PU经醇解后可得多元混合物。
复合材料回收利用 复合材料回收利用主要由三种方法
(1) 粉体直接利用法 (2) 热分解利用法 (3) 烧却利用法
首先对各种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鉴别、解体、切断、破碎。然后从粉体直接利用作为再资源化的首选办法。可通过微细粉化等应用技术,对一些热固型树脂基复合材料及非金属无机材料基其它复合材料进行细化处理,其应用制品多做型材,直接配以各种粘合剂重新制造成各种新的复合材料。热分解利用法是回收一些丙烯酸酯类单体,以及可燃气体和液体燃料。也分离一些耐热的玻璃纤维及无机粉体而另外加以应用。燃却法是将复合材料可燃有机体替代发电燃料进行燃烧,回收温水、热风和蒸汽,主要是能量回收。若上述三种方法都处理不了的也只能采取掩埋的方法。
以上的资料可以表明,废旧塑料丢弃后会造成环境污染,然而,经过再生利用,不但可以消除污染,并能转换成优异的物质资源。是一个有希望的产业。
6. 热固性塑料的废物如何处理的
热固性塑料废弃物一般是回收再综合利用
热固性塑料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联反应而固化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特点是在一定温度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加压或加入硬化剂后,发生化学反应而硬化。硬化后的塑料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坚硬、不溶于溶剂、加热也不再软化,如果温度过高则就分解。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甲醛交联型塑料包括酚醛塑料、氨基塑料(如脲-甲醛-三聚氰胺-甲醛等)。其他交联型塑料包括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邻苯二甲二烯丙酯树脂等。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品种有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
加工工艺
常用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氨基(三聚氰胺、脲醛)聚酯、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主要用于压塑、挤塑、注射成形。硅酮、环氧树脂等塑料,主要作为低压挤塑封装电子元件及浇注成形等用。
收缩率
1.成形收缩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塑件的线尺寸收缩由于热胀冷缩,塑件脱模时的弹性恢复、塑性变形等原因导致塑件脱模冷却到室温后其尺寸缩小,为此型腔设计时必须考虑予以补偿。
(2)收缩方向性成形时分子按方向排列,使塑件呈现各向异性,沿料流方向(即平行方向)则收缩大、强度高,与料流直角方向(即垂直方向)则收缩小、强度低。另外,成形时由于塑件各部位密度及填料分布不匀,故使收缩也不匀。产生收缩差使塑件易发生翘曲、变形、裂纹,尤其在挤塑及注射成形时则方向性更为明显。因此,模具设计时应考虑收缩方向性按塑件形状、流料方向选取收缩率为宜。
(3)后收缩塑件成形时,由于受成形压力、剪切应力、各向异性、密度不匀、填料分布不匀、模温不匀、硬化不匀、塑性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一系列应力的作用,在粘流态时不能全部消失,故塑件在应力状态下成形时存在残余应力。当脱模后由于应力趋向平衡及贮存条件的影响,使残余应力发生变化而使塑件发生再收缩称为后收缩。一般塑件在脱模后10小时内变化最大,24 小时后基本定型,但最后稳定要经30~60天。通常热塑性塑料的后收缩比热固性大,挤塑及注射成形的比压塑成形的大。
(4)后处理收缩有时塑件按性能及工艺要求,成形后需进行热处理,处理后也会导致塑件尺寸发生变化。故模具设计时对高精度塑件则应考虑后收缩及后处理收缩的误差并予以补偿。
流动性
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填充型腔的能力称为流动性。这是模具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工艺参数。流动性大易造成溢料过多,填充型腔不密实,塑件组织疏松,树脂、填料分头聚积,易粘模、脱模及清理困难,硬化过早等弊病。但流动性小则填充不足,不易成形,成形压力大。所以选用塑料的流动性必须与塑件要求、成形工艺及成形条件相适应。模具设计时应根据流动性能来考虑浇注系统、分型面及进料方向等等。热固性塑料流动性通常以拉西格流动性(以毫米计)来表示。数值大则流动性好,每一品种的塑料通常分三个不同等级的流动性,以供不同塑件及成形工艺选用。一般塑件面积大、嵌件多、型芯及嵌件细弱,有狭窄深槽及薄壁的复杂形状对填充不利时,应采用流动性较好的塑料。挤塑成形时应选用拉西格流动性150毫米以上的塑料,注射成形时应用拉西格流动性200毫米以上的塑料。为了保证每批塑料都有相同的流动性,在实际中常用并批方法来调节,即将同一品种而流动性有差异的塑料加以配用,使各批塑料流动性互相补偿,以保证塑件质量。必须指出塑料的注动性除了决定于塑料品种外,在填充型腔时还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塑料实际填充型腔的能力发生变化。如粒度细匀(尤其是圆状粒料),湿度大、含水分及挥发物多,预热及成形条件适当,模具表面光洁度好,模具结构适当等则都有利于改善流动性。反之,预热或成形条件不良、模具结构不良流动阻力大或塑料贮存期过长、超期、贮存温度高(尤其对氨基塑料)等则都会导致塑料填充型腔时实际的流动性能下降而造成填充不良。
比容及压缩率
比容为每一克塑料所占有的体积(以cm/g计)。压缩率为塑粉与塑件两者体积或比容之比值(其值恒大于1)。它们都可被用来确定压模装料室的大小。其数值大即要求装料室体积要大,同时又说明塑粉内充气多,排气困难,成形周期长,生产率低。比容小则反之,而且有利于压锭,压制。但比容值也常因塑料的粒度大小及颗粒不均匀度而有误差。
硬化特性
热固性塑料在成形过程中在加热受压下转变成可塑性粘流状态,随之流动性增大填充型腔,与此同时发生缩合反应,交联密度不断增加,流动性迅速下降,融料逐渐固化。模具设计时对硬化速度快,保持流动状态短的料则应注意便于装料,装卸嵌件及选择合理的成形条件和操作等以免过早硬经或硬化不足,导致塑件成形不良。
硬化速度一般与塑料品种、壁厚、塑件形状、模温有关。但还受其它因素影响,尤其与预热状态有关,适当的预热应保持使塑料能发挥出最大流动性的条件下,尽量提高其硬化速度,一般预热温度高,时间长(在允许范围内)则硬化速度加快,尤其预压锭坯料经高频预热的则硬化速度显著加快。另外,成形温度高、加压时间长则硬化速度也随之增加。因此,硬化速度也可调节预热或成形条件予以适当控制。硬化速度还应适合成形方法要求,例注射、挤塑成型时应要求在塑化、填充时化学反应慢、硬化慢,应保持较长时间的流动状态,但当充满型腔后在高温、高压下应快速硬化。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各种塑料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挥发物含量,过多时流动性增大、易溢料、保持时间长、收缩增大,易发生波纹、翘曲等弊病,影响塑件机电性能。但当塑料过于干燥时也会导致流动性不良成形困难,所以不同塑料应按要求进行预热干燥,对吸湿性强的料,尤其在潮湿季节即使对预热后的料也应防止再吸湿。
由于各种塑料中含有不同成分的水分及挥发物,同时在缩合反应时要发生缩合水分,这些成分都需在成形时变成气体排出模外,有的气体对模具有腐蚀作用,对人体也有刺激作用。为此在模具设计时应对各种塑料此类特性有所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预热、模具镀铬,开排气槽或成形时设排气工序。
注塑成型工艺
热固性塑料的注塑成型工艺程序与热塑性塑料注塑成型工艺程序相同,但工艺参数条件不同。常用注热固性塑料成型机
热固性塑料成型机
塑成型注塑机可用柱塞式注塑机,也可用螺杆式注塑机。注塑成型方法(以螺杆式注塑机为例)如下。把热固性塑料加入塑化机筒内,加热的塑化机筒和转动的螺杆使原料熔融塑化呈熔融态,这时在原料中产生的是一种物理反应,然后被转动的螺杆推动前移至螺杆头部,熔料达到注射量时,螺杆前移以较高的注射压力及注射速度把熔料注入注塑成型模具内。此时,注塑成型模具内熔料在高压、高温条件下与同时加入的固化剂作用发生交联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同时放出水、氨等低分子物质。待熔料降温硬化后,即可从注塑成型模具中取出,成为热固性塑料的注塑成型制品。
应用领域
PU一半以上的产量用于软泡沫,软泡沫则用量大于家具、床垫、汽车内饰件等;硬泡沫是PU的第二大用途,主要用于建筑、工业的绝热材料以及包装、交通运输商;反应注射成型和浇铸PU则主要用在汽车内饰配件商。另外,还可用于农业、采矿、体育等器械上。
PF的主要用途是制造胶合板、粘结剂、胶黏剂、涂料等,模塑树脂则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UP主要用于大型配件上,如暖房、储罐、汽车车身等。EP的主要用途是制造粘结剂、涂料等,也可用于模塑、浇铸件、印刷电路板等上面。UF的模塑件主要用于电气设备、餐具、按钮上面。
热固性塑料的回收方法有物流回收、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