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膜又称离子选择透过性膜。
按其功能和结构的不同,可分版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权子交换膜、两性交换膜、镶嵌离子交换膜、聚电解质复合膜5种。离子交换膜的构造和离子交换树脂相同,但为膜的形式。
离子交换膜可制成均相膜和非均相膜两类。采用高分子的加工成型方法制造。①均相膜。先用高分子材料如丁苯橡胶、纤维素衍生物、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腈等制成膜,然后引入单体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膜内聚合成高分子,再通过化学反应引入所需功能基。也可通过甲醛、苯酚等单体聚合制得。②非均相膜。用粒度为200~400目的离子交换树脂和普通成膜性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充分混合后加工成膜制得。为免失水干燥而变脆破裂,须保存在水中。
离子交换膜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甘油、聚乙二醇的除盐,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及氨基酸的分离,有机物及无机物纯化,放射性废液处理,燃料电池隔膜及选择性电极等。
② 哪两种液体分子直径和密度依次增大并不互溶且能用半透膜分离
水和四氯化碳的分子直径和密度依次增大并不互溶且能用半透膜分离
还有:
水——磷酸三丁酯
水-—溴仿
水——氯丙烷
水——苯
水——三氯乙烯
③ 以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为例说明化学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逐步从废墟上复苏,发展迅猛。然而随之而来的工业污染也日益严重。
由于一家名叫“奇索”的化学工厂不断向海里排放含有大量水银毒素的污水,以致当地渔村许多人得了一种怪病:四肢萎缩,全身痉挛,导致死亡。
美国记者史密斯得知这一情况,决定用照片揭露这种污染环境的罪恶,为受害的人们讨回公道。1971年在日本女友的帮助下,他开始到水俣村采访。在三年半的时间里,他和渔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拍摄了许多真实的镜头。厂方为了阻止他采访,雇用了打手多次袭击他,以致被打伤住进了医院。但他“九死不悔,永不妥协”,终于拍摄到了上千幅照片,完成了采访。他选出175幅出版了一本名叫《水俣》的画册,发行量达到三万册。这个专题不仅轰动了日本,也轰动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他的这些作品,有如唤起人们共同起来保护环境的警钟。
50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岛南部熊本县的一个叫水俣镇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患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神经失常的病人,这些病人经久治不愈,就会全身弯曲,悲惨死去。这个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种病状,其后附近其他地方也发现此类症状。经数年调查研究,于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报告证实,这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俣湾中含有汞的海产品所致。
汞进入海洋的主要途径是工业废水、含汞农药的流失以及含汞废气的沉降。此外,含汞的矿渣和矿浆也是其来源之一。水俣湾为什么会有含汞的海产品呢?这还要从水俣镇的一家工厂谈起。水俣镇有一个合成醋酸工厂,在生产中采用氯化汞和硫酸汞两种化学物质作催化剂。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仅仅起促进化学反应的作用,最后全部随废水排入临近的水俣湾内,并且大部分沉淀在湾底的泥里。工厂所选的催化剂氯化汞和硫酸汞本身虽然也有毒,但毒性不很强。然而它们在海底泥里能够通过一种叫甲基钴氨素的细菌作用变成毒性十分强烈的甲基汞。甲基汞每年能以1%速率释放出来,对上层海水形成二次污染,长期生活在这里的鱼虾贝类最易被甲基汞所污染,据测定水俣湾里的海产品含有汞的量已超过可食用量的50倍,居民长期食用此种含汞的海产品,自然就成为甲基汞的受害者。一旦甲基汞进入人体就会迅速溶解在人的脂肪里,并且大部分聚集在人的脑部,粘着在神经细胞上,使细胞中的核糖酸减少,引起细胞分裂死亡。
水俣病是直接由汞对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迄今已在很多地方发现类似的污染中毒事件,同时还发现其他一些重金属如镉、钴、铜、锌、铬等,以及非金属砷,它们的许多化学性质都与汞相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而另一种“骨痛病”的发生,经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最终确认这是一种重金属镉污染所致。
水俣病的遗传性也很强,孕妇吃了被甲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可能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就连一些健康者(可能是受害轻微,无明显病症)的后代也难逃恶运。许多先天性水俣病患儿,都存在运动和语言方面的障碍,其病状酷似小儿麻痹症,这说明要消除水俣病的影响绝非易事。由此,环境科学家认为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是环境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当外界条件适应时,就可能导致过早爆炸。例如在缺氧的条件下,一些厌氧生物可以把无机金属甲基化。尤其近20年来大量污染物无节制的排放,已使一些港湾和近岸沉积物的吸附容量趋于饱和,随时可能引爆这颗化学污染“定时炸弹”。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的“不知火海”是被九州本土和天草诸岛围起来的内海,那里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不知火海”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瞒珊、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
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当时处于世界化工业尖端技术的氮(N)生产企业。氮用于肥皂、化学调味料等日用品以及醋酸(CH3C00H)、硫酸(H2SO4)等工业用品的制造上。日本的氮产业始创于1906年,其后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而使化肥制造业飞速发展,甚至有人说“氮的历史就是日本化学工业的历史”,日本的经济成长是“在以氮为首的化学工业的支撑下完成的”。然而,这个“先驱产业”肆意的发展,却给当地居民及其生存环境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CH3HgCl)。这种剧毒物质只要有挖耳勺的一半大小就可以致人于死命,而当时由于氮的持续生产已使水俣湾的甲基汞含量达到了足以毒死回本全国人口2次都有余的程度。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据统计,有数十万人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
早在多年前,就屡屡有过关于“不知火海”的鱼、乌、猫等生物异变的报道,有的地方甚至连猫都绝迹了。“水俣病”危害了当地人的健康和家庭幸福,使很多人身心受到摧残,经济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甚至家破人亡。更可悲的是,由于甲基汞污染,水俣湾的鱼虾不能再捕捞食用,当地渔民的生活失去了依赖,很多家庭陷于贫困之中。“不知火海”失去了生命力,伴随它的是无期的萧索。
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复苏,工业飞速发展,但由于当时没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业污染和各种公害病随之泛滥成灾。除了“水俣病”外,四日市哮喘病、富山“痛痛病”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日本的工业发展虽然使经济获利不菲,但难以挽回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贻害无穷的公害病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日后为此付出了极其昂贵的治理、治疗和赔偿的代价。至今为止,因水俣病而提起的旷日持久的法庭诉讼仍然没有完结。
④ 缺水造成的危害,,急求,,越详细越好
水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工业的飞速发展,水已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不仅用水量大幅度增加,而且废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全国水环境总体上呈恶化趋势。水的严重污染给人们的生命带来越来越大的危害了。 据统计,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当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 目前,我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北京每年缺水1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万立方米,曾经出现过“水荒”。 中国七大水系中日前极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标,全国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干涸现象十分严重,部分现存湖泊含盐和矿化度显著升高,咸化趋势明显。近30年中,内蒙古的乌梁素海矿化度增加4.5倍,已变成咸水湖。其它如青海湖、布伦托海等正处于咸化过程中。 由于排入湖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不断增长率加,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快。我国131个主要湖泊中,已达富营养化程度的湖泊有67个,占51.2%。在39个代表性水库中,达富营养化程度的有12座,占30%。在五大淡水湖中,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已达富营养化程度,鄱阳湖、洞庭湖正处于向富营养化过度阶段。城市近郊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普遍偏高,如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以及北京的官厅水库等均达到富营养化程度。太湖中富营养化面积占全湖70%以上,富营养及重营养化面积占10%。 地下水水质每况愈下,在全国118个城市中,64%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从地区分布来看,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更为严重。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71.6亿m3,受到污染的为171.5亿m3,占总量的63.2%。在14 .38万km2的被评价面积中,已有61.7%面积上的地下水不适宜饮用,其中34.1%面积上的地下水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水土流失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2.5%,水土流失面积35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根据近20多年的泥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全国输沙模数大于1000t/km2的面积达60万km2。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带,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年输沙模数大于5000t/km2的面积就有15.6万km2。 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家园是我们共同所有的,我们要对他负责。听见了吗?地球正在呼吁:我需要你们的爱!来吧!让我们手牵手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水是生命之源,占人体体重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具有输送营养、调节体温、溶解物质、协调新陈代谢等作用,饮用水的质量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 、自来水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 ①硬度高(水碱、水垢多) ②有腥臭味 ③部分地区细菌指数超标。 2、造成自来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①由于城市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造成地下水的工业污染; ②供水管道的老化和高层储水箱造成饮用水的二次污染; ③自来水由于加药消毒,还有残余液氯,造成化学污染。长期饮用不干净的水会导致各种疾病,如:水质硬度高会导致胆结石、肾结石;氯和一些重金属是癌症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疾病与饮水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已经成为一种获利的商品,制水机器的出现使人们饮用高品质的水更方便。 3、和水相关的几个概念: 1、逆渗透(R.O.):施加比渗透压更大的压力,使水通过半透膜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质和细菌的一种除盐方法。 2、溶解性固体:水中可溶性离子的含量。 3、电导率(T.D.S):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4、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 由于受地球整体环境污染和磁场减退(地球磁场每百年减少5%),水在快速枯竭、在退化、活性降低,水的生理功能 (溶解力、洗净力、渗透力、代谢力、扩散力等)都在减弱。水污染的危机在危害人类的生命,影响人的健康,缩短人的寿命。目前已发现至少有五十多种疾病病源来自不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世界有18亿人饮用污染水,每年有460万儿童死于腹泻。因饮水的不洁而死亡的人数每天达2.5万人。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世界80%的疾病都来自水。 4、水质量与健康 饮用水污染对我们健康的影响是我们一直在学习和探索的课题。EPA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了大约三万五千种有毒化合物。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对污染的检测,花费了上百万美金,对于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却知道得很少。 尽管我们知道了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但事情并不总是单方面的。因为在检测这个标准时要考虑到实际费用。EPA所设定的最大污染水平目标总是低于实际的最大污染水平。这个最大污染水平的可允许范围的风险是由实际的经济因素来决定的。 另外,目前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并不确切,原因如下: 单一的一种污染物并不能影响健康,但和其它污染物结合起来就变得有害了。 每个人对污染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举例来说,一种物质一般不会影响一般的成年人,但是会影响大病初愈的人,因为他们容易受到侵袭。 一些污染在影响人的健康后不久就会暴露出来。这些病状包括皮疹、恶心、头痛或更糟。 但是那些慢性影响健康的污染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暴露,那时毒性已经侵入我们体内,后果往往更加严重:癌、心脏病、神经系统受损或先天畸形。 铅、苯和氯乙烯是我们熟悉的氯造成的,所有这些都是由EPA确定的,需要从公共供应水中解决的严重问题。但还有一些污染问题没有被确定,需要单独控制。详情请参阅《健康效应》 五颜六色的自来水,您见过吗? 打开自来水,冒出的水流若是黄色污浊,则含有黄土浊沙;若是红色暗褐,则含有铁;若是白色沫,则含有铅;若黑色发臭,则是水塔中的淤泥或沉淀物冲流而出。 中国各地的自来水管路年龄高达数十余年,这些管路已都腐蚀老旧,年久失修。管路更新换修,动辄数百亿,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改善似乎遥遥无期。 自来水管路在输送水的过程中,常因水压太强而造成水管破裂,或因道路工程、埋地线挖基地而使管路无端受损,致使自来水向外渗透,并因虹吸原理,造成反渗透,使管外污水、泥沙渗入自来水中形成污染。 此外,管路错接、用户以马达直接抽水,也常造成污染物混杂其中的状况,也会受不洁用水的损害! 导致体内病源积滞:如肝癌等病灶之形成腐蚀用水关连如咖啡机,热水瓶,银器等金属器皿饮食烹调之失味、变色、变质损坏洗濯物:如衣物蔬果等,并减低清洁剂之功效燃料费增加、烧开水之耗时耗力 5、隐形杀手在您家? 一般大楼、公寓之水塔、蓄水池经常疏于管理、清洗,日久因此积滞杂质、泥沙,甚至蚊虫、病菌、微生物滋生,使得自来水容易变质、发臭、造成自来水品质更加无法监控,水质更无法符合卫生条件。 6、所谓"健康的水好喝的水"有七个标准 1. 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铅、汞、砷)、杂质和细菌(致病菌)、放射性物质及荧光物质等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 2. 水的硬度适度,一般认为10~100(碳酸钙计); 3. 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适量矿物质,其比例应合理和适量; 4. PH要呈中性或弱碱性; 5. 水的分子要小,便于提高水的生物效能和生理功能; 6. 水中溶解氧化碳含量适度; 7. 水的媒体生理功能,如水的溶解力、渗透力、扩散力、代谢力、洗净力、乳化力等要强,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 7、饮用水种类: 其中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矿化水、离子水(电解水)、净化水五大类。纯净水是通过反渗透制出的水不含任何杂质;矿泉水是指天然的水,水中含有(有28种微量元素的浓缩液)很多矿物质;矿化水是在纯净水的基础上,人工添加矿物质,也矿物质饮品;净化水是对原水只进行简单的过滤,例如经过净水器过滤后的水,只滤除了悬浮物和部分胶体物;离子水是通过离子水水生成器制出的水把原水分为碱性不和酸性水两种,碱性水饮用,酸性水可美容,不过滤掉水中的任何物质。 所谓的“太空水” 连细菌也无法通过的——逆渗透(R.O.)法 所谓“逆渗透(R.O.)”是指施加比渗透压更大的压力,使水通过半透膜而除去水中杂质和矿物质的一种净水装置。这是美国佛里达大学瑞得(C.E.Reid) 教授在1953年时发明的,最早系由植物输送养分和水分中得到的灵感——植物从根部吸收养分和水分,即可利用渗透原理送到茎和枝叶。 因此若在浓度较高的浓液(不结的水)上加压,使它通过半透膜,即可将不纯的物质分开,包括原来溶解、悬浮在水中的杂质,而得到浓度较低,亦即很干净的水,这种方法不但可除去杂质,也可除去九成以上的矿物质,包括钙、镁、钾、铝、锰、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硼等等。其他如微生菌、杂质与不溶解的固体,都可一并去除,甚至可将海水变成淡水,是滤净效果最好的一种。 此种逆渗透法所制造的水,后来运用在太空航天上作为太空人的饮用水,所以有“太空水”的美称。
满意请采纳
⑤ 谁能帮忙总结一下高中有机化学中各种官能团能发生的反应类型啊,越详细越好
1。卤化烃:官能团,卤原子 在碱的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烃
2。醇:官能团,醇羟基 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 能发生消去得到不饱和烃(与羟基相连的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如果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能被催化氧化成醛(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醛:官能团,醛基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能被氧化成羧酸 能被加氢还原成醇
4。酚,官能团,酚羟基 具有酸性 能钠反应得到氢气 酚羟基使苯环性质更活泼,苯环上易发生取代,酚羟基在苯环上是邻对位定位基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
5。羧酸,官能团,羧基 具有酸性(一般酸性强于碳酸) 能与钠反应得到氢气 不能被还原成醛(注意是“不能”)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6。酯,官能团,酯基 能发生水解得到酸和醇
醇、酚:羟基(-OH);伯醇羟基可以消去生成碳碳双键,酚羟基可以和NaOH反应生成水,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二者都可以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醛:醛基(-CHO); 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氧化成羧基。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
酮:羰基(>C=O);可以与氢气加成生成羟基
羧酸:羧基(-COOH);酸性,与NaOH反应生成水,与NaHCO3、Na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硝基化合物:硝基(-NO2);
胺:氨基(-NH2). 弱碱性
烯烃:双键(>C=C<)加成反应。
炔烃:三键(-C≡C-) 加成反应
醚:醚键(-O-) 可以由醇羟基脱水形成
磺酸:磺基(-SO3H) 酸性,可由浓硫酸取代生成
腈:氰基(-CN)
酯: 酯 (-COO-) 水解生成羧基与羟基,醇、酚与羧酸反应生成
注: 苯环不是官能团,但在芳香烃中,苯基(C6H5-)具有官能团的性质。苯基是过去的提法,现在都不认为苯基是官能团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或称功能团。
卤素原子、羟基、醛基、羧基、硝基,以及不饱和烃中所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等都是官能团,官能团在有机化学中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
1.决定有机物的种类
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有组成、碳链、官能团和同系物等。烃及烃的衍生物的分类依据有所不同,可由下列两表看出来。
烃的分类法:
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法:
2.产生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和种类异构
中学化学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种类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和官能团的种类异构三种。对于同类有机物,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是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下面一氯乙烯的8种异构体就反映了碳碳双键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所引起的异构。
对于同一种原子组成,却形成了不同的官能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有机物类别,这就是官能团的种类异构。如:相同碳原子数的醛和酮,相同碳原子数的羧酸和酯,都是由于形成不同的官能团所造成的有机物种类不同的异构。
3.决定一类或几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X、-OH、-CHO、-COOH、-NO2、-SO3H、-NH2、RCO-,这些官能团就决定了有机物中的卤代烃、醇或酚、醛、羧酸、硝基化合物或亚硝酸酯、磺酸类有机物、胺类、酰胺类的化学性质。因此,学习有机物的性质实际上是学习官能团的性质,含有什么官能团的有机物就应该具备这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不含有这种官能团的有机物就不具备这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特别要认识到的一点。例如,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所氧化,可以认为这是醛类较特征的反应;但这不是醛类物质所特有的,而是醛基所特有的,因此,凡是含有醛基的物质,如葡萄糖、甲酸及甲酸酯等都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所氧化。
4.影响其它基团的性质
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这包括官能团对烃基的影响,烃基对官能团的影响,以及含有多官能团的物质中官能团之间的的相互影响。
① 醇、苯酚和羧酸的分子里都含有羟基,故皆可与钠作用放出氢气,但由于所连的基团不同,在酸性上存在差异。
R-OH 中性,不能与NaOH、Na2CO3反应;
C6H5-OH 极弱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能与NaOH反应,不能与Na2CO3反应;
R-COOH 弱酸性,具有酸的通性,能与NaOH、Na2CO3反应。
显然,羧酸中,羧基中的羰基的影响使得羟基中的氢易于电离。
② 醛和酮都有羰基(>C=O),但醛中羰基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而酮中羰基碳原子上连接着烃基,故前者具有还原性,后者比较稳定,不为弱氧化剂所氧化。
③ 同一分子内的原子团也相互影响。如苯酚,-OH使苯环易于取代(致活),苯基使-OH显示酸性(即电离出H+)。果糖中,多羟基影响羰基,可发生银镜反应。
由上可知,我们不但可以由有机物中所含的官能团来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也可以由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判断它所含有的官能团。如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加氢还原成六元醇,可知具有醛基;能跟酸发生酯化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说明它有五个羟基,故为多羟基醛。
5.有机物的许多性质发生在官能团上
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因此,要注意反应发生在什么键上,以便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醛的加氢发生在醛基碳氧键上,氧化发生在醛基的碳氢键上;卤代烃的取代发生在碳卤键上,消去发生在碳卤键和相邻碳原子的碳氢键上;醇的酯化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取代则是C—O键断裂;加聚反应是含碳碳双键(>C=C<)(并不一定是烯烃)的化合物的特有反应,聚合时,将双键碳上的基团上下甩,打开双键中的一键后手拉手地连起来。
⑥ 中国医大2011年1月考试《医用化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大2011年1月考试《医用化学》考查课试题
1. 一封闭系统,当状态从A到B发生变化时,经历二条任意的途径,则
A. Q 1 =Q 2
B. W 1 =W 2
C. Q 1 +W 1 =Q 2 +W 2
D. Q 1 -W 1 =Q 2 -W 2
2. 下列脂肪酸碘值最大的是
A. 亚油酸
B. 油酸
C. 软脂酸
D. 硬脂酸
3. 在1升pH=5.0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通入HCl(气体)0.05mol(忽略体积变化),溶液的pH值由5.00下降到4.80,则该溶液的β为
A. 25
B. 2.5
C. 0.25
D. 0.125
4. 相同温度下,欲使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
A.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 质量浓度相同
C. 质量分数相同
D. 渗透浓度相同
5. 对于零级反应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C. 反应的半衰期为一常数
D. 反应速率与时间无关
6. 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V,如果向水溶液中加入酸使氢离子浓度大于1mol•L -1 ,则该电极的电极电势将
A. 大于0V
B. 等于0V
C. 小于0V
D. 不能确定
7. 能区别苯和苯甲醚的试剂是
A. NaHCO 3
B. NaOH
C. NaCl
D. 浓HCl
8. Mg(OH) 2 在下列溶液或溶剂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
A. 0.010mol•L -1 NH 3 溶液
B. 0.010 mol•L -1 NaOH溶液
C. 0.010 mol•L -1 MgCl 2 溶液
9. 下列各糖中不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的是
A. α-D-吡喃葡萄糖
B. α-D-呋喃果糖
C. 蔗糖
D. 麦芽糖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所有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都等于零
B. 氧气和氮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热都等于零
C. 二氧化碳的标准摩尔燃烧热等于零
D. 氢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热就是气态水的标准摩尔生成热
11. 乙二酸的加热产物是
A. 烷烃
B. 一元羧酸
C. 酸酐
D. 环酮
满分:2 分
12. 下列哪种电池的电动势与I-离子的浓度无关
A. ZnZnI 2 (aq)I 2 ,Pt
B. ZnZnI 2 (aq)KI(aq)AgI,Ag
C. Hg,Hg 2 I 2 KI(aq)AgNO 3 (aq)Ag
D. Ag,AgIKI(aq)I 2 ,Pt
满分:2 分
13. 下列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A. 丙烯
B. 1-氯丙烯
C. 环己烯
D. 2-丁炔
满分:2 分
14. 为配制pH=5.05的缓冲溶液,已知pKa(HAc)=4.75, 用等浓度的HAc溶液和NaAc溶液配制时,其体积比约为
A. 2
B. 0.5
C. 0.3
D. 1
满分:2 分
15.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A. HCOOH
B. CH 3 COOH
C. CH 3 CH 2 OH
D. CH 3 CHO
满分:2 分
16. 温度由20℃升至30℃,某反应的速率增加1倍,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A. 51.2 kJ·mol -1
B. 345.7mol -1
C. 22.24mol -1
D. 150.1mol -1
满分:2 分
17. 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消除反应的是
A. 氯化苄
B. 氯乙烷
C. 2-氯丁烷
D. 叔丁基溴
满分:2 分
18. 下列化合物属于五元杂环的是
A. 呋喃
B. 嘌呤
C. 吡啶
D. 吡喃
满分:2 分
19. 下列化合物不属于脂环烃的是
A. 环己炔
B. 2-甲基环己烯
C. 甲苯
D. 1,2-二甲基环己烷
满分:2 分
20. 下列试剂中,能用于制备格氏试剂的是
A. Mg和氯乙烷
B. Mg和乙醇
C. Zn和乙烯
D. 氯乙烷和NaOH
满分:2 分
中国医大2011年1月考试《医用化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主观填空题 判断题 论述题 计算题
二、主观填空题(共 6 道试题,共 15 分。)V 1. 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H 2 (g) + O 2 (g) = H 2 O(l),则氧化剂在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半反应,还原剂在负极上发生半反应。
试题满分:4 分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第 3 空、 满分:1 分
第 4 空、 满分:1 分
2. 同一条件下,同一反应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 满分:2 分
3. 向电池(-)Zn|Zn 2+ (1mol·L -1 )||Ag + (1mol·L -1 )|Ag(+)中,(1)增加ZnSO 4 溶液的浓度,电池电动势将变;增加AgNO 3 溶液的浓度则电池电动势将变;(2)向AgNO 3 溶液中通入H 2 S气体则电池电动势将变。
试题满分:3 分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第 3 空、 满分:1 分
4. 产生渗透现象的必备条件是和。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5. 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反应速率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6. 向HAc溶液中加入NaAc固体,HAc的解离度将,这种现象称为。
试题满分:2 分
第 1 空、 满分:1 分
第 2 空、 满分:1 分
1. 腺嘌呤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2R3S-2,3-二溴丁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对苯基甲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乙酸丙酸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邻苯二甲酸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1,3-二甲基环丙烷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呋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对乙基甲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N-甲基甲酰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1. 1,2-四氟乙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2. 2-氯乙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3. R-1-苯基乙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4. 甲乙丙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5. N,N-二甲基苯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四、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完成反应式(每小题2分,共20分)答题说明:从题后面备选结构中选择
完成反应式的备选答案(多于试题数)如下:
满分:20 分
五、计算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V 1. 配制pH=5.05的缓冲溶液500ml,应取0.1 mol?L-1HAc及0.1 mol?L-1NaOH各多少ml?( pKa(HAc) = 4.75)
⑦ 污水是怎样处理的
污水一级处理又称污水物理处理。通过简单的沉淀、过滤或适当的曝气,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内,调整容pH值及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艺过程。这是污水处理的大步骤。通过一级处理之后的污水暂时还达不到排放标准。
污水二级处理: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再经过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及沉淀池的处理,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可以达到农灌水的要求和废水排放标准。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污水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细悬浮物、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的工艺处理过程。使用的工艺方法有生物脱氮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三级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⑧ 高性能玻璃纤维包含哪些种类
高性能纤维按性能可分为耐腐蚀性纤维、耐高温纤维、抗燃纤维、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功能纤维和弹性体纤维等。
①耐腐蚀纤维: 即含氟纤维。 有聚四氟乙烯纤维(Teflon 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纤维(TeflonFEP)、聚偏氯乙烯纤维(Kynar)、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纤维(Halar)等。
②耐高温纤维:有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No-mex)、聚酰亚胺纤维(Αримид ∏Μ)、 聚苯砜酰胺纤维(СульФон-Τ)、聚酰胺酰亚胺纤维(Kermel)、聚苯并咪唑纤维(PBI)等。
③抗燃纤维:有酚醛纤维(Kynol)、芳香族聚酰胺表面化学处理纤维、金属螯合纤维、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yromex)等。
④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有聚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Kevlar)、 芳香族聚酰胺共聚纤维(HM-50)、杂环族聚酰胺纤维(Βниивлон СΒΜ)、碳纤维 (Carbon fiber :Torayca)、石墨纤维(M40)、碳化硅纤维等。
⑤功能纤维:有中空纤维半透膜(B-9、B-10、PRISM等)、活性碳纤维(KF等) 、超细纤维毡(Ф∏∏15等)、吸油纤维毡(Tafnel等)、光导纤维(Crofon、Eska等)、导电纤维(Antron Ⅲ)等。
⑥弹性体纤维:有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基甲酸酯纤维(Spandex)、 聚丙烯酸酯类纤维(Anidex)、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Fibre-L)等。
⑨ 软水机的软水技术
当前我们对家庭水处理的认识有一个错误消费观念和意识:只要“饮” 部分达标而其它方面用水差一点没关系。其实家庭生活饮用水除了饮用外还包括食用、沐浴、洗衣、冲厕等。实际上水中的各种物质有三分之一是通过沐浴等经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好水可以提高水洗涤力,减少洗衣粉用量,减少水环境污染等,好水也可以减少冲厕恶臭从而改善室内环境。因此,除了“饮”部分,人的沐浴、洗漱、洗衣等用水也应该干净、卫生和没有污染。Brown等研究了皮肤对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吸收,按成人饮水量2升/天、婴儿饮水1升/天、二者洗澡时间均为15分钟/天,饮用水常见挥发性有机物的皮肤吸收与口腔摄入的比例,成人与婴儿分别为63/37及40/60。Andelaman 报道了饮用水中三氯乙烯造成的户内呼吸摄入。以饮水量2升/人·天,沐浴耗水量40—95升/人·天计,淋浴时三氯乙烯的呼吸摄入量是饮水口腔摄入量的数倍。
所以,水中有害物质对人健康的危害不单纯从饮用产生的。据国外报道水中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的比例大致为:1/3由口腔摄入;1/3在洗漱和沐浴中由皮肤吸收;1/3在沐浴时由随水蒸汽经呼吸道吸收。
工业上用到水的地方很多,根据用水水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达到应有的标准。而工业上通用的软化水方法是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水处理
离子交换水处理是指采用离子交换剂,使交换剂中和水溶液中可交换离子产生符合等物质的量规则的可逆性交换,导致水质改善而交换剂的结构并不发生实质性(化学的)变化的水处理方式。在这种水处理方式中,只有阳离子参与交换反应的,称阳离子交换水处理;只有阴离子参与交换反应的,称阴离子交换水处理;既有阳离子又有阴离子参与交换反应的,称阳、阴离子交换水处理。由于原水的水质千差万别,而对出水水质的要求又多种多样,所以有许多种类型的离子交换及某组合的水处理方法,采用这些水处理方法而使原水软化、除碱和除盐。离子交换剂中参与交换反应的离子是钠离子Na+时,此方法称为钠(Na)型离子交换法,此交换剂称为钠(Na)型阳离子交换剂,相类似的,有氢(H)型离子交换法及氢(H)型阳离子交换剂等。
钠型离子交换法是工业锅炉给水最通用的一种水处理方法。当原水经过钠型离子交换剂时,水中的Ca2+、Mg2+等阳离子与交换剂中的Na+进行交换,降低了水的硬度,使水质得到软化,故这种方法又称为钠离子交换软化法。
离子交换水过程
(1)离子交换水处理交换过程
碳酸盐硬度(暂硬)软化过程:
Ca(HCO3)2+ 2NaR——CaR2 + 2NaHCO3
Mg(HCO3)2 + 2NaR——MgR2 + 2NaHCO3
非碳酸盐硬度(永硬)软化过程:
CaSO4 + 2NaR——CaR2 + Na2SO4
CaCl2 + 2NaR——CaR2 + 2NaCl
MgSO4 + 2NaR——MgR2 + Na2SO4
MgCl2 + 2NaR——MgR2 + 2NaCl
也可以用综合上述反应式的离子式表示:
Ca2+ + 2NaR——CaR2 + 2Na+
Mg2+ + 2NaR——MgR2 + 2Na+
离子交换水处理再生过程
(2)离子交换水处理再生过程
在钠离子交换过程中,当软水出现了硬度,且残留硬度超过水质标准规定时,则认为钠离子交换剂已经失效。为了恢复其交换能力,就需要对交换剂进行再生(或还原)。再生过程是使含有大量钠离子的氯化钠(NaCl)溶液通过失效的交换剂层恢复其交换能力的过程。此时,钠离子又被离子交换剂所吸着,而交换剂中的钙、镁离子被置换到溶液中去。钠型离子交换剂的再生过程可用如下反应式表示:
CaR2 + 2NaCl——2NaR + CaCl2
MgR2 + 2NaCl——2NaR + MgCl2
生产中多采用食盐(NaCl)溶液作为再生剂。因为食盐比较容易得到,而且再生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CaCl2、MgCl2)是可溶性盐类,很容易随再生液排出去。再生用食盐,大都采用工业用盐,其中杂质含量不宜过多,食盐溶液需澄清过滤后使用。通常认为,10%食盐溶液的硬度不应超过40mmol/L,悬浮物不应大于2%。离子交换剂再生时,一般要用经过澄清的8~10%的盐溶液。总的再生接触时间随离子交换树脂交联度的不同而变化,对于一般交联度7%左右的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和树脂总的接触时间最低应保证45min以上。 软水剂再生技术
软水常用的软水剂为树脂,在进行离子交换产生一定量的软水后,树脂吸附的硬度离子会达到饱和。这就需要进行树脂再生,通过再生材料(软水盐)置换树脂内的硬度离子,从而使软水剂可以继续使用。
常见的软水剂再生技术是“顺流再生技术”
工作时水流向下流过树脂。覆盖树脂的硬度带逐渐形成,向下延伸。再生时,盐水同样向下流过树脂。使用这种再生方式,盐水必须经过给水区,在再生初期浓度就被稀释了。同时,在底部的树脂可以没有被充分再生,在下一次工作阶段就会有硬水存在。顺流再生方式树脂的疲劳顺序是由上向下。顺流再生的盐水水流将硬度带由上向下推过可以仍有活力的下部树脂,因此耗水量很大。
而先进的再生技术为“逆流再生技术”
逆流再生技术:工作水流向下,流过树脂。而盐水流向相反——向上。这种再生方式盐水不会流过给水,不会被稀释,底部树脂也会得到浓度极高的盐水。下一次工作阶段,接受软化的水最后流经的是再生程度最高的树脂层,因此保证了产品水没有硬度残留。工作水流由上向下,决定着树脂疲劳顺序是由上而下。向上的盐水水流决定着盐水最先渡过的是疲劳较轻的树脂,随后硬度带被向上推过疲劳较重的树脂,随排水冲出,因此耗水量小。注水是再生的第一个阶段,盐效达到最高。
纳米晶TAC技术
纳米晶技术,即(模块辅助结晶),利用纳米晶产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离的钙、镁、碳酸氢根离子打包成纳米级的晶体,从而阻止游离离子生成水垢。
交换原理工作原理
软水机内装有一个由人造食品级的树脂材料制成的滤料。树脂看上去有点像粗糙的沙子,但树脂粒更为圆润光滑。树脂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取出水中较硬的矿物质。软水机在工作状态中,将源水中的绝大部分钙镁离子置换出去,源水在一定压力流量下,流经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容器(软水机)树脂中所含的可交换Na+与水中的阳离子(Ca2+、Mg2+、Fe2+等)进行离子交换,使容器出水中Ca2+、Mg2+离子含量大大降低,流出的水就是硬度极低的软化水,当离子树脂吸附一定量的钙镁离子后饱和就必须进行再生——用饱和的浓盐水浸泡树脂层,把树脂所吸附的钙镁离子再生置换出来,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并将废液污水排出。在进行再生之前用水自上而下的进行反洗,反洗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反洗使运行中压紧的树脂松动,有利于树脂颗粒与反洗液充分接触;二是运行时在树脂表层积累的悬浮物也随着反洗水液排出,这样交换器水流阻力不会越来越大,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使软化、反洗、吸盐、慢洗、快洗、盐箱注水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
以下关于逆渗透的描述和 本文主题无关,建议去掉(直到下个主题-特别注意).
逆渗透原理
逆渗透为现有科技中最有效的水处理方式之一,它能有效地处理水中盐类(如钙、镁等硬度杂质)、重金属、化学残留物质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RO逆渗透水处理科技在今日已是到处可见,如海水淡化系统、电子超纯水精炼系统、生化制药、洗肾、化妆品生产制造、饮料、包装水乃至于一般家庭过滤使用。
何谓渗透、渗透压及逆渗透
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称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
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
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逆渗透。
逆渗透是一种在压力驱动下,借助半透膜的选择截留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分离方法。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液体的分离与浓缩。水处理工艺中,将水中无机离子、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胶质等杂质去除,以获得高质量的水。
半透膜
渗透现象:溶剂由低浓度溶液透过半透膜
流向高浓度溶液
目前逆渗透膜主要由二大类材料构成,一种是醋酸纤维 (CA),一种是聚醯胺类 (T.F.C.)。
逆渗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各国为了制造符合有关饮用水标准的饮水,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逆渗透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 制定有饮用水水质标准,各国的饮用水标准也有不同,其制定和实施往往也是由国家不同部门负责。以美国为例,一般是由美国环保署(E. P. A)负责此工作。而大家熟知的美国食品及药品署 (F.D.A.), 只负责食品及药品方面,有关标准制定和实施,并不负责饮水方面的工作。
尽管美国环保署(E.P.A)负责饮用水方面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正式可用于评价逆渗透膜的安全可靠标准。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为美国一个非营利性团体,于一九九六年制定了一个标准来评估饮用水逆渗透系统。据美国水质协会(W.Q.A) 建议的饮用水处理技术,逆渗透方法可用于去除水中的浊度、色度、硬度、镭、铀等放射元素,三卤甲烷、石棉等致癌物质及各种无机离子,特别是对人体有害的锑、砷、钡、镉、铬、铜、铅、汞、镍、硒、铝、锰、锌、等金属离子及氰化物、亚硝酸根等化学物质。
特别注意
特别注意:工业上处理的软化水人们不可饮用,因为成本问题,一般工业软化水处理是用钠离子置换出钙、镁离子,人们如果长期饮用含高钠盐的水,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
原理
纳米晶技术,(模块辅助结晶),采用纳米晶产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离的钙、镁、碳酸氢根离子打包成纳米级的晶体,从而阻止游离离子生成水垢。
在纳米晶聚合球体表面有原子大小的晶核点,把溶解于水的生垢物质转变成微小的纳米晶体(如右图):
一但晶体在纳米晶聚合球体表面长到一定的尺寸,它们就是自动脱落到水中,而这种晶体就不会再产生水垢。(如右图)
家用机软水好处
软水与自来水相比,有极明显的口感和手感,软水含氧量高,硬度低,可有效防止结石病,减轻心、肾负担,有益健康。软水沐浴、洗发、洗脸,光滑细嫩,对婴幼儿的皮肤尤具保护作用,更可以使美容、美发、护肤的投资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软水洗衣物洁净、蓬松、艳丽、无残留的洗涤和味感,衣物的寿命可延长15%以上。软水洗餐具、茶具晶莹剔透,脸盆、浴缸也不在有污渍,可节省很多的洗涤剂,且十分省力。
软化原理
树脂分离软水技术是通过水的钠离子交换软化法,就是原水通过钠离子交换剂时,水中的Ca2+、mg2+被交换剂中的Na+所代替,使易的钙镁化合物转变为不形成水垢的易溶性钠化合物而使水得到软化。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主要是由多路控制阀、控制器、树脂罐(内有布水器)、盐箱组成,多路控制阀在同一阀体内多个通路的阀门,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程序向多路阀发生指令,多路阀自动完成多个阀门的开关。从而实现运行,反洗、再生、置换、正洗的程序,无需设置盐液液泵。设备简单,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软化用的制备,如蒸汽锅炉给水、供热空调、水池等用水系统。
纳米晶技术,即(模块辅助结晶),利用纳米晶产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离的钙、镁、碳酸氢根离子打包成纳米级的晶体,从而阻止游离离子生成水垢。
技术参数
原水压力:0.1~0.35MPa 电源:220V/50Hz
原水硬度:≤6mmol/L 耗电:5~15W
出水硬度:0.03mmol/L 盐耗:<100克/克当量
水耗:<产水量的2% 原水温度:5℃~38℃
流量:2000-3000 L/H
筒体材质:SUS304不锈钢或玻璃钢
软水机特点:
1、自动运行:采用液晶显示多路控制阀,实现全自动控制运行,质量可靠,产水稳定。
2、高效低能:设备的水、电、盐耗量约为同类产品的30~60%,高效低耗,节省运行费用。
3、优质材料:控制阀体材质为无铅黄铜,耐腐、抗污染;交换罐材质有玻璃钢、不锈钢等;盐桶材质有PE塑料,可满足各类需求。
4、经济实用: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极小,安装位置灵活。
5、安装简单:安装时按图连接管道,无须固定,简单易行;设备自动运行,无需人工操作。
6、形式多样:控制阀控制型式多样,如:单阀单罐、单阀双罐、双阀双罐,可以采用时间型控制或流量型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