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奶酪树脂

奶酪树脂

发布时间:2021-03-12 22:41:16

『壹』 干酪根如何判断有机质类型

干酪根是Kerogen的译音,是指存在于沉积岩和沉积物中不溶于含水的碱性溶液,也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中的有机质,因此也称为不溶有机质。它是由杂原子键和脂族链连接的缩合环状核所形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也是岩石中分布最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类有机质。
(1)干酪根的显微镜下鉴定。
干酪根显微镜下鉴定是煤岩学中显微镜组分鉴定技术在干酪根研究中的应用。将制好的干酪根湿样涂在薄片上,并制成薄片。在自然光和荧光下对干酪根颗粒进行镜下形态、组构观察和辨认,配合荧光发光特征和强度可以确定不同的有机显微组分,它可以直接提供关于原始有机质的生源组成。因此,它是分析有机质类型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可将干酪根分为以下四个组分。
①腐泥组:在镜下为无定型,边缘轮廓不清,呈絮状、团粒状、蜂窝状或云雾状,一般为黄—浅黄色。其原始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包括藻类。该组分在化学成分上富含氢,一般H/C原子比大于1.5以上,是优质母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陆相烃源岩干酪根中发现高等植物的木质素或纤维素由细菌改造而成的贫氢无定型组分,一般出现在过渡型或腐殖型有机母质中。在我国陆相地层中,强还原环境下的盐湖相沉积中较普遍出现。这种组分具有一定生油能力,但并不是最好的生油母质,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呈弱荧光或不发荧光,元素分析H/C原子低。
②壳质组:这种组分包括孢子、花粉、植物皮层、角质体、树脂、木栓质体及草本。主要来源于陆生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具有一定的外形,比较规则,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颜色较为多样,有浅黄、桔黄、浅棕、黄棕色。该组分的化学组分亦相对富氢,类脂组成分相对含量较高,是混合型母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成烃贡献较大。
③镜质组:这种组分在镜下具有明显规则的外形轮廓,形态完整,如细胞纤维结构等,源于高等植物的木质体或纤维素。颜色较为复杂,从浅红到红棕色、黑色均有。还有一种镜质体,没有明显的植物残体结构,可能是植物组织凝胶化作用形成,呈块状或胶粒状。镜质体含氢很少,对生油贡献不大,能生成部分天然气,是腐殖型干酪根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惰质组:该组分由高等植物木质体以丝碳化作用缓慢氧化而形成,以及森林焚烧遗留下来的碳质体,对生油几无贡献,是Ⅲ型干酪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成熟及过成熟的腐殖型母质中占有绝对优势。
在我国烃源岩干酪根的组分研究中,极少见到单一组分的母质类型,绝大部分是上述四种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鉴于各组分对油气贡献不同,可以通过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用类型指数T值来划分有机质类型。分类标准见表1—5。

表1—5 干酪根镜检分类表

式中A——无定型组分百分含量;B——壳质组分百分含量;C——镜质组百分含量;D——惰质组百分含量。
(2)干酪根元素组成分类。
①干酪根元素分析。
干酪根中碳、氢、氧、氮、硫元素是用元素分析仪进行测定的。碳、氢、氮、硫元素同时测出,而氧元素单独测定。其基本原理是:碳、氢、氮、硫元素分析,在燃烧管中高温通入氧气,使有机质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氮的氧化物,通过还原管,氧化氮被还原成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由色谱柱或硅胶柱分离,热导检测器测定,用外标法确定碳、氢、硫、元素含量。氧元素测定原理是:将样品在裂解管中高温裂解,用色谱柱分离热解气体混合物,热导检测器或红外检测器直接测定热解气体混合物中的一氧化碳。用外标法确定氧元素含量。
②干酪根元素组成划分类型。
干酪根的H/C原子比、O/C原子比集中地反映了干酪根的化学性质,因此是划分干酪根类型的基本指标。对于干酪根类型的划分,最好是在标志着干酪根主要类型和演化途径的“范克雷维伦(Van Krevelen)类型图解”上,也即是说将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制在一个图版上,用图版来确定干酪根类型。因为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不仅取决于原始有机质的品质,而且也与演化程度有关。在这种类型图上,突出了有机质的演化途径,各种类型的干酪根沿着各自的演化曲线演变。但在很深的演化阶段所有点就合在一起了。所以对于演化程度较深的阶段,难以给出干酪根类型的特定划分界线。
近年来经过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已经建立了我国有机质类型的划分标准。据干酪根元素组成划分有机质类型的标准见表1—6。

表1—6 据干酪根元素组划分有机质类型表(3)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判别有机质类型。
成烃母质的碳同位素组成含有原始母质类型输入的信息。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在一般淡水或微咸水沉积环境下,有机质中陆生高等植物有机质含量越高,则其更富含13C同位素,而低等水生生物等富含类脂体的有机质则12C同位素更丰富。据研究,干酪根碳同位素的热敏性差,从未成熟阶段到成烃液态窗阶段,再到湿气—凝析油阶段甚至干气阶段,干酪根中δ13C值的变化幅度仅为1‰左右。因此,δ13C值在一定的成烃演化阶段范围内(Ro=0.4%~1.60%),尤其在较高演化阶段又成为判别原始母质类型的有效参数。
根据研究,干酪根δ13C小于-28‰为I型有机质,大于-25‰为Ⅲ型有机质,介于其间为过渡型有机质。其中δ13C为-28‰~-26.5‰为Ⅱ1型有机质,-26.5‰~-25‰为Ⅱ2型有机质。
(4)干酪根红外光谱特征。
干酪根是一种复杂的有机集合体,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确定其官能团组成。目前国内使用仪器主要为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干酪根红外光谱谱图见图1—2。
在图1—2中2920cm-1、2860cm-1、1460cm-1附近的吸收峰反映属于脂肪族烷基的C—H对称及不对称伸缩振动,1700cm-1附近吸收峰反映羰基C行内图:10007502127348010004_0014_0002.jpg" />
2614O(醛、酮)羧基COOH(酸、酯)等含氧官能团的收缩振动,1600cm-1附近吸收峰是芳环中的—C=C—伸缩振动及变形振动。因此上述吸收峰的相对强度代表了干酪根中三种主要化学基团。这三种主要化学基团的组成反映了干酪根的母质类型。应注意的是同一类干酪根这些吸收峰强度都与成熟度有关,研究成熟度较高的生油岩时要同其它指标综合考虑。

图1—2 干酪根红外光谱图根据杨志琼的研究成果,干酪根2920cm-1大于0.3光密度/毫克者,为低等浮游生物组成的优质母质(Ⅰ型),而小于0.1光密度/毫克者为高等陆源生物组成的腐殖型母质(Ⅲ型),介于其间为过渡型母质(Ⅱ型)。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在红外光谱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红外光谱划分干酪根类型的方法和指标。采用2920cm-1、1600cm-1、1700cm-1三种吸收峰强度进行归一,其中2920cm-1大于75%为I型有机质,小于50%为Ⅲ型有机质,介于50%~75%之间为过渡型有机质。这个标准大多数地区应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贰』 食品袋需要用什么材料合适

食品包装材料常见的主要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使用时要依据食品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一)PE聚乙烯:主要是成分是聚乙烯树脂,加少量的润滑剂、搞老化剂等添加物。聚乙烯是无臭、无毒、外现呈乳白色的蜡状固体。制作的包装袋表面光泽度、透明度不高。可塑性能良好。
1.阻隔性能良好:有效防止水、湿气的浸入,但是阻隔空气的性不是太好。
2.化学稳定性强:常温状态下,与酸、碱不起反应,但耐油性较差。
3.机械性能:抗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柔韧性能良好。
4.耐高温、低温:耐低温性能较好,可以用于食品冷藏,但是耐高温性能较差,不能随经常高温蒸煮。
5.卫生安全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以直接接触食品。
(二)PP聚丙烯:主要成分是聚丙烯树脂,光泽度、透明度高,热封性较PE差,但优于其它塑料材质。
1.阻隔性能优于PE,强度、硬度、刚性高于PE;
2.卫生安全性高于PE
3.耐高温优良,可以100~200摄氏度的温度下长期使用,但是耐低温性能较PE差,达到-17摄氏度时性能变脆。
聚丙烯主要制成薄膜材料的食品包装袋,耐水、阻湿比PT好,材料质透明,耐撕裂,但是印刷性较PT差,成本较低,可用于糖果、点心的扭结包装。还可制成热缩薄膜,用于食品热收缩包装,如食品真空包装袋等复合包装袋。
(三)PS聚苯乙烯:主要成分为苯乙烯单体的聚合物。材质透明,光泽性好。
1.阻湿气性较PE差,化学稳定性一般,具有较高的刚硬性能,但脆性大。
2.耐低温性能良好,但是耐高温性能较差,不能高于60~80摄氏度。
...展开食品包装材料常见的主要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使用时要依据食品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一)PE聚乙烯:主要是成分是聚乙烯树脂,加少量的润滑剂、搞老化剂等添加物。聚乙烯是无臭、无毒、外现呈乳白色的蜡状固体。制作的包装袋表面光泽度、透明度不高。可塑性能良好。
1.阻隔性能良好:有效防止水、湿气的浸入,但是阻隔空气的性不是太好。
2.化学稳定性强:常温状态下,与酸、碱不起反应,但耐油性较差。
3.机械性能:抗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柔韧性能良好。
4.耐高温、低温:耐低温性能较好,可以用于食品冷藏,但是耐高温性能较差,不能随经常高温蒸煮。
5.卫生安全性: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可以直接接触食品。
(二)PP聚丙烯:主要成分是聚丙烯树脂,光泽度、透明度高,热封性较PE差,但优于其它塑料材质。
1.阻隔性能优于PE,强度、硬度、刚性高于PE;
2.卫生安全性高于PE
3.耐高温优良,可以100~200摄氏度的温度下长期使用,但是耐低温性能较PE差,达到-17摄氏度时性能变脆。
聚丙烯主要制成薄膜材料的食品包装袋,耐水、阻湿比PT好,材料质透明,耐撕裂,但是印刷性较PT差,成本较低,可用于糖果、点心的扭结包装。还可制成热缩薄膜,用于食品热收缩包装,如食品真空包装袋等复合包装袋。
(三)PS聚苯乙烯:主要成分为苯乙烯单体的聚合物。材质透明,光泽性好。
1.阻湿气性较PE差,化学稳定性一般,具有较高的刚硬性能,但脆性大。
2.耐低温性能良好,但是耐高温性能较差,不能高于60~80摄氏度。
3.安全系数良好。
主要制成食品盒、水果盘、餐具、冷饮杯等。
此外食品包装袋材料常见有由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三聚氰胺等不同种类的塑料的复合薄膜,多层、层压薄膜等复合材料制作的复合包装袋等,这些材质根据不同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加工工艺可以制作出不同种类的包装袋如大米真空包装袋、狗粮自立拉链袋、调味品塑料包装袋、茶叶包装袋等。收起

『叁』 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

方法提要

将制好的干酪根试样涂在玻璃薄片上,制成薄片。对干酪根的显微组分进行显微镜下形态、组构的观察、鉴定、计数。对不同显微组分采用不同的加权系数,经数理统计得到干酪根试样的类型指数(ITI),并据此将干酪根划分为Ⅰ、Ⅱ1、Ⅱ2和Ⅲ型。

仪器和设备

生物显微镜具透射白光和蓝光激发荧光功能、照相功能、网形测微尺和十字丝。

载玻片75mm×25mm×1.2mm。

盖玻片18mm×18mm,20mm×20mm。

尖头镊。

棕色滴瓶。

玻璃棒。

描笔。

试剂和材料

无水乙醇。

丙三醇。

聚乙烯醇。

乳胶。

无荧光黏结剂。

试样要求及制片

选取粗粒径干酪根试样。试样应潮湿,对于干样需用蒸馏水浸泡24h后,进行30min超声波处理,再离心富集。

制片。先用无水乙醇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洗净擦干,在载玻片上标明试样的编号等信息。用丙三醇制片法或聚乙烯醇制片法制片。制成的薄片应试样分布均匀,显微组分颗粒基本无重叠。

丙三醇制片法。用玻璃棒蘸取适量含有丙三醇的干酪根试样于载玻片上,涂布均匀,用尖头镊夹盖玻片从一边压在样品上,轻压挤出气泡,用描笔蘸适量乳胶,涂划在盖玻片和载玻片接触处,晾干后备用.

聚乙烯醇制片法。将聚乙烯醇和蒸馏水按 (1 + 9) 配制成聚乙烯醇溶液; 用玻璃棒蘸取试样于盖玻片上,加适量聚乙烯醇溶液,将其充分混合,并均匀涂满盖玻片,室温下自然风干; 在已风干的盖玻片上加适量的无荧光黏合剂,立即翻盖到载玻片上,待完全固结,备用。

镜下鉴定

调整好生物显微镜。将载玻片上的干酪根试样放大 400~600 倍,用透射白光和落射荧光进行鉴定。干酪根显微组分的分类命名是以煤岩显微组分分类命名方法为基础,结合烃源岩中有机质显微组分特征而确定的。在鉴定过程中,对所测试样颗粒的典型特征要拍摄彩色照片。

各组分的特征如下:

腐泥无定形体。主要由低等水生生物藻类等遗体在还原环境下,由于微生物的介入并经腐泥化作用而形成的产物。其外形多呈棉絮状、云雾状或团粒状等,有的可见藻体的痕迹; 轮廓线呈不规则圆滑曲线,表面纹饰粗,中间部分一般比边缘厚; 颜色为棕黄色、黄棕色、褐棕色、褐色以至深褐色,透明至不透明; 大小可以从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不等。蓝光激发下荧光呈亮黄色、乳黄色、黄色、深黄色直至暗褐色。

藻类体。具有一定结构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时以集合体出现,有的含细胞核,有的具各式各样的突起和外形,外壁一般较薄; 颜色多为淡黄色至棕黄色; 大小从十几微米到几百微米。蓝光激发下荧光呈亮黄色直至褐色。

腐泥碎屑体。约 5μm 的具腐泥无定形体特征的碎屑颗粒。

树脂体。呈大小不一圆形、椭圆形个体或集合体,比较均一,轮廓线清晰平滑。亦可见弥漫状细粒或充填于结构镜质体或丝质体的胞腔中。颜色呈浅黄色至橙红色,富有光泽。蓝光激发下荧光呈亮黄色、黄色、褐黄色。

孢粉体。包括草本、木本、水生和陆生的孢子花粉,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梭形、多角形、三角形等单体,集合体少见。不同种属的孢粉具有不同的孔、沟、缝等萌发器官。表面具有各种纹饰或突起,颜色为淡黄色至褐色,随变质程度呈正相关加深。蓝光激发下荧光呈黄色、褐黄色至褐色。

木栓质体。具有多层细胞腔和细胞壁的结构体,外形薄片状,轮廓线平直。细胞有长方形、方格形、鳞片状、叠瓦状等,细胞间隔为单层,颜色为黄色至褐黄色,蓝光激发下荧光呈黄色、褐黄色、褐色。

角质体。通常由一层没有间隙的扁平细胞彼此紧密相连而成,呈不同形态的锯齿、波纹或多角形轮廓。有时带有表皮细胞组织的印痕或气孔等,质地感柔软,常有褶皱。颜色为淡黄色至褐黄色。蓝光激发下荧光呈黄色、褐黄色、褐色。

菌胞体。个体大小不一,一般为 5~ 100μm,有单胞孢和多胞孢,多节,形态多样,有的无孔,有的多孔、壁厚、不易破碎,颜色多为棕至暗棕色,绝大部分无荧光显示。

壳顶碎屑体。约 5μm 的具树脂体、孢粉体、木栓质体、角质体、菌胞体的壳质组分特征的碎屑颗粒。

腐殖无定形体。主要由高等植物 (陆生或水生) 的表皮组织、维管组织或基本组织(亦可含少量低等生物) 、经微生物完全降解作用形成的异于腐泥无定形体的一种显微组分。一般较薄、多褶皱、无特定形态,有的可隐约见到尚未完全降解的植物组织残迹,并且常有较多的壳质碎屑或孢粉等。颜色为淡黄至黄褐色不等。蓝光激发下荧光呈黄褐色至褐色。

结构镜质体。具有较清晰的木质结构。细胞腔圆形、椭圆形、梯形、长管状、条纹状、环纹状、网状以及纤维状结构等。细胞壁较厚、间隔多层,较复杂、颜色棕黄色至棕褐色,没有荧光显示。

无结构镜质体。没有植物细胞结构。质地均一、边缘平直。常呈块状、条带状。颜色由浅棕红色至深红棕色,没有荧光显示。

丝质体。颜色为纯黑色,没有荧光显示。

显微组分质量分数 (%) 统计

在 40 倍物镜下统观试样,以该视域作为 1 个统计单位。确定该视域中的代表性粒径,使大于该粒径的颗粒含量在 50% 以上。以视域中心点作为被鉴定统计的固定坐标,根据视域中颗粒的透射光、落射荧光特征和粒径单位进行鉴定统计。然后依次等距离地移动视域,进行下一个统计单位的鉴定。测定时至少要鉴定统计 300 个单位,然后按各组分的单位数计算其质量分数。

表72.7 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命名

类型指数计算及类型划分

根据干酪根显微组分质量分数统计结果,用各显微组分的加权系数(见表72.7),按下式计算其类型指数的ITI值: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ITI为干酪根类型指数;a为腐泥组的质量分数;b1为树脂体的质量分数;b2为孢粉体、木栓质体、角质体、壳质碎屑体、腐殖无定形体、菌孢体的质量分数;c为镜质组的质量分数;d为惰性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干酪根类型指数,按表72.8划分干酪根类型。

表72.8 干酪根类型指数

『肆』 做芝士蛋糕吉利丁可以用卡拉胶代替吗

你要做的应该是冻芝士吧,可以代替的,他们都能起凝固的作用

卡拉胶(Carrageenan),又称为鹿角菜胶、角叉菜胶。卡拉胶是从某些红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它的化学结构是由半乳糖及脱水半乳糖所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钙、钾、钠、铵盐。由于其中硫酸酯结合形态的不同,可分为K型(Kappa)、I型(Iota)、L型(Lambda)。制作卡拉胶的原料 卡拉胶的利用起源于数百年前,在爱尔兰南部沿海出产一种海藻,俗称为爱尔兰苔藓(Irish Moss),现名为皱波角藻(Chondrus crispus),当地居民常把它采来放到牛奶中加糖煮,放冷凝固后食用。18世纪初期,爱尔兰人把此种海藻制成粉状物并介绍到美国,后来有公司开始商品化生产,并以海苔粉(sea moss farina)的名称开始销售,广泛用于牛奶及多种食品中。19世纪美国开始工厂化提炼卡拉胶,到19世纪40年代卡拉胶工业才真正在美国发展起来。我国在1973年在海南岛开始有卡拉胶生产。

化学结构
由硫酸基化的或非硫酸基化的半乳糖和3,6-脱水半乳糖通过α-1,3糖苷键和β-1,4键交替连接而成,在1,3连接的D半乳糖单位C4上带有1个硫酸基。分子量为20万以上。

胶体化学特性
● 溶解性:不溶于冷水,但可溶胀成胶块状,不溶于有机溶剂,易溶于热水成半透明的胶体溶液.(在70℃以上热水中溶解速度提高;
● 胶凝性:在钾离子存在下能生成热可逆凝胶;
● 增稠性:浓度低时形成低粘度的溶胶,接近牛顿流体,浓度升高形成高粘度溶胶,则呈非牛顿流体。
● 协同性:与刺槐豆胶、魔芋胶、黄原胶等胶体产生协同作用,能提高凝胶的弹性和保水性;
● 健康价值:卡拉胶具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基本特性,在体内降解后的卡拉胶能与血纤维蛋白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可被大肠细菌酵解成CO2、H2、沼气及甲酸、乙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成为益生菌的能量源。

在食品中的应用
冰淇淋(雪糕):预防乳清分离、延缓溶化。 甜果冻、羊羹:胶凝剂。 肉制品:增稠保水、肪止脱液收缩,粘结剂,提高产品的切片性、弹性。 巧克力牛奶:悬浮,增加质感。 果汁饮料:使细小果肉粒均匀,悬浮,增加口感。 胶脂牛乳:滑润,增加质感。 软糖:优良胶凝剂。 炼乳:乳化稳定。 面包:增加保水能力,延缓变硬 加工干酪:防止脱液收缩。 馅饼:糊状效应,增加质感。 婴儿奶粉:防止脱脂和乳浆分离。 调味品:悬浮剂,赋形剂,带来亮泽感觉。 牛奶布丁:胶凝剂,增加质感。 罐装食品:胶凝,稳定脂肪。 冷冻发泡糕点:防止脂肪分离和脱液收缩现象,不易变形。 奶昔:悬浮,增加质感。 啤酒工业:澄清剂,稳定剂。 酸化乳品:增加质感,滑腻 牙膏:粘结 卡拉胶(也称鹿角菜胶或鹿角藻胶)是从红藻中提起的天然多糖植物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及生化、医学研究等领域中。卡拉胶具有形成亲水胶体,凝胶、增稠、乳化、威膜、稳定分散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水凝胶(水果冻)、肉食品、调味品、罐头食品等方面。可调配成果冻粉、软糖粉、布丁粉、爱玉粉、西式火腿调配粉等。其独特性能是不能被其它树脂所代替,使得卡拉胶工业迅速发展,现在世界卡拉胶的年总产量已远远超过琼脂的产量。卡拉胶的水溶性很好,在70度开始溶解,80度则完全溶解。干的粉状卡拉胶很稳定,长期放置不会很快水解,比果胶或褐藻胶等糖的稳定性好的多。卡拉胶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水解。由于卡拉胶的诸多物理化学特性,令人满意的弹性,透明度及溶解性能扩展了卡拉胶应用范围;安全无毒的特性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UECFA)所确认。因此近年来,卡拉胶在国内外发展迅速,需求量大增

『伍』 电木是如何发明的

1906年,美国化学来家贝克兰正在研自究一种新的有机物质——酚醛树脂。这是一种半透明的液体。只是这里的老鼠猖獗,他要想法逮老鼠,以防它们捣乱。

一天晚上,贝克兰为了引老鼠上钩,特意在捕鼠器里放进了一些香喷喷的奶酪。第二天清早,他走进实验室一看,顿时大吃一惊。一瓶酚醛树脂被打翻了,捕鼠器不但没有捕到老鼠,连里面的奶酪也变了样,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

“哎,这是谁搞的鬼呢?”贝克兰恼怒了。“咪”的一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一只猫从他的脚跟下溜掉了,原来是一只懒猫闯的祸。

贝克兰可是个善于追根究底的人,这意外的现象使他立刻产生了疑问:“捕鼠器里糨糊似的奶酪为什么变硬了呢?

贝克兰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又继续做实验,发现把奶酪和酚醛树脂搅和在一起,立刻会变得坚硬和光滑起来。他还发现,将酚醛树脂添加木屑加热、加压也可使其变得非常坚硬、光滑,不怕酸和碱,耐烧又耐烫,这就是电木。

『陆』 打了狂犬疫苗可以吃含有辣椒树脂的饼干吗,我买了点芝士饼干,里面含

引用狂犬病吧中的一个帖子,对狂犬疫苗忌口的事情说得非常清楚。
网络狂犬病吧
楼主:峯敭
为什么要忌口:
其实有很多狂犬病疫苗的产品说明书上也有提到忌口,这些说明书上为什么要写忌口呢?因为以前的疫苗说明书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统一制定的,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都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我国1980年之前,狂犬病疫苗是用动物脑组织生产的,接种针次多,接种剂量大,加上那时候的疫苗没有纯化,杂质含量多,所以副作用很大,饮酒和剧烈运动等行为可能会加大副作用,所以当时的疫苗说明书明确规定:“不可饮酒、喝浓茶及吃有刺激性食物,应避免受凉感冒或剧烈运动或劳动 ”(引自1979年卫生部《生物制品规程》)。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用细胞培养,并经过浓缩和纯化,不良反应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2015版药典和一些厂家的说明书还延续着以前的内容,虽然没有任何实验依据说明当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还应当保留关于饮食和运动方面的上述禁忌。
WHO的相关文件中有忌口的说法吗?
国外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的说明书中就没有这些禁忌。如曾经进口的狂犬病疫苗“维尔博”和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瑞必补尔)的中文和英文说明书中,都没有提到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禁忌,(唯一提及的禁忌是“接种期间应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疟药”)。WHO的狂犬病相关文件里,也从来没有提到过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禁忌,搜素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也找不到规定上述饮食或运动限制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饮食和运动的禁忌并不是必要的。
我们应该怎么对待饮食和运动的禁忌?
对于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的这些饮食和运动禁忌,我们可以遵守,但是也不用太过于看重。接种疫苗后,咱不喝酒,饮食清淡一点,不剧烈运动,这样当然挺好,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已经喝酒了,或者吃火锅吃辣椒,剧烈运动什么的,也没必要担心,这些事儿并不会造成免疫失败,接种了疫苗,还是正常的生活就行了。

直接说吧,喝酒都行,别说辣椒了,放心好了。

『柒』 棒棒奶酪沒冷藏会变质吗

会!市面上售卖的棒棒奶酪更多的是鱼鳞胶(使用树脂)和糖分等添加剂。不冷藏绝对会变质。

『捌』 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是什么

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英语:Polyurethane,IUPAC 缩写为 PUR,一般缩写为PU)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这种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黏合剂,涂层,低速轮胎,垫圈,车垫等工业领域。在日常生活领域聚氨酯被用来制造各种泡沫和塑料海绵。聚胺酯还被用于制造避孕套(对乳胶避孕套过敏的人适用)和医用器材和材料。由于聚氨酯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所以聚氨酯材料为基础的新型墙体保温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在中国这方面墙体保温材料的推广还在继续进行中,所以在中国的发展市场非常具有潜力。

研究开发的历史
聚氨酯的研究开发最初是由Otto Bayer和他的同事合作于1937年在德国勒沃库森的I.G.Farben实验室开始的。他们通过实验应用加成聚合原理,利用液态异氰酸酯和液态聚醚或二醇聚酯生成一种有别于当时已发现的聚烯烃和缩聚生成塑料的新型塑料---聚氨酯。新的单体混合物也不同于Wallace Carothers 已取得的对于聚酯的专利。起初,应用仅限于纤维和软质泡沫。随后其发展受二次世界大战影响(期间PU只小范围用于航空座椅),直到1952年异氰酸酯才开始可以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到。1954年,开始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酯多元醇生产用于商业用图的软质聚氨酯泡沫。这种泡沫(起初被发明者称作仿制的瑞士奶酪)的发明归功于把水加入到反应体系当中,这些物质也用来生产硬质泡沫,粘胶和弹性体。线性纤维是由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1,4-丁二醇(BDO)反应生成的。
第一种商业生产的聚醚多元醇,聚(四亚甲基醚)乙二醇,是由杜邦于1956年用四氢呋喃聚合生成的。BASF和陶氏化学在随后的1957年推出比较便宜的聚烷烃二元醇。这些聚醚多元醇表现出了技术和商业上的优势,如:低成本,易处理,优异的水解稳定性;而且在制备聚氨酯时可以快速取代聚酯多元醇。其他的PU推进者还有Union Carbide和Mobay Corporation, 一家Monsanto/Bayer 合资创办的公司。1960年软质聚氨酯泡沫的产量达到四万五千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氯氟烷烃鼓泡剂的出现,便宜的聚醚多元醇,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出现推动了硬质聚氨酯泡沫在高性能的隔热材料的运用。基于聚合MDI(PMDI)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比基于TDI的材料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
1967年,氨基甲酸乙酯改性的聚异氰酸酯硬质泡沫被生产出来了,生产出来的低密度隔热材料显示出更好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也是在60年代,汽车的内部安全组件如仪表盘和门的面板开始使用热塑性塑料回填半硬质泡沫制成。
在1969年,Bayer AG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展出了一辆全塑料车。汽车的有些部件是利用一种叫做RIM(反应注塑成型)的新工艺制造而成。RIM技术是用高压注入液态组分然后快速注入反应组分至模腔内。大的部件如汽车仪表盘和面板,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注塑成型。聚氨酯的RIM包括许多不同的产品和工艺。利用二元氨链增长剂和氨基甲酸、异氰酸酯和聚脲的三聚工艺,加入添加剂,如研磨过的玻璃、云母,加工过的纤维等,就是所谓的RRIM。可以改善弯曲模量和热稳定性。1983年美国利用这种技术生产出来汽车塑料车身。在模穴内预先加入玻璃纤维,可以进一步改善弯曲模量,这就是所谓的SRIM或叫结构RIM。
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水吹微孔柔性聚氨酯泡沫被用于汽车面板和轮胎密封空气过滤器的模型垫圈。 此后,由于能源价格上升、以及减少PVC在汽车中使用的要求日增,聚氨酯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昂贵的原料价格因部件重量的减轻,如金属盖和过滤器外壳的减少而得到补偿。高填充的聚氨酯弹性体和未填充的聚氨酯泡沫现在被用于高温油过滤器当中。
生产聚氨酯泡沫(包括泡沫橡胶)时,要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挥发性物质,叫做鼓泡剂。这些简单的物质赋予聚氨酯优异的隔热性能。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减少对臭氧层的影响,蒙特利尔协议限制使用部分含氯的鼓泡剂。如三氯氟甲烷(CFC-11)。其它的卤代烷,如氯氟烃,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被1994年的IPPC温室气体指令和1997年的欧盟有机挥发性气体指令列为逐渐被淘汰的物质。到90年代末期,虽然还有部分发展中国家使用含卤鼓泡剂,北美和欧洲已越来越多地使用二氧化碳、戊烷,1,1,1,2-四氟乙烷(HFC-134a)、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作为鼓泡剂。
基于已有的聚氨酯喷涂技术和聚醚氨化学理论,聚氨酯的喷涂弹性材料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得到迅猛的发展。它们的快速反应和对潮湿相对不敏感的特性使得它们成为大面积项目的涂装的首选涂料。 如次级安全外壳,人孔和通道涂层,罐的内衬。经过适当的打底和表面处理后,对混凝土和钢有很好的粘结力。 在相同时期,新的双组分聚氨酯和聚氨酯聚脲共混弹性体技术被运用于现场施工的负载床衬垫.这种对小卡车和其它运载货箱的涂装技术创造出一种耐用,耐摩擦的复合金属材料。热塑性塑料内衬弥补了金属在易腐蚀和脆性方面的缺陷。

『玖』 (四)利用孢粉玻片划分干酪根类型

孢粉玻片是一个丰富多采的微观世界,可在显微镜下展示出各种类型的有机质组分,它代表了沉积岩中不溶于有机试剂的有机质,通称“干酪根”。作为孢粉玻片以往所观察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孢粉和藻类化石,其它有机质组分往往一览而过,无人问津。后来,在杜朗主编的《干酪根——沉积岩中不溶有机质》一书中,提出了“孢粉相”的概念,运用“孢粉相”这一概念进行微相分析,研究有机质的显微组分,辨别各类组分的形态特征,观测它们的光学特征(颜色、半透明度、反射率、荧光)以及各自的相对含量。根据以上这些参数就可以鉴别岩石内有机质组分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确定有机质的来源,描述有机质的沉积环境,推测成岩作用对有机质的影响及变化等等。无疑这在生油理论与石油地质研究中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1.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与鉴定

岩石中的有机组分包括可溶的和不可溶的两部分。不可溶的部分称为干酪根。干酪根的组分大致又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定型部分;二是无定型部分;三是再沉积部分。再沉积部分一般占10%左右,它是指老地层中的有机质经风化、剥蚀、搬运后再沉积下来的,在统计、鉴定干酪根组分时应排除在外。前两部分定形的和无定形的干酪根,其组分的详细分类,采用的是胜利油田分类方案。首先将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分为4个组,每个组内又详细划分若干个组分(表 22)。

表22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描述表

(1)腐泥组:包括藻质体和无定形两类。这里所指无定形主要指由藻类的遗体经腐泥化作用而形成的呈棉絮状或云雾状的物质,不包括其它无定形物质(如细胞组织或生命活动的分泌物)等。

(2)壳质组(或称脂质体):包括孢粉体、角质体、树脂体、木栓体等。

(3)镜质组(或称腐殖体):包括结构镜质体和无结构镜质体两类。

(4)惰质组:这里只列入丝质体一类,在煤的显微组分分类中,还有半丝质体、粗粒体、微粒体、菌类体、碎屑惰质体等。

2.干酪根类型的划分

干酪根的分类方法很多,但主要为三种,即元素法、热解指数法和镜下观察法。本文采用镜下观察法,它与干酪根分析镜下观察法基本一致,只是样品中提取干酪根的方法有所不同。其过程是对每个样品干酪根的显微组分进行准确鉴定统计,一般需统计300个颗粒,然后根据各组分的数量代入公式,进行加权平均值的计算,得出类型指数T值:

松辽盆地白垩纪石油地层孢粉学

式中a、b、c、d分别代表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加权系数的选择主要根据各显微组分对生油量贡献大小而定。本文采用腐泥质(+100)、壳质组(+50)、镜质组(-75)、惰质组(-100)。T值的大小反映了干酪根产油气的性能,是分类的定量依据。

根据T值的大小划分干酪根类型,各单位意见不一(见表 23)。

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划分的标准要宽一些。有的单位如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张将混合型干酪根进行细分,他们认为我国是以陆相沉积为主的产油国家,干酪根的来源以陆源为主,在湖盆中心以水生生物为主,所以一般干酪根多以混合型出现,腐泥型很少。有的国家,如日本只统计无定型的百分含量,来划分干酪根的类型。表22中各单位划分标准,是针对干酪根分析的镜下鉴定而言的。我们认为孢粉分析毕竟不同于干酪根分析,有它的特殊性,孢粉玻片中干酪根的富集程度不够高,尤其是无定型组分显得更少一些,因此划分标准必须宽一些。本书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大量的统计对比,新拟订了一套划分标准,即T值:+100~0为腐泥型(I);0~-15为腐殖腐泥型(Ⅱ1);-15~-30为腐泥腐殖型(Ⅱ2);-30~-100为腐殖型(Ⅲ)。采用这套标准进行实际划分,并与干酪根镜下鉴定的划分结果进行比较,基本上是一致的。

表23干酪根类型划分标准表

3.海拉尔盆地干酪根类型

海拉尔盆地是近几年油气勘探的重点探区之一,我们在对该区最早的两口探井——海参1井、海参 4井进行孢粉分析的同时,利用孢粉玻片进行了干酪根类型的划分(表 24)。

表24海拉尔盆地干酪根类型划分表

海参1井位于盆地内乌尔逊凹陷的南部,海参4井位于北部。从这两口井的干酪根类型看有以下特点:

(1)总体看以 Ⅲ类干酪根为主,但从生油岩样品看以Ⅱ类干酪根为主,Ⅰ类很少。

(2)乌尔逊凹陷的南部和北部类型有差别,北部以大磨拐河组类型较好,而南部以伊敏组类型较好。

(3)从纵向上看,伊敏组的类型好于大磨拐河组,在平面上看南部类型好于北部。

利用孢粉玻片划分干酪根类型是孢粉分析的副产品。孢粉样品多,纵向上可进行系列评价,经济、快速、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拾』 哪个品牌自流平找平不含干酪素

地平宝就是不含干酪素的品牌自流平找平,是一种聚合物水泥绿色环保的地面找平材料,即无毒、无味、无辐射,它可以说是室内装修的必备产品,因为它还有着施工简单、方便快捷、耐磨、不易开裂等优点。

阅读全文

与奶酪树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水处理反渗透膜有几种 浏览:902
辣椒油树脂商品编码 浏览:804
成都树脂产品招聘 浏览:147
贝斯净水怎么样 浏览:80
净水器烧开的水为什么沸腾 浏览:646
软水装置除水垢 浏览:582
抗油性笔UV树脂 浏览:604
大连EDI水处理公司 浏览:441
鸭嘴式饮水机什么意思 浏览:599
反渗透的浓缩液怎么处理 浏览:19
小米空气净化器怎么重置蓝牙 浏览:978
日胜过滤器有变频吗 浏览:339
过滤器出口压力大于进口压力 浏览:557
大连污水提升器价格 浏览:125
水过滤石英砂价格 浏览:794
处理高浓度含盐废水工艺 浏览:985
挖掘机如何正确更换机油滤芯 浏览:282
半透膜半径 浏览:462
树脂手表镜面划痕 浏览:990
GPAN超滤 浏览: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