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位高手:污水厂氨氮比对误差(进,出口各是多少)
污水处理厂站氨氮是给没准的数字,特别是工业废水污水站。例如,屠宰类养殖类食品淀粉类污水站的废水出口比进口高都很正常,目前工业废水都是需要前置厌氧发酵的,将蛋白质分解成为氨氮,所以后端处理不好进出口氨氮数据就会倒挂。进口一百不到,出口两三百或更高,不足为奇,通常都是蛋白质发酵分解的结果。就像你测测硫酸盐忽高忽低的似的,都是厌氧发酵的结果。
如果是市政类污水厂北方进口氨氮50mg/L左右,南方城市多是30左右。出口一般5以下,差点儿的10以下怎么也能做到了。如果用土地处理法能处理到1mg/L以下。
冬天就另说了,因为硝化菌在15℃时开始“冬眠”,7℃以下时彻底不工作,所以冬季水温偏低时氨氮往往是没什么处理效果的。只有特殊培养后或者土地处理法还能勉强在7℃以下处理些氨氮。
污水氨氮测试一般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这个分析很简单,十几个水样一般30分钟内就能测出来,标线也容易做好,R平方值做到3个9问题不大,测试误差很小各个实验室差异不是很大10%的误差以内问题不大,一般都是5%内的误差。
有一种特例你要注意:
如果水中含有氯胺,也就是含氨氮的污水被你加入了次氯酸钠会干扰氨氮的测试,如果这种情况下用水杨酸法测的更为科学准确,常用的纳氏试剂法数据都不准(对付环保局检查经常有这么干的)。
B.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氨氮是0.1,硝酸盐氮是3.0,为什么总氮是10以上
【1】总氮(TN)的含义依据HJ636-2012的定义是:总氮包括亚硝酸盐氮、内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容态氮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
【2】有上述定义可见 ,题面给的: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氨氮是0.1,硝酸盐氮是3.0,仅仅是总氮10的一部分成分,所以其数据比对不矛盾。
C.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cod设备经常测量出0mg/l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1、污水处理厂的出水COD设备经常测量出0mg/l的现象是不正常的。
2、解决措施应该包括:
(1)检查监测COD的设备是不是处于”正常“监测状态,负责应该去计量部门进行鉴定;
(2)进行手动和在线监测的两种方法见的比对试验,以及COD质量控制样品的监测比对试验,就可以找出原因;
(3)提出监测比对试验技术报告,制定解决方案,交领导决策。
D. 污水处理指标有哪些
1、COD 化学需氧量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2、BOD 生化需氧量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ppm或毫克/升表示。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3、NH3-N 氨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当氨溶于水时,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
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离子相对基本无毒。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4、SV 污泥沉降比
5、SVI 污泥体积指数
等等
E. 求助:企业污水厂采样检测问题
1、实验室是为污水处理工艺提供运行指导参数的,处理规模小的,可配置相应的实验仪器,不一定要达到实验室规模。处理规模大的,设计方一般都要求配置实验室,以求稳定运行,最重要的看业主的选择。
2、企业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需符合行业规定,环保局依照企业所申请的排污许可证及相关资料为依据。采样频率较高的时候,一般是在环保验收期间,人家考察你是否达标排放,采样的频率和方法,人家有标准。验收合格后,就按当地的相应管理办法进行,抽查、定期查、突击检查等。一天一报的还很少见吧。除非被人家盯上了。
3、安装在线监测系统,也是受环保部门审批和验收的。验收合格后,也是按当地的相应管理办法进行,环保部门有权到现场采样进行抽查、定期查、突击检查等。也有权天天调看你的监测数据。一般的情况是,发现一次不合格,就加测,再不合格,就通知你整改,整改结束再不合格,就采取行政处罚手段了。
4、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一般就不需外送监测了,因为环保部门验收后,就依在线系统为依据。但是没有实验室,业主很难掌握自己的排放情况,在线监测系统出现故障时,很容易被查出问题,当然定期请环保认可的监测机构做监测记录并备案,可以适当降低环保风险。
5、环保部门对污水厂的抽检是不定的,如果无人举报,在线系统达标,抽检也多次达标,那么环保部门一般是很少光临的。年终估计还会发个奖给你,呵呵。
6、第三方检测机构,一般敢挂牌对外,都是有资质,检测的技术水平不会有问题,但涉及环保纠纷之类的,人家有自己的行规。
F. 什么是三级工艺,在污水处理经常说三级工艺 作用是啥
工业污水处理一般分三级。 一级处理:污水物理处理 二级处理:生物处理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一、一级处理
通过简单的沉淀、过滤或适当的曝气,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处理可由筛选、重力沉淀、和浮选等方法串联组成。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粒径在100微米一上的悬浮颗粒。经过一级处理后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进行二级处理。
二、二级处理
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在经过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及沉淀池的处理,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除去一级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絮凝法通过絮凝剂破坏胶体稳定性,主要去除水中无机悬浮物或低浓度有机物。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一般可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三、三级处理
污水经过一二级处理,仍含有磷、氮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病原体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法、凝集沉淀法、活性炭过滤法、离子交换法等等。
G.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作为城市综合管理的关键环节,污水处理对于城市正常运行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污水处理尺宴的常用工艺,陵仿银然后探讨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策略,以期为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同国内城市经济、工业产业相比,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建设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此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长时间处于超负荷承载状态,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其发展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当前城市污水处理采用的工艺类型较多,但各类工艺都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而部分城市项目在未调查当地水质情况下便随意选择工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处理质量。因此,加强有关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大灶的探讨,对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污水处理常用技术工艺
城市污水是居民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其包含较多的细菌、有机物、病毒及寄生虫卵等,含有较高量的硫、磷、氮等分子。依据清除对象及工作原理,当前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与生物法等。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污水处理通常采用连环循环曝气池,其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类延伸技术,是延时、低载荷曝气活性污泥法。因曝气池主要选用封闭的沟渠型,所以与原有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其在水力流态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完成预处理后污水后直接输送至氧化沟,在环形沟处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后会通过表面曝气的形式进行循环流动,具备完全混合式与推流式两种特性。氧化沟法对有机物清除效率较高,残余污泥量较少且易脱水,整体指标优异,同时具有除磷、工艺简单快捷、处理效果可靠、泥龄长、脱氮等优点;其缺点则主要包括体积庞大、负荷较小、运行成本过高、能耗过大等,在中小型低负荷污水处理厂应用较为广泛。[1]
2、SBR法
SBR法也就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或叫做序列间歇式反应器法。其属于一种依照间歇曝气方式工作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是一种沉淀静置、变容积、好氧-缺氧-厌氧间歇产生、混合充分、交替进水、单池处理的活性污泥法。SBR法将原有的动态沉淀改为静置理想沉淀、将稳态生活反应改为非稳定生化反应、将空间分割处理模式改为时间分割处理模式,具有间歇处理与运行有序双重特点。另外SBR反应池是该技术的关键,此池主要集成了生物降解、均化、初沉、二沉等功能,且未采用污泥回流系统。
3、CCAS工艺
CCAS工艺也就是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其关键部分为CCAS反应池,可完成悬浮物与有机物降解、除磷、排氮等功能,且对污水预处理的要求较低,出水便可达标排放。完成预处理后的污水会直接传输至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池,在此部分内活性污泥微生物会吸附水中的大量可溶性BOD,随后污水会通过反应器隔墙处的孔洞按照0.03~0.05m/min的速度流入主反应区。主反应区内主要依照“曝气、闲置、沉淀、排水”的处理工序循环运行,以确保污水通过“好氧-缺氧”的周期处理清除氮和碳,并在“好氧-厌氧”的处理中去除磷。不同工序的周期及设备运行都通过提前编制的程序命令进行操作,且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管控。
4、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通过吸附生长在部分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水的技术。生物膜是一类由大量兼性菌、厌氧菌、原生动物、好氧菌、藻类、真菌等构成的生态系统,其表面具有的固体介质即为载体或滤料。由滤料依次向外可将生物膜分成厌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及运动水层。此法的主要工作原理为:生物膜会对污水中包含水层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在经过好气层的好气菌分解后再完成厌气层的厌气处理,运动水层则用于更新老化的生物膜系统,由此周期循环实现污水净化。[2]
二、城市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策略
1、污泥处理
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耗能部分之一,污泥处理单元通常包含污泥稳定、污泥浓缩与污泥脱水等过程。当前应用较多的污泥浓缩方法有离心浓缩、气浮浓缩与重力浓缩。分析不同污泥浓缩工艺能耗实践数据可发现,气浮浓缩的比能耗一般在0.2~10kWh・m-1左右,重力浓缩的比能耗一般在0.02~0.14kWh・m-1左右,离心浓缩的比能耗一般在0.5~1.2kWh・m-1左右,而气浮浓缩中生物气浮比能耗则通常为0.05~0.12kWh・m-1。相比之下,重力浓缩的耗能量最小,但因其浓缩效果较差,容易导致磷的泄漏,所以将重力浓缩改为生物气浮可有效提高污泥浓缩效能。
电耗与热耗是厌氧消化耗能的主要部分,热耗常用于保持消化过程温度,而电耗则用于泵送与搅拌;而风机对消化池的曝气是好氧消化耗能的主要部分。两者间的主要差异为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可有效补偿消化过程的能耗。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主要选用生化沼气的高温与中温两级消化工艺,单日产生化沼气设计量为5.4万m3,依照运行稳定性计算日均发电量可保持在7.5万kWh,全年发电量则可突破2700万kWh。另外当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均选用离心脱水、带式压滤缩水、板框压滤脱水等机械脱水方式,依据不同机械脱水电耗数据分析可发现离心DS脱水通常保持在11~33kWh・t-1左右。
2、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中的主要耗能部分为生物处理好氧工艺中的曝气系统。对曝气系统可采取的降耗节能措施有:(1)设置自动调控设备,依据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对供气量进行调整;(2)加强设备设计,尽量采用压力承载性能高的局部构建及管材,降低不必要的延长与局部损失;(3)将曝气装置替换为混合效率更好的潜水搅拌器等;(4)可考虑将曝气设备安置在单侧,在水流断面上构造成旋转推流,让气液充分接触,由此改善氧的高转移率;(5)选用性能稳定、工作可靠、节能效果良好的变频调速风机。[3]
3、污水提升
作为污水提升的基本工作装置,污水提升泵降耗处理将改善处理厂整体节能效果。如依据某污水处理厂提升泵具体运行能耗数据分析发现,提升泵电耗占处理厂整体能耗的16%左右;工作扬程是提升泵电耗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另外构筑物水头损失设定值过高,也会加大污水提升电耗。所以应在工程设计时进行管道淹没出流规划并调整跌水高度,减小出口处水头损失消耗,以降低污水提升高程与能耗。对于泵扬程处理,可在设计时增加总体布置密度,采用短而直的管道连接方式,选用平流式沉淀池和淹没堰,以减少泵电耗。
4、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与污水内的磷发生反应形成沉淀来除磷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较为广泛,但不同的化学药剂拥有不同的除磷效果。某研究者对几类药剂除磷效果比对发现,三氯化铁具有较高的除磷率,但其会产生排放尾水色度过大问题。而选用高分子混凝剂不仅能取得较好的除磷率,且能大幅度改善药耗。
城市污水处理水平将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与发展。因此,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应加强有关污水处理的研究,总结污水处理工艺及关键技术处理要点,以逐步提升城市整体发展质量。
本文介绍了关于“针对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内容。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