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染厂污水怎么处理 印染厂污水的处理方法
印染厂污水的处理流程:废水→粗格栅→集水井→泵→冷却塔→调节池→泵→转鼓筛→混凝反应池→初沉池 →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反应池→二沉池→达标出水排放。印染厂污水处理是一项技术,按处理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印染厂污水的处理方法
印染厂是对纱线、针织物、梭织物、无纺布等纺织品进行印花或染色的工厂。染厂的工作比较复杂,一般是采用流水线的模式进行操作。印染厂里的印染料一般都含汞、砷、铅等元素,大部分具有挥发性,呼吸中会摄入一部分进入体内身体,对人体有害,必须做劳保措施,长时间在印染厂工作会对身体造成不适的影响。
印染厂污水的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2、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3、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2. 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预处理工艺有哪些
1.格栅、筛网 由于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布毛、线头、纤维屑等细小的悬浮物,如梭织布的退煮漂废水、牛仔漂洗废水等均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悬浮物,混合印染废水中往往还含有许多的比较大悬浮物质,这些物质会对水泵造成损害对主体处理造成影响,因此在进入泵及主体构筑物之前对其进行拦截,设置格栅拦截较大悬浮物,设置筛网拦截细小悬浮物。A、格栅 格栅一般用在水量大且水质比较复杂的综合印染废水处理中,如万吨级以上的纺织印染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中,因为此种废水水量大,且悬浮物颗粒较大,设置格栅能够有效拦截较大的悬浮物,处理能力高,不易堵塞,针对印染废水的特点我公司在工程实践中不设置粗格栅,一般只选用细格栅,栅缝间隙通常采用1-5mm.格栅机主要有回转式机械格栅机、网式转链格栅机、固定式格栅机、反切式旋转细格栅机等,我公司常用的主要有反切式旋转细格栅机、网式转链格栅机、固定式格栅机等。B、筛网 筛网通常应用在水量相对较小、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小悬浮物如:布毛、线头等,同时还可以去除大颗粒的浮石渣,对悬浮物及大颗粒物质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工程实践表明,筛网间隙一般为30-60目,安装形式采用固定式安装,安装角度为30-45°,安装角度不易过大,过大则造成过水负荷降低,使处理能力降低同时也增加了部分投资,过小则易造成筛网堵塞,加大了清渣难度,影响处理效果。
3. 印染污水处理最佳处理方法
印染污水处理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技术:
物理方法:
1. 栅栏法:此法用于去除废水中如纱头、布块等漂浮物和悬浮物,常用设备包括格栅、格网和筛网。
2. 调节池:鉴于纺织印染废水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设置调节池至关重要。调节池的停留时间根据废水量而定,例如,5000m³/d的废水处理中,调节池停留时间一般为4小时;2000m³/d的废水处理中,停留时间为5至6小时;小于1000m³/d的废水处理中,停留时间为7至8小时。
3. 沉淀池:印染废水中的悬浮颗粒较小,因此通常不直接进行沉淀处理。沉淀池类型包括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其中平流式应用最为广泛。
4. 过滤法:在印染废水中,过滤法多采用快滤池,利用重力作用,以6至12米/小时的速度完成过滤过程。
化学处理方法:
1. 中和法:该法主要用于调节废水pH值,并不能去除污染物。在生物处理前,需确保废水pH值在6至9之间。
2. 混凝法:通过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染料、洗涤剂等微粒结合成较大颗粒以便去除。常用的混凝剂包括碱式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硫酸铝、明矾和三氯化铁。
3. 气浮法: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胶体微粒和乳状油脂等轻质悬浮物。加压溶气气浮法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多。
4. 电解法:此法脱色效果显著,但电耗和电极材料耗量大,且需要直流电源,适合小量废水处理。
5. 吸附法:对COD和色度去除效果良好。由于活性炭成本较高,可考虑使用其他活性多孔材料如泥煤、硅藻土、高岭土作为吸附剂。
6. 氧化法:包括光氧化、臭氧氧化和氯氧化法,其中氯氧化法因成本较高而应用较少。
生化处理方法:
1. 厌氧发酵法:通过厌氧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可提高处理效果。厌氧发酵工艺包括多种类型,如常规厌氧发酵、高效厌氧发酵、厌氧接触法等。
2. 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适用于小水量废水处理,而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国内应用较多。
3.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和表面曝气池等。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在一些大型工业废水处理站仍在使用。
预处理:
1. 调节池:用于均化水质和水量,防止纤维、棉籽壳、浆料等沉淀,通常配备水力、空气或机械搅拌设备,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8小时。
2. 中和池:用于调节废水的pH值,以满足后续处理要求。
3. 废铬液处理:针对印花工艺中产生的含铬废水,需单独处理以消除铬污染。
4. 染料浓脚水预处理:对染色换品种时排放的高浓度染料废水进行单独处理,以降低废水的COD浓度。
4.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化处理工艺主要是混凝沉淀法与混凝气浮法。此外,电解法、生物活性炭法和化学氧化法等有时也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
1.混凝法
混凝法是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两种。常用的混凝剂有碱式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混凝法对去除COD和色度都有较好的效果。
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前时,混凝剂投加量较大,污泥量大,易使处理成本提高,并增大污泥处理与最终处理的难度。混凝法的COD去除率一般为30%~60%,BOD5去除率一般为20%~50%。
作为废水的深度处理,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构筑物之后,具有操作运行灵活的优点。当进水浓度较低,生化运行效果好时,可以不加混凝剂,以节约成本;当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时,可以考虑不设二次沉淀池,让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出水直接进入混凝处理设施。在印染废水处理中,多数是将混凝法设置在生物处理之后。其COD去除率一般为15%~40%。
当原废水污染物浓度低,仅用混凝法已能达到排放标准时,可考虑只设置混凝法处理设施。
2.化学氧化法
纺织印染废水的特征之一是带有较深的颜色。主要由残留在废水中的染料所造成。此外,有些悬浮物、浆料和助剂也能产生颜色。废水脱色就是去除废水中上述显色有机物。印染废水经生物法或混凝法处理后,随BOD和部分悬浮物的去除,色度也有一定的降低。一般情况下,生物法的脱色率较低,仅为40%~50%。混凝法的脱色率稍高,但因染料品种和混凝剂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脱色率在50%~90%之间。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出水仍有较深的颜色,对排放和回用都很不利。为此,必须进一步进行脱色处理。常用的脱色处理法有氧化法和吸附法两种。氧化脱色法有氯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和光氧化法三种。
化学氧化法一般作为深度处理设施,设置在工艺流程的最后一级。主要的目的是去除色度,同时也降低部分COD。经化学氧化法处理后,色度可降到50倍以下,COD去除率较低,一般仅5%~15%。
3.电解法
借助于外加电流的作用产生化学反应,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称电解。利用电解的化学反应,使废水的有害杂质转化而被去除的方法称为废水电解处理法,简称电解法。
电解法以往多用于处理含氰、含铬电镀废水,近年来才开始用于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治理,但尚缺乏成熟的经验。研究表明,电解法的脱色效果显著,对某些活性染料、直接染料、媒染染料、硫化染料和分散染料印染废水,脱色率可达90%以上,对酸性染料废水脱色率达70%以上。电解法对于处理小水量的印染废水,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和效果较好的特点。固定床电解法在工程上也有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缺点是耗电较大、电极消耗较多,不适宜在水量较大时采用。电解法一般作为深度处理,设置在生物处理之后。其COD去除率为20%~50%,色度可以降到50倍以下。
当原废水浓度低,仅用电解法已能达到排放标准时,可考虑只设置电解法处理设施。仅用电解法处理时,COD去除率为40%~75%。
4.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技术在国内用于医药、化工和食品等工业的精制和脱色已有多年历史。70年代开始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生产实践表明,活性炭对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具有卓越的吸附性,它对纺织印染、染料化工、食品加工和有机化工等工业废水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一般情况下,对废水中以BOD、COD等综合指标表示的有机物,如合成染料、表面性剂、酚类、苯类、有机氯、农药和石油化工产品等,都有独特的去除能力。所以,活性炭吸附法已逐步成为工业废水二级或三级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吸附是一种界面现象,其与表面张力、表面能的变化有关。引起吸附的推动能力有两种,一种是溶剂水对疏水物质的排斥力,另一种是固体对溶质的亲和吸引力。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多数是这两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直接影响其吸附能力,在选择活性炭时,应根据废水的水质通过试验确定。对印染废水宜选择过渡孔发达的炭种。此外,灰分也有影响,灰分愈小,吸附性能愈好;吸附质分子的大小与炭孔隙直径愈接近,愈容易被吸附;吸附质浓度对活性炭吸附量也有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附量是随吸附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的。另外,水温和pH值也有影响。吸附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随pH值的降低而增大。故低水温、低pH值有利于活性炭的吸附。
5. 国外印染废水处理情况及技术参考材料
一般情况下,印染废水水质
pH
值为
6-10,COD(化学需氧量)为
400-1000毫克/升,BOD(生物需氧量)为
100-400
毫克/升,SS(悬浮物)为
100-200毫克/升,色度为
100-400
倍。从技术角度看,印染废水是很复杂的一个大类废水。其特点之一是污染物成分差异性很大,很难归类求同。特点之二是主要污染指标
COD
高,BOD
和
COD的比值一般在
0.25
左右,可生化性较差。特点之三是色度高,混合水中显色分子离子微粒大小重量各异性大,较难脱色。印染各工序排出废水主要有八大类,其水质特点特性差异较大。此外还有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
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主要采取污水经格栅池、调节池后,能过泵提升、进入厌氧或水解酸化池,废水经厌氧或水解酸化后,进入曝气生化池,印染废水经曝气生化后,再经过竖流沉淀池竖沉后,最后进入混凝沉淀进行沉淀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