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丽乡村建设由政府什么部门负责
美丽乡村建设参与部门是政府各部门都有。
比如由镇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设立办公室,协调各部门工作。
此次建设任务需要多方面共同合作,政府部门一同协作,分工明确,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做到。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在村庄建设方面,标准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
明确规定村主干道建设应进出畅通,路面硬化率达100%;要科学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村口应设村名标识;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景点还应设置指示牌。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标准规定了气、声、土、水等环境质量要求,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
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并设定了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卫生公厕拥有率等11项量化指标。
同时,标准还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
(1)农村污水美乡村入画来扩展阅读:
以江西分宜的党员干部为例:
12月27日,走进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洋江镇辑睦桥村:
美丽的乡村景致映入眼帘——被一座座“金元宝式”“波浪式”“花朵式”篱笆墙圈起来的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绿意盎然,整洁而宁静祥和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
“这些菜园、果园、花园,原先都是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这些篱笆墙和边上的景观路,都是用拆下来的废旧砖瓦、木料做成的。”
村民钟德财说,“拆了‘三房’,建起‘三园’,我们的居住环境变好了!”
“村民手里攒够了钱,就会选块新宅基地建房,而原有的空心房、危旧房闲置又不拆除,造成了一户多宅,既浪费土地资源又影响人居环境。
今年,我们将拆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与农村‘宅改’作为重点工作,用党建引领的方式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秀美乡村,已初步打赢了这场硬仗。”洋江镇党委书记钟燕青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分宜县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建+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
如何动员村民拆除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山田村党支部书记领头,带领村主任、村党员干部、党员村小组长、党员村民理事会成员成立了“党员先锋队”。
为确保“一碗水端平”,“先锋队”先拆自己或自己直系亲属的“三房”。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人做起,让村民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
截至11月底,分宜县已拆除的“三房”面积达324.58万平方米,新建的“三园”面积达52.93万平方米。
解决垃圾围村问题,是分宜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抓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志愿活动日、党员联系农户等载体,广泛开展乡村房前屋后卫生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和门口塘、清除杂草等活动。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青年团员、妇女、民兵、老年人群体也主动加入进来,营造了全面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分宜县加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发动农村党员干部用大白话。
用“老表”的话向群众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事迹,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敬老爱亲、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打造出“分宜有爱”品牌,涌现了唐才英、黄梅生、黄才平等一批“身边好人”。
“我们要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把自治、法治、德治贯通起来,引导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同时,发挥好农村党员带头人作用,在脱贫攻坚、发展村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治村理村等方面打先锋、站排头,领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接续奋斗,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分宜县委书记李逸翔说。
⑵ 描写乡村里环境恶掠的句子
望搬到不臭的地方住
“我的希望是全家搬到不臭的地方住。”吉林农安县靠山镇小周家屯的一个孩子在一篇谈梦想的作文中这样写道,读来让人很痛心。
农安是全国农牧大县。近20年来,小周家屯50多户农家在搞好种植业的同时,不断发展养猪业,村民发了养猪财,一半农户家里购买了小汽车,包括走出去工作的小青年在内,有十几家农户在本镇或县城买了楼房。但喜中有忧的是,该屯却因养猪而变成粪臭屯,井水也无法饮用。
俗话说,猫不脏天(埋上自己的粪便),狗不脏地(不把自己的屎尿便在干净的地面上)。如何在发家致富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是当今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农村养殖业污染,该重视起来了。
吉林农安县 李占宇
农资污染
不容忽视
我在农村从事农资经销。如今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增产增收、提高种植效益,农民会使用各种各样的生产资料。然而,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薄膜污染。随着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普及,农膜的使用日益广泛。尽管农户在农作物收获后都要进行清理,但年积月累的残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已日趋严重。
包装污染。主要是种子包装、农药包装的污染。目前玉米、棉花和蔬菜种子都是小包装销售,每到种植季节,地头道旁都可以看到大量被农民随手遗弃的种子包装袋。这些包装袋大多是塑料制品,被风一吹到处都是。危害最大的还是农药包装。为了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等,农民每年都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除草剂。许多农民用完后,就会把包装袋、瓶顺手扔在田边甚至河边。有的包装袋被风吹到河里或井里,造成了水质污染。
杀虫杀菌剂。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的发生,使得农民每年都要直接往土壤施用许多的地下害虫杀虫剂和杀菌剂,污染了土壤。农药的使用使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不断增加,土壤结构被破坏,一些有害物质被作物吸收,人类食用后毒素被人体吸收。农药的另一种危害是污染地下水源。土壤污染从生产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很长时间,因而这种污染问题很容易被忽视,成为隐患。
这些来自农业生产资料的污染令人忧心,但又深切感到无人重视。在此呼吁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农资使用中的污染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这种污染。
⑶ 有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之称的婺源古村,村如诗画城亦诗画,真如传闻所言吗
是的,婺源非常的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村庄质朴。
⑷ 请问搞秀美乡村建设占用个人农田怎么补清里水塘里污泥把我农田占了
对于印花税在缴纳的时候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对于耕地占用税一般计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贷:应交税金借:应交税金贷:银行存款
⑸ 农村的河水为什么变污
记得以前老家的河水真的非常清澈,自己小的时候还和很多朋友到河里游过泳,但是如今再回去看,真的是变的又臭又脏,不由得让人怀念从前的时光。
农村河水变污主要还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的增多,污水的随意排放。再加上人们生活垃圾成倍增长,很多人都把垃圾直接倒入河道之中,长期下来河水变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⑹ 政治题 河南省启动水美乡村有何意义
你好 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中原大地散落着千千万万个乡镇村庄,村镇居民生活质量和水息息相关。“水美乡村”建设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开展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以上供您参考 希望能帮到您
还望采纳 谢谢
⑺ 开展农村整治环境建设美丽什么乡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通化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构建具有关东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去年,投入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00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28处,改造农村和国有林区、垦区危房近6万户,所有行政村达到“四清、四改、两化”标准,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多措并举,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清洁、基础设施建设、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公共服务配套和生态环境改善“六大工程”,继续推进10个魅力乡村、30个环城度假村建设,改造农村危旧房5000户,并通过两年时间建设,把列入省级试点的31个人居环境改善村建成具有通化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村,完成115个省级示范村各项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去年,通化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42项,264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顺利完成。今年,该市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2150项,继续开展“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和“清洁文明提升”工程,争取115个示范村全部达到省级验收标准。制定了《通化市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以“八清四修一禁止”为目标,以清理越冬垃圾、治理生活污水为重点,以整治“三线一环”为主线,整体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各县(市、区)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配合清洁工作。目前,已投入资金1534万元,出动车辆32610台次,人员93546人次,清理垃圾堆10805立方米、粪堆3002立方米、柴草垛1141处、路障395个,完成任务量的40%。 建设基础设施,提高生活水平。近年来,通化市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边远地区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市农村用电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今年,为加快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对超负荷的变压器进行更换和增容,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为农民创业增添了强劲动力。另一方面,全市计划投资7.3亿元,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73项。新修建江河堤防60.7公里,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31座,建设灌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7处,并建设备用水源,抓好桃源水库扩容改建工作;紧抓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工程,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和侵蚀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23公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6处,解决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和谐共生。今年,通化市规划、设计、实施通梅高速公路两侧生态建设工程,打造干线公路生态景观带。继续实施第二个十年绿美规划,全市造林绿化10万亩,建设森林小镇6个,标准化绿化村屯48个。积极推进林地清收工作,还林20.4万亩。加强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开工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筹建餐厨垃圾处理厂。实施1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重点对农村垃圾和污水进行无害处理,力争创建省级生态村30个。
⑻ 农村搞美丽乡村,是按新规划还是保持原始局格
应该在保留原有的一些基础上,进行新的规划。
⑼ 我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开展水美乡村创建工作有哪些积极意义
(一)创建“水美乡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水生态文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群众福祉。创建“水美乡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对加快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环境相协调,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二)创建“水美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加快建设“水美乡村”,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把城镇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科学规划,加快构建符合水生态文明要求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切实加大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着力形成政府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现代文明向农村的延伸与辐射,从而加快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让城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创建“水美乡村”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水美乡村”,把水生态文明建设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水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等各方面,加快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在农村的确立,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各类水资源,从根本上促进人口与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四)创建“水美乡村”是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手段。创建“水美乡村”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牵扯到深化水利改革的多项重点和任务。通过开展“水美乡村”创建工作,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着力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提升农村防洪排涝标准,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完善水利基层服务体系,对于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⑽ 农村的生活饮用水有时会很脏,怎样才能够让水变得清澈
过滤,用纱布包住细沙,底下放一些活性炭,做一个漏斗,将脏水倒进去过滤一下,滴下来的水很干净的。不清澈也没事,先弄回家,让它在缸里沉淀,缸底放点能吸尘或净化水的材质,然后再用。
为了解决食用水的问题,我家安了净水机,由净水机里净化后的水喝起来就再也没有苦涩的味道了,做出来的粥也是非常黏稠清香的,生命之水又还原回无污染的味道了,现在农村污染也很大,地下水很可能已经有轻微污染,随着美丽乡村政策的推进,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也会约来越大,期待有一天自来水能覆盖你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