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项目废水总排放量约占剩余接管能力的多少
你是在做环评么?项目废水总排放量,你要根据企业用水量估算。
剩余接管能力,这个你指的是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接纳能力吧?你得和对应的污水厂联系确认
❷ 废水排放量与用水量的关系(比例多少)
一、统计用水、排水等有关指标,必须首先对给水系统有个概略了解。在工业生产中按给水的路线和利用程度,分为直流、循环和循序三种给水系统。
1、直流给水系统指工业生产用水由就近水源取消,水经过一次使用后便以废水形式全部或大部分排走。其生产用水量等于企业从地下水源和地面水源取用的新鲜水量。
2、循环给水系统指使用过后的水经适当处理重新回用,不再排走。在循环过程中所损耗的水量,须从水源取水加以补充。
3、循序给水系统是根据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重复利用,将水源送来的水先供甲车间使用,甲车间使用后的水或直接送乙车间使用,或经适当处理(冷却、沉淀等)后加压送乙车间或丙车间使用,然后排放。这种系统也叫串级给水系统。
二、废水排放量的计算有两种:
1、使用各种流量计进行测量,如监测数据、各种流量计测得的数据和连续自动监控测得的数据等。
2、系数估算法。从排污单位的新鲜用水量来估算其污水排放量。
(1)排污单位的新鲜水量没有进入其产品,一般其污水排放量可以估算为新鲜水量的0.8―0.9倍。
(2)有相当部分变成产品(如啤酒、饮料行业),则其污水排放量应以新鲜水量减去转成产品数量的0.8―0.9倍。
(3)部分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很高,如轧钢、选矿等行业水的重复利用率都高达80%~90%,水经过多次使用,蒸发和流失都很大,这时用新鲜水量推算污水排放量时所用的系数就比较小,有时甚至会达到40%~50%。还可以利用产污系数进行测算。
❸ 环评报告里关于废水排放标准中的的纳管排放和环境排放是什么意思
污水产生单位内部的污水;对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或浓度所规定的限制标准。
通过建设和改造位于河道两侧的工厂、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宾馆、餐饮、居住小区等污水产生单位内部的污水管道,并将其就近接入敷设在城镇道路下的污水管道系统中,并转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气质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对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或浓度所规定的限制标准。经有关部门审批和颁布,具有法律约束力。除国家颁布的标准外,各地、各部门还可根据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污染源的分布和地区特点,在一定经济水平下实现排放标准的可行性,制订适用于本地区、本部门的排放标准。
(3)废水接管量扩展阅读: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规定: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2、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允许造纸工业、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钢铁工业、合成氨工业、航天推进剂、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等12个工业门类,不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❹ 市政工程中污水管道工程量怎么计算
根据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和市政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分别计算出定额工程量和清单工程量。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中,根据管道挖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挖方量=宽度×长度(不扣)×平均开挖深度计算;区分开挖深度,小于1.5m不计取放坡,超过1.5m按机械1:0.33放坡;土方按总土方量的2.5%计算。
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本章说明中的鉴别表对照后确定。
2、地下水位标高及排水(降)水方法。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4)废水接管量扩展阅读:
正确计算工程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计价以工程量为基本依据,因此,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以及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
2、工程量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组织现场劳动力、材料以及机械的重要依据。
3、工程量是施工企业编制工程形象进度统计报表,向工程建设投资方结算工程价款的重要依据。
❺ 给水,废水,雨水,污水等立管数量怎么确定
在新修道路工程施工中,首先放线开挖路床,在路床开挖基本完成后,进行污水管内道、雨水管道容施工(看几污几雨,在同侧还是分两侧);然后进行热力、电力管施工。但是也要看设计管道位置在什么地方,是在机动车道还是在非机动车道或是在人行道上。但基本顺序都是一样的,先路床再管道、路基再路面。
❻ 请问下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有下限吗
接管标准一个概念,没有一个限定的值。一般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需达到污水处理厂设计的标准即为纳管标准。不同的污水处理厂,工艺不同,就可以实行不同的接管标准。
❼ 污水总量与供水总量的关系
污水总量与供水总量呈正比例的关系;即污水总量随着供水总量的增加而增加。
污水总量指排水对象排入污水系统的水量。在某一段时间内建筑群或整个城镇所排出的废水量,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和渗水等。
供水总量指公用自来水厂和自备水源的社会单位全年的供水总量,包括有效供水量及损失水量。
(7)废水接管量扩展阅读:
污水总量的分类:
1、生活污水量:对一个城镇,生活污水量逐年变化的幅度较小,但每年不同时间的流量却变化较大,一年中的平均流量称日流量或平均时流量,一年之中有最大日流量,一日之中有最大时流量。
最大日流量中的最大时流量一般也是全年的最大时流量,简称最大时流量。最大时流量与平均时流量之比称总变化系数,其值随平均流量而异,一般在1.2~2.3之间。
平均流量愈大,变化系数愈小。管道和泵站常按最大时流量设计,处理构筑物一般按进入构筑物的最大时流量设计,有的也按进入构筑物的连续最大时段内的平均时流量或年平均时流量设计,设计排水工程时,流量的确定要慎重。
生活污水量决定于排水人数,故常以每人每日平均排水量作为基准数据,称生活污水量标准〔升/(人·日)〕。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和生活用水量标准相同。
2、工业废水量:工业废水量一般常分厂、分车间、分质估算,从用水量减去耗损水量即得废水量。基准数据大多以产品单位(如每吨纸)或原料单位(如每吨稻草)为准,有时以设备(如每台)为准。
即使是同一产品,由于工艺和设备上的差别,水质和水量也会有很大差别。故工业废水量常靠实地调查,设计新厂时,常参考同类厂数据或以设计数据为准。
❽ 污水处理厂 进水水质标准和接管标准的区别
进水水质标准是污水处理厂设计标准,即当入水达到这个标准时,出版水可以满足出水权标准。进水水质标准不需项目执行,由污水处理厂运行时调控。
接管标准针对的是各企业,一般选用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即企业出水达到该标准即算达标。
❾ 为什么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又要满足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基本要求,这是环保局管的。污水厂如果版对你提出了接权管要求,那肯定是要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那是污水厂根据自身容量或其他条件提出来的,不达到的话污水厂就不让你接管。说到底你只要达到污水厂的接管要求问题就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