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中用的蒸馏水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的蒸馏水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溶于水中生成碳酸
㈡ 取2mL食醋进行蒸馏,收集馏出液180mL,滴定馏出液消耗0.0988mol/LNaOH标准溶液1
0.0988*10*60*50/1000=2.964(g/100ml)
如上式,60是醋酸分子量,50是换算到100ml产生的倍数。
㈢ 测定食醋含量时 所用的蒸馏水中不能含有二氧化碳,为什么
因为CO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生成碳酸,影响PH(酸碱度),所以会让结果不准确,带入了误差
㈣ 能用蒸馏的方法从食醋里面提纯醋酸么
不能,因为食醋是个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只不过醋酸在里面起主要的性质表现作用
㈤ 食醋总酸实验空白是80毫升蒸馏水吗
食醋总酸实验空白,80毫升,蒸馏水一般都用来做实验用这种。
㈥ 无机化学中为什么移取食醋稀释液后还要再加25ml蒸馏水
乙酸,也叫醋酸(36%--38%)、冰醋酸(98%),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例如在水果或者植物油中,但是主要以酯的形式存在。在动物的组织内、排泄物和血液中以游离酸的形式存在。许多微生物都可以通过发酵将不同的有机物转化为乙酸。
乙酸是醋的主要成分,而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乙酸发酵细菌(醋酸杆菌)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发现,每个民族在酿酒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发现醋——它是这些酒精饮料暴露于空气后的自然产物。如中国就有杜康的儿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得到醋的说法。
古罗马的人们将发酸的酒放在铅制容器中煮沸,能得到一种高甜度的糖浆,叫做“sapa”。“sapa”富含一种有甜味的铅糖,即乙酸铅。公元8世纪时,波斯炼金术士贾比尔,用蒸馏法浓缩了醋中的乙酸。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通过金属醋酸盐的干馏制备冰醋酸。16世纪德国炼金术士安德烈亚斯·利巴菲乌斯就把由这种方法产生的冰醋酸和由醋中提取的酸进行了比较。因为水的存在,导致了醋酸的性质发生很大改变,以至于在几个世纪里,化学家们都认为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物质。直到法国化学家阿迪(Pierre Adet)证明了这两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 [1]
1847年,德国科学家阿道夫·威廉·赫尔曼·科尔贝第一次通过无机原料合成了乙酸。反应历程如下:首先是二硫化碳经过氯化转化为四氯化碳,接着是四氯乙烯的高温分解后水解并氯化,从而产生三氯乙酸,最后一步通过电解还原产生乙酸。
1910年时,大部分的冰醋酸提取自干馏木材得到的煤焦油。其工艺首先是将煤焦油通过氢氧化钙处理,然后将形成的乙酸钙用硫酸酸化,得到其中的乙酸。1911年,在德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乙酸的工业装置装置,随后研发了低碳烷烃氧化生产乙酸的方法。
㈦ 食醋中不挥发酸测定方法和装置图
挥发酸的测定
一、原理
挥发性酸的测定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直接用标准NaOH滴定由水蒸气蒸馏或其它方法所得到的挥发酸。
间接法:将挥发酸蒸发除去后,滴定不挥发残液的酸度,最后由总酸度减去此残液酸度即得挥发酸的含量。
二、样品制备
挥发酸可用水蒸气蒸馏使之分离,加入磷酸可以使结合的挥发酸离析。经冷凝收集后,可用标准碱液滴定。
三、测定方法
测定基本同总酸度的测定。准确称样2-3g,加入50ml无CO2 蒸馏水,置200ml烧瓶内,加1ml磷酸(目的是使结合态的挥发酸为游离态),在水蒸气发生器加热蒸馏至300ml为止,用碱液滴定蒸馏液。
计算:
挥发酸(以醋酸计) %= C×(V1 –V2)×0.06×100
W
6-6 有效酸度(pH)的测定
pH值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电位法(pH计法)、比色法及化学法等,常用的方法为电位法及比色法。
下面我们举个例子
测白酒中的总酸,挥发酸,非挥发酸?
原理:白酒中总酸以中和法测定挥发酸用水蒸气蒸馏馏出液以中和法滴定。总酸与挥发酸之差即为非挥发酸。
a)总酸的测定:吸取50ml白酒于锥型瓶 →加100ml水 →加0.5%酚酞2d →用0.1NaOH滴定微红色
总酸(以乙酸计g/100ml)=(N*V)*0.06*100*1/50
b)挥发酸 100ml 白酒+100ml →水蒸馏 →接收100ml馏液 →取25ml馏液 →加2d酚酞 →用0.1N NaOH滴定微红色
挥发酸(以乙酸计g/100ml)=(N*V)*0.06*100*1/25
c)非挥发性酸(以乙酸计g/100ml)=总酸-挥发酸 (以乳酸计)=总酸(以乳酸计-挥发酸(以乳酸计)
如果要测食醋中挥发酸以乳酸计,上面测定白酒的方法也适用于葡萄酒、黄酒、酒精、食醋、发酵醪中的总酸、挥发酸、非挥发酸的测定。如果测定啤酒中的总酸度,所谓啤酒中的总酸度是指啤酒中各种酸度的总和,以标准碱液中和一定量的啤酒(100ml)中的全部酸所消耗的体积表示。
啤酒中的酸类有少部分来源于原料大麦,称为原始酸度。大部分酸来自于浸麦,发芽,糖化到各种工艺过程中的酶和酵母的作用,称为酵解酸度。
6-7牛奶的酸度
牛奶中有二种酸度:1)外表酸度也称固有酸度(潜在酸度) 2)真实酸度也称发酵酸度
外表酸度:指磷酸与干酪素的酸性反应,在新鲜的牛奶约占0.15%,另外还有CO2、枸杞酸、酪蛋白、白蛋白等。
真实酸度:是由于乳酸菌的作用于乳糖,产生乳酸所引起的,使牛奶酸度增加。
习惯上如果牛奶中的含量超过0.25-0.20%,PH=6.6即为有乳酸存在把酸度在小于0.2%以下的牛奶称为新鲜牛奶;把大于0.2%的牛奶称为不新鲜牛奶达到0.30%时,饮用有一定的酸味,PH=4.3,当牛奶结块时酸度为0.6%。
表示牛奶的酸度有两种方法
一 0T表示牛奶酸度
0T:指滴定100ml牛奶样品,消耗的0.1N NaOH溶液的毫升数,工厂一般采用10ml样品,而不用100ml。
1.原理:乳中酸度增高,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的结果,所以测定乳中
酸度,可判断乳是否新鲜,用0.1N NaOH溶液滴定时,乳中的乳酸
和0.1N NaOH反应,生成乳酸钠和水。
反应式如下
CH3CH(OH)COOH +NaOH → CH3CH(OH)COONa +H2O,当滴入乳中的NaOH溶液被乳酸中和后,多余的NaOH就使先加入乳中的酚酞变红
色,因此,根据滴定时的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就可以得到滴定酸度。
4. 测定步骤:取10ml牛乳 +20ml水+0.5%酚酞指示剂0.5ml →
0.1N NaOH标液滴定到微红色30秒不褪色。
5. 计算:0T=V*10
在上面的测定步骤中,我们加入水20ml将牛奶稀释有些同志可能要问,测牛奶的酸度决不能不加水,因为牛奶是乳的颜色,为什么还要加水,不加水而直接用NaOH滴定行不行?这样也可以,但是测出的数据出入很大,这主要是牛奶中有碱性磷酸三钙,不加水牛奶的酸度高,而加水后磷酸三钙溶解度增加,从而降低了牛奶中的酸度,其溶解形式如下:
Ca(PO4)2 + 2H2 O→ 2CaHPO4 +Ca(OH)2
CaHPO4 与所加的酚酞指示剂作用呈中性,但Ca(OH)2 与酚酞指示剂来说为碱性,因此,加水使滴定酸度降低20T,所以一般测定酸度时都是指加水后的酸度。如果在滴定时没加水,那么所得的酸度高20T,应该减去20T。
6. 影响因素:
1) 试剂的浓度和用量:酚酞浓度不一样,到终点时PH稍有差异,有色液与无色液不一样,应按规定加入,尽量避免误差。
2) 稀释时的加水量:所加的水的量不一样,滴定值也不一样,主要是碱性磷酸三钙的作用,应按部颁标准,0.5%酚酞0.5ml水20ml.
3) 碱液浓度 :部颁规定为0.1N NaOH标准液,用时标定,配制时应除二氧化碳。
4) 终点确定 :要求滴定到微红色,微红色的持续时间有长短。每个人对微红色的主观感觉也有差异,要求30秒到1分钟内不褪色为终点,视力误差为0.5-10T。
二.乳酸%
牛奶的酸度除滴定酸度外,也可用乳酸的百分数来表示,与总酸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可由滴定酸度直接换算成乳酸% (10T=0.09%乳酸)
如果10ml牛奶按2:1稀释加酚酞用NaOH滴定,最后计算乳酸。
乳酸%=(N*V)*0.09/10ml*比重 *100
比重用乳稠计测,计算出的数据符合10T=0.09%乳酸
㈧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中用的蒸馏水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加水稀释的原因:使被滴定体系体积与 NaOH 标准溶液标定时一致,减小体积变化引起的指示剂终点颜色的差别.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GB/T 12456-90
或GB/T 5009.39酱油中总酸 测定法进行
3.1 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
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3.2 试剂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以下简称水),使用前须经煮沸、冷
却.
3.2.1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按GB 601配制与标定.
3.2.2 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将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
液稀释V100→V1000→V200(用时当天稀释).
3.2.3 1%酚酞指示剂溶液:1g酚酞溶于60mL 95%乙醇(GB 679)中,用水稀释至100mL.
3.3 仪器、设备
试验室常用仪器及下列各项:
3.3.1 组织捣碎机;
3.3.2 水浴锅;
3.3.3 研钵;
3.3.4 冷凝管.
3.4 试样的制备
3.4.1 液体样品
不含二氧化碳的样品充分混匀.含二氧化碳的样品至少称取200g样品于500ml烧杯中,置
于电炉上加热边搅拌至微沸,保持2min,称量,用蒸馏水补充至煮沸前的质量.
3.4.2 固体样品
去除不可食部分,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置于研钵或组织捣碎机中,加入与试样
等量的水,研碎或捣碎,混匀.
面包应取其中心部分,充分混匀,直接供制备试液.
3.4.3 固液体样品
按样品的固、液体比例至少取200g,去除不可食部分,用研钵或组织捣碎机研碎或捣碎,混匀.
3.5 试样的制备
3.5.1 液体试样
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的液体试样(3.4.1)直接测定;大于4g/kg的液体试样取10
50g精确至0.001g,置于100ml烧杯中.用80℃热蒸馏水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总体积约150ml).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固体中的有机酸全
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约20℃),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测.
3.6 分析步骤
3.6.1 取25.00~50.00mL试液(3.5),使之含0.035~0.070g酸,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40~
60mL水及0.2mL 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如样品酸度较低,可
用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1).
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
3.6.2 空白试验
用水代替试液.以下按第3.6.1条操作.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
毫升数(V2)
3.7 分析结果表述
总酸以每公斤(或每斤)样品中酸的克数表示,按式(1)计算:
X= 1000c(V1-V2)×K×F/m(V0)
4 电位滴定法
4.1 原理
本法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根据电位的"突跃”判断滴定终点.
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㈨ 取2mL食醋进行蒸馏,收集馏出液180mL,滴定馏出液消耗0.0988mol/LNaOH标准溶液1
醋是用各种酵后产生的酸味调味剂,化学式:CH3COOH ,是弱电解质。酿醋主要使回用大米或高梁为原料。答适当的酵可使用含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的液体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再受某种细菌的作用与空气中氧结合即生成醋酸和水。所以说,酿醋的过程就是使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的过程。
㈩ 为什么稀释食醋试样时,不强调必须用新煮沸并冷却的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
碳酸酸性比醋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