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蒸馏时,为什么要先通水,再加热
如果先加热,烧瓶里的物质会被加热,从而导致挥发,就不能得到需要的物质了。
所以要先通水,使体系冷下来,再加热的话,热的挥发物遇到冷的水管壁就会冷凝下来了。
『贰』 蒸馏时为什么先通冷凝水然后加热
当然要先加冷凝水了,不然蒸馏岀的水蒸气怎么能在冷凝管中冷凝
『叁』 蒸馏是眼前为什么先通冷水再开始加热
要时不通冷凝水,蒸出来的东西不就飞走了吗?通冷凝水就时为了使蒸出的组分冷凝回收,所以应该先通冷凝水。
『肆』 蒸馏的原理
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蒸馏是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蒸馏实验步骤:
①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
②加入几粒助沸物(如沸石等),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
③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
④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伍』 为什么进行减压蒸馏时须先抽气才能加热
通过降低系统内的压力,液体的沸点也随之降低。许多沸点较高的化合物(超过200℃)在常压下蒸馏时,可能未达到沸点就已发生分解、氧化或聚合等不良反应。因此,对于这些化合物,应采用减压蒸馏方法。
在减压蒸馏装置中,主要包括蒸馏瓶、克氏蒸馏头、直形冷凝管、真空接引管和接受瓶。操作时,需在圆底烧瓶上连接克氏蒸馏头,并安装温度计和毛细管。毛细管的作用是调节进气量,防止液体剧烈沸腾,确保蒸馏过程平稳。
抽气系统是减压蒸馏的关键部分,实验室常用的设备有水泵、循环水真空泵和真空油泵。根据实验需求的不同压力,可以选择合适的泵进行抽气。
为了保护真空油泵,避免易挥发物质、酸性气体或水蒸气侵入,需要在接收瓶与真空油泵之间依次安装安全瓶、冷却阱、测压计和吸收塔。这些装置能防止压力异常、产品污染,并保护泵体不受腐蚀。
总结来说,减压蒸馏时先抽气是为了降低系统内压力,从而降低液体的沸点,防止化合物在未达到沸点时发生不良反应。抽气系统的选择和配置对于保证蒸馏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陆』 为什么在蒸馏实验中,要先接通冷凝水,再加热
先通冷凝水,如果等蒸汽通过冷凝管时才通冷凝水,极易造成冷凝管破裂。
其原理以分离双组分混合液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它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气中得到增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的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的增浓程度也越大。
在工业精馏设备中,使部分汽化的液相与部分冷凝的气相直接接触,以进行汽液相际传质,结果是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液相,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部分转入气相,也即同时实现了液相的部分汽化和汽相的部分冷凝。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溢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液体分子继续不断地溢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最后使得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的速度相等,蒸气保持一定的压力。
此时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实验证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这是指液体与它的蒸气平衡时的压力,与体系中液体和蒸气的绝对量无关。
(6)蒸馏时为什么先通冷水后加热扩展阅读
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因为某些有机化合物常和其它组分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和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
不纯物质的沸点则要取决于杂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和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假如杂质是不挥发的,则溶液的沸点比纯物质的沸点略有提高(但在蒸馏时,实际上测量的并不是不纯溶液的沸点,而是逸出蒸气与其冷凝平衡时的温度,即是馏出液的沸点而不是瓶中蒸馏液的沸点)。
若杂质是挥发性的,则蒸馏时液体的沸点会逐渐升高或者由于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了共沸点混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温度可保持不变,停留在某一范围内。因此,沸点的恒定,并不意味着它是纯粹的化合物。
蒸馏沸点差别较大的混合液体时,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故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必须熟练掌握。但在蒸馏沸点比较接近的混合物时,各种物质的蒸气将同时蒸出,只不过低沸点的多一些,故难于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只好借助于分馏。
纯液态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程范围很小(0.5~1℃)。所以,蒸馏可以利用来测定沸点。用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为常量法,此法样品用量较大,要10 mL以上,若样品不多时,应采用微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