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蒸馏塔的蒸馏塔的工作原理
在发酵成熟醪中,不单是含有酒精,还含有其它几十种成分的物质,若加上水,这些物质的含量远远超过酒精的含量,成熟醒中酒精含量仅为7—11%(容量)左右,而包括水、醇类、醛类、酸类、脂类的杂质几乎占90%,要得到纯净的酒精,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把酒精从成熟醪中分离出来。生产中是采用加热蒸馏的办法,把各种不同沸点、比重、挥发性的物质从不同的设备中分离出来,从而得到较高纯度的酒精。
粗馏塔的工作原理为发酵成熟醪通过预热后,进入粗馏塔中的上部,塔底不断均匀地通入加热蒸气,这时由于加热的作用就可将成熟醪中液态酒精转变为酒精气体,同时其它低沸点和挥发性的杂质,都成为气态,和酒精一同进入排醛塔中(也可直接进入精馏塔),塔底将蒸馏后的废糟排出塔外。
粗馏塔运行正常时,塔顶温度不得低于93℃,但也不能过高,过高的顶温对分离无利,且耗蒸气量大。一般控制在95—96℃。温度过低,醒中的酒精没有完全蒸发出来,逃酒率明显增大。纯酒精的沸点是78.3℃,但混有水等成分的混合液体的沸点远远不止78.3℃,所以,粗馏塔底温控制不应低于105℃,一般在105℃—109℃之间。成熟醪进入粗馏塔前必须进行预热,减小温差,有利于粗馏塔稳定运行。一般应将醪预热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有些生产单位由于设备性能的影响,一般偏低5—10℃。
除醛塔的工作原理是成熟醪中的酒精经过粗馏后,由气态从粗馏塔顶进入除醛塔中,通过除醛塔内再适量的加热、冷凝、回流,使粗酒精中所含的醛、酯等低沸点、易挥发的杂质从排醛管中排出,脱醛酒精从醛塔底部进入液相精馏塔,部分酒头从酒头管中进入后发酵罐的醪中或成熟醪中。
正常情况下,除醛塔底部温度为86—89℃,塔顶温度控制在79℃,除醛塔上的1*冷凝器水温不应低于60℃,最后一个冷凝器的温度不得低于25℃。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是酒精通过以上两塔蒸馏后,酒精浓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杂质还需进一步排除,精馏塔的蒸馏目的就是通过加热蒸发、冷凝、回流,上除头级杂质,中提杂醇油,下排尾级杂质,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成品——酒精。蒸馏塔的工作原理并非只局限于提纯酒精。蒸馏塔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分离混合液体,利用不同液体在不同条件下,如温度不同,挥发性(沸点)不同的原理进行液体分离,从而达到提纯效果。蒸馏塔主要分为板式塔与薄膜式塔。板式塔比较常见,其构造可分为板、重沸器、冷凝器三个部分。
精馏塔的塔顶温度一般应控制在79℃,塔底温度应控制在105—107℃,塔中温度在取酒正常的情况下,在88—92℃之间。精馏塔上的1*冷凝器水温应在60—65℃,2*冷凝器应在35—40℃,最后一个冷凝器温度最好不低于25℃。
② 氰根离子测定时硫氰酸根离子对它有没有影响
硫氰根对氰根离子的测定有影响.用硝酸银溶液直接滴定时,由于银离子会与硫氰酸根生成硫氰酸银是难溶物,会导致结果偏高;若用磷酸-EDTA蒸馏后再用硝酸银溶液滴定,由于在蒸馏过程中有部分硫氰根被蒸馏出,也会使结果偏高.
③ 为什么含氰水在碱性条件加双氧水才起到反应
CN-离子有还原性,H2O2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CN-+H2O+H2O2=2CO2+N2+H2O+2OH-
④ 甲基丙烯酸的制法
制造(甲基)丙烯酸的方法,包括下列各步: (A)向吸收塔加入 (i)由至少一种烃料同含分子氧气体的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混合产物气体,和 (ii)包括再循环废水和低于3.0%重量的醋酸的含水液流; (B)在吸收塔中使混合产物气体同含水液流接触,生成(甲基)丙烯酸含水液流;以及 (C)将(甲基)丙烯酸含水液流加到蒸馏塔,在蒸馏塔中在至少一种蒸馏溶剂存在下
⑤ 求化工产品:对氯氯苄(4-氯苄基氯)、对氯氰苄的安全技术说明书。要求国际标准(十六项内容),万分谢谢!
产品名称4-氯氯苄产品别名对氯氯苄; 4-氯苄基氯英文名称4-Chlorobenzyl chloride英文别名1-Chloro-4-(chloromethyl)-benzene; alpha,4-Dichlorotoluene; PCBC分子结构分子式C7H6Cl2分子量161.03CAS 登录号104-83-6EINECS 登录号203-242-74-氯氯苄物理化学性质 编辑本段 熔点 27-29 °C(lit.)
密度 1.26
沸点 221 °C
闪点 208 °F
溶解度 insoluble
水溶解性 insoluble
敏感性 Lachrymatory
NIST化学物质信息 Benzene, 1-chloro-4-(chloromethyl)-(104-83-6)
EPA化学物质信息 Benzene, 1-chloro-4-(chloromethyl)- (104-83-6)
储存条件 Store at RT.
BRN 471558
4-氯氯苄安全数据 编辑本段 危险品标志 C; N; 说明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S29;S61 说明
危险类别码 R34;R51/53;R20/21/22;R52/53 说明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427 6.1/PG 3
毒害物质数据 104-83-6(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II
F 19-21
RTECS号 XT0720000
Hazard Note Corrosive/Lachrymatory
WGK Germany 2
4-氯氯苄应用、合成及其它 编辑本段 化学性质
针状结晶。 溶于乙醚、醋酸、二硫化碳和苯,尚易溶于冷乙醇。
用途
用于医药工业,也用作农药杀灭菊酯的中间体
对氯氯苄是制备氰戊菊酯、戊菊酯、禾草丹、多效唑等的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上用于制造乙胺嘧啶。
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制对氯苯甲醇、对氯苯甲醛、对氯苯乙腈、对氯苯甲酸等。医药工业用于制乙胺嘧啶等,此外,在染料工业中亦有应用。对氯氯苄与盐酸吡啶缩合,可得到2-(对氯苯甲基)吡啶,([4350-41-8])。该品还用于杀螨剂氯杀的生产,也是杀灭菊酯的原料。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中毒
职业标准
STEL 0.5 毫克/立方米
生产方法
其制备方法可以用对氯甲苯、氯化硫酰与过氧化苯甲酰为催化剂进行氯化,反应温度85℃,反应搅拌2h,进行后处理可以得到对氯氯苄。
也可以用对氯甲苯加热至100℃,用紫外线照射进行光氯化,反应温度135~140℃,通入定量的氯气,反应时间约5h,水层减压蒸馏,收集126~148℃/8~13.3kPa粗馏分,再经精馏,收集80~84℃/160Pa馏分为对氯氯苄,收率87%。
此外,也可用对氯甲苯为原料,在惰性溶剂中加入偶氮二异丁腈为催化剂,在回流情况下通氯气进行氯化,反应结束后,蒸去溶剂,再减压蒸馏得产品对氯氯苄。
1.氯苄低温氯化法氯化反应在硫磺和铁粉存在下进行。硫磺与铁粉比为9:1,反应温度15-17℃,反应液相对密度增至1.22时,氯化结束。所得粗品经减压蒸馏而得成品,收率(按氯苄计)80.8%,含量94.4%。2.对氯甲苯高温氯化法先将对氯甲苯投入反应器中,在100℃开始缓慢通氯氯化,以后温度升至115℃左右将所得对氯氯苄粗品经水洗,减压蒸馏,收集110-120℃(97.325kPa)馏分即为成品。3.由氯苯与氯化氢、多聚甲醛等反应而得将氯苯、多聚甲醛、磷酸、氯化锌混合,通入氯化氢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约2h。然后用苯提取,碳酸钠中和,干燥,提纯而得成品。此外,对氯甲苯在偶氮二异丁腈的催化下经光照氯化而得。
急性毒性
大鼠-未报 LD50: 1075 毫克/公斤; 小鼠-未报 LD50: 1156 毫克/公斤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 受热分解有毒氯化物和氮氧化物气体; 遇水放出氯化物毒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含水物品分开储运
灭火剂
二氧化碳、泡沫, 干粉
产品名称对氯苯乙腈产品别名对氯苯乙腈;4-氯苯乙腈;4-氯苄氰;对氯苄基氰;对氯苄氰;对氯氰苄;4ˊ-氯苯乙腈;4-氯苄基氰英文名称4-Chlorobenzyl cyanide英文别名p-Chlorobenzyl cyanide分子结构分子式C8H6ClN分子量151.59CAS 登录号140-53-4EINECS 登录号205-418-9对氯苯乙腈物理化学性质 编辑本段 熔点 25-28 °C(lit.)
密度 1.19 g/mL at 20 °C(lit.)
沸点 265-267 °C(lit.)
闪点 >230 °F
折射率 n20/D 1.543
NIST化学物质信息 Benzeneacetonitrile, 4-chloro-(140-53-4)
EPA化学物质信息 Benzeneacetonitrile, 4-chloro-(140-53-4)
BRN 971171
对氯苯乙腈安全数据 编辑本段 危险品标志 T; Xi; 说明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S28B 说明
危险类别码 R23/24/25;R36/37/38 说明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 6.1/PG 3
海关编码 29269095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I
RTECS号 AL8250000
Hazard Note Irritant/Toxic
WGK Germany 3
对氯苯乙腈应用、合成及其它 编辑本段 生产方法
由对氯氯苄与氰化钠反应而得。将对氯氯苄及新洁尔灭加入反应锅,加热至100℃,慢慢加入氰化钠水溶液,在100-104℃下反应5h(加氰化钠3h,保温2h)。然后加水溶解氯化钠,分去水层,得对氯氰苄粗品,减压蒸馏,收集160(2.66kPa)馏分得成品。收率81%以上。对氯氯苄与氰化钠在乙醇中于83-85℃回流4h,也可制得该品。工业用中间体为微黄色液体,含对氯氰苄≥90%。原料消耗定额:对氯氯苄(92%)1432kg/t、氰化钠(95%)450kg/t、新洁尔灭(90%以上)18kg/t。
其制备方法是将固体氰化钠和水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40℃,使氰化钠溶解,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再滴加对氯氯苄,滴加温度40~60℃,滴加完后在85℃搅拌反应4h,冷却后处理得对氯氰苄。
灭火剂
雾水,二氧化碳, 泡沫, 干粉
类别
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50 毫克/公斤;腹腔-小鼠 LD50: 27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热分解排出有毒氮氧化物, 氯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低温通风干燥; 与酸分开存放
化学性质
无色至浅黄色固体。 溶于丙酮及乙醇。
用途
用作药物乙胺嘧啶的中间体及用于医药、染料的合成
对氯氰苄即对氯苯乙腈,是制备3-甲基-2-(4-氯苯基)丁酸的中间体,可用以制备氰戊菊酯、溴灭菊酯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并可用于医药工业制备乙胺嘧啶。
药物乙胺嘧啶的中间体。用于制造对氯苯甲醇、对氯苯甲醛、对氯苯乙腈等。
合成ER-330荧光增白剂的中间体,还可用于农药、医药等方面。
⑥ 总氰化物质控要蒸馏吗
总氰化物质控要蒸馏的。
由于要蒸馏,所以可以增加采样体积,即采用50毫升的吸收管采样;如果需要大体积的蒸馏条件,可以将采样管的吸收液,在加需要体积的 “空白稀释液”,再蒸馏。
中毒原理
其毒性跟CN离子对重金属离子的超强络合能力有关。CN 主要跟细胞色素P450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从而使其失去在呼吸链中起到的传递电子能力,进而使中毒者死亡。氰化物中毒一般都很迅速。
临床上常用的抢救方法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同时使那些尚有意识的病人吸入亚硝酸异戊酯进行血管扩张来克服缺氧。常见的氰化物中毒原因是误食含氰果仁儿,比如苦杏仁儿、白果等。中毒后会发出一种独特的苦杏仁味。
⑦ 蒸馏氰根里加什么酸
硝酸。蒸馏氰根里加硝酸,测定方法是加碱调pH值为碱性,用低浓度的硝酸滴定,滴定终点看颜色的变化即可,氰根是由碳和氮两种原子组成的原子团。
⑧ 硝酸银法测定氰化物时对蒸馏液滴加过量的硝酸银 溶液为何不变成橙红色 (PH值在十一以上 试样有余氯)
氰化银好像是淡黄色。pH那么高会有Ag2O沉淀,但是高浓度的氰化物会配版位成[Ag(CN)2]-,所以没有沉权淀。当Ag+过量以后,配合物会慢慢地电离,与过量的Ag+结合成AgCN沉淀。这个反应并不是相当迅速。
⑨ 白酒酒精和工业酒精有什么区别 两者怎么鉴别
白酒酒精就抄是乙醇,乙醇是袭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结构简式CH₃CH₂OH、C₂H₅OH或,分子式C₂H₆O,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工业酒精:即工业上使用的酒精,也称变性酒精、工业火酒。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5%和99%。主要有合成和酿造(玉米或木薯)两种方式生产,合成的一般成本低,甲醇含量高,所以价格便宜;酿造的工业酒精一般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95%,甲醇含量低于0.01%,价格比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