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试比较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的异同
试比较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的异同
简单蒸馏是将原料液一次加入蒸馏釜中,在一定压强下加热至沸,使液体不断汽化。汽化的蒸汽引出,冷凝后加以收集,得到塔顶产品,称为馏出液。因此,简单蒸馏属于间歇操作。简单蒸馏时,气液两相的接触比较充分,可以认为两相的组分达到了平衡。
② 平衡蒸馏、简单蒸馏的比较
简单蒸馏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方法与平衡蒸馏并无本质区别,但简单蒸馏是个时变过程,而平衡蒸馏为定态过程.
③ 精馏操作的三大平衡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是如何体现的
三大平衡,即质量平衡、热量平衡和气液平衡。只有达到这三大平衡,精馏塔才能说进入一个正常的操作状态,才能按要求产出合格产品。调整精馏塔的基本思路,就是尽快找到这三大平衡的平衡点。不过这三个平衡点并非是直观的,需要我们去找。
质量平衡相对容易找,全部进塔量的和等于全部出塔物料量的和,只要把相关的数加起来就行了。可是气液平衡就看不见了,塔板上有多少上升气量、下降液流量,它们之间的比例,塔板上液层高度有多少,都是看不见的。可是有一些现象可以反映出来,如塔顶产品在线分析值、塔压差、回流罐与塔釜液位等。热量平衡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这三大平衡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同时找到。但它们又是有联系的。其中,质量平衡是前提,进料量和采出量不匹配,其他就无从谈起。气液平衡是目标,它体现了产品组成,又没有直接的手段可以控制它。热量平衡才是我们调整的主体,它依据了质量平衡,通过控制所加载的冷量可以影响冷凝下来回流的液量,通过再沸加热量可以控制上升蒸汽量,从而影响气液平衡。
④ 蒸馏为什么一定要达到气液平衡呢我得给学生讲课,谢谢大家啦!
就像人体一样,有进、有出、有消化。在汽液平衡时,是一个正常的人体。
只有这时,才会出现我们所要求的。蒸馏的必须条件就是汽液平衡,只有达到这个条件,蒸馏才能够稳定。
我是酒精蒸馏出身,不知道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但是,蒸馏的原理是相同的,不知能不能帮助你。 说的俗一点, 呵呵。不过确实如此。
有问题可以拷我:[email protected]
⑤ 蒸馏中气液平衡关系服从什么定律
拉乌尔定律
实验表明,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⑥ 平衡蒸馏的操作温度是平衡温度么
平衡蒸馏(或闪馏)是一种单级蒸馏操作。当在单极釜内进行平衡蒸馏时,釜内液体混合物被部分汽化,并使气相与液相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将汽液两相分开。这种操作既可以间歇又可以连续方式进行。平衡蒸馏计算所应用的基本关系是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气液平衡关系。平衡蒸馏中,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即两相温度相同,组成互为平衡。平衡蒸馏为稳定连续过程,生产能力大,不能得到高纯产物,常用于只需粗略分离的物料,在石油炼制及石油裂解分离的过程中常使用多组分溶液的平衡蒸馏。
⑦ 精馏操作的三大平衡是什么在精馏操作中是如何体现的
双组分混合液的分离是最简单的精馏操作。典型的精馏设备是连续精馏装置(图1),包括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等。精馏塔供汽液两相接触进行相际传质,位于塔顶的冷凝器使蒸气得到部分冷凝,部分凝液作为回流液返回塔顶,其余馏出液是塔顶产品。位于塔底的再沸器使液体部分汽化,蒸气沿塔上升,余下的液体作为塔底产品。进料加在塔的中部,进料中的液体和上塔段来的液体一起沿塔下降,进料中的蒸气和下塔段来的蒸气一起沿塔上升。在整个精馏塔中,汽液两相逆流接触,进行相际传质。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汽相中的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对不形成恒沸物的物系,只要设计和操作得当,馏出液将是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塔底产物将是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进料口以上的塔段,把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进一步提浓,称为精馏段;进料口以下的塔段,从下降液体中提取易挥发组分,称为提馏段。两段操作的结合,使液体混合物中的两个组分较完全地分离,生产出所需纯度的两种产品。当使
组分混合液较完全地分离而取得个高纯度单组分产品时,须有-1个塔。
精馏之所以能使液体混合物得到较完全的分离,关键在于回流的应用。回流包括塔顶高浓度易挥发组分液体和塔底高浓度难挥发组分蒸气两者返回塔中。汽液回流形成了逆流接触的汽液两相,从而在塔的两端分别得到相当纯净的单组分产品。塔顶回流入塔的液体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它是精馏操作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它的变化影响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⑧ 求馏出液及釜残液量
1.1 蒸馏过程概述与汽液平衡关系
1-1正戊烷(C5H12)和正已烷(C6H14)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计算总压P=13.3kPa下该溶液的汽液平衡数据和平均相对挥发度。假设该物系为理想溶液。
习题1-1 附表
温度 T / K
C5H12
223.1
233.0
244.0
251.0
260.6
275.1
291.7
309.3
C6H14
248.2
259.1
276.9
279.0
289.0
304.8
322.8
341.9
饱和蒸汽压 p0 / kPa
1.3
2.6
5.3
8.0
13.3
26.6
53.2
101.3
1-2 某精馏塔再沸器的操作压力为105.0kPa,釜液中含苯0.15(摩尔分率),其余为甲苯。苯与甲苯的安托尼常数列于本题附表,安托尼方程中温度的单位为℃,压力单位为kPa。本物系可视作理想溶液。求此溶液的泡点及其平衡汽相组成。
习题1-2 附表
组分
A
B
C
苯
6.023
1206.35
220.24
甲 苯
6.078
1343.94
219.58
1.2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
1-3 常压下对含苯0.6(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进行蒸馏分离,原料处理量为100kmol。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6,汽化率为0.45,试计算:
(1) 平衡蒸馏的汽液相组成;
(2) 简单蒸馏的馏出液量及其平均组成。
1-4 在常压下对苯-甲苯混合液进行蒸馏,原料液量为100kmol/h,组成为0.7(苯摩尔分率,下同),塔顶产品组成为0.8。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6,试分别求出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两种操作方式下的气化率。
(平衡蒸馏:0.448, 简单蒸馏: 0.667)
1.3 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Ⅰ)
1-5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液。已知原料液流量为100 kg/h,组成为0.5 (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若要求釜液组成不大于0.05,馏出液回收率为95%。试求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
1-6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含甲醇0.45(摩尔分率,下同)的甲醇-水溶液,其流量为100kmol/h,要求馏出液中甲醇的含量为0.96,釜液中甲醇的含量为0.03,回流比为2.6。试求:
(1)馏出液的流量;
(2)饱和液体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1-7 在连续精馏操作中,已知加料量为100kmol/h,其中汽、液各半,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分别为
y=0.75x+0.24
及 y=1.25x-0.0125
试求操作回流比,原料液的组成、馏出液的流量及组成。
1-8 一连续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溶液,已知精馏段某层塔板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0.83和 0.70,相邻上层塔板的液相组成为0.77,而相邻下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为0.78(以上均为轻组分A的摩尔分数,下同)。塔顶为泡点回流。进料为饱和液体,其组成为0.46。若已知塔顶与塔底产量比为2/3,试求:
(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3y=2x+0.95;提馏段3y=4.5x-0.195)
1.4 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Ⅱ)
1-9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液。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若原料液于露点温度下进入精馏塔中,试求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的组成及回流比。
1-10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含甲醇30%与水70%的混合液,要求塔顶产品含甲醇不低于95%,塔底残液含甲醇不大于5%(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泡点进料。
试计算:(1)最小回流比Rmin;
(2)若R=2Rmin,求所需理论塔板数;
(3)若总板效率为50% ,所需实际塔板数与加料板位置。(化工原理例题分析与练习P117)
(Rmin=0.78, N理=7(不包括塔釜), N实际=14(不包括塔釜),N精=10, N提=4(不包括塔釜))
1-11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混合液。若原料为饱和液体,其中含苯0.5(摩尔分率,下同)。塔顶馏出液组成为0.95,塔底釜残液组成为0.06,回流比为2.6。试求理论板层数和加料板位置。苯-甲苯混合液的平衡数据见例1-2附表。
1.5 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Ⅲ)
1-12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甲醇-水溶液,料液组成为0.4 (甲醇的摩尔分率,下同),流量为100kmol/h,于泡点下加入塔内。要求馏出液组成为0.96,釜液组成为0.04,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回流比R=1.86Rmin。
试求:(1) 所需理论板层数及加料板位置;
(2) 若改为直接水蒸汽加热,其它均保持不变,馏出液中甲醇收率将如何变化。
常压下物系平衡数据列于本题附表中。
习题 1-12附表
温度t ℃
液相中甲醇的摩尔分率
汽相中甲醇的摩尔分率
温度t ℃
液相中甲醇的摩尔分率
汽相中甲醇的摩尔分率
100
96.4
93.5
91.2
89.3
87.7
84.4
81.7
78.0
0.0
0.02
0.04
0.06
0.08
0.10
0.15
0.20
0.30
0.0
0.134
0.234
0.304
0.365
0.418
0.517
0.579
0.665
75.3
73.1
71.2
69.3
67.6
66.0
65.0
64.5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0.95
1.0
0.729
0.779
0.825
0.870
0.915
0.958
0.979
1.0
1-13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乙醇-水混合液,原料液为饱和液体,其中含乙醇0.30(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组成不低于0.80,釜液组成为0.02;操作回流比为2.5,若于精馏某一塔板处侧线取料,其摩尔流量为馏出液摩尔流量的1/2,侧线产品为饱和液体,组成为0.6。试求所需的理论板层数、进料板及侧线取料口的位置。物系平衡数据见本题附表。
习题1-13 附表
液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
汽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
液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
汽相中乙醇的摩尔分率
⑨ 请问蒸馏方式的平衡级是什么
混合物进入某容器然后蒸馏出来平衡的液相和气相,这个容器就叫平衡级。但在精馏塔中只有塔板,所以就成了理论板。 也就是说: 平衡级就是理论板,理论板就是平衡级。
⑩ 蒸馏和精馏的关系是什么
蒸馏和精馏的区别:
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合。
精馏是石油化工、炼油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出来,达到规定的纯度。精馏过程的实质就是迫使混合物的气、液两相在塔体中作逆向流动,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挥发度,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液相中的轻组分转入气相,而气相中的重组分则逐渐进入液相,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一般精馏装置由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回流罐等设备组成。
精馏塔底部是加热区,温度最高;塔顶温度最低。
精馏结果,塔顶冷凝收集的是纯低沸点组分,纯高沸点组分则留在塔底。
蒸馏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蒸馏操作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一般应用于下列几方面:
(1)分离液体混合物,仅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
(2)测定纯化合物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操作时要注意:(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