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 取少量蒸馏水放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结论是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为何反思说此过程可以省略
因为石蕊试液本身就是含有水的,石蕊试液的配置就是用水将其溶解得到的。
Ⅳ 初中用的紫色石蕊试液如何简单配置
配制方法:
方法1:在500 mL水中加入10 g粉碎了的石蕊,煮沸5分钟,静置后过滤,将所得溶液存放在试剂瓶中。
方法2:取石蕊粉末10g,加乙醇40ml,回流煮沸1小时,静置,倾去上层清液,再用同一方法处理2次,每次用乙醇30ml,残渣用水10ml洗涤,倾去洗液,再加水50ml煮沸,放冷,滤过,加适量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至紫色即得。 变色范围 pH4.5~8.0(红→蓝)。

(5)紫色石蕊试液加入蒸馏水扩展阅读:
一、把液体用洁净的胶头滴管,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如果试液显红色,则说明液体显酸性。
2、如果试液显蓝色,则说明液体显碱性。
3、如果显紫色(也就是溶液不变色),则是中性。
二、紫色石蕊试液的浸制方法:
1、石蕊试纸有三种: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碱性)、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酸性)、中性石蕊试纸。常用的是前两种,中性石蕊试纸不常用。
2、浸制方法是用滤纸在石蕊液中浸制、凉干、干燥、封存,备用。
Ⅵ 初中用的紫色石蕊试液如何简单配置
紫色石蕊液配制: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在蓝紫色石蕊原液中逐滴加入饱和CO2水溶液,直至溶液由蓝紫色变成纯正的紫色,即成。调配紫色石蕊液,还可以用极稀的H3PO4来代替饱和CO2水溶液(但不要用H2SO4、HCl等强酸);如果H3PO4稍过量则会调制成红色石蕊试液。
实验准备:在250mL烧杯中注入150mL左右的蒸馏水,加入半药匙石蕊粉末,微热至50℃~60℃,搅动加速溶解成深蓝紫色石蕊溶液(原液),备用。试管里注入1/2体积的蒸馏水,通入CO2制成饱和CO2水溶液(H2CO3)。

(6)紫色石蕊试液加入蒸馏水扩展阅读
浸制方法:浸制方法是用滤纸在石蕊液中浸制、凉干、干燥、封存,备用。用石蕊原液(蓝紫色)浸制成蓝色石蕊试纸,用红色石蕊试液浸制成红色石蕊试纸,用紫色石蕊试液浸制成中性石蕊试纸。
紫色石蕊小花当然要用紫色石蕊试液浸制。但是,由于H2CO3只存在于水溶液中,所以用于浸制红色石蕊试纸和浸染紫色石蕊小花的石蕊液,只能用极稀的H3PO4与石蕊原液来调制。
Ⅶ 石蕊试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中,常用紫色这中性石蕊试液。因为紫色石蕊试液既可以鉴别酸,也可以鉴别碱。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而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实验准备:在250mL烧杯中注入150mL左右的蒸馏水,加入半药匙石蕊粉末,微热至50℃~60℃,搅动加速溶解成深蓝紫色石蕊溶液(原液),备用。
紫色石蕊液配制: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在蓝紫色石蕊原液中逐滴加入极稀的H3PO4,直至溶液由蓝紫色变成纯正的紫色(参见初三化学下册48页图1021的石蕊试液的色泽),即成。调配紫色石蕊液,如果H3PO4稍过量则会调制成红色石蕊试液。但不可以用通入CO2制成饱和CO2水溶液(H2CO3),因为H2CO3易分解为CO2和H2O。 2.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HIn),其电离方程式为:
HIn↔H+ + In-
红色 紫色 蓝色
紫色
变色范围:5.0(红)-------→8.0(蓝色)

Ⅷ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的现象,以及紫色石蕊试液加入蒸馏水的现象
Na2CO3+H2O=2NaOH+CO2产生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
Ⅸ 紫色石蕊试液的配制方法
实验准备:
1、在250mL烧杯中注入150mL左右的蒸馏水,加入半药匙石蕊粉末,微热至50℃~60℃,搅动加速溶解成深蓝紫色石蕊溶液(原液),备用。
2、试管里注入1/2体积的蒸馏水,通入CO₂制成饱和CO₂水溶液(H₂CO₃),备用。
紫色石蕊液配制: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在蓝紫色石蕊原液中逐滴加入饱和CO₂水溶液,直至溶液由蓝紫色变成纯正的紫色,即成。
调配紫色石蕊液,还可以用极稀的H₃PO₄来代替饱和CO₂水溶液(但不要用H₂SO₄、HCl等强酸);如果H₃PO₄稍过量则会调制成红色石蕊试液。

(9)紫色石蕊试液加入蒸馏水扩展阅读
石蕊作为化学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 Robert Boyle, 1627 -1691)首先发现并开始推广使用的。
如何能简便地测出溶液的酸碱性,曾使波义耳及其他科学家大伤脑筋、束手无策。但有一天,问题在波义耳面前出现了转机。这一天,波义耳把刚采来的一束美丽的紫罗兰插在实验室的花瓶里,开始做实验。可是他一不小心把几滴盐酸滴到了紫罗兰的花朵上。
爱花的波义耳赶忙用清水去冲洗,就在此时,波义耳看到紫罗兰花竟变成了红色花! 紫罗兰为什么会变红? 波义耳感到很新奇,同时更感兴奋,他决心探根究底、搞个水落石出。
波义尔又用HNO₃(硝酸)、H₂SO₄(硫酸)、CH₃COOH(醋酸)做实验,结果完全相同———花瓣全变成了红色。经过反复实验,波义耳认定紫罗兰花的浸出液,可用于检验溶液是否呈酸性。
初战告捷,但波义耳并不满足,他试图再找出用来检验碱性的物质。他把能找到的花卉、药草、树皮、块茎、块根、苔藓、地衣等制成浸出液,逐一试验它们在碱性溶液中的变色反应。
终于发现:碱性溶液能使从石蕊地衣中提取出的紫色液体变蓝。即便如此,波义耳仍未就此止步,他想:能不能用一种试剂既能测酸性又能测碱性呢? 他试着把石蕊浸出液滴入盐酸溶液中,结果出现了与用紫罗兰检验酸性一样的现象———石蕊浸出液也变成了红色!
问题彻底解决了。石蕊试剂遇碱变蓝,逢酸变红,这正是波义耳苦苦找寻的双向指示剂! 从此,石蕊试剂广泛应用于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波义耳这项重大发明是在1646年作出的,如今仍在普遍采用。所以,我们能十分容易地检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这应该感谢伟大的波义耳!
Ⅹ 向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
紫色 即不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