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浓酒和糟入甑是蒸馏吗

浓酒和糟入甑是蒸馏吗

发布时间:2022-06-29 02:10:33

㈠ 举例说明最原始的酒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搜集的第一个:
最原始的酒应该是含糖水果自然发酵而成。也有人称之为带酒味的水果,而不称其为酿酒。 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时代用兽乳酿造的酒(自然发酵)。有的书称之为第一代人工饮料酒。据说至今内蒙、西藏等地少数民族地区仍有酿造乳酒的习惯。

搜集的第二个:
中国原始的谷物酒究竟是哪种类型?的做法

首先要弄清楚,在历史上古代外国的啤酒也好,中国的"啤酒"也好,啤酒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不言而喻,啤酒的最基本特征应是用谷物发芽后的谷芽作为基本原料.啤酒中加酒花,人工加酵母菌是后来才有的.
毫无疑问,含淀粉的原料都可能用来酿酒,问题是采用何种方式酿造。不同方式酿造的酒其类型不同。从世界范围来看,谷物酿造酒可分成啤酒和米酒两大类型。啤酒是采用发芽的谷物酿造的,发芽的谷物既是糖化剂,本身又是酿酒原料。而米酒则不同,需从外部加入糖化发酵剂(即酒曲)。远古时期著名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酿酒,已有证据表明当时的酒是属于啤酒类型。而对于中国远古时期的谷物酒,究竟属于哪一种类型,还并未彻底了解清楚。主要的观点有:
中国最早的谷物酒是醴和酒,这两种饮料酒按不同的方法酿造,醴相当于啤酒,用麦芽酿成,酒是用酒曲酿成。第二种观点是原始的饮料酒是不分的,都是用发霉或发芽的从物酿成的,还有一种观点是酒和醴都是用酒曲酿成的。下面分别讨论。
(1)曲造酒,蘖造醴 第一种也是较为普遍的看法是:酒和醴历来就是两种不同方法酿造的酒精饮料。

在中国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出现了酒和醴这两个字。醴和酒是分别叙述,互不相混的。有专家认为这是不同的两种方式酿造的酒精饮料。(温少峰等:<<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但持不同意见者也大有人在。
周朝的著作<<书经·说命篇>>中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文字对应关系来看,可以理解为曲酿酒,蘖作醴。明代的李时珍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说:"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西方的啤酒,酒精度一般为4%左右,而我国的黄酒其酒精度可达15-20%。这是黄酒取代原始啤酒的基本原因。
西汉,蘖的生产还未停止,醴仍是酒精类饮料的一部分。<<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蘖曲盐豉千合"之记载。汉代因与匈奴发生战事,汉败,还要向匈奴贡奉蘖(见<<史记·匈奴列传>>)。<<汉书>>记载:有一个人叫穆生的人,不会饮酒,每逢被邀请参加酒宴时,主人都为他准备醴这种酒度低的饮料,后来穆生受到了冷落,就不再为其设醴了。从这一则记载还可看出,醴是一种酒度很低的酒精饮料,适合于不会饮酒的人。
现代酿酒专家朱宝镛先生提出:我国用谷芽酿造醴酒,和巴比伦人用麦芽做啤酒,差不多同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却无从考察"(朱宝镛:"酿酒工业的变迁")。对这个即有趣,又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看来还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充分的证据。酒类品种的变化及酿酒技术的变迁,很可能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谷物酿酒的起源这一问题的考察应当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和地理的 环境中。
此外还有一些观点,如日本的山崎百治先生则认为:曲和蘖向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曲是块状的饼曲,后来发展成为大曲,酒药(小曲)等;蘖则为散曲, 后发展为黄衣曲(用于酱油,豉的生产)和女曲(用于清酒生产)。

(2)曲蘖是发芽发霉的谷物
第二种观点是现代方心芳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曲蘖是发霉发芽的谷粒,即酒曲。即在远古时代,曲蘖是不分的。后来才分化为谷芽,酒曲和黄衣曲。”这样可理解为,即然曲蘖不分,酒醴在远古应是同一种东西。

(3)醴也是酒曲酿造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醴也是用酒曲酿造的。其酿造时间很短,或汁渣相将的酒醪。醴的基本特点是糖度较高而酒度低,酿造时间短。如<<释名>>将醴解释为是酿造时间仅一天的,口味很淡的酒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也是如此说,郑玄在注释<<周礼>>中的醴时说醴是一种酒液和酒糟混合在一起的甜酒。根据众多的历史资料加以分析,都并未说明醴就一定是用蘖所酿成的。用酒曲酿造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例如<<周礼>>中所提到的"五齐"中有"醴齐",实际上就是用来描述发酵过程第二个阶段的酒醪。又如西
汉邹阳在<<酒赋>>中写到:清澈透明的是酒,混浊的是醴,它们都是谷米为原料用麦曲酿成的,虽然都来自相同的原料,但口味却大不相同。这里更能说明汉代时的醴是用曲 酿造而成的。

搜集的第三个:http://www.cn-jiu.com/jiu/html/69/n-2369.html 酒史酒源
中国古代蒸馏酒的酿造

由于酵母菌在高浓度酒精下不能继续发酵,所得到的酒醪或酒液酒精浓度一般不会超过20%。采用蒸馏器,利用酒液中不同物质,其挥发性不同的特点,可以将易挥发的酒精(乙醇)蒸馏出来,蒸馏出来的酒汽中酒精含量较高,酒汽经冷凝,收集,就成为浓度约为65-70%(v/v)的蒸馏酒。蒸馏器的采用是酿酒工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而且蒸馏技术还可以用于其它行业。尤其是现代的石油工业广泛使用蒸馏器,这些都为现代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一节、古代蒸馏酒生产技术

我国蒸馏酒的起源问题在第一章已有阐述,本节主要介绍传统的蒸馏酒生产技术发展情况。 一、蒸馏酒的传统发酵技术

1、发酵容器

发酵容器的多样性也是造成烧酒香型各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发酵容器分为陶缸和地窖两大类型。陶缸还有地缸(将缸的大部分埋入地面之下)和一般置放在室内的缸。

自古以来,酒的发酵便离不开容器,黄酒发酵的容器多数为陶质容器,有的烧酒仍继承陶质容器发酵的传统。如南方的烧酒发酵容器几乎都是采用陶器。即使是象糟烧酒,也是如此。但自从出现蒸馏酒后,这一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地窖这一特殊的容器应运而生。所谓地窖发酵,就是掘地为窖,将原料堆积其中,让其自然发酵。此法创于何时,目前仍无公认的答案。四川省有的地区,据说有窖令达五,六百年的老窖。如果确实,则地窖的挖筑采用在明代之初(此资料来自四川省宜宾博物馆所提供的考古资料)。地窖分为泥窖、碎石窖和条石窖等多种类型。

2、发酵工艺

蒸馏酒的发酵工艺脱胎于黄酒发酵工艺。但由于蒸馏酒本身的特点,也形成了独特的发酵工艺技术。

(1)、与黄酒类似的米烧酒发酵工艺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简单地记载了当时蒸馏酒的生产方法,可以认为这是一种与黄酒类似的发酵方法,所不同的是增加了一道蒸馏工艺。该书记载?quot;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简言之,就是用黄酒发酵常用的一些原料,在酒瓮中发酵7天,然后用甑蒸馏。所以说,这是类似于黄酒的发酵工艺。

明末清初写成的《沈氏农书》中记载了一例大麦烧酒方法,从中可知当时南方的烧酒酿造法类似于黄酒的酿造方法。发酵是在陶缸中进行,采用固态发酵。发酵时间为七天,最后增加了一道蒸馏工艺。

南方的米烧酒,如著名的桂林三花酒,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仍基本上采用上述方式,前期是固态,主要进行扩大培菌与糖化过程,下缸约1天后,加水进行半液态发酵。发酵时间约为七天,其工艺流程为:

水 药小曲粉

↓ ↓

大米→淋→蒸煮→摊冷→加曲拌料→下缸→加水,发酵→蒸馏→陈酿→包装

现在称之为"清渣法"的酿造工艺直接继承了以上工艺,稍有不同的是采用二次发酵,即第一次将发酵成熟的酒醅从缸中挖出,不加新粮,只加少许清蒸辅料,单独蒸酒,蒸馏后的酒糟经冷却,加曲后入缸再次发酵,发酵28天左右,再出缸蒸馏,酒糟作饲料用。发酵容器仍是陶缸。在清代,汾酒可能就是采用这种工艺,汾酒成为清代时期烧酒的姣姣者之一。

(2)、混蒸续渣法发酵工艺

续渣法可视为循环发酵法,此法的特点是酒醅或酒糟经过蒸馏后,一部分仍入窖(或瓮)发酵,同时加入一定数量的新料和酒曲;还有一部分则丢弃不用。初始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可能是节约粮食,同时反复发酵的酒质量也较好。

续渣法则是后来才形成的。但续渣法起源于何时,也至今未有定论。前面所提到的四川宜宾地区的杂粮酒秘方中,最后一句是"糟糠拌料天锅蒸"。这句话明确表明当时采用了酒糟,糠和原料三部分混合后进行蒸馏和蒸煮。这是典型的混蒸混烧的续渣法。采用续渣法的主要优点是原料经过多次发酵,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经过多次发酵,也有利于积累酒香物质。在蒸馏的同时,又对原料加以蒸煮,可把新鲜原料中的香气成分带入酒中。加和谷糠作填充剂,可使酒醅保持疏松,有利于蒸汽流通,在发酵时,谷糠也起到了稀释淀粉浓度,冲淡酸度,吸收酒精,保持浆水的作用。加入谷糠作填充剂的作法起码在明末清初就采用了,最早的文字记载见《沈氏农书》。在《调鼎集》记载?quot;糟烧"生产过程中,也有类似的做法。

(3)、茅台酒工艺

烧酒中最著名的是茅台酒。1936年编修的《续遵义府志》记载:"茅台酒,……,出仁怀县茅台村,黔省称第一……。法纯用高梁作沙,煮熟和小麦曲三分,纳粮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复酿。必经数回然后成,初曰生沙,三四轮曰燧沙,六七轮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

以上记载虽简单,但茅台酒所特有酿造工艺却跃然纸上。近代对茅台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整理,其过程如下所述:

茅台酒生产,采用高梁为原料,并且称之为"沙"。一年一个周期,只投料两次,第一次称为下沙投料,第二次为糙沙,各占投料量的50%。

第一次投料,先经热水润料后,加入5-7%的母糟(即上一年最后一轮发酵出窖未经蒸酒的优质酒醅),进行混蒸(蒸粮蒸酒同时进行),冷却后堆积发酵,入窖发酵一个月。

第二次原料料经粉碎,润料后,加入等量的上述酒糟进行混蒸,蒸馏后所得到的第一次酒称为“生沙酒”,全部泼回原酒醅中,摊冷后,加上一批蒸馏得到的尾酒,再加曲入窖发酵一个月。

发酵成熟的酒醅经蒸馏,得到第二次的蒸馏酒,称为“糙沙酒”。酒头部分单独贮存,用于勾兑,酒尾则仍泼回酒醅中重新发酵。酒醅经摊冷,加酒尾,酒曲,堆积后再入窖发酵一个月,蒸馏,从此周而复始,再分别发酵,蒸馏。总共要经过八次发酵,八次蒸酒,第三次蒸馏得到的酒称为“生沙酒”,第四、五、六次所蒸馏得到的酒统称为“大回酒”,第七次蒸馏所得到的称为“小回酒”,第八次蒸馏得到的称为“追糟酒”。其中最后七次蒸馏出来的酒作为产品分别入库,再行勾兑。

二、传统的蒸馏器

在第一章讨论蒸馏酒的起源时,曾简单地谈到我国初期的蒸馏器。我国的蒸馏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主要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釜体部分,用于加热,产生蒸汽;甑体部份,用于酒醅的装载。在早期的蒸馏器中,可能釜体和甑体是连在一起的,这较适合于液态蒸馏。冷凝部分,在古代称为天锅,用来盛冷水,酒汽则盛水锅的另一侧被冷凝;酒液收集部分,位于天锅的底部,根据天锅的形状不同,酒液的收集位置也有所不同。如果天锅是凹形,则酒液汇集器在天锅的正中部位之下方;如果天锅是凸形(穹状顶),则酒液汇集器在甑体的环形边缘的内侧。

东汉的蒸馏器:该蒸馏器为青铜所制,通高53.9 cm,分为甑体和釜体两部分。甑体有储料室和凝露室,还有一导流管。从器形结构来看,应属于蒸馏器,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用该蒸馏器还蒸出了酒度为26.6-20.4的酒。

我国的蒸馏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可从东汉的这一青铜蒸馏器得到反映。大致可分为釜体(加热或装料部分),甑体(装料或蒸汽挥发),冷凝器部分,冷凝液收集部分和冷凝液导出部分。这一器形结构一直延续至今。与外国的蒸馏器有较明显的区别。

宋代的蒸馏器:关于宋代蒸馏器的史料有三条,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器形。

《丹房须知》的蒸馏器"抽汞器",下部是加热用的炉,上面有一盛药物的密闭容器,在下部加热炉的作用下,上面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挥发成蒸汽。在此容器上有一旁通管,可使内部的水银蒸汽流入旁边的冷凝罐中。

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写成的《岭外代答》中记载了一种广西人升练"银朱"的用具。从记载文字中可对其结构作出推测。这种蒸馏器的基本结构与《丹房须知》中的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则在于顶部安一管子。

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五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可推测花露在器内就冷凝成液态了。说明在甑内还有冷凝液收集装置,冷却装置可能在包括在这套装置中。

金元时期的蒸馏器:1975年在河北承德地区青龙县发掘出的金代铜制蒸馏器结构如图所示。 无独有偶,无代朱德润在《轧赖机酒赋》中描述的一种蒸馏器,据我们分析,正好与上述金代的蒸馏烧锅结构相同。

明清以来的蒸馏器的结构如何,大概可从民国时期的资料得到一些启示。基本结构与宋金元时代的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蒸馏器的容积增大了,适用于固态蒸馏的蒸馏器发展得更加完善。下面是几例近代的蒸馏器图形。

广西地区用来蒸馏小曲酒的"土甑",酒蒸汽引出蒸馏器后在另外的冷却器中冷却。这实际上由天锅,甑体和地锅所组成的蒸馏器。所谓天锅,是盛冷却水的锅,置于最顶部,甑体内置酒醅,地锅内盛水。

据民国时期的著作,广泛使用的传统蒸馏器有如图4-6所示的几种类型。

三、蒸馏工艺技术

(1)、液态蒸馏和固态蒸馏:最早的蒸馏方式可能是液态蒸馏。也可能是固态蒸馏法。但在元代的《饮膳正要》,《轧赖机酒赋》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所记载的的蒸馏方式都是液态法。液态法是最为简单的方法。元代时的葡萄烧酒,马奶烧酒都属于液态蒸馏这一类型。固态法蒸馏烧酒的历史演变情况不详,但固态法蒸馏花露的最早记载是在南宋《游宦纪闻》。另外据考古工作者分析,挖掘出来的金代铜烧酒锅是采用固态蒸馏。

(2)、冷却和酒液的收集:蒸馏时,酒汽的冷却及蒸馏酒液的收集是重要的操作。我国传统的蒸馏器有两种冷却方式。一种是把蒸馏出来的酒蒸汽引至蒸馏器外面的冷却器中冷却后被收集。或让蒸馏出来的酒汽在蒸馏器上部内壁自然冷却。最古老的冷却方法见于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quot;南番烧酒法",另一种是在蒸馏锅上部的冷凝器(古称天锅,天湖)中冷却,酒液在蒸馏锅内的汇酒槽中汇集,排出后被收集。如《调鼎集》中记载:"天湖之水,每蒸二放,三放不等,看流酒之长短,时候之冷热,大约花散而味淡即止。"

(3)、看酒花与分段取酒:我国人民起码在十六世纪就懂得在蒸馏时,蒸馏出来的酒的质量是随蒸馏时间发生变化的。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道:"烧酒,……,面有细花者为真,小便清者,以头烧酒饮之,即止。"这里所说的"酒花"并非酿造啤酒时所用的香料植物酒花,而是在蒸馏时或烧酒经摇晃后,在酒的表面所形成的泡沫。由于酒度不同,或由于酒液中其它一些成分的种类含量不同,酒的表面张力也有所不同。这会通过起泡性能的差异而表现出来。古人通过看酒花就可大致确定烧酒的质量,从而决定馏出物的舍取。在商业上则用酒花的性状来决定酒的价钱。因此酒花成了度量酒度酒质的客观标准。《调鼎集》中总结道:"烧酒,碧清堆细花者顶高,花粗而疏者次之(名曰'朝奉花'),无花而浑者下之。"传统的茅台酒的酒花可分为:鱼眼花,堆花,满花,碎米花,和圈花。汾酒的酒花则分为:大花,小花,云花,水花和油花。名称各异,有一些内容实际上是相同的。在古代,还没有酒精度的概念,至到民国时,由于当时科技并不发达,酒度计的使用不普遍,为了便于民间烧酒作坊统一看酒花的标准,当时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方心芳先生创造了一种方法,力图把酒花与酒度联系起来。这套方法规定了酒花的定义,测验方法及单位,并明确了测量时的标准条件,得到了计算公式。

古代由于掌握了看酒花的方法,分段取酒便有了可靠的依据。《本草纲目》中所说的"头烧酒"就是蒸馏时首先流出来的酒。"头烧酒"的概念与现在所说的"酒头"稍有不同。古代取酒,一般为二段取酒。头烧酒质量较好,第二段取的酒,质量明显较差。头烧酒和第二次取酒的数量比为3:1。如《沈氏农书》中的大麦烧酒,头烧酒为15斤,次酒为5斤。现代一般分为三段,中间所取的部分作为成品酒,酒头,酒尾不作为成品酒。即所谓的"掐头去尾,中间取酒。"酒头可作为调味酒或重新发酵。酒尾也重新发酵。

四、风格多样的蒸馏酒

从文史资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馏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如在明代,蒸馏酒就起码分为二大流派,一类为北方烧酒,一类为南方烧酒。《金瓶梅词话》中的烧酒种类除了有"烧酒"(未注明产地)外,还有"南烧酒"这一名称。但实际情况是在北方除了粮食原料酿造的蒸馏酒外,还有西北的葡萄烧酒,内蒙的马乳烧酒;在南方还可分为西南(以四川,贵州为中心)及中南和东南(包括广西,广东)两种类型。这样的分类仅仅是粗略的,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由于烧酒的主要特点是酒精浓度高,许多芳香成分在酒中的浓度是随着酒精度而提高的,酒的香气成分及其浓淡成了判断烧酒质量的标准之一。我国风格多样的烧酒,主要是酿造原料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其次是酿造技术等因素。

北方盛产小麦,高梁,南方盛产稻米,广西一带产包米,新疆盛产葡萄,蒸馏烧酒的酿造原料因地制宜,不同原料用来酿造烧酒是很自然的事。在蒸馏酒发展的初期,人们也许并不清楚究竟哪种原料最适于酿造烧酒。经过长时间的比较,人们有机会品尝比较各种原料酿造的烧酒之后,对不同原料酿造的烧酒的特点有了较为统一的看法。

高梁酒:在古代,高梁烧酒受到交口称赞。清代中后期成书的《浪迹丛谈续谈三谈》在评论各地的烧酒时说:"今各地皆有烧酒,而以高梁所酿为最正。北方之沛酒,潞酒,汾酒皆高梁所为。"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时期,高梁酒几乎成了烧酒的专用名称。这是由于高梁原料的特性所决定的。

杂粮酒:西南地区的烧酒在选料方面大概继承了其饮食特点,为强调酒香及酒体的丰富,采用各种原料,按一定的比例搭配发酵酿造。据四川博物馆的有关资料,四川宜宾的五粮液酒,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1567-1619)就被称为"杂粮酒",所用的混合原料中有高梁,大米,糯米,荞麦,玉米。当地文物部门所收集到的一例祖传秘方中这样写到:"饭米酒米各两成,荞子成半添半成,川南红梁溱足数,糟糠拌料天锅蒸,此方传子不传女,儿孙务必深藏之。"(此资料来自中国首届酒文化研讨会期间,四川省宜宾酒史展中的"叙州府北门外温德丰糟坊陈氏家传")。

米烧酒:东南一带,米烧酒盛行,如明末清初成书的《沈氏农书》曾提到,米烧酒和大麦烧酒相比,后者的口味"粗猛",质量不及前者。

糟烧酒:主产于南方黄酒产区,以黄酒压榨后的糟粕为原料,进一步发酵后经蒸馏而成。《沈氏农书》中记载了黄酒糟用来制造糟烧酒的方法。

经过长期的品尝比较,人们认识到不同的原料所酿造的烧酒各有其特点,总结到"高梁香,玉米甜,大米净,大麦冲"。

从元代开始,蒸馏酒在文献中已有明确的记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我国蒸馏酒形成了几大流派,如清蒸清烧二遍清的清香型酒(以汾酒为代表),有混蒸混烧续糟法老窖发酵的浓香型酒(以泸州老窖为代表),有酿造周期多达一年,数次发酵,数次蒸馏而得到的酱香型酒(以茅台酒为代表),有大小曲并用,采用独特的串香工艺酿造得到的董酒,有先培菌糖化后发酵,液态蒸馏的三花酒,还有富有广东特色的玉冰烧,有黄酒糟再次发酵蒸馏得到的糟烧酒。此外还有葡萄烧酒,马乳酒烧酒。这些香型独特的蒸馏酒是如何形成发展,定型的?从目前所掌握的古代资料来看,还很难得到全面而准确的答案。较为系统总结我国传统蒸馏酒的资料主要有民国期间及新中国成立后所出版的一些专著。

㈡ 浓酒和糟入甑啥意思

酿酒之法。
《本草纲目》记载酿酒之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该操作的目的是获得“酒”,由“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可知,该操作方法是蒸馏。
“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

㈢ 《水浒传》中的酒有几种

1.荤酒
出处: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鲁智深道:“洒家不忌荤酒,遮莫甚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
荤酒相对于素酒,是指“精酿”过的酒--也就是现在的白酒--通过蒸馏的手段得到色泽清亮透明,味道香醇的酒。
2.素酒
出处:第四十四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
众僧都坐了斋。先饮了几杯素酒,搬出斋来,都下了衬钱
粗酿的酒,没有经过“蒸馏”工艺,只是简单的将酒糟滤除,余下浑浊的酒水,放到锅里煮开,以使酒不会变质。这种粗酿的酒度数极底,浑浊不好看。大概是因为不大会引起人的欲望,所以叫“素酒”,也就是我们的好汉们常喝的那种酒。
3.透瓶香酒 。
出处:第二十二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
武松景阳冈喝的酒,酿造酒的一种,度数低。
4.茅柴白酒
出处: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店主人应道:“实不瞒师父说:酒却有些茅柴白酒,肉却多卖没了。”
这里“茅柴”是的对劣质酒的贬称。亦作“茆柴”。冯时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恶酒曰茅柴”。亦是对市沽薄酒的特称。清 赵翼 《陔馀丛考·茅柴酒》:“酒之劣者,俗谓之茅柴酒。”《水浒传》中出现“白酒”很多,
如:鲁智深道:“酒家不忌荤酒,遮莫甚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牛肉,狗肉,但有便吃。”
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什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又由下文: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可得出两点:
1.白酒等级低,是一种劣质酒,所以鲁智深不管一通,有就便吃
2.这里的“白酒”不是现在的“白酒”,现在的“白酒”是蒸馏酒,度数高得多,亲,要不咱来一碗解个渴试试?
白酒不经过蒸煮,酒色发白,类似今天常见的米酒、清酒之类,宋时亦称生酒或清酒,南宋杨万里《生酒歌》:“生酒清于雪,煮酒赤如血。”酒色“清于雪”,故称白酒。
《本草纲目》认为烧酒(现在的白酒)是元代才有的(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滴露),宋代有没有蒸馏酒还是个争论不清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有,当时蒸馏白酒也是很罕见很昂贵的,绝不可能让白胜之流大桶地“挑去村里卖”(宋朝到底有没有蒸馏酒,下文“蓝桥风月”再述)
5.村酒与老酒
出处:第二十二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
村酒老酒是民间的说法,将酒分了两个等级,前者贱,后者贵,滋味自然也不一样,而在《宋史》中,村酒被称为“小酒”,老酒被称为“大酒”(自春至秋,酝成即鬻,谓之“小酒”,其价自五钱至三十钱,有二十六等;腊酿蒸鬻,候夏而出,谓之“大酒”,自八钱至四十八钱,有二十三等——《宋史·食货志》)由此可以看出村酒,老酒的区别
村酒:我们好汉同志表现海量的不二之选,没经过蒸馏,度数低,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酿造酒”,物虽不美,但价格低廉,“素酒”“白酒”“透瓶香”都属于村酒,只供自家饮用或乡村出售
老酒:因其酿造时间长,故称“老酒”,很巧,它和村酒同属酿造酒,但比较高档,一般供皇家,官家,有钱人家饮用,度数较高。
6.青花瓮酒
出处: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那汉道:“我那青花瓮酒在那里?”
老酒的一种
7.玉壶春
出处: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酒保取过两樽“玉壶春”酒,──此是江州有名的上色好酒──开了泥头
无法考证,猜测(仅是猜测):老酒的一种
8.蓝桥风月
出处:第三十八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少时,一托盘托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 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
水浒传中最富争议的酒闪亮登场!
我们需要给“蓝桥风月”归类,它酿造酒呢?还是蒸馏酒呢?
有人大胆推测“蓝桥风月”就是蒸馏酒(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证据如下
其一、酒保没有筛酒(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托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
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
其二、度数高(一杯两盏,倚栏畅饮,不觉沉醉)
其三、酒劲大(酒劲不大,能让宋江这么谨慎的人题反诗么?)
其四、后劲大(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
这是可能有人要吐槽了,《本草纲目》上明明白白写着烧酒“自元时创始”,怎么穿越到宋朝了?难道施耐庵错了?
诸位看官,宋朝及宋朝之前已经有了烧酒(现在的白酒),只不过年代不确切罢了,具体内容请移步我的另一个回答 中国的蒸馏酒(白酒)的技术是本土原创还是由外国引入的?如果是引入的,最可能是谁引入的?
9.御酒
出处: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天子甚喜,勒赏黄封御酒十瓶,锦袍一领,差官一员,钱十万贯
顾名思义,皇室用酒,但具体情况无从考证
10.头脑酒
出处: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
头脑酒恐怕是水浒传中最奇葩的酒,是一种用肉和杂味配制的滋补酒
显示全部

㈣ 自酿白酒方法

高粱酒的酿造方法,以二十斤高粱为例。

主料:高粱二十斤, 酒曲适量。

1、高粱用冷水浸泡二十四小时,期间每隔六七个小时换水一次,这个在酒厂里是不会换水的,咱自己在家做酒就是为了健康安全,我之所以换几次水,是因为更彻底的去掉粮食中的单宁和果胶。

提醒大家,在外边买散白酒,千万不要买五十度以下的酒。

㈤ 为什么蒸馏酒中乙醇浓度不高

我国在宋代开始制造蒸馏酒。酿造的酒中乙醇的浓度不会太高,因为酒中乙醇的回浓度超过10%时,就抑制了酵母菌的答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也就停顿下来了,取得烈性的浓酒必得通过蒸馏过程。李时珍只说其蒸馏法是“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但这是传来的经验,没有提及我国自己设计的蒸馏装置。清代以后,我国民间酒坊采用蒸馏工艺就比较普遍了。蒸馏酒的出现是造酒进步史上的又一个飞跃。

㈥ 蒸馏酒技术哪年传入中国

蒸馏酒技术是元代传入中国的,元朝时期的欧亚征服,才令蒸馏器传入国内,才出现蒸馏酒技术,不过蒸馏酒也并没有普及,直到清朝之后才开始被推广。

在蒸馏器传入之前,国内一直都是发酵酒,最高也只能达到18度左右,也就是现代的黄酒。要知道秦朝才出现酒曲酿酒,汉朝才有明确的酒曲、谷物配方,知道唐宋时期黄酒也趋于完善,出现了“花雕”“女儿红”“状元红”等历史名酒。

酿造原理及过程:

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蒸馏酒的制作原理是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采取使之汽化的方式,提取的高纯度酒液。因为酒精的汽化点是78.3℃,达到并保持这个温度就可以获得汽化酒精,如果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后,便是液体酒精。

㈦ 水浒传中,武松叫店家筛一碗酒,为什么要用筛呢

水浒中,店家筛酒的情节有很多,其中一处就发生在武松打虎之前,在阳谷县吃酒那段。书中写道:

以上是我国古代酿酒情况的概述。水浒传写的故事背景是北宋末年,武松也是宋朝人,当时人们喝酒的应该就是“清酒”。这种酒,酒和酒糟没有充分分离,而且度数极低,店家用“筛”也是再正常不多的动作。同时,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武松连续喝了18碗酒还能上路,毕竟这酒的度数太低了。

㈧ 二锅头是蒸馏时经过什么方法留下来的酒



中国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国白酒在工艺上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都复杂得多,原料各种各样,酒的特点也各有风格,酒名也五花八门。

中国白酒在饮料酒中,独具风格,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白酒相比,我国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拟的风味。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纯净、溢香好,余香不尽;口味醇厚柔绵,甘润清冽,酒体谐调,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净、变化无穷的优美味道,给人以极大的欢愉和幸福之感。

我国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数这样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国家是罕见的。近几年,国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数,有不少较大的酒厂,已试制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现市场初期,大多数消费者不太习惯,饮用起来总觉着不够味,“劲头小”。90年代初,城市消费者已经开始习惯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好的品种了。

白酒以前叫烧酒、高粮酒,建国后统称白酒、白干酒。为什么叫白酒、白干和烧酒?白酒就是无色的意思,白干酒就是不掺水的意思,烧酒就是将经过发酵的原料入甑加热蒸馏出的酒。

白酒的名称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曲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曲、瓜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酒。有的以产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干、曲阜老窖、兰陵大曲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还有的按发酵、贮存时间长短命名,如:特曲、陈曲、头曲、二曲等。二锅头、回龙酒等,则又是以生产工艺的特点命名的。二锅头是我国北方固态法白酒的一种古老的名称。现在有的酒仍叫二锅头。现在的二锅头是在蒸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真正的二锅头系指制酒工艺中在使用冷却器之前,以古老的固体蒸馏酒方法,即以锅为冷却器,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所谓回龙酒,就是将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为回龙酒。

我国白酒起源于何时,众说不一,尚无定论。

一种说法,起源于诏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㈨ 是不是所有的白酒都属于蒸馏酒

白酒

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标准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

㈩ 白酒的酿造方法(家庭自用)

酿造方法:

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

生产上多用大缸酒母。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拓展资料

白酒有香味,就有了香味的分类,那么就出现了香型。

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协会在1994年12月28日联合发布的通告中,已将中国的白酒分为以下7种香型:

酱香型

又称茅香型,以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酒、望驿台、郎酒、怀庄酒、扬帆茅酱、泥土埋藏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为原料。

清香型

又称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为典型代表。

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有的用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清糟酿造工艺、固态地缸发酵、清蒸流酒,强调“清蒸排杂、清洁卫生”,即都在一个“清”字上下功夫,“一清到底”。

其主体香味成份是乙酸乙酯,酒质特点无色、清亮透明,清香纯汇.醇厚柔和。

浓香型

又称泸香型、窖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泸州老窖拇指酒及安徽沙河特曲为典型代表。

这种香型的白酒是以高梁、大米等谷物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或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有的用麸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的酿造工艺是混蒸续餷、酒糟配料、老窖发酵、缓火蒸馏、贮存、勾兑等酿造工艺酿造而成的。

米香型

以桂林三花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以大米制成的小曲为糖比发酵剂,不加辅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液态蒸馏,超滤膜技术取酒贮存的工艺酿制而成。

凤香型

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西凤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粱为原料.足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中温人曲或麸曲和酵母为糖比发酵剂,采用续馇配料,土窖发酵(窖龄不超过—年),酒海容器贮存等酿造工艺酿制而成。

兼香型

兼香型白酒又称复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一般均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好喝不上头,属于清淡型酒类!兼香型白酒改善了酱香型白酒粗糙的后味,克服了浓香型白酒香浓口味重的通病,更加适应现代人科学饮食的需要,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全方位饮酒舒适度的需要。

其它香型

除了以上6种主要香型的白酒外,采用独特工艺酿制而成的独特香味白酒,均称为其它香型。因为这种香型的酒品繁多,没有特定要求,只规定有共性要求.如酒质要无色,或微黄、透明,有舒适的独特香气,香味协调,醇和味长等。

阅读全文

与浓酒和糟入甑是蒸馏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贪婪岛三个女主扮演者 浏览:730
混凝剂污染反渗透膜 浏览:10
哪里卖长安欧力威空气滤芯胶套管 浏览:264
爱尔兰威士忌几次蒸馏 浏览:869
韩国三经典电影有哪些 浏览:71
台湾a版电影 浏览:707
做屋檐模具的树脂 浏览:117
东方国际污水处理 浏览:946
污水厂原水停止进入怎么办 浏览:155
种马类斗罗小说 浏览:698
飞利浦空气净化器滤芯如何选 浏览:406
iphone手机可以看的网址 浏览:975
韩国电影卖鱼是哪部 浏览:996
聊斋志异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41
聚优电影观看 浏览:763
小说女主重回校园去三次都是被男人强奸 浏览:536
芭比公主电影大全 浏览:9
汽车右后座积水处理图 浏览:349
树脂补牙缝磨牙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