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碘标准溶液 C (I2) =0.1mol/L
一、配制: 称取 130 克 碘及 350 克 碘化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置入 10 立升茶色磨口瓶内,加水稀释至 10 立升混匀待标。
二、标定:
1 、 反应原理: 2N a 2 S 2 O 3 +I 2 -2N a I+Na 2 S 4 O 6
2 、 仪器: 碘瓶: 250ml ;滴定管; 50ml ;吸液管; 20ml 。
3 、 标定: 准确量取 20ml - 25ml 碘液,加 50ml 水, 30ml 0.1C (HCl) 盐酸,摇匀,用 0.1 C (Na2S2O3 ) 的 N 标准溶液滴 定近终点(微黄色)时加 30ml 0.5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
4 、 计算: C=V 1 *C 1 /V V 1 ――滴定消耗 N 数 C 1 ――硫代硫酸钠量浓度。 mol/L V 吸取碘液数。
5 、 注意事项: 1 、 碘易挥发,浓度变化较快,保存时应特别注意要密封,并用棕色瓶保存放置暗处。 2 、 避免碘液与橡皮接触。 3 、 配制时碘先和碘化钾溶解,溶解完全后再稀释。 4 、 滴定过程中,振动要轻,以免碘跑掉,快到终点时要摇动激烈一点。 5 、 在良好保存条件下, 0.1C (I2) 碘液有效期一个月。 6 、 必要时也可用基准三氧化二砷作基准物标定 0 、 1N 碘液。
② 食品SO2检测方法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检测方法有两种,蒸馏法、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具体的可以查看下面的参考资料。
③ 二氧化硫测定原理
食品中
二氧化硫
的测定原理: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释放用
乙酸铅
溶液吸收。吸收后用
浓盐酸
酸化,再以碘标准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液溶液量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④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原理
在密闭容器中对试样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吸收后用浓酸酸化,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试样中二氧化硫含量。
⑤ 食品中二氧化硫测定时,冷凝管下端不是伸到液面下端了吗,所以,可以不用通冷凝
为了将冷凝管末端的吸收液洗干净(蒸馏洗内,冲洗洗外)
⑥ 食品中二氧化硫蒸馏法问什么立刻滴定
L亚硫酸抄氢钠进.品二氧袭化硫太低,滴定液加入几 ml0.认浅些,或许用观察终点突变,混匀,祝实验顺利,要每颜色深浅致即,滴定完.1mol/. 按照,要稍微点蓝色突越点,看看终点变蓝现象(做品组影响考虑内).01-0二氧化硫滴定显示蓝色否表示失败做照试验空白试验,再用碘滴定,问题找我,太深滴,比较掌握.实际操作?析测试网络网乐意解答实验碰各种问题,网络搜
⑦ 请教高人,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用什么方法
一般用碘吸收滴定法测定视频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在国标GB/T5 0 0 9 34- 1996的第一法 (盐酸内副玫瑰苯胺法 )测定中 ,加入四氯容汞钠后的放置时间对含量测定有很大影响 ,测定值随放置时间增加 ,如立即测定可测出游离二氧化硫含量 ,否则测定值将偏大 (包含部分结合态二氧化硫 )。但此法最终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 ,对于发酵酒 (多为色酒 )等有色样品并不适用 ,若采用活性炭等进行脱色 ,则较为繁琐且国标中并无明确规定。国标第二法 (蒸馏法 )虽规定适用于色酒、葡萄糖酱、果脯 ,但其采用蒸馏法 ,测得结果为二氧化硫总含量 ,既游离二氧化硫和结合二氧化硫之和 ,显然不能作为游离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⑧ 蒸馏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在吸收液中加入10ml浓盐酸后会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这正常吗
不正常,应该是不反应
⑨ 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蒸馏法
在密闭容器中对样品进行酸化并加热蒸馏,以释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硫(7446-09-5),释放物用乙酸铅溶液吸收。吸收后用浓盐酸酸化,再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量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7446-09-5)含量。本法适用于色酒及葡萄糖糖浆、果脯。
固体样品用刀切或剪刀剪成碎末后混匀,称取约5.00g均匀样品(样品量可视含量高低而定)。液体样品可直接吸取5.0~10.0mL样品,置于500mL圆底蒸馏烧瓶中。
(9)食品中二氧化硫测定蒸馏是黑色扩展阅读:
蒸馏沸点差别较大的混合液体时,沸点较低者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留在蒸馏器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故蒸馏是分离和提纯液态化合物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重要的基本操作,必须熟练掌握。但在蒸馏沸点比较接近的混合物时,各种物质的蒸气将同时蒸出,只不过低沸点的多一些,故难于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只好借助于分馏。
纯液态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程范围很小(0.5~1℃)。所以,蒸馏可以利用来测定沸点。用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为常量法,此法样品用量较大,要10 mL以上,若样品不多时,应采用微量法。